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打算入佳能m6markⅡ,請問是買18-150或者15-45的套機呢還是另買鏡頭?
主要出門旅遊拍點風景,或者平時出門拍拍的,也可能拍人像,但最喜歡的還是拍風景。請問有什麼推薦的鏡頭嘛?
都不推薦
15-45焦段上沒有跟手機拉開差距,甚至反過來被一些主打拍照的手機覆蓋,而且光圈太小。初學者用這個鏡頭比較難領略到可換鏡頭相機的樂趣,久而久之很可能磨滅興趣導致吃灰。
18-150雖然長焦端達到等效240mm但其實也沒有好長,並且是以損失廣角端、更大、更重、更貴為代價的,光圈也不大。
就題主的拍攝訴求,推薦:
EF-M 11-22 原廠超廣變焦帶防抖。體驗超廣的魅力僅需2000元,而且成像素質不錯,比同門的EF-S 10-18略好。
EF-M 22 F2,1000塊錢的人文定焦,F2的(相對)大光圈,比較雜食,可以拍多種題材。
EF-M 32 1.4,原廠原生卡口大光圈標頭,虛化能力相當於全幅+50 F2.2,可以通過虛化迅速建立起初學者的興趣。轉接50 1.8不推薦,等效80mm的焦距不遠不近,適用面很窄、初學者不好掌握。
EF-M 55-200,輕便小巧的長焦頭,帶防抖,等效320mm差不多了,價格也便宜。EF-S 55-250雖然素質比它好,性價比也比它高,焦段還更長,光圈還略大,但是再加上轉接環後體積實在大了點,接在M62這種小機身上實在有點不平衡。如果不在乎體積重量的話優先買EF-S 55-250,但是話說回來,都不在乎體積重量了直接買個單反配它豈不是更好。
以下推薦基於題主說的旅行為主人像為輔。
旅行的話焦段和輕便重於一切。平時要想塞包里拍,這兩點也很重要。
佳能在EFS和EFM上布局的旅行頭很接近:
EFS(下面簡稱S系統):10-18、18-55、18-135、55-250
EFM(下面簡稱M系統):11-22、15-45、18-150、55-200
這兩套東西半斤八兩,早兩年看到有人說M系統比S系統略好,這兩年好像又常看到有人說S系統比M系統略好。
但我自己用15-45和18-55簡單對比過,沒有質的區別。
下面談選購思路:
1、S系統通用性好,但是略大,佔地方,重量倒問題不大
所謂通用性好是指佳能單反能用,未來如果題主升級佳能無反也能頂一陣子,拿去玩轉接到其他家無反也不是不可能;
重量上S系統比M系統重不了多少。
但體積是個問題,小包裝起來佔地方,何況S系統用在M6II上還要個轉接環。
我自己用的S系統,是因為我先有的單反再買的無反,而題主如果下定決心不買單反,全幅無反暫時也不太可能上日程,那麼沒必要考慮S系統了。
2、焦段選擇
無論S還是M,佳能的思路都一樣的:
廣、中、長三個變焦
一個天涯鏡(取自「一鏡走天涯」):18-135和18-150
從一般拍攝和少帶鏡頭來說,天涯鏡無疑是最佳選擇,135和150都不算短了,旅行的話除了少部分情況都能滿足。
而18的廣角不算太廣,所以再搭配個超廣的10-18和11-22,兩鏡頭出門,焦段完整,看到啥都能拍下來。
過段時間如果真心喜歡攝影,對畫質或者光圈不滿足,再考慮高端變焦或者定焦。
如果特別喜歡長焦,那麼可以買廣中長三個鏡頭一起帶,中間的15-45也好18-55也好就是幾百塊錢的事,甚至可以當套機買,未來扔掉砸掉出掉都不心疼。
甚至還有第三方案,也就是我現在的方案:
日常攜帶廣和長兩個變焦,放棄標變,因為這個焦段我用不好,拍不出我需要的東西。
綜上所述,我給題主兩個方案:
1、兩鏡走天下:先上18-150,有錢了補個11-22
2、三鏡頭輪換:買15-45套機,再買個55-200,未來有錢了補個11-22。
上面無論那個方案,都輕便且不佔地方,價格不高,旅行不太會有「好著急啊拍不到」的感覺。
除非你特別喜歡大光圈無腦虛化,不然這兩個方案都夠你拍很久了。
最後,我個人喜歡長焦拍風景,還能兼顧打鳥,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