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7 9700K用風冷還是水冷?
如題,入了一個i7 9700K 平時睿頻5.0,原裝散熱器慢慢就壓不住,過熱降頻啦,有什麼可以推薦的散熱器嗎?
只有我關注的點不同嗎?
9700K為什麼會有原裝散熱?
我的態度是,風冷水冷都可以,但是要選好
首先關於97K睿頻是4.9GHz,然後全核睿頻是4.6GHz
我也是97K用戶,用的是利民的單塔散熱TA120ARGB(還是挺貴的),全核5G的時候也沒問題
利民銀劍/貓頭鷹D15之類的是風冷啊,但是性能打大部分水冷還是可以的,不過當然機箱風道要好
但眾所周知,120水冷就是廢,同價位風冷吊打120水冷
所以上風冷水冷都可以啊,只要壓得住
風冷可以最大化性價比,但是要有機箱風扇加持
好的水冷可以順帶解決機箱溫度問題,不用考慮風道
謝邀
首先糾正題主一點:9700K睿頻是雙核4.9全核4.6。5.0應該叫超頻了。
關於散熱的選擇,個人還是建議9700K、9900K這種功耗較高的U選擇水冷。
原因不是說水冷的性能好,要知道,同價位水冷的性能其實相比風冷要低。但是水冷的最大優勢在於,它可以將所有CPU的熱量封鎖在冷卻液的循環迴路當中,從而保證機箱內的空氣溫度在一個較低的水平。這一點對機箱內的其他部件,特別是風冷的顯卡非常友好。這也是水冷相比風冷最大的優勢。
而風冷做不到,如果CPU的發熱越大,風冷散熱器的性能越好,機箱越是接近悶罐,這一點越是明顯,因為機箱風扇來不及將機箱內的熱氣抽走,導致整機內部氣溫的上升。但是如果U是9400F或者9100F這種的,上水冷沒必要。水冷在這一級的U上體現不出效果。但是到9700K就很有必要了。
當然如果是開放式機箱的,另說了。因為我自己沒用過,也不好下判斷。
另外9700K我現在自己在用,搭配的就是酷媽的240水冷。題主可以參考一下。
你哪買到的9700K帶原裝散熱器?
這個我想我比較有發言權,一方面我自己的主力平台用的就是9700k+Z370,另一方面,從百元以內的四熱管單塔譬如玄冰400,AS120一直到譬如D15s,阿薩辛三代等頂級風冷我都差不多有用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我的那篇文章。這裡糾正一下(有兩位答主也有提到) 1. 諸如9700k這種可超頻的CPU,英特爾是不會附贈原裝散熱的 2. 9700k的單核最大睿頻只有4.9G,全核心睿頻更是只有4.6G,5G是需要手動超頻超上去的,這個就不能稱之為睿頻了。
先說結論,即便是目前市面上普通的百元級四熱管單塔,在風道良好的情況下也能夠輕鬆壓制住超頻5G的9700k(可能感覺很不可思議,不過事實就是如此),我自己的測試條件都是把電壓加到1.4V進行FPU烤機的,即使是如此,四熱管單塔中相對較弱的酷冷T400i也依舊能夠壓得住保持不降頻,相信大部分人日常應該不會把電壓加到這麼高,也很少會去遇到fpu這麼高負載的場景。具體推薦的話,我這裡推薦雅浚新出的G3,這款散熱目前是四熱管單塔的天花板(其他沒有任何一款有資格和它叫板),在1151平台上甚至有越級的表現(我並不是在夸夸其談),目前某寶活動價可以到99,如果你覺得這個牌子比較冷門不熟悉,也可以考慮利民的AS120,更貴一些的可以考慮采融A3 evo,或者是利民TS120。
這裡說一下關於風冷和水冷的選擇,風冷在裸機平台可以有很好的性能表現,裝進機箱內的話比較考驗機箱的風道,而且風冷散熱受顯卡的影響比較大(顯卡產生的熱量上升傳遞給風冷散熱器,變相等於提高了環境氣溫),優點在於風冷保險一些,故障率低,價格相對更便宜,水冷的話在機箱內的表現受影響較小,相對更美觀一些(RGB),不過缺點也很明顯啦,就是會存在漏水的風險,而且價格也相對較高(一兩百塊錢的風冷我敢很放心地用,一兩百塊錢的水冷我是不敢買),鑒於我自己也沒用過什麼水冷,這裡就不作推薦了,我個人更傾向於風冷一些。
建議水冷,哈哈我的是8700k
說起BARROW這個品牌,經常玩分體水冷的DIY玩家一定非常了解,可以說這個品牌在業內的知名度非常高,其配件新品的質量很不錯,備受好評。對於分體水冷不僅玩法高級而且專業性也比較強,一般的玩家是不敢輕易嘗試的。或許是考慮到這一點,最近廠家推出了一體式的散熱器。這款LTCPR-360炫影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就是BARROW推出的第一款一體式水冷產品。那麼,它的效果到底如何,今天就為大家探索一下。
開箱
▼可以說這是我見過包裝最低調的一體水冷散熱器,正面只有BARROW 字樣和logo以及點綴的六邊形,再無其它內容。整體的為黑色,神秘又低調,和下面HCG850金牌電源的包裝形成鮮明的對比,金色包裝的安鈦克HCG太囂張了,哈哈!


▼包裝盒的後面是這款一體水冷的參數,不過既然在大中華銷售,還是來點中文親切一些。
▼BARROW LTCPR-360炫影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全家福:水冷主體,說明書,配件盒。之前購買的水冷都需要自己安裝風扇,這次直接給安裝好,節省了我們很多時間。

▼因為支持英特爾115X平台和X99/X299平台,所以配件里的東西還是非常豐富的。此外,還有一根連接主板的5V ARGB的轉接線。

水冷細節:
▼BARROW LTCPR-360炫影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顏值還是很不錯的,通過圖片我們可以看到3支120mm的9扇葉的靜音ARGB風扇,不僅燈光效果出色,在性能方面也值得肯定。


▼水排採用低阻力結構設計,有助於提高水流量,均勻密集的鰭片更利於熱量的快速傳導,提高散熱效率。

▼冷頭外殼採用鋁合金材質加工而成,採用了陽極氧化的工藝,提升了整體的質感,而且手感也不錯。
▼冷頭採用鏡面設計,內置了白色的logo指示燈,以及無限炫影燈效。在點亮的那一刻你會發現燈光是如此的漂亮。此外,冷頭採用了8級定子繞組馬達,使用陶瓷軸承,可以為水冷提供充足的動力,保證水冷出色的完成工作。

▼純銅大面積底座,可以更好的帶走CPU熱量,最大化的起到導熱效果。另外,水冷採用高壓加固多層密封轉動介面,既保證了密封性,同時也提升了冷頭的安裝便捷性。

▼水冷採用EPDM+IIR高密度聚乙烯共混物水管,外部包裹高分子纖維蛇網,適用各種安裝環境,無懼安裝過程中的水管的彎折。

▼水冷的供電線,因為內置了RGB燈光系統,所以我們並沒有看到外置的控制器,也就是說你的主板不支持5V介面也同樣可以達到內置的燈光效果,這一點值得點贊。

其它硬體:
▼好馬配好鞍,這次為了展現炫酷的RGB燈光,直接購入了兩面通透的安鈦克P120機箱搭配的電源是HCG850。


▼為什麼選擇安鈦克P120,首先這款機箱側透效果好顯而易見的。主要的還是因為它是底部進風,可以很好的幫助顯卡散熱。如果你有pcie延續線,那效果會更加的出色,底部進風,顯卡豎裝,直接由後方排出,可以很好的解決顯卡散熱的問題。此外上置電源倉給電源的散熱空間也大了,這樣可以有效的保護電源的使用壽命,之前底部裝的電源,直接下吹,但是往往空間也就有3厘米左右,安鈦克P120不一樣,整個的內部空間都是它的散熱區域,而且後置的風扇會快速的將熱氣帶走,這樣的效果尤其是在夏天最實用。


▼另外還有一點,機箱背部的空間大,適合走背線,即便你是新手,出色的空間也會讓你遊刃有餘。

▼Hcg850金牌電源,十年質保。這款電源採用的主動式PFC+全橋LLC諧振+同步整流設計,+12V輸出電流最高可達70A,相當於840W功率,+3.3V與+5V則通過DC to DC電路從+12V調壓輸出,最高輸出電流均為20A,兩路聯合輸出的額定功率最高為100W,整體額定功率則為850W,基本可以滿足各種高端平台(例如AMD 撕裂者平台,或者是INTEL 至尊平台)包括多顯卡平台的使用要求。另外輸出端濾波電路使用的是全日系電容,品質保證值得信賴。

安裝:
▼個人喜歡,裝機喜歡先安裝電源,機箱的快裝板還是很友好的,簡簡單單搞定。P120的電源倉真大,差不多可以容納兩個HCG850了。



▼這出風口,真的太給力了,有多少熱量排不出去,哈哈!

▼這裡測試的處理器使用intel的9400,因此水冷的扣具之類的就選擇使用Intel的了。其實有人說我瘋了,為什麼9400要用360水冷,其實我在等今年的購物黃金日(你懂的),據說有很大的優惠,我的目標是9900k,哈哈!此外,目前使用的顯卡索泰的1660ti,裝機的甜品卡,N卡中為數不多的高性價比顯卡。



▼安裝過程這裡就不再多說了,安裝說明書很簡單。其實,既然你可以自己購買水冷,那麼安裝也一定不成問題!

燈光:
▼這樣的水冷效果你喜歡嗎?BARROW LTCPR-360炫影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整體的效果還是很不錯的,ARGB燈效確實要漂亮很多,我起碼是這樣認為的。


▼水冷頭ARGB的燈光是轉動的,可以看到一圈又一圈跑動著,創意不錯哦!


動態:


散熱測試
▼AIDA64是一款測試軟硬體系統信息的工具,它可以詳細的顯示出PC的每一個方面的信息。AIDA64不僅提供了諸如協助超頻,硬體偵錯,壓力測試和感測器監測等多種功能,而且還可以對處理器,系統內存和磁碟驅動器的性能進行全面評估。
▼在待機的情況下,CPU的核心溫度為37°,CPU為32°。

▼在滿載的情況下CPU核心頻率為3900MHz,已經自動睿頻,烤機11分鐘CPU核心溫度為53°,CPU為43°,可以說水冷散熱效果非常的出色。

▼停止測試的第一時間,可以看到溫度線下降的非常快,這樣說明了這款水冷的出色性能。

小結
總的來說這款BARROW LTCPR-360炫影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效果還是不錯。無論是ARGB燈光效果,還是大家最想看的散熱效果,可以說都達到了我的要求。目前壓旗艦的CPU完全不成問題。這款水冷也可以看到廠家的一些新思路,以往的風扇都是自己安裝,這款直接安裝到位。內置ARGB燈光系統,不再需要外置控制器,安裝起來更加的方便。不過有一點還是要說一下。目前三連體風扇已經開始盛行,水冷完全可以採用這樣的風扇設計。第一看起來更加的美觀。第二:減少線材的數量。安裝中我們看到雖然是安裝好的風扇。但是現場有6根還是有點亂糟糟的。希望以後直接整合到一根,這樣無論安裝還是顏值都可以在上一層樓。
此外,這款安鈦克P120機箱確實不錯。側透的效果相信大家都看到了,據悉這次黃金購物日還有優惠,喜歡的一定要去看看哦!
最後感謝你的閱讀,以上。

根據機箱和你個人選擇分析,還有你說的水冷是分體還是一體式,鑒於題主還在用原裝散熱器這種水平(97k盒或者散均不帶散熱器),我個人主觀認定你是想購買一體式水冷,
一體式水冷的優勢在於
1.外觀更好看,機箱內部看起來更整潔
2.通過冷排進行散熱,熱量沒有被聚積在CPU部位,可以根據機箱的安裝情況和機箱風扇形成風道,當然了,主要是更多RGB更多風扇,更好看
缺點也很明顯
有漏液風險,但目前購買例如九州風神或者酷冷這種一線散熱器廠家都有2年漏液保障(漏液導致硬體損壞包賠),一般來講,現在的一體式水冷技術很成熟,除了一些雜牌小廠,不然一般不漏液
再更加具體分析,散熱效率方面
風冷和水冷目前根據本人目前主觀經驗,如果是9700k的話沒有太大差距,當然具體也得看產品。同價位對比才有意義。如果說是9900k或者更高階的產品,水冷會佔有一定優勢,畢竟上到360冷排,更大散熱面積,和傳熱速度,風冷要壓制9900 k還有點壓力了,基本上這個u首選都是360冷排或者分體。
總結:對於9700k而言,無差,看什麼價格,什麼產品的問題,9900k建議上360冷排的水冷
不超頻。。。風冷 貓頭鷹d15s 和利民的銀劍ibe
超頻。。。必須要一個好點的一體式水冷。360冷排。 1500+ 左右的 分體太貴,不給您推薦了,但如果不差錢,我也可以推薦給你。
還有就是機箱風道散熱如何?風道好,就選擇風冷。
風道不好,還得選擇是水冷。360冷排 1500+
我的電腦風道散熱不太好,但我依然選擇風冷,因為沒錢上水冷啊。打開側面板就可以了啊。時間長了進灰?不存在的,n年前用電腦就專門買了個吹風機,風量很大,半個月把機箱抱出去吹一次,非常乾淨。
顯卡太重,一個顯卡支架50多,我腦子不好才買它呢,把電腦放倒橫卧。支架錢省了。
所以。。。電腦配件這東西
看你錢包里的錢
看配置
也看其他方面的,比如整潔度。
就像我一樣,又看中配置又沒錢的,那就犧牲整潔度唄,電腦橫卧在桌子上還開著一扇側面板,要多亂有多亂。但是省錢啊,至少省出來3000塊錢的分體水冷。至於那些1000多的一體式水冷,渣渣!誰愛買誰買,反正我看不上。
貓頭鷹U12S,我用它壓9900k全核5G,日常OK。
機箱風道也很重要,我用分型工藝define c,前面兩個換成14cm風扇,進風。
你銀箭ibe是風冷,愛國者120是水冷
你反人類四百也是風冷,恩傑x72也是水冷
你沒指出型號預算怎麼知道用什麼
體質好的9700K會在開了Multi-Core-Enhancement(不清楚中文,多核增強?)自己Boost到5G以上,120mm水冷一般能80多度,這個時候最好140mm或者240mm水冷,或者5熱管風冷
1.k系列沒原裝散熱。
2.五熱管以上風冷隨便壓4.9g因為我現在就是用這個。
最後,超頻有利於散熱,因為默頻電壓給得很高,如果你超全核4.8g,電壓低得超乎你的想像。
9700KF,1.32v,5GHz,AVX offset -1,Ring默認,散熱IB-E,FPU大概70多,P95最新第二項勉強壓住。
要求不高不用水冷,漏了就上烈士牆了。
首先我一般購物首選京東,因為售後確實不錯,雖然有時會收到二手,但是都可以很好解決,但是這次東哥有點離譜了!買的盒裝9700k,直接盒子都給我吃掉了!購買的盒裝給我散裝,我可以認為是欺詐嗎?假一賠十?
我是比較少買電腦配件,收到貨後遲疑了一下突然覺得不對,之前聽說盒裝和散裝完全是不一樣的東西,然後打京東客服,陸陸續續等了三天,其中各種協調.
總之總體情況就是經過他們調查,他們查看出庫的視頻和照片是有盒裝的,到我手上沒有盒子了,對此表示抱歉,一再保證產品的全新正品並願意賠付我20000京豆!還有就是他們查詢給我發貨的序列號和我三包證書上的序列號是一致的,但是當我想核對Ult碼的時候,這個cpu上卻看不到Ult碼!這就叼爆了!
所以請你們以後要當快遞員面拆包裹,如果遇到這種情況,立馬拍視頻留證,到法院一告一個準!這是京東自營,也就是直接告京東了,不想淘寶天貓那樣。
風冷水冷都可以,風冷性價比更高。哪個更適合要看是什麼機箱,哪個更喜歡,要看你自己審美。
睿頻5.0的9700K?真的假的。。。感覺我的97K是假的啊。
97K發熱還是有那麼點的。風冷的話得上個好點的~水冷的話至少也得好點的240的水冷
自己用的安耐美的240水冷~至少很好看~用的官超4.9~沒啥問題
我風冷用的微星的冰霜巨龍 最高溫度85℃……微星主板好像測的是核心溫度 比其他主板測的好像高一點……
不管在理論上還是實際上,傳統風道的風冷的效果大大優於普通水冷效果。
帶K上水冷。
先說結論:同價位下風冷性能略微強於一體水冷。
如果預算緊張,追求性價比,建議選擇側吹式六熱管的中/高端風冷,已經完全可以壓制5g的97k。
如果預算充足且注重顏值,可以選擇240或以上的一體水冷。一體水冷對比風冷的最明顯優勢就是顏值。其他優勢例如靜音,性能等並不明顯,甚至由於水泵運轉的噪音,靜音水平反而可能略遜於風冷。冷排尺寸越大,散熱壓力越小,噪音也就越小。一體水冷只推薦漏液全賠且質保長的品牌,比如恩傑,海盜船等。
推薦閱讀:
※【茶茶】神仙打架系列?TR4 1920X對比測試報告
※伺服器機箱和家用電腦有什麼區別
※電腦主板「天梯榜」,看誰主浮沉!
※提升信仰,美化機箱,鑫谷Moparty RGB發光板來了
※筆記本用戶都該看,如何讓你的本本cpu火力全開
TAG:電腦硬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