童年沒有感受到父母的愛,現在身為人母,我要怎樣做才能不讓我的孩子重複我的童年?

我35歲9歲女孩的媽媽,童年的我從未感受到父母的愛。只有嫌棄和嘲笑,比如生長發育時候我跟媽媽說自己胸部會疼,她說你要不要臉?我兩挨著坐把頭倚在她肩膀她說你離我遠點。我頭一次貼對聯不知道要分上下聯,她和我爸一起像外人一樣談論笑話了好一會。我因為想跟她講道理跟她犟嘴,她說我怎麼不去死。我生孩子第二天在醫院喝湯時候我說怎麼豬蹄湯有點魚腥味,她認為已經很不錯了婆婆什麼都沒做,她自己很委屈在病房就破口大罵後來被拉到病房外……這就是我印象中的媽媽,如今說起來已經難過的麻木了不會再淚流滿面,我也不想再說她如何的不是,成年人的世界也不容易,只是孩子一天天長大我不想成為和她一樣的媽媽,不想我的孩子和我一樣用一生治癒我的童年,可是我發現自己越來越像我媽媽,會控制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也會對她說不好聽的話,所以在這裡跪求如何調控自己的情緒? 如何教育好我的孩子 ?具體的詳細的給我一些建議,謝謝耐心看完我問題的你,更期待中肯的回答


題主其實非常清楚應該怎樣對待孩子,因為你有足夠的反面教材,你小時候受到傷害的經驗,在對待自己女兒時注意到並避免就行了。

然後我感覺你最大的困惑是「控制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因為覺得控制不住自己,而充滿了恐慌,擔心自己是因為「越來越像媽媽」,才導致的「控制不住」。

其實我想說,你就是你,你不是你的媽媽。你之所以把控制不住的原因歸於像媽媽,其實是在逃避責任。我想問你,你為了「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你做了哪些努力呢?

你回想一下,應該是沒有做任何努力,而是任由情緒發泄出來,湧向孩子。你可能又會問了,我根本不知道如何努力啊。那我先教你一個小辦法,每次當你感覺到情緒要爆發的時候,自己跟自己喊一個停,然後跟女兒說「媽媽現在情緒有些不穩,我需要去冷靜一下。」如果條件允許,那麼就稍離開一會兒去平復自己的情緒,如果條件不允許跟孩子分開,那就讓孩子幫你一起數數,數到20。

其實,像你一樣喜歡跟孩子大吼大叫的家長多了去了,可不是都如你一樣有一位不稱職的媽媽。而一般選擇用「大吼大叫」的家長,可以說都是非常懶惰的家長。因為孩子與成人不一樣,與孩子溝通、教孩子做事需要有技巧有創意的方法,是需要家長去保持耐心,開動腦筋,挖空心思去引導的,並且還需要家長去學習大量的育兒知識,了解兒童成長規律,把孩子當成一個人來尊重,成為合格稱職的父母。而對於懶惰的家長來說,這些統統都沒有,他們就是要立竿見影,孩子笨拙吼一頓,孩子不聽話打一頓,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所有物,怎麼發泄都無妨,短期內看孩子確實變乖了,家長也舒服了,長期呢,孩子越大麻煩越多。

所以,去學習吧,很少人天生就是好的父母,去學習怎樣成為一個好母親吧。


雖然我還沒有孩子,但我覺得我父母的教育方式很到位。

首先,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或者與孩子觀點不同時),要盡量做到跟孩子充分交流,讓他認識到錯誤或者對一件事情的認知是最重要的,千萬不要打罵孩子。如果特別生氣也不要,讓他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遠比打罵要有效的多。

再說成長,要讓孩子健康成長就要多陪在孩子身邊,仔細留意孩子生活的一些瞬間。讓他感到父母才是可以最信任的人,甚至你跟你的孩子在某些時候要想摯友一樣相處。我跟我父母的相處方式就像朋友一樣,現在還是這樣。

教育方面,千萬不要迴避一些問題。比如說性教育,生活常識教育,禮儀問題,自立問題,要培養孩子有獨自思考的能力。

需求方面,盡量滿足孩子的一切合理要求,是合理要求,家裡承擔的起,且對孩子成長有幫助的。千萬不要對孩子說謊。不要在任何時候放棄自己的孩子。我初中時候異常叛逆,家裡人強制讓我轉了幾次學,我終於回到讀書正軌。

以上能做到就實屬不易了,為了孩子多做一些努力吧。


我想推薦您一本書,希望對您稍微有一點幫助。

這是外國一個心理學家,她一直研究這方面,寫了好幾本這方面書籍。

那時候因為壓力太大,加上小時候一些特別不好經歷,一起爆發,和父母鬧的特別凶,那時候有幸讀到這本書。過去半年了,唔,應該算走出來了吧。反正對我來說,現在和父母關係挺好的,和以前感覺不太一樣~畢竟我的童年經歷,不是他們對我的有意而為。

主要想推薦這個作者,不單單這本書~

蘇珊福沃德


在理智的時候積極溝通,去彌補不理智時候的傷害,然後通過心理暗示,去增加理智的比例。

跟題主分享一下我母親的做法吧。

我有個姐姐,上學時候她們娘倆的相處模式就有點跟你現在一樣,而我跟我母親的相處模式大概就屬於比較理想的狀態。我很理解我的母親和你,依照中國的傳統觀念,女主內,家裡孩子的教育起居母親操心得多,而我母親工作又很忙,根本沒有足夠的精力和耐心照顧兩個孩子。我母親跟我們倆關係不一樣,很大程度上其實是因為我更乖巧聽話,姐姐性格略倔強一些。

中學時期吧,某天早上我媽叫一家人起床,起床後我爸提意見說我媽叫我起床超級溫柔,叫他倆的時候語氣里滿滿的不耐煩。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我媽後來跟我說,她也知道因為對姐姐倔強的批評會多一些,但自己從來都沒有意識到過,在日常中差異會這麼大。後來她自己留心發現,跟我之間的各種親昵的動作很自然,而有時候我姐主動靠過來她無意識就擺手拿開了,有一次逛街她去拉了我姐的手娘倆都不自在。

雖說對我姐的要求多,但我母親捫心自問這孩子還是很不錯的,自己也是愛她的,於是她決心要改變。

先是跟我爸約法三章,不論我姐犯了什麼樣的錯誤,當一方生氣另一方禁止火上澆油,即使生氣也不許吭聲,儘力勸阻另一方。一方批評過另一方堅決不允許再批評一次,可以談心但不能在氣頭上大聲呵斥。兩個人都生氣只會讓人更加偏離理性,於事無補。我看題主的表述中並沒有提到老公的角色,在你失態的時候他及時提醒或者接過照顧的責任,會是很好的幫助。

然後在她倆都有時間的時候,多出去壓壓馬路,聊聊天,有過矛盾的事情多交流,互通有無。像題主所說控制不住的時候都是孩子犯錯的當場吧,感覺題主也是明事理的人,事後跟孩子提起來的時候,應該是可以心平氣和交流的吧。這種時候既可以更充分了解對方的想法,也可以借著機會表達一下自己衝動的歉意,也要讓他知道他的錯誤對你造成了多大的煩惱。跟我姐聊童年的時候,同樣的事情,我媽記得的是她的錯,我姐的記憶里只留下了父母生氣的映像,卻從不記得到底是因為什麼過錯。所以生氣後,理智的時候要讓孩子明白是他的錯了導致你生氣導致他被吼,而不是因為你不爽所以你生氣,不然這孩子也白罵了。並且多溝通,這樣下次孩子再遇到問題的時候,會在事情還沒有發展到讓你抓狂的時候,先尋求你的幫助的,甚至在問題連孩子都沒有意識到的時候就被扼殺在搖籃里。

第三步,就是故意增加各種親昵的動作。外在的親近會無形中拉近心理上的親近,並且雖然我們意識不到,但我們會用小動作傳達很多信息,而對方也會潛在地接受到這些信息。雖然開始的時候,我媽跟您母親一樣,腦袋靠過來第一反應就想讓遠點,但畢竟自己的娃,又不是臭狗屎。下班之後的擁抱,出去壓馬路的牽手,早安晚安吻,後來這些都成為我們的日常。以及我爸那次提了意見之後,我媽用超級溫柔的嗓音叫我姐和我爸起床叫了好幾天,每次都噁心得她一骨碌就爬起來了。既緩解了我爸吐槽的尷尬,也慢慢習慣了溫柔相待。一個你一天親八百遍的娃,你怎麼可能會吼他呢是吧?

最後,就是積極的心理暗示以及明示。父母望女成鳳,一直都是批評錯誤居多,導致我姐中學有段時間挺自卑的,我媽轉變思考角度後,改為鼓勵和稱讚,給她們倆一個積極的心理暗示。親戚家有個炫閨女狂魔,我媽也跟著炫,我閨女比你們家的還好。為了炫的時候不能輸,又不能太離譜,平時也會留心收集素材,多發現閃光點。這麼暗示完你會感覺自家孩子還是很優秀的。形成習慣以後,遇到原來想吼的情形,你的第一反應也還是會鼓勵。

雖然現在她們還是會意見相左,還是會拌嘴,但是當愛已成為一種習慣,大家都愛著對方,也知道對方同樣愛著自己,有矛盾也是會各退一步,不會做出傷害雙方感情的事情來了。


我花了兩年時間

去找身體里的藏著的最自卑的點

然後不斷嘗試、受挫、再努力、一點點改造自己變更好、想家人更幸福地肥嘟嘟。

沒錯、也是原生留的疤。誰來到這世界目之所及~拚命長大又小心翼翼觀察這世界、最需要被肯定的對象~不是父母至親?可人必有漏洞。負重前行是每個人的狀態。極致的完美和不幸都鳳毛麟角。

我大概能明白你說的狀態和成因。但請看完後盡量去求助更專業的老師、懂和臨床完全是兩碼事。

我有位閨蜜也遇到你類似困境。她反感母親卻發現陪伴女兒時一失控自己就成了她媽媽。閨蜜母親非常市儈。一直到自己後來早早的豪門婚姻、始終被過多地干涉且不容反駁。

正因為此、她同我想法曾經一致,無論世界如何瘋狂、後代的人生盡量給自由快樂。

但我們如此幼稚~一切都過於樂觀了。人啊~深淵望久了~就會變成它。家長們大多迅速被此圈洗腦。她每天開始陪女兒寫功課、教了再錯的時候就會冒出無名火繼而就是當年自己與母親對峙的場景的復刻。

儘管事後冷靜她會自責。但她很困惑很難過。和我聊起時我除了安慰也沒太明白。這半年對自我的反思和重建、是收穫很大的。包括她這件事我也明白了。

首先是她面對孩子為什麼會有母親的影子?我們為什麼會變成自己曾經最唾棄的對象?

我覺得說、是對這段不好的過往、沒好好重視及面對、草草了結的後遺症。因為原生也是一個你啊~~這是你來世上最深最初的烙印。每個人都有原生那面、當它與後來自我的三觀、與世界告訴你的真理相悖時、問題就來了。

人的一生、大致在少年時期才逐漸開始形成自我的認知與世界觀。之前的說法是平均12、3歲起、但如今的孩子好早熟。所以我覺得你的擔憂有點晚。9歲已經能學到不少大人的樣子。不過舉措還是要有~相信努力必有轉機~

她現在所在的年齡是沒有是非觀的空白期。判斷對與錯的依據完全來源於外界反應。通俗來講就是大人的表情反應。這奠定了她近乎本能的原始認知、稱之為第一人格/原生。

原生說:我要跟著你一輩子的。我可以如此可貴、亦可以向人性另一頭無限伸展~

有些人不以為然、覺得自己並不像父母不堪。嗯、它只玩驚喜驚悚。而你料得到的、都是社會文明人會做的事。脫離社會制約的出差不賭不嫖的~毫無經驗之談的主動向心儀對象表達愛意~初為父母與孩子間的互動傾聽?有幾個?畢竟大家都受過點教育、誰真的不知道好壞了?會裝就多裝點咯~~這叫社會型人格、一個人對世界的樣子。

唯有在私人空間、放鬆戒心、面對心愛對象時的一個人的種種表現、才更真實更生動。人性如此複雜~而父母是毒是福?深遠之處其實在此。


推薦閱讀:

生活中常見的46條心理學行為!(李金平·下篇)
別人生氣懟天懟地,我生氣心裡滴血
為什麼你對我越好,我越想欺負你?
中國姑娘為什麼愛看言情小說
求求你,別再那麼懂事了

TAG:心理學 | 育兒 | 兒童教育 | 女性心理 | 童年陰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