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聽聽大家相關的觀點,或者事例、經驗分享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克布森,他們在美國一所普通的小學裡,開始了他的實驗,先對小學1~6年級的學生進行一次名為「預測未來發展的測驗」的智力測驗。然後,在這些班級中隨機抽取約20%的學生,並告訴老師「這些學生很有發展潛力」,但要求老師不要告訴學生。8個月後又進行了第二次智力測驗。
結果發現,被期望的學生,特別是一、二年級被期望的學生, 比其他學生在智商上有了明顯的提高。這一傾向,在智商為中等的學生身上表現得較為顯著。而且,從老師所做的行為和性格的鑒定中可知,這些被隨機選中的學生表現出更有適應能力、更有魅力、求知慾更強、智力更活躍等傾向。
哈佛大學教授的智力測試,讓老師們深信不疑的認為,名單上的學生就是出類拔萃的學生。從而,在日後的教學中,老師在無意間會對這些學生以其他學生不同的期望。而這些期望,隨著老師的語氣、提問和肢體語言等等方面,都傳達給了學生。這些學生在接受了教師滲透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積極信息之後,會按照教師心中期望的方向和水平來重新塑造自我形象,從而產生了神奇的「皮格馬利翁效應」(也叫「期望效應」)。
皮格馬利翁效應是賞識教育的理論基礎。賞識教育,其實是源於父母教孩子「學說話、學走路」時的心態,用賞識的眼光看待孩子,為孩子營造一個寬鬆和諧的環境,把外在的激勵化為孩子自身的動力,激發孩子身上的潛能。
在這個過程中,承認不同孩子之間的能力差異,允許孩子失敗,並在此過程中更多的鼓勵孩子,告訴孩子怎麼去做,發現孩子的優點,強化和鞏固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幫助他建立信心,並取得成功。
賞識教育不是簡單的表揚加鼓勵,其實質是通過賞識孩子的行為所帶來的結果,來強化孩子的行為;通過賞識孩子的行為過程,以激發孩子的興趣和動機;為孩子創造環境,以指明孩子發展方向;在適當的時候對孩子的行為方式給出一些引導,來增強孩子的心理體驗,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
《教你如何賞識孩子》歸納了如何賞識孩子的「六大原則」[1],包括信任、尊重、理解和激勵、寬容、提醒。前三個原則好比是每個孩子精神生命所必需的陽光、空氣和水,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必備條件,家長沒有任何理由剝奪孩子應有的權利。後三個原則告訴家長怎樣去做,指明孩子的發展方向,怎樣對孩子揚長避短,利於生命的成長,注重的是學習過程,而不是學習結果,以誘發學習的動機。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個地方就是激勵孩子時,需要如何來稱讚孩子。《父母的語言》里提到了兩種類型的稱讚[2]:
研究表明,如果孩子們更多聽到的是基於過程的稱讚,那麼他們在面對挑戰的時候,就不會輕易的放棄,會堅持在學習和生活中做到更好。也就是說,誇獎孩子要誇的具體,誇孩子為了取得最後的成績、成就,做了哪些實際的努力和投入,以及面臨挫折時做過哪些嘗試,並從中吸取了什麼樣的經驗教訓。
這也是我們經常說的「歸因模式」。
曾在以下回答中,詳細討論過如何歸因才能真正起到激勵的作用,既能鼓勵孩子在取得成功時所做的努力,也能在孩子面臨失敗時保持成長型思維模式:
如何誇獎孩子才能真正起到激勵的作用,有哪些好的方式方法?
對孩子多一些認可,將眼光和注意力集中於孩子的長處和優勢上,內心真正的認可一個孩子的時候,你或許會驚喜的發現,他在向著你所期望的方向發展。
父母的語言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不吼不叫培養好孩子京東去購買?
應該是多幫助!閱娃無數以後,我發現優秀的孩子多是用科學的方法培養出來的。
首先,明確鞭策也好,鼓勵也罷,我們的終極目的都是為了讓孩子變得更優秀,而在變得更優秀這條路上,不是指點幾句就能改變現狀的,沒那麼簡單,畢竟目前對孩子的評價是能力一般。
請允許我簡單將這裡的能力認為是學習能力,畢竟還是個孩子,一般情況下不會評判他的做事和做人能力,多是指學習能力。
那麼我們目前的問題就變成了如何提升孩子成績,很多家長或老師看到這裡估計就犯嘀咕了,心裡肯定在想提升成績這件事,還是得孩子他自己願意學,願意努力啊,我又不能代替他學,還不是只能鞭策或者鼓勵他,我這也無能為力啊。
?大錯特錯,老師和家長的幫助其實可以在孩子前進路上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背後是『產品設計』深藏功與名。
如同企業制度的設計就是能大幅度削弱人性和個人能力的影響,對孩子學習體系的設計也同樣能削弱天賦和個性帶來的影響。
最典型的就是學習類app,產品經理們從來不譴責用戶意志力薄弱,埋怨用戶笨,他們只會默默地更新改進app,讓用戶用得更順手,學習更有勁,學習效果更好。
這裡簡單地提幾點,是我從《用戶思維?好產品讓用戶為自己尖叫》這本書中學到的,目前也正在我們機構試用,希望能給家長朋友們帶來一些啟發。
來自《用戶思維?好產品讓用戶為自己尖叫》
每一個孩子都渴望成為尖子生,就像每一個大人都渴望成為有錢人。
為孩子繪製成長路徑圖,從初級到高級,並且評估孩子所處的等級,就像跆拳道段點陣圖一樣,也像知乎的鹽值和創作者成長等級,每次有所突破我都特別開心,因為我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前進。
長期來看,人們感受到的進步越多,他們取得更大進步的可能性就越大。
最簡單的,幫助孩子學英語背單詞可以用英語軟體輔助,見證孩子的努力,辭彙量的增長,對語文字詞和拼音也有類似軟體。
再深一點的理解課文句子意思,可以分為英翻中、中翻英、靈活運用,都可以用測試來判斷級別。補習機構里,一般也會設置類似摸底考試,判斷孩子基礎,來決定分班。
針對中考和高考,教育局也有設定考試大綱,這是個神器,對學生具體要求掌握的知識和運用有非常詳細的要求。照著這個學,清晰明了,不走冤枉路,直線抵達目的地。
很多孩子,不願努力,在大人看來,完全是可以憑藉努力提升成績的,不理解他們為什麼不這樣做,一個重要原因是孩子缺乏必要的信念。
他們覺得自己從來不具有這樣的能力,或者自認為已經錯過學習最好的時間,現在再學習為時已晚,更別說成為優等生了。
家長們所能做的,一是針對孩子的每一個小進步,及時表揚,經常鼓勵,讓孩子慢慢感受到,我可以,我能行,其實沒那麼難。
二是盡量用真實可靠的案例,比如隔壁家的哥哥姐姐,從前成績多麼多麼差,後來怎麼努力,然後逆襲,借用這些,告訴孩子,努力學習還來得及,並不晚。
2??幫助他們真的變更好(技能方面)
原則:
雖然總是習慣在我們已經掌握的知識技能上反覆蹦噠,彷彿很忙很努力的樣子。
這類活動在教學中被稱為專項訓練,一段時間只針對一個知識點進行解析?強化訓練,查缺補漏,確實非常有用,但更適合老師使用,因為老師對每個知識點的幾個變化性的出題形式和解題思路都更為了解,家長可以對補習老師提出這樣的要求。
你的大腦能夠學習一些你無法學習的東西(專家都在學習和利用無意識的感性知識)
這一點針對英語聽力、語法和辭彙的使用,還有語文里的易錯讀音和作文,都很有用。
需要家長將大量高質量的實例,展示給孩子,比如給孩子看英文版的動畫片和繪本,早讀讀些優秀的作文和書籍,浸泡在這樣環境里的孩子,對英語會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語感,對中文的遣詞造句和行文邏輯思路都有非常自然地拿捏。
這裡一定要注意是高質量的,大腦只擅長潛移默化的吸收,而不擅長主動區分優劣。
人的精力和注意力是有限的,如同好鋼用在刀刃上,所以我們必須要減少其他無關緊要的事來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最基礎的,給孩子獨立安靜的學習空間,不要打擾。
意志力和認知加工能力是從同一個資源池獲取能力。
實驗發現,記憶數字更多的人,會更傾向於拿高熱量好吃的食品,而不是更健康的食品。因為記憶性任務,耗盡了他們抵抗蛋糕誘惑的意志力。
這也告訴家長們,當孩子學習壓力較大、學業繁忙時,不要再讓他還需要花費意志力去克制飲食,刻意早起,思考穿著、擔憂父母關係、金錢……
任何需要耐心、自我控制、全神貫注的活動,都會從他們真正關注的事情(學習、練習、在更大的應用場景中成就自我)中竊取資源。
父母應該儘可能地為孩子解決一些無意義的瑣事,為孩子分憂,而不是反過來要孩子操心父母,這樣才能讓孩子全身心地專註於學習。
讓正確的事,成為最有可能做的事。
我聽過一個故事,是說的張三的室友總是隨意亂穿其他人的鞋子,張三的鞋也頻頻被穿走,又不好意思說,於是想了一個辦法,從此室友再也不穿他的鞋了。辦法就是他把自己的鞋倒著放,這樣室友如果要穿張三的鞋,就需要把鞋子先倒回來才能一腳蹬。就是這點小麻煩,不順手,成功改變了室友的習慣。
讓正確的事變得容易做,讓錯誤的事變得更難,讓父母可以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
比如:書在家裡隨處可見,而電視罩著布,電源線每次都要重新插,遙控器在爸媽房間,家裡的手機也只有父母手裡的,都很少見到,也很難拿到。
給孩子預設和默認選項,少讓孩子自己頻繁做決定。
就像餐館的老闆會給你菜單,菜單上如果有推薦招牌菜你會覺得點菜更輕鬆一樣。給孩子選擇,比如選擇晚飯前寫作業還是晚飯後寫昨夜,給出的默認推薦選項是回到家就開始寫作業,寫完了再玩。
今天先寫到這裡,感覺還有很多想法後續會慢慢更新。
講這麼多,其實我最想說的還是父母真的有必要並且確實有能力,在學習方面幫助孩子很多,如果你認可這一點,後續我們才能一起持續探索如何幫助孩子提高成績,而不是一句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就心安理得地做甩手掌柜,一遍羨慕別人家的優秀孩子,一遍打罵自家娃,怪他不爭氣。
我是葉見星,好話只講給懂的人聽。我還寫過這些,也值得一看:
有哪些你後悔沒早點給孩子買的東西?
在五線城市,孩子有沒有必要上早教?
不想讓孩子被繁重的課業所累,想讓他在10歲前痛痛快快想玩就玩,但家人認為這樣會讓孩子落後,該怎樣選擇?
教育孩子是為了更好地管教孩子,還是為了孩子以後的發展?
收入降低的時候,怎麼養娃更省錢?
無論怎麼勸說都不願意學習的小孩,應該怎樣正確引導?
謝邀,更傾向於多鼓勵資質平平能力一般的孩子!
日常我們心中總認為自己的孩子是最優秀的,或者說期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優秀的,但實際上,「別人家的孩子」一直是我們教育、鼓勵、批評、指責孩子的參照物。大到世界冠軍,小到學科成績的班級排名,都成為說教的佐證。
我個人更傾向對孩子由衷地欣賞,並給予表揚。只有拋卻各種所謂的「排名」、所謂的「特長」,用心感受、體會孩子的每一個進步,品味你在轉身之後、眼光掃掠不到的地方,仍在毅然前行的身影,你靈魂深處的觸動和熱淚盈眶,才是真正的欣賞。
心懷欣賞,就是既青睞熱烈激勇的百花齊放,也執著於傲然綻放的牆角孤梅。我習慣於靜靜地欣賞孩子的每一個人生站點,每一個行動軌跡。對每一次考試,我關注成績,更關注孩子平時的投入。我更希望和孩子一起分析,肯定成績,指出不足。更多的是,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去尋找孩子學習的興趣點,然後深刺,激發,讓孩子有更多的激情,追求卓越。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都有自身的不足,孩子亦然。孩子資質平平,是常態,優秀只是極少的一部分。學習,是一個長期的持續不斷的過程,只要努力,終有所獲!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二十歲起飛當然可喜,四十歲起飛也不為遲,關鍵是做好起飛的準備」。不管風吹浪打,依然閑庭信步。
以平和之心,靜待花開!
以上,共勉!
我們此前翻譯整理過旅居加拿大、倫敦的記者和暢銷書作家Leslie Garrett的一篇文章,恰好就談到這個話題,她提到一個觀點,不要輕易鼓勵孩子「你一定行」,其中的一些觀點也能給到大家一些啟示。
以下是她的文章翻譯整理。
格溫今年12歲了,她和班上其他聰明的孩子一樣,每個月都會花三天時間做課外加強訓練,最近一次,她學習了法醫鑒定的相關知識,包括證據探尋、如何不被障眼法迷惑以及科學家們是怎樣檢驗DNA的。她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海洋生物學家。
和她一起接受加強訓練的其他孩子,夢想也都很「偉大」。他們的老師——恩賽因夫人有一句口頭禪,每天都要對這群精英學生說一次,「無論你們想做什麼,你們都能做到。」但果真如此嗎?格溫和她的精英同學們並不相信,因為就在前陣子,她們看到youtube上有個人說自己想成為獸醫,可當他看了一段動物做手術的視頻後,他暈倒了。
▋我們耳邊到處都充斥著毒雞湯
比起設立「實際的目標」,我們的文化更鼓勵孩子設立「偉大的目標」。
前幾年有一項涉及全世界5000多名孩子的調查顯示,當大人提出那個不可避免的問題——「你長大了想幹什麼?」大部分孩子的答案都是類似遊戲開發員、宇航員、蕾哈娜的伴舞等這類高大上的職業,這時,大人們幾乎會下意識地表揚孩子「有如此遠大的志向真棒」,並向孩子保證,「只要努力奮鬥,並相信自己能夠成功,你能做成任何想做的事情。」
在孩子還小時,確實顯得一切皆有可能。孩子對藝術感興趣,我們就幻想他的作品將來會在畫廊里展出;孩子善於奔跑,我們就幻想他將來能參加奧運會;孩子喜歡科學,我們就送他顯微鏡,並開始合計是不是應該準備為他存下去麻省理工讀書的學費……
這些「雞血」,來源於網上源源不斷的正能量演講。比如喬布斯2005年在斯坦福大學做的畢業演講,他是在對那些已從名校獲得學位的高階人群演說,但YouTube上超過2千2百萬的觀看者對他的建議——「找到你所愛的……不要妥協」有深深的共鳴。美國著名的脫口秀主播奧普拉白手起家,她的故事讓無數人相信「我有所成就是遲早的事兒」。
志存高遠當然是一件美妙的事,但當我們的世界充斥著「你能做成任何想做的事」或者「不要放棄」之類的陳詞濫調時,問題就產生了。
▋「你能做成任何事」式的心理暗示,危害孩子身體健康
當我們不考慮才能、基因、性格和人格的限制,告訴孩子「你能做成任何事,只要你想」時,其實我們傳達的是這樣一種信息:這麼多人都做到了,如果你沒有實現夢想,你只能怪自己。
這種「認為自己無所不能,而事實證明並非如此」的體驗,最終會把孩子壓得喘不過來。當一個成績只有C的學生不遺餘力地準備考取醫學院,或者爭取一份更有誘惑力和現實的職業時,他很容易半途而廢——現實與慾望之間的差距,會加劇孩子對生活和未來工作的不滿情緒。這些不切實際的計劃,還意味著浪費時間和金錢。
被這些正能量包圍著的孩子長大後,還往往有一個不容撼動的觀點,叫做「工作難道不可以同意義、生命、才能、熱情聯繫在一起嗎?」他們更關注如何選擇一份特別的、有意義的職業,而不是總結自己的技能和才能。
他們總是期待從工作中得到除了薪水之外更多的東西,學歷越高的人越是如此,因為他們往往更希望在工作中施展自己的才能或熱情。但隨之而來的卻是更大的焦慮和不滿。荷蘭權威的大數據平台——德勤領先創新中心在2010年變換指數顯示,80%的員工並不滿意自己的工作,到了2013年,這個指數已經升到89%,並且還在逐年上升。
「很顯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成任何他們想做的事,」暢銷書《你的降落傘是什麼顏色》的作者鮑里斯在書中這麼說,「是,我們應該告訴孩子——為你的夢想去努力,但要先弄清楚你最想要做的是什麼,然後討論在現實生活中,如何實現部分或者大部分夢想,並且做好準備——有可能一點也實現不了。」
可惜這一點並沒有成為大多數人的常識,不切實際的目標常常導致不切實際的幻想。如果你去告訴那個在數學上沒有天分的學生,醫學院並不是一個選擇;如果你提前警告一個想成為舞者的孩子,雖然她有可能在這個領域找到工作,但她或許要靠當服務生或售貨員補貼家用;如果你提醒一位家長,他的孩子要在職場上達到高的層次有很多困難,你肯定會被當成不識時務的人。
因為在這群人心中,不但喬布斯們的成就斐然,就連他的朋友的朋友,都已經買了一棟可以俯視舊金山灣的全玻璃現代風豪宅,他的同事的女兒都出演了某個電視劇,他的鄰居的孩子,都得到了哈佛的獎學金……為什麼他的孩子就不行?——然後在這種「可能性」中不斷焦慮著。
撇開其心理危害,這種心理暗示甚至會危害健康。2007年,美國和加拿大的心理學家跟蹤研究了81名大學生一整個學期,得出的結論是:那些堅持「實現遙不可及的目標」的學生,腎上腺皮質醇含量較高(這種炎激素會對身體產生負面影響),他們還更容易感冒。
▋引導孩子做好自我管理更有意義
演員威爾·史密斯曾說過一句話,「活得現實是通往平庸最常見的道路。」被不少人奉為座右銘,但我想說,正是這種話所倡導的正能量,讓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和孩子傳達正面訊息,不願意和孩子客觀看待「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這麼想不太合適」等負面消息。
跳出來講,「平庸」一詞也值得玩味。是的,沒有人希望自己平庸,但除了一小部分人最後能成為超級巨星,大多數人最終的歸宿不就是回歸普通嗎?畢竟在「功成名就」和「一無所成」中間還有一個巨大的中間地帶。盲目鼓勵孩子「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認為人人資質相同,但其實並不是。
所以,比起不斷和孩子強調「你很特別」、「你很聰明」,不如教他學會控制自己、刻苦努力——這兩件事才是真正與成功相關。
當孩子聲稱自己要成為一名獸醫時,比起「多好的目標啊,你一定能實現」,不如說,「這個是很棒的職業,但是,你必須要非常努力地學習數學和科學,並得到很棒的分數,因為獸醫學校很難考。」這可能沒有告訴孩子「你無所不能」時的感覺那麼好,但從長遠來看,這種做法對孩子更有益。
▋多說「做你力所能及的事」,而不是「你無所不能」
曾擔任斯坦福大學新生院長、《怎樣教出一個合格的成年人》一書的作者朱莉,經常能遇到前來諮詢的學生,他們的理想沒有父母對他們的期望那麼遠大——這些學生想成為護士,而不是醫生;或是高中老師,而不是大學教授。她坐在這些學生旁邊,聽著他們如何在合理的領域、被期望的領域、或是被要求的領域努力著,並且盡努力地引導學生們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找到自己真正想要做的是什麼。
「告訴孩子,他們可以做成任何事,本質上沒有什麼問題,問題是我們自顧自地限制了這個『任何』,把『任何』等同於名聲、權力、官銜、金錢,並且讓孩子也一起追逐這些,」朱莉在書里寫的這段話讓我至今印象深刻,「如果我們在下個十年內,可以轉變態度,將『成就卓越』等同於了解自己的技能、價值和愛好所在,並據此為生。想像一下,世界將會多麼不同。」
只給孩子一個「你一定行」的鼓勵,是不能幫助他們找到真正滿意的生活的。她最常鼓勵學生思考的三個問題是:「我擅長做什麼」、「我喜歡做什麼」、「我在乎什麼」,在這三件事情的基礎上,再問自己,「我怎樣才能將一周的大部分時間用於——無論是工作還是愛好——這三者的交叉點上?」
所以現在,我更願意告訴我的孩子,當人們說你無所不能,那是假的。比如說,你不可能變成一隻恐龍。但我相信你的能力——用心做好你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一定會過上有意義的人生。
這個問題本身似乎「有點問題」。
正好有個湊手的事例,做為旁觀者一直念念不忘,借這個問題拿出來聊一聊:
年前帶剛放假的孩子去吃火鍋,目睹了一場直播版的教子過程。
一對年輕的父母,帶著目測有四五歲的小姑娘進餐,媽媽想讓小姑娘自己去調料區取調料盤,小姑娘不肯去,一來二去媽媽就發了火,嗓門之大,想不聽到都難。
媽媽惱火的原因有如下幾點:你怎麼這麼膽小?離的這麼近,媽媽能看的到你,為什麼不能去?媽媽不是沒帶你去過,你也不是不會,到底是為什麼?你到底怕什麼你說出來呀?這點小事兒都不敢,以後怎麼辦?
看到了嗎,在這一刻,在這個媽媽的眼裡,從膽大膽小以及行動能力上來看,她的孩子「能力太一般」了,「一般」到她著急上火,不掰過來不罷休。
事實上,這個「能力一般」的認知,正確嗎?
四五歲的孩子,能讓她躊躇不前的原因太多了,可能是對未知環境的恐懼;可能是因缺乏生活經驗而對某一個物件害怕;可能曾經有打翻東西被責備的經歷;甚至僅僅因為家長表現出了焦躁和失望的情緒。
當這位媽媽一遍遍問她為什麼時,受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限制,她不明白,更解釋不明白恐懼的背後到底是什麼,大人的焦躁,更是把孩子往恐懼的深淵裡又推了一把。
「你眼中的孩子什麼樣,她就真的會變成什麼樣」
在光潔的皮膚貼上「標籤」,就算將來撕掉,也一定會留下「傷痕」。
我們回到題主的問題:「對於能力一般的孩子,應該多鞭策還是多鼓勵?」
這個問題的「問題」在哪呢?
兒童教育專家羅玲說過:孩子最初的自信,都來自父母的接納和支持。
既然是孩子,一定是正在成長中,能力也處於「現在進行時」,未來會有無限的成長空間和可能。豈能在此時給他們打上「能力一般」的標籤?
孩子沒有能力的好壞,只有性格特質的不同,所有的孩子都需要被尊重、被看見。
那麼,對於孩子,我們應該多鞭策還是多鼓勵呢?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邀請大家一起看一看《愛德華-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
愛德華是一個什麼樣的男孩呢?
從書名到畫面里被踢飛的洋娃娃,很容易給此娃找到對應的關鍵字,比如:熊孩子、搗蛋、可怕、差勁……
面對這樣的熊孩子,大人們是如何說,如何做的呢?
和許多小孩一樣,愛德華常常會製造噪音。立刻有人會說:愛德華,你太吵了,你是世界上最吵鬧的男孩。從那天起,愛德華就變得越來越吵鬧了。有時候,愛德華會欺負小朋友。立刻有人會說:「愛德華,你喜歡欺負人,你是世界上最惡劣的男孩。」從那天起,愛德華就變得越來越惡劣了。偶爾,愛德華會捉弄小動物,追著小貓跑。「愛德華,你虐待動物,總是追著小貓跑,你是世界是最沒有愛心的男孩。」從那天起,愛德華就變得越來越沒有耐心了。
和許多小孩一樣,愛德華常常會製造噪音。立刻有人會說:愛德華,你太吵了,你是世界上最吵鬧的男孩。
以此類推,愛德華還是
世界上最沒有愛心的男孩世界上最髒亂的男孩世界上最邋遢的男孩
世界上最沒有愛心的男孩
……
終於,伴隨著所有人「負面標籤」式的指責,他「如大家所願」,變成了:
愛德華為什麼變成了「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
愛德華原本是一個普通的男孩。他早上起床,穿衣服,吃早餐,去上學,玩遊戲,吃晚餐,然後上床睡覺。
但是,因為他有點頑皮,所以不斷被身邊的人貼標籤,內心的叛逆和反抗也在不斷增加,潛意識裡會按照「負面標籤」說的去做。到了最後,他真的變成了大人們擔心的那種「恐怖」男孩。
孩子相信父母,所以父母的嘮叨和不滿,也終將變成現實。
說回開頭小例子中的母女。
媽媽的心,被「我的孩子很膽小」這樣的念頭裝滿了,這讓她又緊張又敏感,一旦孩子表現出一絲「膽小」的跡象,媽媽心中會立刻拉響警報,不但情緒一點就著,還會鑽牛角尖一樣的拚命想解決掉這個問題。
隨著愛德華的故事出現轉機,這個問題似乎也有了答案……
「恐怖男孩」愛德華遇到了一些人,他們會跟他說不一樣的話。
愛德華踢飛一個花盆。他們說:愛德華,我看見你種的花兒,長得很可愛,你應該多種一些植物啊。愛德華朝著小狗身上澆了一桶水。他們說:愛德華,謝謝你幫我把這條渾身都是泥巴的小狗洗的乾乾淨淨。你對動物很有愛心。愛德華重重地推了小艾一下,剛好教室里的燈掉下來,正好砸在小艾原來站著的地方。他們說:謝謝你救了小艾,你是反應迅速的男孩,請你好好照顧其他小朋友。
愛德華踢飛一個花盆。
於是,神奇的事發生了……
愛德華成了很會種花的孩子,因此大家都請他到家裡的花園幫忙。大家都請愛德華來照顧自己的寵物,幫寵物洗澡。從那天起,愛德華細心的照顧每個小朋友。最終,愛德華從「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搖身一變,成了世界上最可愛的男孩....
愛德華成了很會種花的孩子,因此大家都請他到家裡的花園幫忙。
愛德華還是那個愛德華,只是說話的人改變了他們的「評價體系」。
1968年,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找到了一位小學校長,打著「預測未來發展的測驗」旗號,給全校學生做了一次智力測驗,並隨機抽取了20%的學生,告訴校長和老師:"這些孩子非常聰明,他們有當天才的潛力,值得多多鼓勵!"8個月後,羅森塔重新對該學校的學生做了一次智力測驗,發現隨機抽取的這20%學生,智力水平明顯優於其他孩子。羅森塔這才表示:這些孩子只是隨機選擇的。一開始他們跟其他孩子並沒有什麼不同。
1968年,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曾經做過一個實驗。
這個實驗叫做皮格馬利翁效應(Pygmalion Effect),也被稱為期待效應。
顧名思義,正因為感受到了來自大人積極的期待和信任,孩子才會積極的表現,因此自信、上進,從而有更快更好的發展。
不評價、不貶低、相信孩子能做好,鼓勵他們往好里做,這才是大人應該提供的正確引導。
孩子飯後主動幫助刷碗,你會如何稱讚TA?
是:「你真棒」,「你可真厲害」。
還是:「你主動幫媽媽刷碗,讓媽媽能休息一會,我覺得你特別能為別人著想」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這本書中提到,「與其誇讚結果,不如誇讚過程」。
比如:孩子期末考試成績不錯,與其表揚說你「聰明、有天分」。
不如說:你上課聽講認真,作業也做的很不錯,自己主動列了複習計劃,所以這次考試拿到了好成績,真得很為你開心。
孩子一下就清楚了,自己是因為」努力的行為「被表揚的。
在書中,讓愛德華從「恐怖」變「可愛」的,也是因為聽到了其他人對自己「具體到行為」的誇獎。
比如:
「愛德華,你的花長得很可愛,你應該多種一些植物呀」「愛德華,謝謝你幫我把這條渾身是泥的小狗洗乾淨,你對動物很有愛心。」
「愛德華,你的花長得很可愛,你應該多種一些植物呀」
正是因為有了正確的「行為範本」,愛德華才能「欣然照做」,一步步改變自己。
鼓勵和表揚孩子,別忘了緊緊圍繞「受到表揚的」這個主題進行。
《愛德華-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作者是英國繪本大師約翰-伯寧罕,1936年生於英國,12歲進入夏山學校就讀,20歲進入倫敦中央藝術學院正式習畫。2019年1月4日,伯寧罕因肺炎逝世,享年82歲。
伯寧罕的作品中經常傳達強烈的兒童至上的訊息,在他的筆下,孩子們不會受限於成人世界嚴謹無趣的規範。這可能與他曾在夏山學校上學的經歷有關,創辦夏山的校長尼爾曾說:我們堅信,兒童的天性是純潔善良的,而絕非污濁邪惡的。
這句話,用來形容愛德華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支持紙質繪本閱讀,完整繪本請購買正版圖書
※如何安撫兒童情緒?※讓家長頭痛的「小任性「※愛磨蹭做事拖拉 專家支招如何打敗孩子拖延症(二)※讀書之《惡童日記》
TAG:兒童教育 | 兒童心理 | 鼓勵 | 教育方式 | 嚴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