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已經治癒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人,是不是可以提取他們體內的抗體,用於其他患者的治療?

非常擔心,好奇是不是已經在做相關的實驗了


SARS中是有先例的,痊癒病人的血清成功治療病人。但這在實際病毒爆發的時候是完全無法操作的。如果痊癒病人可以捐獻部分B細胞,倒是可以通過建噬菌體或者酵母展示庫來縮短抗體開發流程。下面我大概說一下開發2019-nCoV病毒中和抗體的可能策略


2019-nCoV病毒是通過病毒S蛋白和人細胞膜上的ACE2蛋白結合入侵人類細胞的,如果能夠阻斷這個結合過程,一定程度上就能夠阻斷病毒入侵過程。使用抗體治療病毒已經在臨床上被證實是一個行之有效的策略,目前FDA已經批准Synagis抗體用於呼吸合胞病毒(RSV)的治療。另外,還有近百個針對各種病毒的抗體在進行各階段的臨床開發

臨床上的抗病毒抗體概況,數據來源醫藥魔方

對於2019-nCoV抗體開發最有參考價值的是同屬冠狀病毒的SARS和MERS。在SARS爆發期間,在痊癒的患者和受感染的動物身體里都檢測到了中和抗體。並且使用SARS病毒免疫小鼠的得到的血清,可以使其他健康小鼠免於感染(J Virol 2004;78:3572e7)。2003年SARS爆發後,很多研究機構開始針對SARS開發中和抗體。基本的策略是使用重組的SARS S蛋白或S蛋白的Fc融合蛋白免疫小鼠、人源化小鼠甚至別的動物,或者進行噬菌體展示庫篩選加親和力成熟的方法篩選高親和力抗體,體外驗證病毒感染的阻斷效果,然後利用小鼠或者雪貂SARS感染模型驗證藥效(Microbes and Infection 17 (2015) 142e148)。

回到2019-nCoV,它的中和抗體開發理論上可以完全按照SARS和MERS抗體開發的流程進行。但現在疫情爆發,時間緊迫,需要考慮怎麼樣才能夠縮短開發流程。2019-nCoV的中和抗體需要具有下面的基本特性

1) 與病毒S蛋白親和力足夠高(個位數nM級別)

2) 人源化或全人源

3) 阻斷病毒S蛋白和人ACE2蛋白的結合

4) 不與人體其他蛋白有非特異結合

5) CMC生產沒有太大問題

為了實現上面的幾點,採取的策略大致如下:

1) 抗原製備:

A、2019-nCoV重組S蛋白或Fc融合蛋白:愷佧、近岸、ACRObio等幾家國內重組蛋白公司,諸君努力。

B、使用S蛋白DNA免疫

2)抗原驗證/assay開發:

重組S蛋白與表達ACE2的人類細胞(細胞系可以選擇NB4, RPMI-8226或者RT4)或者ACE2重組蛋白的結合試驗

3) 抗體發現

A、 免疫人源化小鼠或者其他轉基因動物,使用Beacon加單細胞測序縮短開發流程

Beacon大大縮短了抗體開發流程,圖片來自睿智化學官網

B、 使用噬菌體展示或者酵母展示篩選抗體

4) 體外驗證候選中和抗體阻斷S蛋白與ACE2結合的能力及阻斷病毒感染人類細胞能力,從而確定三個臨床候選分子

5) 三個分子平行進行體內藥效實驗、可成藥性評估、和其他人類蛋白結合(可用retrogenix的膜蛋白過表達晶元)和non-GLP急毒,從而選中最後的臨床抗體進入CMC生產

這個流程最快3個月就能完成,真正的難點在於CMC生產。其實數據做到這個程度,遠遠達不到申報臨床的標準,但特事特辦的話,其實已經夠support一個研究者發起的臨床試驗了。


你好,在面對傳染性疾病的時候,你說的這種方法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我相信國家已經在布局這方面的研發。

以上是我的基本結論。

具體的方法主要有兩種。我只介紹人源的,動物的抗體人源化耗時更久。

  1. 治癒病人血清(可以理解為多抗):

簡答來說就是先通過病毒學實驗檢測治癒病人體內是否存在足夠的中和抗體,然後抽血提取血清,輸入患病病人體內。如果情況緊急,也可以省去病毒學實驗,畢竟有時候病毒的分離培養並建立中和實驗方法本身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除非該病毒和以前研發畢竟透徹的某種病毒比較類似,可以用現成的某些實驗平台。這是在早期比較常用的方法,並且由於治癒病人體內有多種抗體(多抗),所以見效會比較快。缺點也很明顯,血清來源受限,無法批量生產。

2. 快速製備單抗:

這種方法主要依託於成熟的單細胞測序和抗體製備平台,配合病毒學實驗驗證,比較複雜,耗時也較長,好處是可以直接得到人源抗體,且效果通過反覆篩選過程,也相對較好,並可容易快速工業化生產。過程大概是首先抽一點治癒病人血液,分離B細胞,將細胞進行單細胞測序,並配合該細胞分泌抗體和病毒的結合能力篩選。在一定量的樣本中篩選得到能產生結合病毒抗體的B細胞中抗體的基因序列。然後就可以用現有的發酵平台大規模生產。(你可以從上述過程中看到,其實並不容易。)

因此,現有技術條件我認為是兩種方法都是試,並且在病患量較小的前期主要以血清為主。

此外,還有些別的快速方法可選,比如通過病毒序列我們基本上可以快速定位其種屬,或者其他特徵,然後拿現有的抗病毒藥去試,如果有效,那規模生產不是問題。還有某些非特異的廣譜抗病毒藥,例如很多中藥。

所有以上方法的前提是需要建立驗證實驗平台驗證,緊急情況下可能不一定需要動物實驗,但病毒學實驗是必須的。這就需要涉及怎麼獲得病毒,通常情況下只有疾控和極少數具備安全等級的實驗室能拿到病毒樣品,或者血清,實驗也必須在高等級實驗室進行,例如P4實驗室,中國就武漢一個地方有P4實驗室。

我相信實驗室現在已經在培養並分析該病毒。但是不太可能這麼快就摸清楚病毒且建立非常好的方法標準。給他們一點時間,普通藥廠要拿自己家葯去試或者搞點血清做抗體,都需要打通多少關卡,自己可以設想一下。


截至目前(02.07)國家的主要研發方向仍舊是尋找及時有效的抗病毒特效藥,對於血清、疫苗的研發屬於中遠期目標。例如疫苗,可能是疫情得到主要控制後的主要


用抗體治療傳染病,其實是一種效率很低的方式!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抗體的數量比起患者體內的病毒數量,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

當疾病造成明顯的癥狀及炎症時,病毒幾乎已經遍及全身何處,哪怕打一瓶抗體,效果也只是短暫的,且不說人體免疫系統是否接納這些抗體。

我們最希望的結果是,人體能夠自己製造抗體去消滅病毒,而不是靠外界補充。如果免疫系統可以製造出有效抗體,由自身機體日夜不停批發量產,不消幾日就可痊癒。

但是外來抗體,畢竟是消耗品。從就算把痊癒者整個人抽幹了,得到的抗體也達不到治癒劑量,而且抗體提取也很麻煩,人的血液里有很多化學物理性質與抗體極為接近的蛋白質,這些很難提純。所以從痊癒者的身上下手,這是杯水車薪。不能說沒用,不能說沒有參考價值,但確實沒有決定性的意義。

如果能夠解析抗體的成分結構,倒是可以編輯特定的基因序列,用微生物大量製造抗體,但是成本與療效…顯然不成比例。病毒是源源不斷複製的,而每次注射的抗體都是消耗品,所需要的劑量,是一個難以估算的數。

但是,病毒的變異速度,應該會很快超過抗體的普及。今天上午出來的抗體,可能傍晚就不適用了。這個原本在野生動物身上的病毒,經過幾日折騰,基本已經適應了人類身體,對付單調的抗體,恐怕不過是朝夕的事。


治療用的抗體有效果,當年SARS的時候就這麼干過。

但效果有多少很難說,因為這些抗體不是病人自己產生的,是外援性的,可能很快就被消耗掉。

分離純化抗體是困難的,你是不知道人體內有多少抗體,康復者體內血清中的抗體的濃度有多高也很南區穩定。

另一類實驗室的方法,感興趣的話,請自行了解單克隆抗體的製備。

另外風險很大

你大概不想治好了心冠狀病毒,得了艾滋病。


理論上可以,但是。。。

1.量不夠

2.有風險(乙肝丙肝,艾滋梅毒blabla)

除非極端情況下,事急從權,否則沒必要。抗體大家都會有的,早晚而已。。。


推薦閱讀:

有哪些很恐怖的疾病(或者是治療過程中劇痛苦的,比如《我不是葯神》里的清創)?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中國什麼時候能結束?
【讀報】吃了土撥鼠之後,一對蒙古夫婦死於腺鼠疫
非典走了多少人?他們的家人們怎麼樣了?
為什麼我記得非典是在2008年發生的?

TAG:健康 | 傳染病 | 醫學 | 生物病毒 | 流行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