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經常一腔好意卻被誤解,甚至惡意揣測,連至親都如此,是我的表達方式不對嗎?
被人接受的才是好意,不被接受的只是一廂情願。
被惡意揣測多半來自於當時的語境,當事人對你的感情,和當事人的思維慣性。
有時候的好意要考慮是不是別人想要的,有時太過於「好意」會對別人造成困擾。講一個我身邊的一個例子吧:一個女生心思細膩,與人交際也是不錯,但有時卻常常犯一個錯誤就是,與人聚會總是問起別人的老公,對別人的老公出一堆的建議,比如有一次,一個朋友與老公的領結婚證紀念日,她主動與人說那天到他家吃飯,大家聚聚順便給他們紀念慶祝。接下來的事情我就不說了,說這件事的意思並不是說那個女生存在多餘的心思,而是有時太過於主動介入別人的生活了,當有的事情不是你所能介入的,就不要主動介入,若是過於主動,別人想到的不是你的「好意」,而是反感。有時人需要有點自知之明,懂進退,什麼事情都有自己的一個度一個衡量,同時也要知道別人的底線在哪裡。
可能是希望他人理解自己吧。但是不是人人都會換位思考替他人著想。做好自己,無愧於心就ok
你的一腔好意對別人來說未必就是好的
那或許是施於人者,人之不欲…首先,你的問題標籤是人性,而你的疑問更像是,人際交往,關係,心理,家庭,等相關的話題。
然後,你可以把自己的好意表達給身邊的比較好的朋友,看他們的反饋是否理解到自己的好意。傳達一個可能是偶然,但如果你表達給每一個人的時候,都是這樣,那就是自己的問題。你表達人群可以是,家人,朋友,好朋友,陌生人等。這些互動可以讓你知道自己是否是表達方式的問題。
其次,可能是你身邊的親戚或朋友都是這樣的人,自己就是所處這樣的環境,處處提防別人,處處算計別人等等。
再其次,你個人對於他們的表達方式,可能存在過度的解讀,實際上他們可能並沒有這個意思。
以上
1.「表現欲」≠「好意」2.你的「好意」傳遞的時候是否使他人感到不愉快,下次表達好意時可以留意下自身感受,根據他人的反饋,來判斷他是否能感受到你的好意,一般來說但他人反饋給你的信息既無邏輯,又包含情緒化,多半是誤解你了。3.語境情緒「你天天在家那麼閑怎麼不把地板擦乾淨?」「我今天下班回到家太累了,你能幫我把地板擦一下嗎?」以上是請求的案例,你可以感受一下~
可能你的好意不是他們想要的,就像小時候父母逼我們好好讀書按時吃飯,我們不是也很煩他們
推薦閱讀:
※這麼多年你是否依然向善?
※《都挺好》最深隱喻:世界上的許多人,都是這樣「不好不壞」的人
※人真的是為了別人而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嗎?
※人是不是愛跟風?為什麼?
※死刑的廢除能給國家帶來什麼?
TAG: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