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成為一位成熟的男生?
等什麼時候,從提問者變成優秀回答者吧。
所謂成熟,永遠不可能一蹴而就。
它是你人生閱歷的積累,是你不斷學習,不斷成長的結果。
等你說出: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多的時候。你就離高血壓不遠了。(大誤)
謙遜,同時擁有豐富的生活經驗,順便還禿了頭,你就真的成熟了。
就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迴音。
瀉藥
你要去經歷,感情,生活,工作,家庭等等,經歷那些你能經歷的事情。
你經歷了這麼多事之後,你的內心就足夠強大了,遇事不慌,沉著冷靜。
為啥都說大叔有味道,因為經歷的多了,人也就穩重了。
努力做一個主動的人就是一位成熟的男生。
被動有兩種含義:1.受外力推動而動 2.受他人的影響或牽制而發生行動首先。被動的人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沒有主見,自己怎麼都行,永遠處於配合外界的狀態,完全沒有主動去做好某件事的慾望。而這種永遠都處於被動的狀態的內在原因就是極度缺乏安全感,而更加直觀的體現就是潛意識裡面渴望避免失敗。
請先閉上眼睛,思考你是否是一個被動的人,或者你身邊是否有被動的人。
其實,每個人的天性都是主動性的,只是後天的成長環境,使我們腦海中的認知和想法發生了改變。當然不可否認,人與人之間的硬體也是有差別的(你會在失意的時候用這個事實安慰自己否)。其實人們對於外界許多事情和刺激的負面感受和行為反應,並非源於事件和刺激的性質,而是我們後天的這份認知與想法,也就是現在很潮的一個詞-三觀。例如,外面天氣很好,正好下午有沒有課。喜歡打球的張三想著出去和朋友一起打球。而作為同一個寢室的老王卻不這麼認為,他覺得好不容易可以休息,應該呆在舒適的寢室里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不應該出去被外界的環境打擾。被動的人在接觸外界的時候,內心總是會有一種自動化的慣性思維:我不可愛,我不受人喜歡;我不能勝任,我沒有能力;我是沒有價值的人等等。這種慣性思維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追求完美主義的過程中不斷的失敗,自己的世界越來越缺乏安全感從而累計起來的一種慣性思維。那麼,為何會去追求根本不可能的完美主義呢?很普遍的原因就是小時候經歷過苛刻的批判和不接納,或者父母在孩子小時候就有意無意的表達了太多的不滿,指出了太多的缺點,讓一個人漸漸把自己表現的缺點和不足當成了不可接受的東西。記得2016年很火的一道高考作文題。A同學第一次考100分受到了獎勵,第二次考98分挨了打;B同學第一次考55分被揍,第二次考61分得到了表揚。慢慢的諷刺意味的背後何嘗不是反映的中國當代家長對孩子的無底洞般的渴望。而每個人生來就不是完美的,在過多的受挫後,他們會漸漸養成一種以避免失敗為宗旨的日常生活活動,在自己建立的舒適區內待著。潛意識裡對自己的評價漸漸越來越低,養成了一種自己不如別人的感覺,認為別人一定會比你做得好,從而不斷去配合別人,自己什麼都行,表現的非常沒有主見。
而主動性的人最外在的體現就是追求成功,目標性。他們會有自己的關注點,重視自己的狀態以及情緒的變化等等,並且時刻放在心上。人生第一大事就是如何達到我要取得的目的。他們並不會懼怕失敗的恐懼感,成功或者追求的過程帶來的滿足感更讓他們在意以及渴望。這種性格的好處是什麼?再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很多人上了大學只談過一次戀愛,為什麼?就是因為第一次失敗後,潛意識裡將談戀愛視為禁區。當然,也不乏很多人炫耀自己以前談過多少女朋友,並且還跟你分享一下以前他們合影的美照。你的那位朋友不一定很帥,對吧。那麼為什麼他們就可以談很多女朋友呢?因為他們對談戀愛本身很感興趣,他們追求的是談戀愛這個過程,而不是僅僅找一個女朋友。他們也會有被拒絕的時候,獨自一人傷心難過等等讓人落寞的時候,但是這類人依舊會去追女孩,談戀愛。我身邊就有一個類似的朋友,他初中的時候追一個女孩,送過水,送過巧克力等等。一個月後,那個女孩不僅沒有感動,還很厭煩的跟身邊人傾訴「如何他繼續死纏難打,我就叫人打他」(至於為什麼我知道,讀過初中的人應該都知道)初中他無疑是失敗的,但是高中他卻談的風生水起,雖然只談了兩個女朋友,但是人家該做的都做了啊!
好了,言歸正傳。就總結身邊一些人的經歷,我覺得主動與被動的差別在意一種性格在意過程而另一種性格更在意結果。
低需求的人對於一般控制慾望極高的人而言,兩者可以是說是一拍即合朋友,兩者相處十分和諧舒服。不過,這種人卻無法和一般的人有十分好的友情發展,一方面你很難讓他們對你產生興趣。另一方面,你的被動會讓他們產生一種心累的感覺,畢竟誰都不想無緣無故的成為保姆。
當一個人接受外界的反饋都是負反饋調節的時候,那麼他會做什麼?能做好什麼?只有默默的封閉自己,漸漸失去了天性。
而如何去做一個主動的人?首先,關注自身的建設,提高自己探索的慾望,擴展自己的興趣,增加勇氣,通過一些刻意的鍛煉去提高自我評價。
俗話說:站著說話不腰疼。想要成為一個主動的人,並不是嘴上念念就能漸漸成為一個主動的人。
首先,關注自身建設應該從何做起?每個人天性都是極好的,不過後天的環境影響會讓我們的品性發生一定的變化,而我們關注自身的建設就是為了減少以及清除壞的影響對我們品質的影響。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逐漸培養性格上面的自信感以及自己的個性,慢慢就會感覺自己的獨一無二性,從而孕育自己內在散發的自信感。
說實話,上面的那段建議都是廢話。相信會寫作文的人都可以寫出來。那麼現在就跟大家分享一下真正的乾貨!第一:多看書堅持寫日記。史書記載曾國潘年輕時十分虛偽,傲慢並且好色,經常盯著別家的女子看(和當代年輕人是不是很相像?)但是最後史書評價他的為人卻是沉得住氣,深藏不露的人,甚至有人稱其為半聖!這一切都是從他寫日記開始,但是拋開他年輕時的性格缺點,不可否認他的學識是極高的。所有我在前面加了多讀書。至於讀那些類型的書,中國近現代史,基礎的心理類的書籍,雜誌應該都有涉及最佳。
最後,祝願每個人都能過的稱心如意,做自己人生的贏家。
人不必要非要成熟。
自律使你變得更加優秀
出社會,多接觸人情世故你會成熟的。談戀愛,多接觸異性,感情上你也會成熟一點。
當你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你已經向成熟邁出了一步
當然,在我看來,邁向成熟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和自己達成和解的過程,或者是一個從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到知道自己不知道,再到知道自己知道的過程。(個人觀點,歡迎評論,不喜勿噴,謝)
其實吧成熟是心態上發生的變化,需要經歷一些事情來改變。裝成熟和學來的成熟只會讓自己變得更糟糕更迷茫。大致就是這樣吧
成長要承受代價
去積極的生活
接受生活的洗禮
抱著吃一塹長一智的心態,去經歷人生吧
生活的磨練,苦難的洗禮
四個方面吧,言行舉止。
說話得體,言之有理,有禮,
行而向上,光明磊落,行正,
不需要刻意練習,也沒有捷徑可走。經歷的多了自然你就更複雜了也就更成熟了,當然也不必要刻意經歷,人遲早都會因為社會的磨礪而成熟的,不在今天,也在某一天
當你不再問這種問題的時候,你就成熟了
中國人最大的悲哀就是:一直努力地去能為別人,卻總不願意成為自己
這是個大標題。
建議百度,畢竟打字很累。
有些人生來就是這個樣子,蘇有朋40歲看起來還是孩子。童心不老有啥不好,男人永遠都是長不大的孩子
最根本來講吧
控制脾氣和慾望
從內到外的給予他人應有的尊重
做事沈穩 遇事臨危不亂 多見世面 負責任 明白要成為什麼就要犧牲什麼的.
取決於你對成熟的定義,當你知道父母掙得血汗錢不容易的時候,你就開始長大了,你父母問你還有沒有生活費你笑著說我還夠用的時候,這算是一種成熟。此外,成熟還有別的體現,責任心更強,學會了承擔。等等。
該成熟時成熟
該幼稚時幼稚
怎麼樣成為?經歷吧 經歷的多了 就懂了
推薦閱讀:
※一個成熟的人會給自己貼標籤嗎?
※超乎年齡的心理成熟會給人帶來哪些困擾?
※感覺上了大學自己越來越空虛怎麼辦?
※李江濤:成熟的第一標準,接納自己的出身
※過早成熟真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