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感統訓練在各早教機構都很流行,但凡是個小朋友都說你家孩子存在感統失調讓你報名,拋開功利想法,是否每個孩子都要接受感統訓練?
市面上有非常多的機構,質量也是參差不齊的。有些搖著感統大旗所包裝的課程,在硬體上購買了看似與感統相仿的設備,募集一批幼教或體育背景老師,就自稱對孩子進行了感統訓練。這隻能說是陪伴幼兒遊戲。孩子要不要上感覺統合課程,掏腰包前親可以看看我的幾個建議。
每個孩子都需要上感覺統合課程,而且多多益善?
多數孩子天生就有主動探索環境的本能,會自行尋求適當的感覺刺激來滿足自己的成長需求。只有少數因生理功能有缺陷,或因環境刺激不足的孩子才真正需要。
根據法律規定,專業的感覺統合治療只能由受過大學醫學院職能治療系所訓練、並考取專業證照的職能治療師才能執行。民間許多以感統為名設計的遊戲或機構,的確可促進多元刺激,但對發展遲緩或特殊兒來說,無法達到個別化調整目的;而且若只是單純的刺激或遊戲,家長自己在家也能做,簡單地說就是每個孩子感覺失調的原因都是不一樣的,非專業的機構會一概而論用同樣的辦法教授,而專業的機構會有針對性的上課~
都已經花錢讓孩子上課,陪玩任務就外包給老師?
與其說讓孩子參加感統課程,建議家長抱著透過課程了解孩子需求,學習如何在家裡或其他環境,也能建構適合學習模式的心情來參與課程。
因為有一部分感統障礙的孩子是因為後天環境刺激不足,家裡過於保護造成的,家長在孩子上課前就應該弄清楚造成孩子感統失調的原因以及課程目標,觀察孩子是否真的有進步外,最好上課時家長能在旁看,這樣在家裡也能跟著孩子一起玩、一起做。
課程內容是制式包套,還是隨孩子進度不斷調整?
由於機構的課程次數與時間都有限,因此希望透過密集上課改善孩子感統失調問題的家長,往往會另外選擇其他自費機構,增加練習時間。如何在專業與非專業背景並存的感統課程市場中,為特殊兒選擇合適的老師,成為家長的重要課題。
這裡有個建議可以看出一個治療師是不是專業的。一位稱職的治療師,必須具備能營造主動參與的環境、隨時觀察孩子反應、調整課程內容的能力;絕非僅依年齡規定盪鞦韆多少下、趴在滑板上對牆壁推球多少次、或在跳床上跳多少次的課程而已。
此外,環境的安全性也是不容忽視的一環。感覺統合課程中常有大幅度的肢體運動,因此牆壁四周是否有防撞泡綿、地面是否有夠厚的地墊、以及器材是否為專業且堅固的材質等,都是保障孩子安全的必要設施。
評估過程,是偏重家長勾選問卷,還是來自仔細的互動觀察?
民間有些機構的評估,一進去便先請家長填寫孩子目前能力發展的問卷,然後便根據家長的勾選結果來判斷孩子的發展;或是有些雖然有半小時左右老師與孩子的現場互動觀察,但有時因時間限制、孩子對環境不熟悉等因素,當現場表現與問卷勾選結果不盡符合時,就可能會出現評估的偏差或誤判。
甚至還有些其實以販賣感統教具起家的機構,在網路上放個評估問卷請家長勾選,之後計算機便自動跳出結果,最終目的仍在於推銷產品。像這樣的評估結果,其實與醫療體系認為的評估大相逕庭。
然而,即使是醫療體系的現場觀察與評估,雖然都是擁有證照的專業治療師,但因門診時間與臨床經驗所限,有些治療師可以好好與孩子相處一、兩個小時來仔細觀察,家長還能在旁觀看、學習治療師陪伴孩子的方法;有的現場觀察時間有限,只能倚賴家長觀察與老師的報告,這樣評估的細緻度大打折扣。
選擇一個好機構好老師至關重要,若所接受的治療不夠專業,沒有清楚的治療目標,問題就很難解決,在將孩子交由治療師進行評估與治療時,家長的角色十分重要。家長應主動詢問和了解治療目標、策略,以及平常在家能如何配合等要項,才能幫助孩子儘早跨越障礙。
運動對孩子的重要性(自行百度搜)!!!
首先要認識感統訓練。感統訓練並不神奇!你可以稱它為針對性的「運動課」
生活當中所有的組織運動科目都可以稱為感統訓練,如(跳繩、拍球、踢球、翻跟頭、單腳跳、青蛙跳等)
其次,感統多數項目都可以在家裡給孩子進行完成,而且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主要看2個方面,1你有沒有時間陪孩子堅持去做 2針對性的足量刺激(觸覺、前庭覺、本體覺以及視聽覺)
但是如今,生活壓力下,父母都太忙了,忙著掙錢(很多父母的觀點:賺錢給孩子買好吃的、買好玩的、好穿的就可以了,其實不然)尤其是3歲之前與孩子缺少陪伴、缺少與外界的各種感官刺激等等因素 上了幼兒園、小學之後,發現出了問題,開始著急了。。。比如:膽小愛哭粘人、不自信、孤僻、好動不安、不聽指令、注意力弱、容易跌倒、嚴重的語言吐字不清、笨手笨腳、丟三落四等。。
最後,我想說的是:感統可以讓優秀的孩子更優秀(這個見效會非常快)失調的孩子有提升(具體提升還要看老師的專業性、孩子的)
有錢沒時間的 建議盡量給孩子報感統課 (尤其是3-8歲這個年齡段的)
有錢有時間的 建議多帶孩子去做一些運動科目(爬山、游泳都很好)
沒錢有時間的 家裡給孩子做
沒錢沒時間的 該好好反省了!!!到底忙的啥。。養孩子又為了啥!!!我是一名感統老師阿奇老師 微信 18753978851 歡迎交流。
之前寫了一篇關於感統訓練的文章「感統訓練到底有沒有用?」,貼到知乎上,還挺多家長點贊和感謝。過了這麼久了,再來聊聊這個話題。
首先,有些家長給我留言,說感統訓練是針對自閉症兒童的專門訓練,這個現在來說可並不是這樣了。
所謂的「感覺統合理論」的定義大致是:人體通過自己的感官知覺——諸如視覺、嗅覺、味覺、觸覺、前庭和本體覺等,對外界環境進行感知,再將處理後的信息輸入大腦,大腦經過加工、處理、反饋後做出身體反應。
在這個過程中,一旦出現問題,就稱之為「感覺統合失調」,大腦的信息處理髮生偏差,影響感官身體的協調發揮,引發生活與學習方面的障礙。
可以看到,這個定義包含兩部分內容:一個是人的本體,另一個是外界環境。
自閉症兒童在處理自身和外界環境的關係時大大失調,他們當然有著「感統失調」的問題。所以「感統訓練」被大量的運用到對自閉症兒童的康復訓練之中,可以說是合情合理。
但是,只要去眾多的訓練場館稍稍看一眼,就可以發現,現在感統訓練針對的可不光是自閉症兒童。事實上,它的應用範圍已經相當廣泛了。
比如看看我帶小寶去的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