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食屍鬼》和《進擊的巨人》的差距在哪裡?
一般作品之間的比較進行到比較深的程度,會涉及主題和深度這兩個問題。《東京喰種》與《進擊的巨人》在這兩個問題上正好處於兩極。
《東京喰種》的核心主題(至少是前期)是「夾雜在對立的兩派間的立場與身份困惑」,而且為表現這個主題下了很多功夫。日本漫畫有大量類似主題的作品,比如《犬夜叉》《龍珠》,主角都是人與非人的混血,也有《火影》這種採取附身或化身模式的。由於少年漫畫不能採用對小孩來說太難理解的討論方法,所以這類作品的主角往往都是從一開始就站在我方/人類一方/正義一方。我這樣舉例其實是強行附會,你說《龍珠》《火影》這種東西有個球的思想性,直接友情努力勝利完事了。不然為什麼《東京喰種》是YOUNG JUMP而《龍珠》是少年JUMP。
而《東京喰種》的主人公在開始的時候是站在人類的敵對一方,採用這樣的立場後,作者可以更加直接地表現主人公夾雜在仇恨當中的痛苦,但是因為深入到道德灰色領域,如果表現得不好就很容易引發讀者反感。作者花了很大篇幅表現喰種一方的角色也是為了讓讀者對他們建立認同,讓讀者與小天使一起經歷認識加深的過程。
「對身份的困惑」這個主題屬於相對比較好寫的,為什麼呢?因為現實中很少有人會深刻地體驗類似的情況,美國這樣的純移民社會或許多一些,但是在世界絕大多數地方尤其是日本這樣的單一文化國家,很少有人能碰上這樣的情況。對於生活中沒接觸過的東西,大家普遍會用常理推想,而作者恰恰也是憑空想像,這一來作者虛構的衝突和解決方案就更容易被讀者接受。
《進擊的巨人》則正好相反,作品前期是「真相與謊言」,而最大的主題是「歷史的仇恨」。這個主題非常具體,所有國家的所有人都體會,完全不是一個空想的理論問題。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各國動漫迷對本作的討論,那簡直就是「對號入座」的字面意義。中國人認為是說日本和中國,日本人認為是說美國和日本,歐洲人認為是德國和猶太人,美國人認為是白人和有色人種,馬來西亞人認為是馬來政府與華人……
這樣的主題,就屬於非常難寫的,因為作者拿出任何一個解決方案,馬上就有會讀者拿現實歷史來打臉——不要低估人類的智慧,凡是人類能想到的方法,現實中大家早就試過千百次了,正是因為行不通所以這個問題才高深。日本古往今來那麼多涉及戰爭的動漫作品,大部分被人罵淺薄,就是因為它們試圖用「互相理解」這個在現實中根本行不通的方式來解決現實問題。
為了確保討論足夠深入,作者設計兩邊同時都是加害者和被害者,馬來過去是被害者,現在是加害者,艾爾迪亞人過去是加害者,現在是受害者。而且這樣的對比不僅只存在於歷史仇恨上,大家都記得最開始故事的起因是艾倫和阿明想要知道真相,想要得到自由,然而到了故事後期,不告訴別人真相的恰恰是艾主席和阿明書記自己,這也是為什麼諫山創被稱為「對稱狂魔」,不僅每個角色的每一個方面都有立場相反的角色,而且角色自己前後的立場也相反。
《東京喰種》屬於比較空泛虛構的主題,可以寫得很簡單,至於能寫到多深完全看作者的水平。當然,最後不出意料地崩了。
《進擊的巨人》屬於比較具體實際的主題,沒有簡單的寫法,寫得不好就要挨罵。
總體來看,《東京喰種》是把抽象的主題寫到了4、5分的水平,而《進擊的巨人》是把一個現實的問題寫到了10分的水平,反正在漫畫里我沒見過比它更誇張了。甚至巨人最後結局寫崩了都不影響它的評價,因為這個主題在現實中就是沒有解決方法的,只能靠時間淡化仇恨。
有趣的是一部叫《軟金屬吸血鬼》的漫畫,它在某種程度上是對《東京喰種》的改寫。大意是具有控制元素能力的吸血鬼拿走了全世界的所有核原料,壟斷了核武器,以此為要挾,要求人類社會提供血液,把地球變成了一個大型牧場。這個設定明顯要比《東京喰種》青桐樹他們的想法要合理,但是因為太過追求合理性,寫到一半就寫不下去坑了。
是不是抽象的主題就沒法寫好呢?不是的。
最好的例子是《劍風傳奇》,這個故事的主題非常抽象,是「絕望與希望」「獲得與失去」「愛與恨」,雖然不需要解決問題(其實也有問題,比如「當你知道復仇無法成功時,如何選擇」),但是這是所有人生活中都會遇到的感情,都有自己的理解,所以要寫好非常困難。而三浦健太郎在第一部的結尾把這個主題寫到了極致。格斯知道蝕之日的結局後,獨自在山中狂奔,眼前浮現出過去與同伴相處的日子,這段劇情完全沒有台詞,但是格斯的悔恨和絕望充斥了讀者的腦海,無比震撼。迄今為止我沒在第二個日本漫畫中看到同樣水平的段落。
而實際的主題寫好的例子也有,就是人人都知道的《銀河英雄傳說》。主題非常簡單就是「專制與民主」,結論是「即使民主有再多的缺陷,我也選擇民主而非專制,因為專制即使能帶來暫時的好效果,但它的代價是人類負擔不起的」,這是屬於現在世界上多數人都能接受的答案。
質量和成就差距這塊不細說了。巨人是歷史級的,食屍鬼是一段時期的一線商業漫畫。
比較有趣的是在內容創作方法上的區別。
我個人是非常喜歡食屍鬼這部作品的。看連載漫畫非常有趣的一點在於隨著時間的推動觀察作者的思想變化。在這點上西瓜算是集英社作者中做得最頂尖那一批。之前在少年商業漫畫看到作者(能)這麼坦誠的表達自己思想的轉變,還是幽游白書。
食屍鬼後期的分鏡、畫風甚至故事風格和開頭都有極大變化。第一部中黑金木到白金木的轉變、搜查官戰鬥前的遺書;第二部開頭類似刑偵劇式的敘事風格、甚至嘗試了pov式的敘述手法。這些都展現了西瓜超越一般連載作者的才能和野心。然而西瓜畢竟不是富堅,除了這些成功的嘗試,失敗的嘗試也不少。最終食屍鬼完結的時候,是一部混亂的作品。
食屍鬼在進展的過程中,用了非常多過去少年漫畫穩定大局的方式:幽游白書的分級系統、死神式的能力設定、jojo式的章節切換。。。然而最後還是崩了。因為職業的原因,我感覺這些針對過去漫畫的學習肯定是有編輯參與的成分。事實證明這些過去的成功套路,是沒有辦法完全適應西瓜這個新時代作者要表達的思維的。這也就導致每次西瓜有新的表達的時候,體系就會崩壞,滑向意識流,劇情也就暴走了。
西瓜不是一個不努力的作者,上面那些暴走的橋段,每次他都試圖運用畫面上的表達來救場。這也是在周更繁重的連載壓力下,他唯一能做的掙扎。
當漫畫家能力超過一定程度的時候,他人的建議,前輩的經驗都很有可能是拖後腿的。但是連載的壓力又沒法讓作者有空間構思新的體系。。。上述問題是從龍珠以來所有日本一線作者都在嘗試解決的。目前做的最好的是富堅和創哥,富堅爽了自己,創哥爽了他人。作為同一代的天才作者,創哥用別人敢想不敢試的方式(就是先寫好所有內容,然後極致執行),領先了西瓜一大截。
Ps:在10年代的漫畫家裡,西瓜是我個人非常欣賞的一位。有興趣可以看看他給獵人畫的西索短篇,非常好。
既然要比較差距的話,那麼就首先來說說銷量吧,畢竟是最客觀而且直白的數據(先假裝自己很專業)。
現今《東京食屍鬼》已經完結,而《進擊的巨人》還沒有,我們就按照2018年Oricon漫畫銷量年榜來看一下吧。
※《高分少女》催人淚下的一集:大野晶離去,街機情結就此落幕?
※《航海王:燃燒意志》手游草帽海盜團推薦——喬巴
※和萌王史萊姆一起,開心的在魔物聯邦享受異世界吧!
※豆瓣9.2的日常溫馨佳作,在日本大獲成功,帶旺當地旅遊業發展
※你說你的少女心早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