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心態自信?


謝邀

噠噠噠,本文分享6個提升自信的小方法,只要你照著做,它們一定是非常有用的。就是這麼自信嗯……

唔,我們來談一個很重要很重要的東西——自尊。這裡的「自尊」,準確來講,包括「自信」、「自我認可」、「自我接納」、「相信自己的價值」等一切對自己的正面態度。

我值得擁有美好的東西」、「我能夠通過努力得到想要的事物」、「我也挺不錯的」、「我的需求很重要」……想一想,如果這些正向的想法,是我們對自己的核心信念,生活會有多少美好的不同。

唔,這篇文章提出的6個方法,會幫助你成為一個「高自尊」的人。

是的,自信、自我認可、自我接納,都是可以習得的。

「覺得自己自己能夠應付生活中的挑戰,並且值得享受快樂。」——這是Nathaniel Branden(納撒尼爾·布蘭登)對「自尊」的定義。

布蘭登被很多人稱為美國乃至全世界的自尊運動的先驅,他在《自尊的6大支柱》中,提出了培養自尊的6條重要實踐,這本書很值得一看,非常全面詳盡,但是有點難讀。冷冷把重點抽取出來,並且翻譯成人話嗯。

第一條,要「有意識地活著」。

日常生活中,我們做的很多事,比如玩兒半天手機、到點了去吃飯、賴床到中午12點、看別人參加社團自己也去、看別人考研自己沒想清楚也跟著去考,都是任由自己被「外力」控制。

你要學會「自我覺察」,你所做的選擇,是出於「無意識」,還是經過仔細考量後主動做出?

保證你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你的意識是清醒的,知道你自己正在做什麼,知道你是因為什麼做這件事,知道這樣做會帶來怎樣的結果?而不是出於「將就」、「湊合」、「逃避」、「跟風」,而做了眼下的決定。

冷冷的感覺是,「有意識地生活」,會讓自己時刻覺知到,「我」在掌控「我自己」。

第2點,我們要「說到做到」。無論是對自己的承諾,比如說:我8點開始學習,我晚上9點去跑步;還是對他人的承諾,比如說:我這周日把這本書還給你。

無論大事小事,如果我們「說到」卻沒有「做到」,「本質上是在對自己說,我的話無關緊要,不重要」(Tal 語)。

如果我們的父母、(男/女)朋友,答應我們的事情沒有做到,不用超過三次,就基本上失去我們的信任了。

說到做到,言行一致,「就是以行動對自己說:我的話很重要,我很重要。

我們常常對別人信守承諾,對自己信守承諾,也同樣重要。

我向來有話直說,說到做到,這就是我的忍道。」——我中二年代的偶像漩渦鳴人。哈哈哈哈,鳴人真的對任何事都全力爭取啊。

人不能長期處於「隨性」、「自我放逐」的生活之中,那意味著你什麼都可以做,也什麼都可以不做,可以做到三分,也可以做到八分或者零分。

任何你狀態最糟的時候,一定是失去目標的時候。無所適從,被拋入巨大的虛空之中

附:

如何活得更有尊嚴——從《自尊的六大支柱》出發

有意識的活著是一生,無意識的活著也以一生;有價值的活著是一生,無價值的活著也是一生;有尊嚴的活著是一生,無尊嚴的活著同樣是一生。只是這兩者,最終產生的結局卻有著天壤之別,不敢說一個是天堂一個是地獄,但也差不了許多。人的生命歷程永遠是一條單行道。我們的生命不可避免的會走向衰亡,既然都是一生,何不讓自己在離開的時候面帶笑容從容而去?

如果選擇前者,那該如何去活得更有尊嚴?這其實包含了六個方面:

有意識的生活

什麼是有意識的生活?有意識的生活意味著我們對自己的生活要有清晰的認識,對自己的需要和目標有明確的認識,知道自己的價值所在,知道自己的缺憾,敢於面對那些缺憾而非忽視或掩飾它的存在。也就是說,我們需要去面對自己而不是去逃避。在自己逃避的時候要能意識到,如果意識不到自己在逃避,那就不叫有意識的生活。這也是一個不斷進行自我認識的一個過程。它不僅可以幫助我們認識自身,從而獲得更好的生活。

自我接受

自我接受需要我們全然接納自己,接納自己的好,同樣接納自己的不好,承認自己的所思所感所作所為,不要漠視和逃避(逃避有可能是不接受自己的弱點),承擔那些應有我們負責的義務。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局限,能力、認識、性格等都不可能盡善盡美。這些局限或說缺憾,可能會讓我們自己有意無意的犯一些錯誤,這些錯誤也許會帶來很多的痛苦,甚至無法彌補損失。面對它固然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如果忽視它那麼就浪費了一次認識自己的機會,也難以成長;但另一方面,如果因為這些錯誤讓自己後悔、自責或內疚,這也就表明我們沒有接納自己,也就是不接受我們自身的局限,這樣無疑徒增痛苦。我們的權利責任都有一定的範圍,超過了這個範圍,我們是無能為力的。所以,要分清我們的能力責任範圍,不為那些我們不能左右的事情而內疚。

自我負責

我要為自己負責,為自己的選擇和行為負責,為個人的幸福去負責。這是基本的要求,離開了這些就談不上為自己負責。除了接納自己的局限不為超過能力範圍而自責內疚,那些在我們能力和責任範圍內的或者因我們而造成的不好的影響的,我們應該為那些負責。比如,因為自身的情緒問題而給他人帶去了困擾,我們應該要去負責,因為它在我們的能力範圍之內,情緒的問題是可以通過認識和控制去改進的。為自己負責需要在過好自己生活的同時,不要給別人造成不愉快的體驗。這是一條基本的原則。

自我負責有一條是絕對不容忽視,那就是為自己的幸福負責。這一點在婚姻中尤為重要。可能有很多人不滿意自己的婚姻,但迫於為孩子考慮而選擇痛苦的生活。這其實違背了為自己的幸福負責的原則。解決這類的問題,首先要想想到底是自己的問題還是對方的問題,如果是自己的問題,那麼自己該做和調整?如果是對方的問題,那麼能不能引導其改善?(此處尤為需要注意,注意自己是不是把責任推卸給了另一方)如果都不能的話,又不希望繼續痛苦的生活,離開也不失為一個好的方式。可能有人要反駁:你不理解具體的事情,光在這將一些沒用的道理。還真不是,實情可能比較複雜,但是要知道選擇幸福的權利始終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裡的。一個人也可以好好的生活,沒有誰必須依賴誰生活。這裡可以參考《遇見未知的自己》的第二十章。也可以繼續留在婚姻裡面,全憑自己的潛意識去判斷,可能不滿意婚姻僅僅是出於抱怨,希望獲得大家的關心與同情;可能比起一個人生活自己更願意選擇現在不滿意的婚姻;也可能自己沒有勇氣一個人生活,所以被迫繼續。不管做出如何的選擇,記住一點:選擇幸福的權利一定要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因為任何人沒有權利強制支配我們!

自我維護

現實比我們親眼所見的更為複雜。要想更好的生活,那就必須做好自我維護,也可以說是自我保護,保護自己的利益不受外在的侵犯。可能我們做好了自己,但不能保證他人也和我們一樣做好自己,或從物質上或從精神信念上有意識無意識的冒犯自己,此時,我們有權維護自身,甚至做出強有力的回應。比如,發脾氣被認為是不好的,一度被壓抑著,但是,必要的時候,發脾氣也是為了保護自己讓自己更好的生存下去。我們有權利那麼做,對那些無理之人我們也必須那樣做。這麼說不是慫恿亂髮脾氣,而是在適當的時候去維護自己,維護自身的尊嚴、信念、情感甚至價值。

有目的的生活

為什麼要有目的的生活?要回答這個問題,先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生存的終極目的又是什麼?其實,這和有意識的生活的是相關聯的。首先我們要意識到,自己的需求是什麼,然後要弄清楚如何才能實現那些需求。根據馬斯洛著名的需求理論,我們有實現自身價值的需求,而這就是我們生存的終極目的。既然要實現自身的價值的需求,就必須要有目的的生活,否則我們就不可能實現自身的價值,可能這一生也就渾渾噩噩的虛度了。這也就要求我們必須有目標,配合著目標有具體的行動計劃。有人會有這樣的想法:整天做計劃生活不累么?如果有這樣的想法,那麼請小心,可能這是在為自己的懶惰在找一個借口。願景、夢想和目標,如果沒有計劃和行動去支撐,想要實現幾乎是不靠譜的。

那麼怎樣才算有目的的生活呢?要想有目的的生活,我們需要回答這樣的問題:我在做什麼?我為什麼這麼做?也就是說,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以及為什麼這麼做。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把做這件事情的目的主動想清楚,而不要等到周遭人都不理解的時候慌忙給自己找一堆自己都不相信的借口。這也就意味著有目的的生活是主動的生活而不是被動的生活。

個人誠實

不難理解,除了信守承諾和言行一致之外,我們還需要公平、正直的對待他人。做到這一點,其實不是那麼容易,但能否做到個人誠實關乎著他人對我們的信任,而信任可以促使我們更好更自由的生存。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建立起來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難的做法就是努力去做好個人誠實,對自己坦誠對他人坦誠。對自己坦誠就是如前所說,接納自己,不逃避問題,使自己的行為和價值觀相匹配。對他人坦誠意味著,除了確定是為別人好的考慮所說的謊言外,需要告知真相。

那句話怎麼說的?

「建立信任需要幾年的時間,而毀掉信任只在那幾秒鐘!」


豐富自己的學識,讓內心變得很飽滿,然後讓外表也跟上步伐,不說有多好看,至少要會打扮


努力吧,試著每天早起會兒,每天看會兒書,每天運動會兒,先培養一個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取得學業或工作上的進步,慢慢就會自信起來


努力多學點東西,然後變優秀


首先要忽視他人的目光,然後平淡的對待失敗就行了


推薦閱讀:

再自信一點,你才會更有吸引力
感覺自己長得不好看,父母也嫌棄我眼睛小,感覺他離開我也是嫌我丑,十分沒自信,想整眼又不敢,一直不高興?
有沒有那麼一件事讓你突然失去信心?你又是怎樣度過的呢?最後你戰勝了嗎?
中國式自信:別再歐式、美式、法式了,這才是屬於中國人的院子
你有沒有自卑過?

TAG:自卑 | 自信 | 缺乏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