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評價日劇《我,準點下班》?


所有的職場亂象都被這部日劇寫透了:996加班、職場新人如何融入團隊、中層管理的危機、職場性騷擾。。。。

《我,到點下班》(或稱《我要準點下班》)是一部職場人看了都會很有代入感的日劇,故事設定在廣告行業,這也是傳說中加班最多的3個行業之一:互聯網、金融、廣告。每集的情節衝突都能自成一章,拋出一些日常的職場規則:職場新人的觀念、中層的苦惱、職場騷擾等等。

這一代的職場新人真的不行嗎?

之前領英做過「第一份工作平均在職時間」的調查,裡面寫「95後平均在職時間只有7個月」,引起軒然大波。職場老人紛紛吐槽新人挨不得罵、吃不了苦、受不了氣、辦事能力差,和以前自己剛步入社會時的謙卑態度完全不同。

到底是這屆職場新人不行?還是職場老人的管理方式有問題?

這就是第1集新人小泉和全勤獎三谷佳菜子的矛盾。一般職場新人進入新公司都會有段試用期(考核期),長達3-6個月,以前總是美其名曰「企業決定是否錄用員工的關鍵時期」,如果這段時間新人表現不好,領導可以隨時辭退你不用付賠償金。

如果新人以為表現好不好是看純粹看工作內容就錯了,這段試用期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潛規則:新人要在公司上班前提前30分鐘到,每天在團隊沒下班前,到點也不能下班,必須stand by;工作上領導指出任何問題不能頂嘴,只能謙虛接受。

這就是三谷佳菜子10年前剛進入職場時收到的新人對待,以至於她上家公司的同事嘲笑她經常被罵,認為她能力真的不行。

員工是會模仿的,就像三谷佳菜子終於當上了總監後,想把她舊領導的管理方式複製到新人小泉的管理上,結果小泉經常頂嘴受氣,不到一周受不了就甩手辭職了,還順手把佳菜子的電腦密碼給改了,導致她沒法做演講。佳菜子徹底崩潰了,她反覆問自己到底哪裡做錯了?原來這屆新人不僅不悔改,還會報復!

這種管理方式的變化,一是和時代觀念變化有關。

二是和市場信息開放程度有關。

相比之下,吉高由里子扮演的女主東山結衣和新人下屬來棲泰斗的關係很融洽。同一件事,而別人可能只發現1個缺點,結衣會發現9個優點,來棲被吐槽工作不靠譜,結衣覺得他會處理掉印表機的碎紙屑,「願意去做別人不做的事情,也是優點啊」。可能批評會起到化為動力的成長,但也許有些人「表揚會更有用呢」?

從另一個新人來棲身上透視的是日本寬鬆世代的懶散:每天把辭職掛在嘴邊,又急切想要外界的認同。

職場新人越來越玻璃心了,工作太累了,辭職;工作被罵了,辭職;好像沒什麼不順是「辭職」不能解決的。

來棲因為在攝影棚偷拍了現場的「橡膠味汽水」的片段,把視頻分享到同學群,結果同學裡有人把這個吐槽視頻發到網站上,對廣告客戶的新品汽水宣傳造成了重大的負面影響。當他被拉去「小黑屋」(會議室)交代事情的來龍去脈時,他覺得管理層們都錯怪了他,副部長種田晃太郎隨口說了句「在別的公司,發生這樣的情況早就開除員工了」,來棲當下起身甩下話說「那我辭職好了」。

相比以前面試公司要投一兩百家可能才有迴音,現在就業機會很多,離職後也很容易找到工作,而且沒車沒房沒娃,年輕人離職成本很低。不要大聲責罵年輕人,他們會立刻辭職的,但是你可以往死里罵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車有房有娃的那些。

中年人之殤啊。

中層的苦惱

每家公司的中層,其實是最辛苦的。在《中層管理》中,中層們要具備3種管理能力:向下管理、同級管理、向上管理。

向下管理:減少員工離職率、人才的培養

在「橡膠水偷拍事件」中,來棲嚷著要離職,而部長福永清次則對來棲的直屬領導結衣發了死命令:「如果來棲辭職,就要扣她的工資。」

員工拍拍屁股走人很瀟洒,卻很少人算過員工離職成本有多高。之前有人算過一筆賬:核心人才的流失,至少有2個月的新員工招聘期、3個月的適應期、6個月的融入期;此外,還相當於4個月工資的招聘費用,超過40%的失敗率。(員工的離職成本大約是這位員工年工資的150%)。除此之外,部門員工的離職率在部分公司中還是衡量部門總監指標的KPI之一。

談完離職,談談人才培養。

員工離職:無非錢少,或是工作沒盼頭。如果員工每年都重複做同樣的工作,很快他就會厭倦,如果他看清職位沒有發展空間,那他也會想著去另一方新天地看看。所以好的領導者會教下屬如何處理好手上的活,讓他慢慢步入成長的軌道。

人才培養對管理者來說也是一門難學的課程。劇中來棲首次成為髮型店網站設計的項目總監,直屬領導結衣和副部長晃太郎就表現出截然不同的管理方式。結衣讓來棲思考整個項目的架構和創意,知道在何時能循序漸進地引導來棲往正確的方向思考;

而晃太郎則是直接面對客戶、團隊拋出了他自己的想法,導致他們以為項目總監是晃太郎而不是來棲。這就是典型的糟糕管理方式,自己包攬所有的活,既沒有辦法讓下屬成長,自己也忙的要死。

向上管理:晉陞之道

晉陞、跳槽是職場人尋求突破繞不開的話題,因為這意味著對應的薪水、職位名稱。不過廣告行業的圈子都很小,跳來跳去比較頻繁,員工流通性也很大,不少人會從A公司跳到B公司,職位一般會增加一級;有時每家廣告公司薪水基準不同,有些人甚至願意降薪跳槽,只為title增加一級。

管理層的玩法更加豐富:有走高層路線的,明明部門裡所有人都知道部長福永清次沒啥能力,卻能穩坐部長位置,只因為他能討高層歡心。

廣告業4A光環不再,不少實力派跳槽自建工作室,以往的同事成為合伙人,劇里晃太郎也曾面臨跳槽去工作室的兩難選擇。

劇里最讓人感動的是職場媽媽賤岳八重產後回歸職場的日子。

產假和育兒假是2個概念。日本產假一般期間為產前42天加產後56天,共98天。而「育兒假」是「可以請假照顧他/她一周歲以內的子女,無論是男職工,還是女職工,都可以提出申請」。2004年《育兒與家庭照顧休假法》做了一些新的規定,在特殊情況下育兒休假可以延長到一年零六個月。除了這個,日本還出台了「家庭照顧休假」,「由於家庭成員受傷、生病,或身體、精神殘障,需要連續照顧兩周或兩周以上」,最長休假可達3個月。

上述的國家政策加起來,一個員工懷孕就可以最長休2年的假期,期間企業還要給員工付工資交稅!追逐利益的企業往往對職場媽媽冷眼相待:賤岳在告訴公司懷孕後立刻被撤出公司的重要項目,工作能力很強的她還被管理層問要不要調到準點下班的部門。

即使懷孕休假3-4個月,職場人事和市場的轉變也會翻天覆地。新人很容易取代掉老人的位置,或者老人流失掉自己的客戶,所以賤岳連產假都沒休完就回來工作,育兒假則是由她老公申請。

但是回歸之路並不順利。

賤岳遇到的基本是職場媽媽都會面臨的問題:上司會擔心你還能不能像以前一樣做好這些工作,畢竟你可能會花更多心思在孩子、家庭上;

同事們會腹誹你明明自己都顧不過來,怎麼不給別人機會;客戶也會擔心你的成果還能不能保持以前的水平?大部分的時候,家裡還會有個不給力的老公,孩子生病、餵奶、上學他都幫不上什麼忙。

幸運的是,賤岳的老公申請了育兒假,在家照顧雙胞胎,也鼎力支持老婆工作。即便有個很給力的老公,男人群體會懷疑這個人很沒用。社會的性別歧視總是不經意中流露出來:女人在生完小孩後就該休假在家照顧孩子,男人就該在外面拼搏為家庭打下一片江山。

回歸後的職場媽媽第一件事:如何證明自己寶刀未老,光彩如初?

職場女性的夢魘:職場性騷擾

《日本經濟新聞》在2018年4月26-28日曾對1000位20-50多歲的女職員做過一項網上調查,52%的人認為職場風氣「並未改善」,施加性騷擾的有48%是「直屬以外的公司管理人員和董事」,45%是「直屬上司」,「交易對象和客戶」佔到了31%;遇到性騷擾,超過6成的女員工選擇了隱忍,因為「怕對工作產生影響」。

第4集中新加入業務組的派遣員工櫻宮就遭遇了Lander客戶的性騷擾,但衡量性騷擾的「度」往往很含糊。

部長福永清次拉著員工櫻宮去和客戶見面喝酒,聯絡客戶感情,這種場景是不是很常見?不少上司也希望能利用女員工的性別優勢,讓生意更容易點,就連櫻宮自己也覺得,她和客戶喝酒後更能知道客戶想要什麼畫面。這是職場性騷擾嗎?

員工私人時間和客戶喝酒,屬於職場性騷擾嗎?

如果沒有Lander公司另一個男員工的舉報,答案可能無人知曉。女性剛開始總以為利用美色能更容易取得客戶的信任,拉近客戶的關係,讓事情更容易推進;在過分的時候可以直接拒絕。

實際在職場上,底線是可以一再被打破的。如果剛開始對非分行為沒有明確拒絕,別人只會得寸進尺;所以,第一次就要勇敢說「不」」。失去這筆訂單又有什麼關係,對公司來說頂多失去了一名小螺絲釘,而你失去的是整個人生呀。


《我,到點下班》:這部日劇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

【本文同步微信公眾號風和日麗(singthelife),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上次推薦《昨日的美食》,引爆本季日劇高光時刻。

今天要推薦的這部日劇很硬核也很應景:《我,到點下班》。(人人視頻app/第一彈app都能在線看)

目前豆瓣打分8.4。

最近996被廣泛討論,這部劇來得正是時候。

女主東山是某互聯網公司總監,最大特點就是:準點下班。

【本文截圖字幕組:FIX字幕俠】

她每天下午6點下班,然後飛奔到小飯館,因為6點10分之前,啤酒半價。

這是她給工作一天的饋贈:既能享受精打細算的成就感,又能品味實實在在的美食。

為此,她可以忍受半天不喝水,把時間的水分都擠干,爭分奪秒地幹活,高效且執行力強,這樣才能換來準點下班。

她上班保持那種聚精會神的高效,電腦上貼滿了當日事項便利貼,做完一件,撕掉一貼。

撕標籤就像打仗,撕完當天所有工作量,正好打卡下班。

很少有人像她這樣胸有成竹地忙碌和收工。

女主打破了職場的既定平衡:為什麼我們都有忙不完的活兒,你卻可以準時下班?

那請問,女主當日工作都完成了么?完成了。質量優么?優。

更何況,女主還是總監,她把控團隊分工,同時對執行結果負責。

面對同級別同事或者上級的質疑,她非常坦蕩。

與女主對立的,是另一個總監,三谷。

這位打扮素凈的三谷,從小到大都是「全勤勞模」:從不請假。

工作更是賣力:自覺加班,加班加到天昏地暗,而且強制其他同事一起加班。

但三谷也僅僅就是靠加班刷存在感,她不屬於高效型,綜合能力也一般,只能靠加班來增強自己的「美譽度」。

加班比她的履歷更有辨識度,從讀書時代開始,她就屬於那種非常努力但成績一般般的同學。

來到職場,不加班,她就沒有安全感。她沒有女主那種悟性和綜合能力,當她看到女主白天高效工作的時候,她確實感覺很驚嘆。

於是,她把女人的大好年華都放在了加班上,很多加班對她而言可能都是無用功,但憑藉著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她竟然爬到了總監這個位置。

這樣的總監是一言難盡的,尤其對其他人而言,第一集的衝突點就集中在她身上。

三谷陷入了領導力的誤區,她要其他人都複製自己的工作模式。

我們看到了她工作上的致命弱點:不懂得合理規劃。

和新人同事討論工作事宜,她喜歡給對方強加當天任務量。工作有輕重緩急,最優先完成的工作有時效性,次優先以及其他非緊急性工作,可以安排一個時間截點,按時交工即可。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當天能把第一要務全部完成並且做好,就很棒了。

三谷不這麼認為,前一天晚上,她強迫新人小泉把翻譯工作全做完,新人熬夜加班,第二天稍微晚到公司一點點,三谷就開始甩臉子了。

她要求所有新人必須提前半小時上班,因為三谷自己是這麼熬出來的,她要求所有人都以她為範本。

最後,新人一肚子火,立馬辭職。前面的工作沒做交接,正在趕的急活兒突然中斷,現在人手又不夠,這場離職風波確實影響不小。

三谷管理團隊的方法只有一個:加班。

她覺得自己是加班熬過來的,她那一代人的工作都是靠加班換成長。

這屬於最原始最低能的管理團隊方法。

我做新人的時候,負責一個很重要的大項目,那會兒剛畢業,每天工作時間是早9晚12。我當時的領導屬於完全不顧下屬死活的那種,在他們腦子裡,工作沒有規劃,工作只需超負荷完成。

像劇中三谷一樣,我們被要求:無條件完成所有工作。我記得那幾個月都是這樣的節奏,年輕的時候還能熬,可熬到後面,我也崩潰了。有一次我白天結束工作,晚上在辦公室加班,加到晚上10點,我還要陪老闆去見外賓,老闆還要求我在這個時間段做會議口譯,我腦子全是漿糊,最後我真的暈倒在會議室。

我那時候的領導並不懂得優先規劃工作,他甚至覺得工作沒有高效這個概念,只要熬時長,熬加班,都能完成。他只看重工作的完成數量,並不會考量優質與否。我現在甚至在思考,那個熬夜的周期里,為什麼要把見外賓的工作都安排到深夜,大家在精疲力盡的狀態下去談判,這樣的成效會好么?而且那段時間,白天的工作並非都是第一要務。

還有一次,我們準備一場發布會,大家忙到凌晨兩三點,還有一些收尾工作沒有做完,但這些工作屬於可彈性化的,放到第二天一早來補,完全可以。主要是大家已經沒啥體能了,我當時的領導說收工,但要我和另一個同事凌晨四點再過來準備。我其實當時對這個時間點是抵觸的,兩點收工,打車回家半小時,睡覺洗澡不到一小時,完全沒有緩衝期。第二天發布會是九點開始,往前推三個小時好了,你安排我六點開工,這些收尾工作很快就能做好。結果,我真的睡過頭了,趕到會場已經是六點,雖然我沒有準點趕到,但後面的工作確實也沒有耽誤。

還好,我也就遇到過這兩個比較極端的案例。

我後面自己帶項目的時候,我懂得如何合理規劃時間表和進度,留出合理的緩衝時間,人的體能是有限的,前期準備的周期其實多少已經透支了大部分體力,最後執行衝刺期,不能用力過猛。就像運動員比賽,訓練的時候已經很累,最後比賽,如果不放鬆,就只能崩盤。

《我,到點下班》借著三谷總監的案例,戳痛了很多領導的管理之痛。

三谷的管理能力欠缺,源於她長期的不自信。她做新人的時候,從來沒有得到過領導的肯定。

周圍同事對她的印象就是「加班但能力很一般」,她的口碑似乎成為了行業笑話。

於是她陷入了「埋頭加班」的困局,沒有人肯定她,她只能靠「加班」來麻木自己。

這麼多年,加班成為她的避風港,也成為她作繭自縛的源頭。

最後她崩盤了,直接曠工,躲在被窩裡不願見人。

事實證明,這麼多年的加班,讓三谷的抗風險能力非常弱。

她的加班是一種透支,因為低效,所以加班,如此循環多年,她的作戰能力一直往下跌。

而且三谷是不自信的,加班更像是一種冠冕堂皇的逃避。

三谷的這種加班,很常見。因為你能力不行,別人8小時內能做好的事情,你一定要10小時,而因為2個小時的加班,又得拖累其他人跟著一起加班。

很多無意義的加班,其實就是互相折磨,一個人低效,就帶動所有人低效。於是很多人就在低效中開始習慣磨洋工,白天八小時,自己製造很多干擾項:各種閑聊、提高上廁所頻次、不停走動……

加班並不是提高能力的必選項,當你身心疲憊,走火入魔的加班只會讓你荷爾蒙大亂,大姨媽推遲,脫髮掉發,到時候你面如黃蠟,如昨日黃花......加班讓你的時薪更低,非常不划算。

女主東山總監開導她的時候,也說出了自己的故事。

她曾經也是那種拼了命加班的人,每個月加班100小時以上。

直到加班到崩潰,她想突然生病,這樣就可以不加班了。

終於,她太累了,發生了意外,醫生還下了病危通知。

從那以後,東山醒悟到,生命最珍貴。

日劇很喜歡用美食來治癒人生,小餐館的老闆娘舉了另一個例子:

一個老顧客,最近死了,加班猝死。

前兩年,我一個舊同事因為重病去世,雖然不確定是否與工作有關,但這件事對我觸動很大。

20多歲的時候,我們用青春透支身體,30多歲的時候,我們就是用生命在透支了。

加班也好,996也好,這是個人選擇,不可強迫,不可干涉,不能作為老闆畫餅充饑的一個話術。

有的人可能要往上爬,有的人可能喜歡在朋友圈瘋狂刷自己加班,有的人可能在用加班討領導歡心,因為有些領導確實喜歡看員工朋友圈每天刷加班,如果你朋友圈在刷生活如何美好,領導可能會覺得你工作量不飽和。

但也有很多人會追求平衡,工作戰鬥力也是要細水長流的,懂得合理分配時間,懂得高效工作,這樣才能做到張弛有度。很多工作,也需要在生活中補給能量和靈感。

職場都是遵循金字塔原則,很多人想拼高位,也有很多人就想平衡工作生活,你要100人都奮不顧身地加班熬雞血,最終只有不到10個人有機會爬上去。不願意往上爬的人,可能早就看到了自己有限的上升空間。拿多少錢做多少事,把本職工作做好,也是敬業。

當然,現在很多行業是因為工作量大,幹活兒的人少,不得不每天加班。

很多人也默默忍受了這種工作周期,高效工作八小時,再高效透支自己完成加班的活兒,久而久之,就是無解的惡性循環。

但大家不能忍受的是,明明到了周末和法定節假日,這時候還要被迫工作。

《我,到點下班》給我們打開了一個理想的工作周期,可能離現實落地還有些距離。

但,工作累了,就不要硬撐了,硬撐只能加速低效和出錯。

學會放鬆,也是對工作的尊重。

風風微博:@一直風和日麗的風和君


研究表明,長期困擾城市青年的三大未解之謎,分別是:午飯吃什麼?甜甜的愛情在哪裡?人類為什麼要加班?

最後這個靈魂拷問,尤其振聾發聵。它在初入職場的年輕「社畜」中,激蕩出時代最強音——明明對人生滿懷憧憬、摩拳擦掌想讓世界看見一飛衝天的自己,結果呢,人還沒起飛,先被加班整崩潰了。

只有年輕人忍不了加班?還真不是。長期連續的工作,就算成熟的中年人也頂不住啊。

就在上周,一部日劇開播得正是時候——《我,到點下班》,這部從片名到劇情都十分硬核的職場劇,豆瓣評分瞬間躥升至8.5之高,朋友圈立刻被金句截圖刷了屏,大家都想讓老闆看到抵抗「996」的「戰鬥檄文。

到點下班,本來理所應當的事,怎麼如今反倒像做賊一樣?夢想中的職場生活,為何離我們越來越遠?

01

「我並不打算更努力,我要準時下班」

東山結衣,32歲,網站設計公司總監。下午18:00一到,她一定會光速收拾東西,準時下班。

同事問她,「我一直不明白,您為什麼到點就下班呢?」面對這種莫名其妙的問題,東山連眼神都不想給:「因為工作已經完成了啊。」

一切事情的輕重緩急,在東山心裡都有個清晰的list。下班前,反正當天的最緊急的事務都已完成了,如果再有額外的工作,一定不那麼緊急。

下班後最「緊要」的一項任務,當然是去喝酒!東山走出辦公樓,頂著還沒落山的大太陽,歡快地小跑著。在18:10前,得趕到最喜歡的餐館,才趕得上半價啤酒。

別人都替她捏把汗,擔憂地問:「總這麼早下班的話,一定不能升職加薪吧?」而我們霸氣的女主,吹了吹心愛的小籠包,淡淡回答道——

帶薪假日,東山一天都不浪費。定期體檢,報「一泊二日」的溫泉旅行,享受泡湯、按摩、美食一條龍,保持精緻優雅的生活品質,絕不虧待自己。

身為領導,她也是很有原則的leader:不勉強自己,不緊逼團隊。做東山的下屬很幸福,不用禮貌性加班、沒有日式酒局應酬。

每天下班,她都和下屬元氣滿滿地在電梯口say bye,各奔精彩夜生活。

而隔壁團隊的三谷總監永遠也想不明白,為什麼東山團隊從不加班?

三谷與東山截然相反,她是早就被馴化的「資深社畜」,一步步爬到今天的位置,全靠加班的苦勞換得存在感。

三谷這類人,據說「從小學就沒請過一天假,唯一能自豪的就是全勤獎。」古板的她,死死信守著「他們那代人」在職場中燃燒自我的精神。

對自己狠,對下屬更狠。三谷認為新人得接受所謂初入社會的歷練——你是新人嘛,天天加班都不夠,第二天也要提前半小時上班才行。

其實職場中,三谷這樣的加班狂魔不在少數,努力奮鬥,全員「勞模」。那麼,這些加班狂魔們究竟混得如何呢?

東山的前男友,最近成了她的頂頭上司。在所有人眼裡,他是最勤懇能幹、賣命加班的前輩,如今事業有成受人景仰。

但反過來,他至今還每晚邊加班邊吃外賣。東山是他永遠別想得到的女人,南轅北轍的人生觀,讓他們在婚姻面前早早分道揚鑣。

另一邊,三谷團隊也在高壓之下崩盤了。新人小泉毅然辭職,這位生在「寬鬆世代」(相當於90後)的女生,和我們一樣被「996」壓榨,卻拒絕服從。

在前輩眼裡,這些年輕人身上貼滿了工作不肯吃苦、嬌蠻任性的標籤。臨走前,她報復性地修改三谷的電腦密碼、導致團隊停工,然後就大搖大擺去逛街了。

突發情況不僅打亂工作節奏,還招致領導的批評,而要彌補耽誤的工作,免不了還是無止境地加班、加班、再加班……

這回,三谷對工作這回事徹底崩潰了,生平第一次她曠了工,把自己悶在家裡,茫然無解。

看來看去,在職場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只有秉持著「老娘不加班」的東山,能夠把工作與生活平衡得最好,日子過得瀟洒自在、樂在其中。

她始終清楚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麼。每當還在加班的上司,向她發出一番充滿揶揄的「問候」:

這種時候,東山女神總會回敬一句——

02

「996」,一場隱形的職場馴化

「老社畜」們口口聲聲緬懷的「我們那代人」,正是日本社會加班狀況最嚴重的年代。

初入職場的日本人,工作量是別人的兩到三倍很正常,加班是常態,一天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公司度過。

這樣的景象,很容易讓人想到我國社畜「996」的現況。

最近一則視頻火爆微博:杭州一小伙深夜逆行,被交警攔下後,竟然當場聲嘶力竭地大哭起來,宣洩加班之後崩潰的情緒。

「我壓力好大」、「我只是想哭一下」,一時間全網唏噓,大家對這番吶喊感同身受,因為他喊出了太多社畜的心聲。

在北京,的哥幾乎能根據你打車的時間地點,判斷你是做什麼職業的:9點從CBD下班應該來自四大,10點從望京打車的或許是廣告狗,11點在中關村出沒的一定是互聯網大廠碼農。

活兒是一定做不完的,加班才是人間真實。23:00的西二旗百度大廈,依舊燈火通明。

下班就真的可以放假了嗎?太天真了,小學生才談放假,社會人隨時stand by。企業微信和釘釘等神奇app的誕生,讓工作與生活間徹底模糊了界限。無論午夜或是周末,一條訊息進來,老闆隨時都能把你召回到工作狀態。

互聯網大廠、傳媒廣告業和各類初創公司,是「996」加班的重災區。從上司到員工,從前輩到新人,一人雞血,全員跟進,一場隱形看不見的「職場馴化」早已蔓延開去。

8小時內工作做不完怎麼辦?公司準備好了加班費,車費和夜宵報銷等福利,為了掙到這些隱性工資,達成自己那部分KPI,加班似乎是唯一選項。

你一定或多或少在朋友圈曬過加班。三更半夜,打開公司的定位,po一杯星巴克照片或一頁ppt截圖,配上一句給自己加油打氣的文案。挑燈夜戰的拼搏,有時會給人一種斯德哥爾摩式的錯覺,帶來「今天我全世界最努力」的自我滿足。

因為工作成績不夠漂亮,所以唯有拚命加班,才能在職場找到價值感與安全感,同時營造工作盡心的形象,討領導歡心、為晉陞鋪路。

《我,到點下班》里的三谷總監,就是典型的例子:

然而,邀功只是一時,一次、兩次加班,或許帶來讚許和嘉獎;而十次一百次之後就沒人意識到你在加班了。不經意間,我們已經被馴化為一頭「更成熟的」社畜,掌握了生存的邏輯,並越陷越深。

惡性循環讓職場生存壓力越來越大,人工成本不斷被擠壓,競爭淘汰賽更加激烈殘酷,讓原本反常的「996」,轉而成了常態。

03

過勞一代、低慾望社會,是我們的明天?

參考昨天的日本,今天我們日益嚴重的加班問題,確實到了需要被嚴肅討論的時刻。

前不久,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李春玲曾公開談到,從社會學看,當年日本的「996」很失敗。昔日那個拚命工作的「過勞日本」,與今天這個「低慾望日本」,是呈密切相關的——

年輕人看到父輩那麼拚命卻老來如此,索性降低對人生的欲求,選擇不婚不育,於是人口持續負增長,老齡化不斷加劇。

我們為了收入而工作,若說我們因此而變得非常富有,為什麼我們的個人生活卻如此貧乏呢?

—— 森岡孝二《過勞時代》

相似的場景,也開始在中國上演。買不起房子、生不起大病、結不起婚、養不起孩子,在承受巨大生存壓力的同時,每天還有加不完的班。生活這場遊戲,對我們儼然是hard模式。

今年四月初,一個名為「996.ICU」的項目在GitHub上火爆起來,域名意為「工作996,生病ICU」。網友們以爆料公司名單的方式,向「996」發起抵抗行動,包括華為、阿里、京東、58同城等上百家公司榜上有名。

4月12日,馬雲在阿里巴巴內部活動中發表言論,稱996工作制是一種「巨大的福氣」, 「很多公司很多人想『996』,都沒有機會」;幾天後他在微博再談996,稱其不是單調的加班,關鍵在於「熱愛和奮鬥」。

隨後,京東CEO劉強東也寫了小作文加入論戰,不僅聲稱「混日子的人不是我兄弟,我必須為18萬兄弟背後的18萬家庭負責」,還發明了一個比「996」更令人聞風喪膽的新詞——「8116+8」,即早8點到晚11點,一周工作6天,周日再工作8小時。

這場風波發生於「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無疑是種巨大的諷刺。回溯1995年的勞動節,「雙休日」正式在《勞動法》中出現,中國實行每周5天、每天8小時、每周加班不逾44小時工作制,至今已20多年了。

然而今天,全民卻為「996」合不合理而爭執不休,恍然有種「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感受。

資料來源 / 搜狐財經

更令人擔憂的是,如果「996」工作制進一步蔓延,我們可能也會成為中國的「過勞一代」,逐步邁入一個低慾望、低活力的社會。

下班後短暫的個人時間裡,人們無暇閱讀、沒空充實自己,只想癱在家休息;也越來越沉迷「小確幸」,追捧網紅美食或口紅化妝品,風潮像是痛苦日常的一劑「麻醉藥」,它簡單輕鬆,卻廉價速朽。

加班看似不是大事,但久而久之的麻木心態,卻一步步把生活變得更糟。那個曾經鬥志昂揚、想在廣闊社會大幹一場的自己,竟變成了生產線上的一架機器。

04

你需要的是高效工作,而非低效加班

其實,《我,到點下班》就是在日本勞動方式變革下應運而生的。2019年4月1日起,日本實施強制一年5天的帶薪休假制度,而該劇緊抓「加班」、「過勞死」等熱點話題,引起職人們的深刻共鳴。

第一集最後,當茫然失措的三谷總監崩潰時,女主東山來到她家,掏心窩子地給她講了自己的故事:其實很久前,東山也曾是職場上的「拚命三娘」。

從那天起,東山立下宣言:「無論別人怎麼看,我都不會再勉強自己。我要輕裝上陣,這是我的工作方式。」

看完後,豆瓣網友都為劇中女主瘋狂點贊——

@Odair:

不是所有人都想干出一番大事業的,工作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天天拿所謂「夢想」這種毒雞湯往裡灌,越灌越催命。員工們還想多活兩年呢。

@zts:

和女主有類似經歷,找工作要吃過虧才懂得維護自己權利,打著「鍛煉」、「奮鬥」、「責任感」旗號瘋狂壓榨人的行為才是對一個職場人最大的惡意。

@喜歡頭像哥哥:

常常會遇到下班時被特殊關心「呀,你下班了呀!真羨慕你,下班就走了。」之類的話。只是笑笑不說話,內心卻想著「有人攔著不讓你下班了嘛?我做好了自己的工作為什麼不能走,並且已經下班半個多小時了好吧!」

像三谷那樣低效率加班,就能做得更好嗎?答案絕對是否定的。據全球最大的人力資源公司德科集團研究表明,在周均工作38小時的西班牙,有56%的企業存在「上班皮囊化」現象,因其評價績效的方式,是按坐班時間而非按工作效力,所以員工上班時大多心不在焉。

在西班牙出現了一種警惕「presentismo」(即「上班皮囊化」)的標語

而像東山那樣秉持「不加班」的宣言,就等於消極怠工,缺乏職業精神嗎?答案顯然也是否定的。不加班的前提,是在上班時間內圓滿完成了工作。

東山上班時全神貫注、延遲滿足,甚至一下午都不喝水。顯示屏邊貼滿了當日事項便利貼,她胸有成竹,能在一天內精準完成這些任務。做完一件,撕掉一貼,撕完時正好下班。

現實中,我們都希望遇見東山那樣的上司。但更重要的是,不加班應該成為一種共識,而不是幸運:無論進入哪家公司、跟隨哪位上司,我們都有不加班的自由。

這才是打倒「996」的關鍵。成熟的職業精神絕非心甘情願做「加班狗」,而是提高能力和效率、向一切無意義的加班說No。

人生時間的支配權屬於自己,只有上班時拼盡全力,下班後瀟洒自得,這樣的生活才有創造力。早點回家,那杯屬於你的冰啤酒、那屜小籠包在等你,愛人和貓在等你,更好的人生在等你。

那麼今天,就請帶著「我!也要到點下班」的決心,加油工作吧:)


原文原載於「日談公園」公眾號感謝這部劇,給了我到點下班的勇氣

撰文、編輯 / 炸雞塊

轉載請聯繫


第一集先給8分,男主吃面時候飯店放的BGM是《Lemon》加1分,總分9分。

言歸正傳,第一集里最有感觸的是女主男朋友說的那段話:工作以後發現自己身邊居然有很多價值觀非常不一樣的人。因為學生時代我們都是和自己價值觀相似的人走得近,而工作之後無法避免要和價值觀很不同的人一起共事。

很多時候價值觀沒有對錯之分,大多數人持有的價值觀便自然而然成為「正確」的那個。當「準點下班」的價值觀成為少數,合理的訴求也就成了不合理的。不拚命加班的那一個,就會被用異樣的眼光看待,哪怕加班從根子上並不是一件多正義的事情。


預感本劇會火,後續更新了再來更。


一部影視作品往往能代表一個國家當代社會環境下的焦慮與問題。這是一部以輕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但剖開它輕鬆的氛圍,我們看到的是它背後殘酷的「過勞死」現象和日本低慾望社會的形成。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粉色環島霧氣,未經許可,嚴禁轉載,抄襲)

目前該劇豆瓣打分8.4,關於當代社畜們苦不堪言的高負荷工作現狀。

《我,到點下班》由女演員,吉高由里子主演,每周二晚間10點播出,這也是她首次擔任職場類電視劇主角。

她飾演的女主東山是某互聯網公司的總監,她的工作特點是每當時鐘顯示下午6點時,她就準時打卡下班。

面對著加班同事羨慕且不理解的目光,她坐著電梯飛奔下樓,跑到公司附近的小飯館,只為在6點10分前趕上啤酒半價的happy hour。

東山並不是一個好吃懶做的白領,她在日常上班時爭分奪秒地完成工作,電腦旁貼上的一個個便籤條都被她有條不紊地解決掉。

待到下班時間,她早就完成當日的工作,開始享受她美好的私人時光。

然而並不是每一個白領都有東山這樣自律且安然自得的覺悟。

幾年前,她也曾是社畜一員,高壓的工作環境、脾氣暴躁的領導,每個月加班100小時以上,讓她不堪重負,在階梯摔倒,頭部重創。

事故之後,她辭職,並給自己定下每天一定要準時下班。畢竟自己的生命,如果被這樣的工作耗盡,就什麼都沒了。

這樣看似「悠閑」的工作也面臨著許多困境,比如同事三谷,將努力工作,以全勤獎為目標的工作狂,她與東山信奉著不同的工作理念。她帶領著團隊和新人毫無意義的加班,低效率地工作,最終項目差點搞砸,並遭到新人的惡意對待。

這部日劇以加班為矛盾點,牽扯出種種上班族們的問題。新一代年輕人鄙夷前輩們拚命工作的態度,過勞死現象,生活與工作的平衡點等等。

儘管這部片難免有《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的影子,在拍攝手法與人物構造上有缺陷,但絲毫不影響它探討的核心問題。

/ 職場中的「過勞死」 /

不難發現,近年關於講述當代職場的日劇越來越多,如《校對女孩河野悅子》,《重版出來》,《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等等,它們的重心從講述不同職業生活轉移到職場上殘酷的社會。

日本的職場文化素來以「高壓」著稱,「過勞死」一詞也是從日語Karōshi而來,意思是由於工作過度導致的死亡。壓抑的上班族們面對著長時間的工作,下班後被迫參加上司們舉辦的各種酒局,臉上依舊保持著他們招牌式的笑容和禮貌。儘管幾年前日本政府就頒發了新的勞動法,禁止過度加班和拖延下班時間,但這也絲毫影響不了他們的加班文化,同行們之間的激烈競爭也讓他們自願留下加班。

(圖為一群準備去擠地鐵的日本上班族。圖源:每日頭條)

日劇展現出的輕鬆活力的工作氛圍往往是種幻想。2018年3月16日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了日本2017年的自殺人數確定值,共有2萬1321人自殺,相當於平均一天就有70多人選擇自殺。其中的原因大部分來自職場壓力、過勞、上級打壓欺辱。日本的自殺率也因此居高不下,根據WHO的人口與自殺人數資料庫顯示,截止2017年,日本的自殺率排名位居第五

(圖為一位因過勞而死的日本白領的遺像,下面還掛著他上班時常穿的外套。圖源:每日頭條)

劇中,和東山一樣,經常來上海飯店吃飯的一個上班族,因長期加班猝死在辦公室,雖死因並不能歸咎於過度勞累,但一個生命的倏然離去,讓同樣面臨工作壓力的白領們惶惶不安。

東山的同事三谷是一個嚴於利己的工作狂,她也秉承這一傳統教導實習生。但自恃清高的實習生適應不了這樣仔細、認真且龐大的工作量,每日被三谷訓罵。

劇中的三谷態度並沒有很惡劣,但我相信,在現實的職場,領導的謾罵早已是習以為常的事情。

(圖為患有抑鬱症的日本白領包里準備的抗抑鬱葯。圖源:每日頭條)

比如2018年,國內某互聯網老闆公然在會上挖苦請假的員工,並以「趕著去上墳」、「垃圾」等詞語辱罵員工。不僅國內,在全世界都有這樣缺乏同理心與情商的領導,他們沒有基本的人性化管理方式,善於用粗暴直接的手段教育下屬,往往言辭激烈且惡意。更甚者,欺凌威脅下屬,嚴重影響了員工在公司的正常工作心態。

回到日本社會,厚生勞動省在2017年曾出版過一本名為《自殺對策白皮書》的手冊,其中分析了上班族高自殺率的一大原因。日本大部分公司還保留著嚴格分明的階級層,越是底層的員工遭受的壓力和欺凌越嚴重。職場暴力是引發日本上班族自殺的高頻原因。

(圖為搭乘地鐵末班車回家的日本白領。圖源:每日頭條)

社會上對工作的定義已經產生了扭曲且荒謬的一套理論。加班已經成為都市工作者們不可避免的事情。他們不停被教導,想要升職加薪,就必須要拚命的加班,並用上十倍的努力去完成工作。而在這拚命工作的盡頭是什麼,也許大多人並不能回答出一二。已經被壓榨完的生活,除了兩點一線似乎找不出更多可期許的事情。

工作無形間奪走了他們的個人生活,儘管規定每日工作8小時,但高負荷的工作讓他們的時間壓榨到每日工作12小時以上。

生活幸福指數與工作壓力造成的嚴重失衡是當代工作者們企圖逃離的一種死循環。

/ 「低慾望社會」 /

職場壓力暫且不提,作為一個追劇多年的閑人,我發現近些年關於浪漫愛情的日劇漸漸變少,隨之而來的是對都市、年輕人、生活、職場、壓力等類型越來越多。比如《不結婚》、《東京白日夢女》、《我不是結不了婚,是不想》和《家族的形式》

在此大膽猜測,這是否與日本正淪為「低慾望社會」有關。2017年,日本著名管理學家大前研一所著《低慾望社會》揭露出「當代日本年輕人沒有慾望、沒有夢想、沒有幹勁」。他們不結婚、不炒股、不戀愛、不購物,不社交,宅男宅女的數量在逐漸增多。

當現實壓力、經濟危機帶來的問題足夠多時,這些慾望對年輕人來說是一種不必要的負擔。

但日本在泡沫經濟時期,可以稱上是一個「慾望國度」。他們出國瘋狂購物,奢侈品幾乎是人人標配。整個日本像是一場熱烈的狂歡,每個人為金錢歡呼,過剩的慾望流淌在燈紅酒綠的街道上。

這樣的盛世隨著突如其來的泡沫經濟的破裂,整個日本充滿著焦慮,曾經鬥志盎然的社會不復存在。在慾望逐漸流失的二十年,日本貧困人口開始增大,曾經大量的中產階級淪落到下流社會,這一部分人就組成了現在的低慾望社會。

曾經被鄙夷的「無印良品」、「優衣庫」成為大家爭相搶奪的品牌,要知道曾經這些人會將「無印良品」的標籤剪掉裝在一個奢侈品的袋子中。現在日本推崇的性冷淡風也由此而來,這種極簡主義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日本人的物慾,引發了回歸本質的思潮。

(圖為一名叫近藤(音)的40多歲工薪族的街頭採訪。圖源:觀察者)

並非批判日本的低慾望弊大於利,在辯證思維下,低慾望反映出人們將更多時間放在自己身上。他們不再激情澎湃是因為他們專註在自己想要的生活上。不再急功近利地追求職位上的等級,而是學會尊重了每一個人生理想,再微小的行業也有著迷人的「小確幸」。

慾望是什麼,社會一直在無形中傳輸著一種絕對的答案。「金錢、地位、婚姻」捆綁著大部分人去攀比,去爭奪這個答案。而低慾望的出現打破了傳統的衡量標準,它讓慾望變得更加多元化,更加私人化。追求自己喜歡的愛好、職業、品味,拋棄社會限制我們的各類標籤。豐富的精神、自由的心靈,輕鬆的生活成為了新的慾望,它將更加人性化,更加自在,更加容易獲得。

低慾望保護我們免受社會中的焦慮問題,但我們也仍需懷揣著對世界的憧憬和熱情。當生活中到處都是多米諾牌倒下的聲音時,我們的內心需要一個遠方,支撐著我們繼續披荊斬棘。

如何準點下班,想必到這裡你應該清楚了。其實就掌握在你自己的時鐘里。


歡迎關注個人公眾號:粉色環島霧氣

http://weixin.qq.com/r/Uz_yqoXE1diqrcHJ92pB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辦公室,到了下班時間,我的事兒都做完了,可是領導們還沒走,我敢走嗎?
如何充實下班後的生活?
繼續不上班,你的餘額還夠撐多久?來回答吧,這裡沒有人認識你。?
上班的路程兩公里,開車上下班合適嗎?
知乎小白首問:下班了需要一個安靜的學習的地方,所以就在公司。做自己的私事,這種行為是不是特招老闆討厭?

TAG:日劇 | 下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