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婆婆主動取下首飾(帶娃時)?

我崽生下來已經快一個月了,我婆婆一直戴著一個類似帶鑽的戒指跟一條帶墜的項鏈。

我真的跟她說無數遍了,說抱小朋友什麼的不能戴這些,會刮到小朋友,她都不取,昨天我就跟我老公說了,我老公就去跟她說,結果晚上她跑過來跟我說取不下來了,說她長胖了。但是又自相矛盾得說是卡在骨頭那裡了。那你一個成人長胖還能胖骨頭嗎?你戒指取不下來了項鏈也取不下來了嗎?但是當時我腦子短路沒有想到這一點去反駁。

昨天她從我手上抱我崽的時候項鏈吊墜都差點落到我崽嘴巴里去了。

然後剛才她跟我崽洗澡,我看著她手蹭來蹭去,我崽手揮來揮去的,真的分分鐘刮到,而且戒指也容易壓到我崽的骨頭不。我就又說了下,結果她還口氣不好說「我能刮到他咯,我沒一點分寸咯」。

我真的當時氣到身亡。氣到說不出話。

我要怎麼做才能讓我婆婆主動取下她的首飾?

我的天哪,看了大部分人的意見,各種說我婆婆肯帶我就該謝天謝地的。我真的得說明一下,一開始我婆婆就說了不幫我帶,我一直是沒有意見的,想著要不就我自己媽媽幫忙帶,要不就請保姆。為此我自己媽媽辭職從我懷孕四個月開始照顧起,結果我生完之後,她看著我媽媽在照顧,好像特別防著我媽一樣,好像我媽要搶了她們家孫子一樣來搶著帶。

另外,如果她在帶,我要請保姆她是死也不會同意的。因為當初月子里我崽總是哭我們搞不來我想要請月嫂,因為這個事情我還跟我老公他們娘兩大吵了一架,她還說出了什麼話,說要是月嫂能調好我崽的作息她給我媽磕三個響頭這種話。

這種情況下,還非要說我有本事自己帶不要她帶的話我也沒辦法。


有點驚訝,竟然這麼多的評論和點贊,你們的評論我都看了,謝謝你們的肯定和善意。剛開始孩子一直過敏,且很多過敏源查不出來。醫生的建議就是多鍛煉身體,提高免疫功能注意膳食搭配和調理,同時迴避已知過敏源。所以我會定時給床墊除塵除蟎,定期換洗床單被套,定期清潔洗衣機。對於孩子,出去玩回來,吃飯前吃飯後都要洗手,衣物奶瓶單獨清洗,可能在我眼裡這真的是最正常的行為了。醫生說過孩子到了5歲之後,過敏會好很多,同時我一直帶著孩子鍛煉調理身體以後是可以不再易過敏的,我不想再一次看見她因為過敏呼吸困難的樣子,也不想再抱著因為過敏難受的她一整夜,我不要求你們感同身受,但如果我用這五年細心的守護能換她以後一個安穩,那我為什麼不呢?我也會累會想偷懶,但孩子一天天皮實的身體告訴我,我做的一切是有用的,那麼,即使再累我也一定會繼續下去。所以,不用過分解讀我對孩子的保護,我並沒有不讓她接觸這個世界,我只是想讓她更盡情的看這個世界的山川河海。也並沒有因為容易過敏而讓她足不出戶。從她六個月大的時候,我就開始經常帶著她出去旅遊。去過上海到過東方明珠看過外灘夜景,去過蘇州到過拙政園看過各色園林,去過杭州看過三潭映月,去過南京逛過秦淮河夫子廟,也去過廣東,海南,廈門,今年也帶她去了新加坡和澳門。

之所以解釋這麼多只是因為想說不要因為我的做法導致你們對生養孩子的恐懼,我是因為特殊的原因不得不,並不是要求所有的人都和我一樣的帶孩子。畢竟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一樣。其次,我想說的是關於過敏方面,我還是更願意聽從醫生的建議,畢竟幫孩子整治的醫生會更了解我家寶寶的情況。嗯對,還有我並不是全職在家帶孩子,只是我和老公的工作性質特殊,都可以在家辦公而已。

最後祝大家都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比心~

小東西在東方明珠

海洋館看企鵝的寶寶



生完孩子之後,我把身上所有的飾品都摘了下來,婚戒,項鏈,手鏈,耳釘換成了耳棒,後來因為我娃總是喜歡扣我的耳棒我就把耳棒都摘了,耳洞都堵了,又因為我娃喜歡拽著我頭髮吃,我洗頭開始不用護髮素,後來乾脆把頭髮剪短了,我之前喜歡留長指甲,為了娃我又把指甲都剪平。

哺乳期期間,我不吃高鹽,高糖,高油,轉基因的不吃,含咖啡因的刺激性的不吃,一日三餐自己做葷素搭配,出門去飯店吃飯我也總是會要求服務員給我做一份少鹽少油的清炒時蔬。每天適當鍛煉,提高自己的體質和免疫力,以防自己感冒吃壞腸胃等。按我老公的話來說,為了娃,我對自己太苛刻了,偶爾喝一次奶茶也沒事,偶爾吃一次我最愛吃的干鍋牛蛙也不會有多大影響,但我一直堅持到我娃15個月斷奶的為止,我都沒有喝過一口飲料,吃過一口油炸。

然而,我從來沒有要求過我婆婆要怎樣,婆婆給寶寶做的魚湯咸了,我加點水再煮一下就好,婆婆總是會想省點不會經常給寶寶換尿不濕,所以我會自己注意勤給寶寶換,婆婆泡奶粉會先放奶粉後加水,我注意到之後以後每次給我娃喝奶粉我都會自己泡。我婆婆一開始也一直帶著玉鐲子,鑽石項鏈,我從不多話,寶寶洗澡我只讓婆婆輔助,平時寶寶大多數時間都是我抱著,寶寶的衣物,奶瓶都是我分開清洗。但我老公就會開始說我婆婆,說你看你兒媳婦這麼當心小寶,你怎麼這麼不注意的。這個時候我會在旁邊幫婆婆說話,說:你凶什麼凶,媽媽哪裡不當心了,不小心碰到又不是故意的。

平時我老公跟婆婆有口角,我也總是會幫腔婆婆,發展到後來,我婆婆自動自發的把玉鐲子摘了,把鑽石項鏈的吊墜拿了下來只剩鉑金的鏈子(因為項鏈是公公在世的時候送婆婆的最後一個禮物,所以婆婆一直帶在身上很寶貝),給寶寶做東西會讓我先嘗下味道鹹淡因為婆婆口味重,泡奶粉會讓我寫個表幾勺奶粉多少水,(婆婆看不懂奶粉罐上的英文字)婆婆帶寶寶出去玩會開始注意不讓她吃別人給的糖果膨化食品一類的東西,婆婆開始跟我一樣洗頭護髮素都不用了,滿頭白髮堅持不敢去染。

婆婆說這是耳濡目染,經過三次流感,跟我寶寶一起玩的小朋友都被傳染了,而我寶寶一次也沒有傳染到以後,婆婆越來越覺得我對細節的堅持是對的,從前把不乾不淨吃了沒病掛在嘴邊得婆婆現在會定期用洗衣機清潔粉清洗洗衣機,會飯前飯後給寶寶洗手,會勤換寶寶的洗臉擦手的毛巾。對於婆婆的改變,我很感恩,因為她放棄了退休後安逸的生活來幫我帶孩子,她本可以跟小姐妹一起逛街買衣服,不用每天一大早起來上街買菜給家裡搞衛生,她一個人想吃什麼隨便吃一口就行,不用操心一大家子今天吃什麼,明天弄點什麼好。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永遠不要對旁人抱有太高的期望,也不要對旁人要求太多,不要光跟婆婆說應該怎樣怎樣,看不慣的自己上手去弄,孩子自己抱著,洗澡可以去母嬰店讓專業的人洗,因為即使你請一個保姆來照顧孩子,很多細節方面還是沒有媽媽自己來的當心。


我婆婆不喜歡我化妝,結婚的時候住一起,每天上班隨便化點淡妝都要被說好久。

然而她自己卻特別喜歡濃妝艷抹,說她化妝她從來不承認,只會說「沒有啊,我從來不化的」。所以她每天眼影口紅睫毛膏隔離霜加起來在她看來不叫化妝。那我畫的也是這些啊,我還幾乎不用睫毛膏從來不用眼影,頂多打底加口紅。

我生完小孩後,她來幫著帶,口紅經常抹的孩子一頭一臉。我很有禮貌的說沒關係晚上洗澡的時候幫寶寶洗掉就好,換來的是她的一句「你隨便洗洗洗不掉的,我的這個口紅很難洗的。」所以???我應該怎麼洗?給寶寶卸妝嗎?還是我說話太客氣?

首飾就更不用說了,耳環項鏈胸針脖鏈各種各種繁瑣的掛一身,這個戳到寶寶那個戳到寶寶。

月子里天天來抱寶寶,十個手指甲長的可以戳死你,還專門磨成尖的那種,平的也就算了。

這一切你怎麼跟她好好說,怎麼委婉的提議,她都不會改。該怎麼花哨還是怎麼花哨。粉該怎麼厚還是怎麼厚。

所以話又說回來了,素質高明事理的婆婆是不會這麼蠢的,在這種時候是知道分寸不會戴這些的,根本不會有這種問題。


胖了是有可能骨頭那裡肉多了,取不下來了。我覺得應該是你婆婆覺得你大題小做,她覺得自己有分寸不會刮到寶寶。你越是口氣不好,她越擰著不想取。

我覺得你要麼自己帶寶寶,要麼買個不凸起的戒指給婆婆當禮物,就說婆婆幫你帶孩子辛苦了,買個小禮物給婆婆。如果正好婆婆生日,也是個借口。總之,對婆婆說,你戴上試試?戴上後就不要讓她取下來,然後趁機讓她把凸起的那個取下來,就說戴新的換換心情。

有時軟的來比硬來要好一些。也許她取下戒指後,自己也想通了,會主動把項鏈也取下來。


不用這麼矯情吧

我兒子不到兩歲,我戒指就沒摘下來過有一條項鏈被扯斷了我就沒戴過了

我個人覺得哈,你婆婆幫你帶孩子,就不可能完全合你的意

只要不是原則問題,差不就行了,這種小問題都要斤斤計較的話以後的日子也不用過了,要不你就自己看,就算你媽媽來給你看孩子,一樣該有的矛盾還是要有

希望題主心胸寬闊一點,小孩子沒有那麼脆弱的


我也是母親,但是我覺得樓主你不用太緊張,小孩子皮膚嫩,但是彈性也好,一般不容易被不是十分尖銳的物件刮損。

退一步說,即便刮損,小孩子也不會留疤的。例如嬰兒自己用指甲撓傷了,醫生也是建議不要緊張,不提倡用護手套,而只是保持皮膚乾爽自然癒合就行。

如果萬一真的發生了刮損的情況,你婆婆應該就會正視問題主動把硬物取下來的。反而你越加催促反而更令她反感,這些事情不能擰著來。

小孩子養育過程磕磕碰碰難免,新手媽媽緊張也可以理解,但是還是希望你能稍微放鬆一點吧,抓大放小,保持家庭和諧的氣氛更重要。


補充一下回答,看見有說小時候被指甲刮損留疤的情況。借一下百度上面的圖。

我們的皮膚主要分為三層,一般表皮以及淺真皮層的損傷(就是平常外觀少量滲血的情況),只要順利結痂癒合是不容易留疤的。除非在癒合過程反覆受到刺激,例如水泡或者摩擦、抓撓反覆破壞結痂以及癒合過程,才會刺激皮膚產生疤痕組織以及色素沉著。

所以,淺擦傷最好的護理就是讓它正常結痂脫落,保持創面乾爽就行,不要破壞它也不要試圖外搽藥物干預它的進程。

當然,如果是跌倒的破損,創面粘著灰塵和細砂,可以用自來水沖洗乾淨後用凡士林外搽後自然結痂。如果更深一層,有比較明顯的出血那就最好直接交醫務人員處理了。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老公520給婆婆發520元?
婆婆太邋遢該怎麼辦?
去不去月子中心坐月子和婆婆的面子有關係么?
婚前全款買的房子,老公想裝修後接婆婆過來住,我該怎麼婉拒?

TAG:首飾 | 婆媳關係 | 婆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