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僧侶與哲學家》,疑惑之處:傳習錄說人要在經歷事情中成長智慧,而佛家盡量不參與俗事,有矛盾的嗎?


一般認為,人的心意識是個容器,通過不斷的經歷和學習,從而增長智慧。

等於說,我們認為智慧是從外到內的。

但佛教的觀念正好相反,認為智慧是本心具足的,而經歷和學習,是激發智慧顯現出來的方式。就像挖無數渠道,將海水引入百川。

等於說,佛教認為智慧是由內到外的。

一個人經歷和學習再多,也不會讓智慧增加一分。因為這種行為並不是在蓄水,恰恰相反,是分流。

當然也不會讓智慧減一分,分流出去的智慧,也還是自己的。

但邏輯上,佛教就比較注重去發掘內在的智慧海,這需要出世;然後再入世,用智慧更有序更有效率地行事。

這個過程,就是悟道,修道,證道和行道。


沒有矛盾,這是一個悟前悟後的問題。

悟前處事,世事蒙昧皆煩惱;悟後處事,世事洞明皆學問。

《傳習錄》所說是悟後的理,若是反溯其源,王陽明能於龍場悟道,恰是遠離人世,苦心孤詣後,方得悟處,隨後方有入世的能力,在此後,才能越歷事越明。

若依佛家「自覺覺他」,必先自救度,方能救度他人,兩者並無衝突。

一言以蔽之: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沒有矛盾。因為儒家和佛家追求的智慧不是一回事。

儒家追求的是入世的智慧。這種智慧具體表現為成功地「齊家治國平天下」,事功卓著,今天的意識形態話語里表達為「改造社會」。要達到這個目標,當然要在紛擾複雜的世間不斷歷練,只有經歷多閱歷廣,才有可能了解人性規律,把握社會運作的趨勢。「實踐出真知」,實踐還能磨鍊人的心理素質更好應對外界。大到世俗中的「文韜武略」的那些政治家、軍事家,小到能「洞明世事、練達人情」的普通百姓,基本就屬於靠這個路子獲得的智慧。

佛家追求的是出世間的智慧。這種出世間的智慧目標是解脫生死,跳出輪迴。這種智慧使人所知的真理是:沒有實在的生滅、苦樂、執著,也沒有一切種種名相和造作。要想證悟到這種「空」的真理,必須靠修行,而無論哪一種法門的修行,最終都要觀照自己的身心。修行人如果整日里投身於俗事,難免想著如何防範別人、控制別人、操縱別人,耽於各種世智辯聰,非常容易亂心性。這種人,再多的知識才能,依佛法的觀點,也還是一介凡夫。佛教裡面有成就的修行者,大多有過閉關經歷,拿出一段時間獨居一處,靜修佛法,不與任何人交往,這麼做為了杜絕外緣,在較短時間內迅速提高修行功夫,乃至深入各種禪定,有了定,才可能產生出世間智慧。

世間的智慧無論多麼深刻,不能歸入佛法里的「般若」,因為掌握這種智慧的人還是有煩惱、有漏、不圓滿,會造業的。


沒矛盾。佛教不參與俗世,準確講是不要生俗世染污之心,以貪嗔痴為背後的推動力,迷惑顛倒於假象中,這是完全的世俗心,凡夫的顛倒見。

而又言要歷事練心,或者說盡一切能力度脫眾生,這是大乘菩薩發心,聖人磨鍊提升,自度度他,圓滿自他福德。

也就是雖有出世之心,但不礙世俗事業。

就好比休息是為了更好投入工作,睡覺是為了恢復體力,避世隱居也不是一味的住空,暫時而已,若一味的住著,乃至住著高一點的境界,也不能得到究竟解脫。

佛教講的,空花佛事,水月道場,不要認為不為,而是無為而為,有無不住!


佛教並不是說盡量不參與俗事。事實上一個事情是俗事還是佛事(不是經懺佛事那個佛事),主要看自己是如何用心的。比如誦經念佛,如果你是為了賺錢的經懺和尚,那誦經念佛也是在做俗事;比如打掃衛生,如果你發心莊嚴國土,清凈法界,蕩滌心垢,那掃大街也是在行佛道。

會修行的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在修行;不會修行的人,看再多的佛教典籍,念再多的佛,誦再多的經,都功效甚微(主要是未能匯歸自心、斷除習氣,只在心外求法);而發心不正,不為修行的人,誦經、坐禪、念佛,皆成俗業。


佛法不離世間法,佛法不離世間覺,佛法不壞世間法。不懂這個道理的人,學佛會學得處處都是障礙,把學佛和生活當成了兩碼事,但是如果沒有聽經明理,不懂得佛在經中講的真實殊勝義理,沒有依據依靠佛經,又會把心住到生活中的事情去,所以佛說的中道就是,生活,工作都盡職盡責,孝敬父母,為人處事得當,但是自己心裡很清楚,所做這些是為了更好的學佛,更好的受持,護持,弘揚佛法。

悟了的頭頭是道,不悟的處處成障(住真實慧有聲書系列第九十一篇)?

mp.weixin.qq.com圖標


開始時,的確要盡量避開俗事干擾,以便把全部時間和精力,用在終極智慧的探索和求證上。必竟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十分有限,而且生命的終點站,也不知幾時就到了。想想熟悉的人,看看新聞(比如今天的某名星),會不會有生命脆弱的感覺呢?人生無常,但徹底解決生命終極問題的機會就擺在眼前,稍縱即逝,不全力以赴,是不是太傻!

但這只是階段性的。證悟了生命的終極真理後(也叫明心見性),就要回過頭來,投入到火熱的生活里,用所掌握的智慧和能力,使自己,也幫助更多的人,越來越幸福美滿。為了這個世界更美好,盡自已的一份力。用佛教的術語就是:倒駕慈航,自度度他。莊嚴國土,利樂有情。

只有自己專心學會游泳,再來救人,更符合科學規律。在救人中學游泳,弄不好,耽誤了救人,還傷到自已。(剛看到一則新聞,一位見義勇為的好人,為救一位跳水自殺的女士,不幸被拖下水底,兩人失蹤,警方還在搜救中)

王陽明批判的是,名為大乘 實為小乘的 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的行跡 之所以有消極避世的傾向,有其歷史原因。儒教是漢以降中華文明的正統,佛教在與儒道二教的碰撞融合中,才有了山林佛教的特徵。

但在日本,佛教就不那麼避世了,有了幾分大乘的意思。明治唯新前,佛教可以說是日本的國教(被聖德太子寫進日本憲法),仕農工商學,歷史上社會的方方面面,無不有佛教的強力影響。即使今天,日本依然在由佛教政黨——公明黨(日本第三大政黨)和自民黨聯合執政。而且日本人死的時候可以說都是佛教徒,因為墓地幾乎都被佛教寺廟壟斷了。

佛法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終極秘密。但佛教為了生存和發展,必須面對現實,隨方就俗。漢傳佛教,名為大乘 ,行在小乘 ,是可以理解的。有趣的是,被漢傳佛教稱為小乘佛教的南傳佛教,在泰國和緬甸,卻深深影響著社會和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們誤以為佛教消極,的確有點遺憾了。


並不矛盾,是你的頭腦在矛盾。

迷時佛度眾生,悟時眾生度佛。眾生度佛者,煩惱生悟解。佛度眾生者,悟解滅煩惱。是知非無煩惱,非無悟解;是知非煩惱無以生悟解,非悟解無以滅煩惱。

小修行在深山,大修行鬧市。你感覺在人群中無法修行,是因為你的定力不足,所以你去深山修行,遠離人群。如果你在人群中心能做到如如不動,隨緣應物,這才是真正的修行。

出世法不離世法,彼岸不離此岸,天堂和地獄同在,一念起天堂現前,一念起地獄現前,無求無念,當下即是凈土。

所以修行之人要明白,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眾生都是老師。如何用,在於你是識不識、會不會用。

覺悟即是佛,沒有迷何來覺?沒有惑何來悟?你沒有徹底拿起過,你怎麼可能徹底放下?沒有在世俗五欲六塵中染污過,你如何能出離世俗保持清凈?

之所以你感到迷惑和矛盾,是因為你的頭腦在分別:入世就不可能出世,出世就不可能入世。這就是你的頭腦邏輯。殊不知入世和出世是一回事,是一個銀幣的兩面。沒有入世何來出世?你從未徹底迷失過,怎麼可能走上覺悟之路?

所以要在入世中充分經歷和體驗,唯有充分體經歷和體驗過了,有一天你會徹底放下。


佛家盡量不參與的不是俗事,而是不參與障礙修道之事。

這個從五戒可以看出來,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其中不飲酒,會讓很多人不太接受,因為飲酒這個事情在世俗很平常,只要不喝醉,好像也不會怎樣。但是從修道的角度來看,這種會導致精神麻醉,上癮的東西都要禁止去做。因為這是一種散亂的狀態,讓人難以定下來。

而俗事有很多,穿衣吃飯,喝茶誦經,這些都是俗事。只要是用你的六根去造作的,都是俗事。但是無論哪個流派的禪修,都會有一部分教導,告訴你如何在俗事中修行,甚至很多禪宗的祖師也是在干俗事的時候開悟的。

所以,所謂的俗,不俗,也是看功夫是否達到離俗的境界,也就是所謂的出世間智慧。而在此之前,只能先在一件件的俗事中磨鍊,累積資糧。


沒看過《僧侶與哲學家》,傳習錄是王陽明這樣的社會精英(思想家,軍事家)的經驗總結。俗事的範疇是什麼啊?穿衣吃飯算俗事嗎?

我見過的僧侶有供養,基本不考慮溫飽,不為溫飽奔波就會有精神追求,他們主要精神追求是情緒上的靜。另外吃穿用度與大眾不同,參與社會中的事務很不方便加上經驗不足所以盡量不參與俗事嘍。僧侶主要是一些厭世而尋找精神寄託選擇出家作為生活方式的人。很羨慕他們的生活,不承擔作為公民應該承擔的基本責任和義務。

傳習錄是為在世間更好生存傳授經驗(為此生光明和大眾啟明),很多工作(飯碗)都需要有經驗(事上練)算是例證吧。佛家是為今世得解脫(至少來世有福報)兼傳承佛教衣缽而做事的個人或群體。兩者道不同,沒有對比性。就是說在家人與出家人沒有矛盾衝突(在經濟繁榮的時代,部分在家人養出家人,從出家人哪裡獲得精神寄託),選擇的活法不一樣罷了。學識淺薄,略表我的觀點而已。


有矛盾。

《傳習錄》作者王陽明不是佛教徒,人家的「證悟」與佛教的證悟,八竿子打不著,所以沒必要將兩者比較。

佛經之中,對於大乘與小乘的戒律,也有不同的要求,所求不同,自然要求也不同。

大乘佛法之中,對於不同階位的菩薩,要求也是不同的。沒有開悟的,自然要求一心學法,住阿蘭若,尋求開悟,開悟之後要通達百法明門,通達內明,而菩薩摩訶薩要通達五明,而五地菩薩摩訶薩要通達一切世間工巧,成就這樣的菩薩功德,自然要在俗世之中。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佛法恰恰是說要「大做夢中佛事」。

不是不參與俗事,是不被事情所掛礙。


不矛盾。

佛家盡量不參與俗事,但不代表他們一帆風順,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他們也會為事情所惱,只不過他們會去觀照自己,去承擔去放下。


凡分所應為之事,則知此吾之出苦慈航也。則斷不至當仁固讓,見義不為矣。如是則塵境即可作入道之緣。豈必屏絕塵緣,方堪修道乎?蓋心有所主,不隨境轉,則即塵勞為解脫。所以金剛經屢屢令人心不住相。發心度盡一切眾生,而不見能度之我,所度之人與眾生,並所得之無餘涅槃之壽者相,方為真行菩薩道。若見有我為能度,生為所度,及無餘涅槃之所度法者。雖則度生,實於一乘實相之道,未能相契。以不了眾生當體是佛,佛性平等平等,妄起凡情聖解。致無為利益,成有為功德矣。何況聲色貨利,貪戀粘著乎哉

印光法師文鈔嘉言錄


中道意

不落空,不執有。


我只能說認為「佛家盡量不參與俗事」這個觀點本身就是錯誤的。


菩薩道六度萬行,首先是佈施。不與世人往來,如何佈施?


是不同,但不能說「矛盾」吧。

心學先要格物致知,我不覺得王陽明是指「在經歷事情中成長智慧」。因為知行合一,歷事本身就是智慧(俗事除外)。華夏民族比較務實,從古至今一切哲學思想最終都歸於力用,都先問一句「這有什麼用」。

而源於印度的佛教則較為純粹和偏理性思維,但如果不是和大乘思想結合的話,佛教在中原地區是不會有市場的。所以佛教也不可能再「住阿蘭若處」。


俗事,衣食住行也,凡與修道不相關者,皆是俗事,哲學亦是俗事。

人在俗中,怎麼能避開一個俗字。

若有善士供奉各種所需,自然少些俗煩,否則,一日三餐便是修行第一大事,,

然修道者,修心也,面對諸事,避之,曰靜心。迎之,曰磨練心。

如此,心安矣。


如鷹飛過:抑鬱自救三書(人生三書)?

zhuanlan.zhihu.com圖標

佛家沒那麼說過


推薦閱讀:

學佛有何用?應該如何學佛
廣弘金剛薩埵修法之緣起
有哪些精通儒學的佛門大德?
既然業力不可違,那為什麼還要念佛修佛信佛呢?
學佛人該如何處理這樣的事?

TAG:智慧 | 修行 | 修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