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用道家「無為」的思想教育孩子?


無為而民自化。

你對孩子,要不要講無為從來不是主要問題。主要是自化,孩子在自化的過程中,你緊守無為之道,才是真諦。

但孩子無為怎麼辦?

無你妹呀!趕緊讓他爬起來,去自化,去倒垃圾。

但孩子沒自化的慾望,或客觀制約無法去玩(劃掉)無法達成心目中的自化目的。

身為聖人,你去問他,他想要什麼玩具(劃掉)要什麼自化工具,可以的話就滿足他。但是是有條件的。天地不仁 以萬物為芻狗,父母不仁以孩子為同事。你的目標是無為,你就要告訴他,給你買了玩具(劃掉)自化工具,你就要做到嘰里哇啦什麼的……總體要將老子的學說與資本論融合,以剝削為目的,擠出孩子的剩餘勞動價值,讓他在自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老練。

孩子遇到了煩惱?

自化過程中,孩子在成長,遇到煩惱了,該如何相處?

你需要將老子結合唯物辯證法,通過觀察與交談,全面了解孩子的煩惱原因。假如是因為你的資本論剝削令孩子警醒了,那麼為避免孩子建立歐式工會制度,整天搞罷工,你就要適當降低對孩子的剩餘勞動剝削。這個過程要講談判三原則,公開公正公平,鍛煉他的懟慫(劃掉)談判能力。記得不要一次就讓孩子得逞,盡量真實還原生活不易原則,讓孩子心裡有個逼數(劃掉)客!觀認!識!

道德子靈經太多太多了,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玄之又玄一輩子搞點皮毛就夠用了。

還比如什麼上善若水與上善若洪的對照辨思。

長短相較,讓孩子懟他數學老師,神特么為什麼不教我們短方形?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讓他去思考如何用奇招對付你,但卻堂堂正正與你融洽相處的中庸之道。

前面培養好了,那最重要一點就是大招可以對他發了!

大招學名:

以無事安天下!

學習就是孩子的天。

告訴他學習好並沒有獎勵!但學習不好,天塌地陷……道家幾乎可以保證當你孩子聽到這句話後,他的雙目慧元已滿。可以考慮渡劫問題了……

先寫這些。

插個總結:總之一切以你無為而他自化為中心思想,漸漸能令他習慣於去自尋天地之奧妙。


謝邀。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就是要讓他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良好的習慣有很多,其中非常重要、非常核心的一點,就是要早睡早起。你如果能讓自己的孩子從小就能早睡早起,每天在太陽出來之前就起床,那可以保證,他這輩子鐵定過得不會差!因為僅此一點,就足以把絕大多數人甩在身後了!

成功者通常都有早起的習慣。曾國藩對早起就極為重視。他的修身十二條里,第三條就是「早起」。他在家訓里也是這樣告誡子孫:「勤字功夫,第一貴早起,第二貴有恆。」

培養孩子早起,有一個要點,就是堅持不懈。即使是寒暑假,也不能放任!有些家長心疼孩子,上學的時候要求他早睡早起,放假的時候就縱容他睡懶覺,這樣表面是愛他,實則是害他。

養成好習慣,要從娃娃抓起。小時候的習慣,會成為一生的習慣。小時候養成一個好習慣,終身受益不盡。

2、「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身教重於言教,想要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要做到,這樣才有說服力。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卻要求孩子去做,一般也不能達到目的。比如早睡早起,如果自己不能以身作則,也就難以讓孩子習慣成自然。

3、「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大多數人不能成功,原因就在於做事不能堅持,半途而廢。所以,要讓孩子從小開始,不管大事小事,都有意識地培養他善始善終的習慣。任何事情,只要決定了,只要開始了,就絕不能輕言放棄,總要弄一個結果出來,不管這結果是好是壞。要知道,即使是失敗的結果,對人也是有益的,可以讓人學到經驗教訓。常言道,失敗是成功之母。沒有失敗,也就沒有成功。

曾國藩為什麼要說「第一貴早起,第二貴有恆」?因為「有恆」,實在是太重要了!也是最稀缺的一種好品質。

相關回答:

道家無為應該怎麼理解?

不想努力就那麼默默無為好了?

為什麼《道德經》中沒有「努力」這個概念?


《道德經·十七章》: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做父母的道理和做人一樣,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要想教育好孩子,必須先教育好自己。

父母最大的誤區,就是把所有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而不反照自身、反求諸己,只能用力甚多而見功寡。

教育具體的做法雖然瑣碎,一以貫之的,是對孩子的愛、尊重和接納。

一、培養有正能量的孩子

對孩子來說,父母是整個世界,父母的樣子決定孩子眼裡世界的樣子:這個世界是美好的還是醜惡的?是善意的還是惡意的?是安全的還是危險的?他人是可信任的還是不可信任的?人應該做一個什麼樣的人?是做好人、做壞人還是不好不壞的人?生活是充滿希望的還是絕望的?

善良是幸福的必要條件。弗洛伊德說:精神健康的人,總是努力地工作及愛人,只要能做到這兩件事,其它的事就沒有什麼困難。

人歸根結底是社會動物,只有與世界、與他人相鏈接,才能真正感受到充實、幸福。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道德經·八十一章》: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 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道德經·七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有的父母會擔憂:萬一孩子相信世界是美好的、善意的,他人是可信任的,要做一個好人,但是這個世界實際就是醜惡的、惡意的,他人就是不可信任的,孩子不會吃虧嗎?

心理學中有一個概念,叫「自我實現的預言」。意思是說我們對事情的預測本身會影響事物的發展方向。

英國哲學家卡爾·波普爾在《歷史決定論的貧困》一書中,把這種「預測本身可以影響被預測事件」的現象,稱之為「俄狄浦斯效應」。他的學生索羅斯把這種現象運用在證券投資領域,提出了「反身性」理論。也就是觀察者和觀察對象並非相互獨立,而是相互影響的。

客體關係理論認為,人總是在不自覺地重複早年的關係形態。例如過於依賴與過於孤僻的人,有可能是在重複著剛學走路時與母親所建立起來的關係型態。

佛教唯識學認為,萬法由心造,我們周圍的世界都是我們的心識所變現。每個人每時每刻都在創造著自己的世界。如果一個人認為世界是不友好的,他就會創造出一個對他不友好的世界。

所以,父母應該讓孩子知道世界上的確存在邪惡,但也讓他相信人有自發向善的力量,這是人的本性。

《論語·憲問》:子曰:「不逆詐,不億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

讓孩子既可以保護自己,又能保持內心的溫暖、柔軟和慈悲。

教育即風格之培養,身教勝於言傳,父母要注意自己所有的言行中蘊含的價值觀的和諧統一,切忌言行不一,孩子是不會被欺騙的。

父母自己要擁有正能量,並發自內心地愛孩子,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感覺到世界是美好的、善意的,從而積極樂觀地去生活。

父母應出於廣博的愛心去愛孩子,像一個獨立的個體一樣去愛他,而不僅僅是把他作為自我的延伸。

「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說:母親的愛不僅是關心和保護,更是灌輸一種「活著是有意義」的思想。一位慈愛的母親,應該樂於容忍自己的兒女分開和獨立,即使分開後仍保持對兒女的愛。」

二、培養有魅力的孩子

以後的社會拼的不是知識技能,而是個人魅力、吸引力、影響力。

影響力=吸引力=魅力=價值=幸福

做自己的人最有魅力

《莊子·德充符》里有個故事,衛國有個形貌很醜的隱士,姓名不詳,眾人叫他哀駘它,當然是渾名。哀是指哭喪臉相,駘是指怠倦神情,它是指駝背,其丑可知。使人吃驚的是哀駘它先生非常有魅力。男士們見到他,一個個樂不思歸。女士們遇見他,回家去和父母吵架,都說:與其嫁給張三李四王老五做正妻,不如嫁給哀駘它先生做小妾!這樣的事情絕非個別,據說已鬧過十多起了。男女老少到底喜愛他哪點呢?這是一個謎。

論才幹,從未見他出頭露面創建任何事業,他一貫是隨順附和;論權勢,他是白丁一個,不可能憑官職救人一命;論財產,他是寒士一名,不可能施恩惠賞人一餐;論聲譽,醜名倒是遠揚,榮名卻談不上,因為隨順附和,給眾人留不下半點影響;論學問,也談不上,因為他對外界事物不做研究。無才幹、無權勢、無財產、無聲譽、無學問,可那些男女老少就是喜愛他,這說明他具有某些過人之處。過人之處是什麼呢?

魯哀公對哀駘它產生了好奇,於是,派人去衛國把哀駘它接來當面驗看,結果發現果然丑得嚇死人!哪裡想到他們相處不到一周,魯哀公竟然也傾慕他了,相處三個月就感到離不開他了。一起處了半年,經過多方考核哀駘它的道德品質,魯公就信任他了。時逢宰相出缺,魯哀公想委任哀駘它為宰相。可是哀駘它聽了,很淡然,心不在焉,內里壓根兒就沒起一點兒波瀾,甚至幾度想推辭。

魯哀公覺得很沒面子。他質問哀駘它:「是不是瞧不起我?是不是嫌我醜陋?」沒有退路,哀駘它最後只好勉強應承接納國事。

殊不知幾天後,哀駘它竟逃回衛國去了。留下魯哀公一個人在這裡生悶氣。哀駘它走後,魯哀公覺得生活變得沒有意義了,失魂落魄,好像整個國家已經沒有人可以懂他了。

哀駘它之所以這麼有魅力,就是因為他心如止水,寵辱不驚,完全聽從內心。

正常的兒童都是自我的,更關注自己想做什麼,而非別人的評價,兒童特有的可愛正是源於這種天真爛漫。

然而我們大多數人長大後都會失去這種主體性、自發性,還有伴隨著這種主體性、自發性的生命活力、人格魅力。

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提出了「假性自體」的概念。假性自體,根源來自於生命早期的「鏡映失敗」。

溫尼科特說,沒有單一的嬰兒,嬰兒都是與母親連在一起的。母親對嬰兒的回應,就是非常重要的情感形成。

設想一下,一個孩子,從小到大他自己的感受是不被接受的,他的感覺是不重要的,媽媽的感覺才重要,媽媽不斷地需要通過掌握孩子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的存在。一個孩子的需求不被看到,他的情緒與感受不被接受,媽媽的才是最重要的,他要為滿足媽媽的感受而活著,媽媽的感受與想法才是最重要的,他就是伴隨著「假性自體」長大。

長大的他,依然無法有自己的想法,不知道自己活著的意義,只知道要為了他人的滿意而活著,內心的抑鬱是隱藏的,會為了他人的肯定而努力成功,可是一旦碰觸到他的內心深處,你會看到一個孤獨空虛的自我,自我是破碎的。

父母要看到、回應孩子的感受,無條件地接納、肯定孩子的存在本身,讓孩子擁抱「真我」,勇於做自己。

父母不要打擊孩子,也要不過度表揚孩子,不要擾亂孩子的自我認知。

《道德經·五十六章》: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莊子·逍遙遊》: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

《莊子·德充符》: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為法也,內保之而外不盪也。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離也。

也許有的父母會擔憂,無條件接納、肯定,孩子會不會被慣壞了?

愛和溺愛不是程度的不同,而是本質的不同。真正的愛,越多越好。

愛的前提是看到、理解並在此基礎上回應孩子,而溺愛的本質是一種否定,是對孩子潛能的扼殺,溺愛的父母沒有看到孩子的真實需求,而是從自己的感受出發。在父母瘋狂的保護欲中,孩子感到的是自己的無力。

做自己並不是自私任性,有「真我」的人既不迎合別人,也不過分關注自己。相反,越能做自己,越有能力去愛別人。

當鞋合腳時,腳就感不到了。「真我」就是「無我」。

而被「溺愛」長大的孩子,因其自我是破碎無力的,因為心理防禦機制,他反而更不容易看到別人的存在,進而去愛別人。

「真我」更有專註力、創造力

「真我」因為不需要迎合他人,遵從內心,不會患得患失。所以對外界的刺激更有抵抗力,更容易專註。

家長在成績上淡然,不渲染考試,不強化分數,會讓孩子在考試方面心理比較坦然,使他的學習注意力不被分散,學習中沒有壓力,更容易投入到學習當中。

諸葛亮《誡子書》:「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真我」 因為與情感、深層潛意識連接,從而有無窮的創造力。很多領域的天才都是在痴迷於某件事,達到了忘我的境界,他們因此可以與「真我」的創造力連接。

三、培養自律的孩子

自律能力是決定一個人成就大小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一個人天資不夠聰明,還可以靠後天的努力彌補;如果沒有自律能力,自己做不了自己的主,天資再高也終將一事無成。

很多在高壓的環境下形成他律性格的高中優等生,進入大學以後,突然進入一個管控鬆散的環境,又沒有自控能力,就會產生諸如逃課、沉迷遊戲等很多問題。

自律來源於自主

首先家長要建立對人性的信心、對孩子的信心,相信孩子有能力自律。

蒙台梭利說:每個兒童首先都必然處於一種精神的無序期,心理活動由混亂走向有序。

父母要允許孩子犯錯,孩子從來沒有錯,只有不成熟,失敗是成功之母。

自由才談得上自律。如果你沒有給他不喜歡學習的機會,那麼喜歡也就無從談起。要尊重孩子的意志,很多時候孩子叛逆,本質上只是為了對家長說「不」。把希望孩子好好學習的願望轉化到日常細節的處理和思考上,而不是表露在言語和表情上,給孩子足夠的自主權。

過多的過程干預會導致尖銳的親子矛盾。人的存在感依賴於自主權,孩子沒有自主權就找不到存在感,那他必然用父母不希望的方式證明自己存在。青春期是孩子的自我意識形成的時期,父母尤其應該尊重孩子的主體性。

過多的管控實際上是給孩子消極的暗示,讓他對人性產生負面的想法,認為人只有被管著時才會做好事。

家長如果對孩子的學習管得過緊,說明家長自己潛意識裡就不喜歡學習,認為學習是一件苦差事,就會把這種想法傳遞給孩子,孩子就會認為學習是一件苦差,而不學習是一種享受和特權。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尹建莉說,「家長要以乾淨的目光看待孩子,以健康的信念理解孩子,不要用成人的「垃圾思維」給孩子消極的暗示,破壞孩子內心的純潔,進而扭曲他的品行」。

《道德經·五十七章》: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

眾號:安子曰(dongjiaqiu2015)

大愛無為 | 道家智慧與家庭教育心理學?

mp.weixin.qq.com圖標

http://weixin.qq.com/r/ej8kPNHE-IyDrZVf92po (二維碼自動識別)


首先,你自己知道道家「無為」的思想內涵嗎?你能在實際生活中做到無為嗎?

如果你能做到,那麼很簡單,你不用說,你就繼續按照你「無為」的思路去生活,你的孩子自然會有樣學樣,這叫聖人行不言之教

如果你做不到「無為」,按照知行合一的觀點,其實你內心並不認可道家思想,那麼你想讓你的孩子認可道家思想本身就是偽命題,你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幹嘛非讓孩子做,這不是有病嗎

讓我對你做個評價

你根本就沒理解道家的「無為」,既然是無為,那麼幹嘛非要「教育」呢?教育不就是「有為」嗎?這不是相互矛盾嗎?

道德經不止一次提到「赤子」,赤子就是嬰兒,他說嬰兒的境界就是最接近道的境界,你幹嘛要人為的教育呢?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有為即慎重!

先提升自我


「無為」的前提是你知道「為」,知道如何當一個優秀的父母!

而且你想「無為」(老子),必須考慮你的孩子是否「無待」(莊子)。

為什麼6歲之前要對孩子說不?怎麼教孩子學會溝通而不是哭鬧?一二年級那麼聽老師的話勝過聽家長的話?五六年級卻每天抱怨老師?為什麼會沉迷遊戲?為什麼會有早戀?初二為什麼是成績分水嶺?為什麼孩子不願意和你溝通了?

比如《狗十三》這部電影很火,讓很多人心酸,其痛點就是忽視了教育的真諦是愛與尊重。再比如那些留守兒童或者喪偶式的家教,就是父母不作為大多受到的教育不算優秀。

等等等等問題,當你知道這些家庭教育問題並能解決它,你可以考慮「無為」。但是你也要考慮孩子是否能夠「無待」,是否不依賴。也就是我專欄常說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孩子能學會自我教育自我成長。

莊子的「無為」從某個層面來說指的是「不妄為」,側面說明了我說的第一句話,你知道什麼是優秀的教育,才能「無為」。


推薦閱讀:

孩子到死也沒懂,為什麼家是最傷人的?
對學校管理或者某個老師有意見該怎麼提?
想幫助大家幫我選擇,我是00後,我現在是髮型師,同時也是名學生?

TAG:教育 | 思想 | 家庭教育 | 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