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正常的孩子有必要做感統訓練?

現今感統訓練在各早教機構都很流行,但凡是個小朋友都說你家孩子存在感統失調讓你報名,拋開功利想法,是否每個孩子都要接受感統訓練?


市面上有非常多的機構,質量也是參差不齊的。有些搖著感統大旗所包裝的課程,在硬體上購買了看似與感統相仿的設備,募集一批幼教或體育背景老師,就自稱對孩子進行了感統訓練。這隻能說是陪伴幼兒遊戲。孩子要不要上感覺統合課程,掏腰包前親可以看看我的幾個建議。

每個孩子都需要上感覺統合課程,而且多多益善?

多數孩子天生就有主動探索環境的本能,會自行尋求適當的感覺刺激來滿足自己的成長需求。只有少數因生理功能有缺陷,或因環境刺激不足的孩子才真正需要。

根據法律規定,專業的感覺統合治療只能由受過大學醫學院職能治療系所訓練、並考取專業證照的職能治療師才能執行。民間許多以感統為名設計的遊戲或機構,的確可促進多元刺激,但對發展遲緩或特殊兒來說,無法達到個別化調整目的;而且若只是單純的刺激或遊戲,家長自己在家也能做,簡單地說就是每個孩子感覺失調的原因都是不一樣的,非專業的機構會一概而論用同樣的辦法教授,而專業的機構會有針對性的上課~

都已經花錢讓孩子上課,陪玩任務就外包給老師?

與其說讓孩子參加感統課程,建議家長抱著透過課程了解孩子需求,學習如何在家裡或其他環境,也能建構適合學習模式的心情來參與課程。

因為有一部分感統障礙的孩子是因為後天環境刺激不足,家裡過於保護造成的,家長在孩子上課前就應該弄清楚造成孩子感統失調的原因以及課程目標,觀察孩子是否真的有進步外,最好上課時家長能在旁看,這樣在家裡也能跟著孩子一起玩、一起做。

課程內容是制式包套,還是隨孩子進度不斷調整?

由於機構的課程次數與時間都有限,因此希望透過密集上課改善孩子感統失調問題的家長,往往會另外選擇其他自費機構,增加練習時間。如何在專業與非專業背景並存的感統課程市場中,為特殊兒選擇合適的老師,成為家長的重要課題。

這裡有個建議可以看出一個治療師是不是專業的。一位稱職的治療師,必須具備能營造主動參與的環境、隨時觀察孩子反應、調整課程內容的能力;絕非僅依年齡規定盪鞦韆多少下、趴在滑板上對牆壁推球多少次、或在跳床上跳多少次的課程而已。

此外,環境的安全性也是不容忽視的一環。感覺統合課程中常有大幅度的肢體運動,因此牆壁四周是否有防撞泡綿、地面是否有夠厚的地墊、以及器材是否為專業且堅固的材質等,都是保障孩子安全的必要設施。

評估過程,是偏重家長勾選問卷,還是來自仔細的互動觀察?

民間有些機構的評估,一進去便先請家長填寫孩子目前能力發展的問卷,然後便根據家長的勾選結果來判斷孩子的發展;或是有些雖然有半小時左右老師與孩子的現場互動觀察,但有時因時間限制、孩子對環境不熟悉等因素,當現場表現與問卷勾選結果不盡符合時,就可能會出現評估的偏差或誤判。

甚至還有些其實以販賣感統教具起家的機構,在網路上放個評估問卷請家長勾選,之後計算機便自動跳出結果,最終目的仍在於推銷產品。像這樣的評估結果,其實與醫療體系認為的評估大相逕庭。

然而,即使是醫療體系的現場觀察與評估,雖然都是擁有證照的專業治療師,但因門診時間與臨床經驗所限,有些治療師可以好好與孩子相處一、兩個小時來仔細觀察,家長還能在旁觀看、學習治療師陪伴孩子的方法;有的現場觀察時間有限,只能倚賴家長觀察與老師的報告,這樣評估的細緻度大打折扣。

選擇一個好機構好老師至關重要,若所接受的治療不夠專業,沒有清楚的治療目標,問題就很難解決,在將孩子交由治療師進行評估與治療時,家長的角色十分重要。家長應主動詢問和了解治療目標、策略,以及平常在家能如何配合等要項,才能幫助孩子儘早跨越障礙。


運動對孩子的重要性(自行百度搜)!!!

首先要認識感統訓練。感統訓練並不神奇!你可以稱它為針對性的「運動課」

生活當中所有的組織運動科目都可以稱為感統訓練,如(跳繩、拍球、踢球、翻跟頭、單腳跳、青蛙跳等)

其次,感統多數項目都可以在家裡給孩子進行完成,而且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主要看2個方面,1你有沒有時間陪孩子堅持去做 2針對性的足量刺激(觸覺、前庭覺、本體覺以及視聽覺)

但是如今,生活壓力下,父母都太忙了,忙著掙錢(很多父母的觀點:賺錢給孩子買好吃的、買好玩的、好穿的就可以了,其實不然)尤其是3歲之前與孩子缺少陪伴、缺少與外界的各種感官刺激等等因素 上了幼兒園、小學之後,發現出了問題,開始著急了。。。比如:膽小愛哭粘人、不自信、孤僻、好動不安、不聽指令、注意力弱、容易跌倒、嚴重的語言吐字不清、笨手笨腳、丟三落四等。。

最後,我想說的是:感統可以讓優秀的孩子更優秀(這個見效會非常快)失調的孩子有提升(具體提升還要看老師的專業性、孩子的)

有錢沒時間的 建議盡量給孩子報感統課 (尤其是3-8歲這個年齡段的)

有錢有時間的 建議多帶孩子去做一些運動科目(爬山、游泳都很好)

沒錢有時間的 家裡給孩子做

沒錢沒時間的 該好好反省了!!!到底忙的啥。。養孩子又為了啥!!!

我是一名感統老師

阿奇老師 微信 18753978851 歡迎交流。


之前寫了一篇關於感統訓練的文章「感統訓練到底有沒有用?」,貼到知乎上,還挺多家長點贊和感謝。過了這麼久了,再來聊聊這個話題。

首先,有些家長給我留言,說感統訓練是針對自閉症兒童的專門訓練,這個現在來說可並不是這樣了。

所謂的「感覺統合理論」的定義大致是:人體通過自己的感官知覺——諸如視覺、嗅覺、味覺、觸覺、前庭和本體覺等,對外界環境進行感知,再將處理後的信息輸入大腦,大腦經過加工、處理、反饋後做出身體反應。

在這個過程中,一旦出現問題,就稱之為「感覺統合失調」,大腦的信息處理髮生偏差,影響感官身體的協調發揮,引發生活與學習方面的障礙。

可以看到,這個定義包含兩部分內容:一個是人的本體,另一個是外界環境。

自閉症兒童在處理自身和外界環境的關係時大大失調,他們當然有著「感統失調」的問題。所以「感統訓練」被大量的運用到對自閉症兒童的康復訓練之中,可以說是合情合理。

但是,只要去眾多的訓練場館稍稍看一眼,就可以發現,現在感統訓練針對的可不光是自閉症兒童。事實上,它的應用範圍已經相當廣泛了。

比如看看我帶小寶去的這家:

注意了,人家說的是「開發兒童潛能……為民族的未來培養領袖型、創新型的人才」,立意和著眼點可都高著呢。

當然,這都是商家的推銷辭令,值不值得相信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另外從感統理論的源頭來看,它是上世紀70年代提出的,誘因是歐美、日本等城市化發展較早的國家,問題兒童比較嚴重。多年之後,我們國家也趕上了這些發達國家的步伐,同樣的問題也凸顯出來。

「感統失調」也是眾多都市病在兒童身上的一種折射,它的影響範圍很廣泛,不僅是對於比較少數的自閉症兒童。

對於「感統失調」的具體原因,很多人做過探究,主要可以歸納為幾點,比如:

生理原因,像剖腹產、早產兒、胎位不正,以及懷孕期間的不正確用藥,等等;

封閉式的家庭,封閉式的生活環境;

父母的育兒方式不當,代勞,不準孩子玩這玩那,怕孩子弄髒、摔著之類,以至於保護過度,限制了孩子的身體探索、阻滯了孩子的正常發育;

還有現在的食品安全和環境污染,等等。

這些原因都客觀存在,但究其背後的根本原因,我覺得還是我們都市化、現代化繁盛的今天,人們越來越失去了和自然的鏈接,傳統的人倫關係也越來越被打破。

對於人倫關係的破壞,我覺得其中有這樣的因素:現代社會,要求我們每一個人做到很專業,充當巨大的社會機器上的某個部件和環節。

爸爸媽媽的社會壓力也大,他們必須在自己的專業上做得很好,要不然就會遭社會淘汰。

所以現在提倡教育社會化,另外還有養老社會化、家務勞動社會化等,其重要目的就是將作為家庭成員一部分的職能分出去,以便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做得更好。

大量的感統訓練機構也可以說承擔著「育兒社會化」的功能。

比如,我在感統訓練中心看到的,一位老師帶著一個3歲左右的寶寶,輕輕地哼著小曲兒,帶著寶寶在蹦床上跳一跳,在鞦韆架上搖一搖,和寶寶互動一下,讓寶寶跳跳障……

你說這樣的訓練有沒有效?我覺得有效,這個年輕的女老師還挺好的,看起來挺有愛心。但其中有多少專業的技術含量?我並不覺得。它其實就是替代了父母的時間和精力投入。

很多促進孩子感統發展的訓練,父母用點心思,都可以做到。比如這本書上介紹的,在家裡很多都可以操作,在操作過程中還可以促進親子關係。

但是現在的爸爸媽媽們,實在也是挺累的,既沒有時間,也沒有那麼多的精力。

於是,努力賺錢,把孩子交給訓練機構,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就成了解決的辦法。

我覺得教育的社會化、養老的社會化有其積極的意義,但其中也有不少問題。錢畢竟不能取代一切,除了發展單一的專業技能,畢竟我們還需要一個完整的、豐富的人格。

當然,努力工作、對家庭疏離了,仍然還賺不到錢,那就更糟糕了。這樣的也大有人在。

感統訓練機構號稱能夠通過改善孩子的生理感知能力,來改善孩子的社會能力等。比如我家小寶就比較沉浸自我,對外界變化不敏感。訓練中心就會著重一些「前庭刺激」,增加他對周圍的感知。

而我在訓練中心看到有個孩子,是生理上特別敏感,對於外界的一點點刺激都反應特別大,如果有些磕磕碰碰,那就更別說了,會鬧得特別凶、特別誇張。這樣的生理狀態當然會影響社會能力,影響和其他小朋友的接觸和交往。

而感統訓練中心就會側重一些身體接觸的訓練,幫助他不那麼敏感。

其實很多家長面對孩子的問題,還蠻無助的。孩子們現在的壓力也大,落後的孩子往往還給貼上各種不好的標籤。

所以,這樣的訓練有一定的針對性,有一些效用,對家長也有一定的心理安慰。

但果真如機構宣傳的能包治百病?我持保留態度。

我始終覺得「感統訓練」只是一種權宜之計,它有一定的彌補作用,但正如瀰漫的橡膠塑料味兒一樣,它並不高級。

我覺得根本的還是多建立孩子與自然的連接,營建一種和諧的家庭和社區環境。

當然這太難了。但方向在那兒放著,仍然值得我們為此努力一下。


更新答案,最近看了好多好多書,徹底搞明白了。

首先,感統最早是從哪裡來的?

感統最早是從蒙台梭利來的。

她以前從事特教,發現有些被認為智力低下的兒童,存在敏感期。即,某些時期,特別愛干某些事。蒙特利梭就搞了不少教具,用手的 用鼻子聞的 眼睛看的 訓練這些兒童,發現問題兒童糾正過來了,甚至比正常學校的還好。

這就是感統訓練的出處。(注意不是)

感統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要做呢?

答案是否定的,美國有一些專門的Screening程序,篩查問題兒童,你可以認為是感統測試吧,雖然這麼說不嚴謹,如果是問題兒童做特殊教育,比如強化感統訓練; 正常兒童,一般不訓練,或者說生活中體驗就足以了,根本犯不著搞感統。

所以說呢,正常兒童也是需要感統訓練的,在日常生活中完成就可以了,特殊兒童需要專門的感統訓練,日常生活是不夠的。

那麼特殊兒童什麼時候做呢?

一般最好在2歲以前,根據皮亞傑的學習認知理論,皮亞傑認為人的感覺運動主要的發育峰值時間段在0-2歲之間。過了,其實也可以做,就是效果不如這個好。

歸根到底,大腦是啥東西呢?

大腦裡面都是神經元

人的記憶,認知都是靠外部輸入刺激 促進 神經元相互連接 ,從而形成的反饋迴路。即,外部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的刺激,經過大腦神經元彼此建立的電路計算,最終又通過語言,肢體,表情表現出來。

對於視覺,聽覺,嗅覺, 平衡能力,大量的刺激,就會促進大腦產生相關的迴路,訓練的越多,迴路就越短,運行的越快。

所以,說經常做訓練,反應就越快,做的訓練越少反應就越慢。

就像開車,剛開始手忙腳亂,後面輕車熟路。

這就叫習慣化訓練,促進腦迴路的建立,大腦做這個工作的時候,負載會下降,速度會提升。

還有一種神經元叫鏡像神經元。意思,就是人可以通過觀察學會一些簡單的技能。這個特殊的技能,幫助傳播一些流行技能或者文化。

那麼,我們幼兒園,小學,中學和高中學習了那麼多知識,究竟有沒有用呢?

其實,答案是肯定的

有兩個用途

1.人學習知識,是根據已有經驗不斷重構的過程

比如,搞測試的,就喜歡用測試的視角去學習新東西。搞編碼的,就喜歡用編碼的視角解釋新東西。這個叫框架知識,系統知識,人們會用已有的認知框架不斷去調整認識新的東西。

比如,你教了一個孩子形狀,就可以教他用形狀去描述其他的事物。比如葉子是什麼形狀,人臉是什麼形狀。

所以,教人一定要知道這個人的知識背景,幫他填空,形成體系。不要一上來就是全新的概念,盡量用類比。

2.人還可以通過學習建立知識體系

比如學習多了,就知道一般學習或者做事有個順序、考慮的角度,掌握了這個知識體系,就可以遷移。

比如,你教兒子摩托車是車,汽車是車,自行車是車,這就是一般性知識。你教,經過人改造的,能在地上快速移動的是車,並把車輪的發明過程,車的演進過程講清楚,認識到人創造的在地上快速運動交通工具是車,這就是知識體系。只有知識體系才是真正有用的。獲取知識體系,最好的辦法是教師引導幼兒去探知,這樣不僅有利於建立幼兒的知識體系,還有利於建立幼兒的自信心。

那麼一般的兒童究竟需要什麼樣的教育 如何去教育呢?

我已經搞清楚了,但是一句話說不清,有興趣私聊,其實和師傅帶徒弟過程差不多。


我覺得並不是說每個孩子都存在感統失調,而是在於現代孩子生活的環境太缺乏單一,不能給孩子起到全方面的刺激,所以每個孩子都需要接受感統訓練。

一:之前的人沒有感統訓練不是也很健康嗎?

在私家車和電視普及之前,出門的交通工具幾乎就是自行車或者走路,孩子們也是每天在外頭玩,上樹躲貓貓,下河游野泳。稍大一點就要幫家裡忙,扛煤球,撿煤粒,買東西扛米扛面,扔垃圾打醬油。雖然沒有專門的感統訓練,但是可以說,孩子們每一天接受到的活動和刺激,就相當於對於神經元進行了全方位的訓練。

現在孩子們在家有電視、手機、iPad,各種繪本、玩具。出門有私家車,還有推車,兩腳不用沾地。除了智力快速發展外,身體哪方面還得到了鍛煉?所以現在孩子體質弱,走兩步就走不動,不都是家長慣出來的么。

對比一下,爸爸媽媽一輩的人十幾歲時都能下地插秧。現在的孩子們彎腰個5分鐘,看誰受得了?再加上如今各種慢性病越發年輕化,普及化,都是因為年輕一代體質不好,鍛煉極少。而體質不好的原因,就是從小沒有養成運動的習慣,沒有提高運動能力,沒有全方位的身體刺激。所以現在,每個孩子,都非常有必要進行感統練習。

二:感統訓練必須要去專業機構嗎?

雖然我們是專門做自然感統的機構,但我覺得,並不是非要去專業機構的。像是父輩小時候不也就是在玩耍中得到訓練的嗎。但是不去專業機構,就看父母願不願意花時間,狠下心。花時間是因為現在可以供孩子安全玩耍的地方太少了。不像我們小時候,大家一起在大院里玩。現在就算在小區里玩,也都是人多而雜,必須有家長在一旁守著。家長們能否每天抽出至少2個小時陪伴孩子在戶外?回到家裡是否至少還能花1個小時帶孩子上竄下跳的玩?狠下心,是因為在某些有挑戰性的項目上,父母是不是願意讓孩子勞累甚至受傷。像我們小時候,自己在外頭野,破皮劃傷青淤都是家常便飯。但受了傷之後,自己會長經驗:哦,樹上危險不能跳;哦,當時如果身體往右一點就能平衡。受傷也成為學習的一部分。現在家長會告訴你:那裡危險不能去,樹上危險不要爬,孩子什麼都沒有體驗,遇到什麼都先想不要做,這樣的感統訓練可以完整嗎?

所以我覺得,如果父母願意花時間陪伴,能夠狠下心讓孩子適當受受傷,沒必要去專業機構。

三:感統訓練的專業機構怎麼選?

每家機構都有自己的側重,家長可以選擇最符合自己需求的。

我們因為對於自然感統比較有心得,想從這方面來說一說。自然感統,也叫森林感統,是指利用大自然的多變環境和兒童專業戶外設備,進行感統訓練。

自然感統基於人體生命規律和自然規律,在自然多變的環境中,利用專業的兒童戶外遊樂設備,採用感統專業理論和方法,在人體神經發育的關鍵期給予強化干預,最大限度激發神經元細胞,建立複雜強大神經通路,更好的強健身體反應,健康心理反應,積極社會反應,具備極強的學習力、適應力、創造力。

最近發布的《學齡前兒童(3~6歲)運動指南》指出,孩子每天戶外活動不應少於120分鐘,全天活動不應少於180分鐘。所以將感統訓練和戶外活動結合起來,不僅效果最好,而且能減輕家長帶娃的負擔。

四:戶外環境怎麼做感統訓練呢?

大自然的環境,給了孩子大量自主探索的機會,例如,風對平衡的影響。氣溫對觸覺的影響。濕度對周圍的變化等,充分調度孩子的各個感官,提高孩子感受外界和接受新知的學習能力,保持孩子的連續專註力,產生學習的強大動力。在森林裡的感統課程,會讓孩子沒有上課的感覺,完全融入自然教育的氛圍。

此外,感統課程都需要專業的輔助設備。自然感統的戶外設備採用的是PLAYDALE國際頂級的戶外遊樂設備,安全度更高,模塊更多,玩法更多樣,比起室內,能帶給孩子更大更全面更長久的感官刺激。例如12米高的超大組合滑梯喜馬拉雅,比如低齡兒童也很適宜的三十多米的地面拓展小徑,都是室內所不能達到的。

希望這些觀點能對題主有幫助。


推薦閱讀:

貝拉課堂|自己帶,還是送托育?
到底應該如何教孩子,才能讓他喜歡上數學?
魚肝油需要吃到Baby幾歲?原來魚肝油≠維生素AD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德國幼兒園這樣做

TAG:兒童 | 早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