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越來越討厭自己的時候是因為什麼?


長這麼大,還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喜歡什麼,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在面臨人生的選擇的時候,因為害怕承擔責任選擇逃避,假裝漫不經心,不在乎,假裝我還小,什麼都不知道。

沒有能力改變,沒有勇氣離開,抱怨,一邊怨著,一邊緊緊抱著不撒手。

活的彷彿是劇場的演員,似乎演完就能下場,不用想也不敢想接下來會怎樣,按劇本走就行了,哄台下人開心就行了。

哄的是誰啊,反正沒哄住自己。

會失望,因為不甘心,也因為自己的不掙扎。

沒有少年氣,沒有用力活過。

討厭這樣的自己,可也止於討厭,於是更討厭自己。

就這麼不咸不淡不清不楚不明不白不聲不響的活著。

因為害怕自己並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因為有幾分相信自己是明珠,而不能與瓦礫碌碌為伍,遂逐漸遠離世間,疏避人群,結果在內心不斷用憤懣和羞怒飼育著自己懦弱的自尊心。

世上每個人都是馴獸師,而那匹猛獸,就是每人各自的性情。對我而言,猛獸就是這自大的羞恥心了。老虎正是它。我折損自己,施苦父母,傷害朋友。末了,我就變成了這副與內心一致的模樣。

如今想起來,我真是空費了自己那一點僅有的才能,徒然在口頭上賣弄著什麼「人生一事不為則太長,欲為一事則太短」的警句,可事實是,唯恐暴露才華不足的卑怯的畏懼,和厭惡鑽研刻苦的惰怠,就是我的全部了。

——《山月記》


討厭自己是發現明明努力一下就可以改變,但就是沒付出努力去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越來越討厭自己,是發現自己沒能成為想要的樣子,反而認命一般的縱然自己,在頹廢中與理想漸行漸遠。


因為終於意識到理想的樣子和現實的樣子其實偏差很大,作圖說明。

過去,我們因為視野和格局有限,理想的樣子可能無非是有雙nike穿,比實際的樣子差別可能也沒那麼大,但隨著畢業、工作,才發現原來理想的樣子是那麼難,以為實際的樣子和客觀實際的樣子也逐漸重合,這種情況下,越來越覺得自己不夠好是正常的。

理想的樣子:細膩的皮膚(早晚各花半小時用5種以上護膚品)、得體的身材(每周兩次健身房兩次球類運動)、陽光的笑容(沒什麼養家糊口的壓力),對外風度翩翩卻不沾花惹草,對內溫柔體貼讓老婆幸福快樂,工作不忙收入挺高,人人尊敬卻禮貌謙遜。

實際的樣子(已經算是收入不錯群體的實際的樣子):粗糙的皮膚(從來不用護膚品,偶爾還忘記刮鬍子)、肥胖的身材(一方面工作忙,最重要人懶)、猥瑣的笑容(原來笑容不一定都是陽光的,需要看長相)、對外風度翩翩從不沾花惹草(因為沾不上,心裡倒是想),對內懶得要死快把老婆氣死。

我覺得喜歡自己這件事,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就會變成接受自己了。


謝邀。

開始認清現實的時候。

現實和自己的想像相背,這時候就能發現自己的幼稚,因為幼稚而趕不上現實的需求,就會出現自責。

烈火重生,當經歷過這些否定或者是討厭自己後,就會從中學會思考,也因為思考,才能揚長避短的學會成熟。


坐標杭州。

有天早上剛出地鐵門的時候,一位姑娘的手提包被洶湧的人群擠落了地,看了下時間,大約是在8點43分。

姑娘蹲下,後來半跪在地上,一件一件地撿起散落在地鐵門口的七七八八的物品。

而旁邊的人群有的迅速上了地鐵,有的匆匆離去,對於這種情況只不過是眼神輕輕一瞥,我也在冷漠路人的行伍當中。

沒有人停下來幫忙,我想大概有兩點理由:一是上班時間緊迫,二是覺得這只是一件小事。

走在路上,突然覺得其實也不至於影響上班遲到的,於是我又後悔自己未能予以一份簡單的幫助。

我不知道一個姑娘為什麼包包里會有這麼多東西,但也能勉強體會她那時的窘迫。

要說什麼眼泛淚光都是假的,我也沒有看清楚,但始終覺得她那時的內心大概不好受的。

我也不好受,覺得自己變得不像自己了,不知道是生活使自己變得冷漠了,還是自己趨於冷漠來適應生活。

我認為自己應該是個嚮往溫暖和治癒的人,也希望能夠給身邊的人帶來溫暖,哪怕我自己活得並不好。

但我意識到,也必須承認,我跟我預期的自己有點出入了,不僅僅只是多愁善感在作祟。

我的高中好友回國跟我敘舊,聊天的時候,冷不丁地問了我一句:你在這個城市孤獨嗎?

一開始我沒能準確理解這個問題,回答道:單身的時候總會想戀愛的,但現在的社交機會太少了,社交成本遠大於讀書的時候。

後來我才想明白,他大概是想問我的人生狀態孤獨嗎?我不知道怎麼回答,大概,不孤獨吧?

於是又一次審視自己,發現自己最近打開抖音的頻率和時長都增加了。

此前我總覺得年輕人的孤(百)獨(無)焦(聊)慮(賴)和刷抖音是成正比的。

而我自己毫無疑問正在變成這樣的孤獨且無聊的人。

最近還喜歡舊書再讀,又一次翻看了王小波的《黃金時代》。

人在讀書的時候會對文章中所營造的氛圍和情境,甚至對人物會有一種代入感。

讀到「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幾年前我還對此表示不屑,這一次讀,就有點感同身受了。

對於受錘這件事,起碼我的態度是積極的,但行動上卻免不了悲觀。

行動悲觀的體現之一在於,我會去推翻曾信誓旦旦給自己下的決定,認為這個決定使自己受錘了,其實不是決定的問題,是我的問題。

由此又發現了一個可以討厭自己的理由,其實發現了好像也沒什麼卵用。

至此,又一天過去了。


推薦閱讀:

怎樣才能保持對生活的熱情和期待?

某19歲藝人吸煙道歉:成年人的世界,誰不是活在人設里?

我看了高曉松7年脫口秀,依然不清楚20多歲自己的出路。


推薦閱讀:

你有想過換一個城市生活嗎?為什麼?
怎樣才算融入一座城市呢?
吃透「城市生活品味」,會比有錢更拉風
身上只夠吃的錢,怎麼解決晚上睡覺的問題。?
愛自己才能愛別人

TAG:生活 | 城市生活 | 生活方式 | 生活經歷 | 一個人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