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現在的珠海與十年前或二十年前相比出現了哪些變化?


謝邀。本人從95年到珠海,至今,回答一下:

珠海市統計局公眾網,這裡有非常詳盡的數據,感興趣都可以查,我先開幾個坑,日後慢慢填。

一. 梁廣大,鄧公南巡時代的珠海領導人

1.金灣區的珠海機場

96年第一節中國航展在珠海機場開幕時,我在現場!

據說當年出現了很大分歧,首先,很多人認為,珠海根本不需要花巨資建立機場,廣州,澳門,深圳,都有了機場,再建一個競爭不過。

再有就是選選址是在市區,還是選在金灣。選在市區,可以提供為旅客提供最大的便捷,無論是對澳門,還是珠海,甚至中山,這就表示可以最大程度吸引旅客和投資,是當時看的最優選。但是市長力排眾議,決定在金灣建立,理由是當時將珠海作為一個整體,金灣要和市區共同發展。從地理上,珠海市區相對較小,發展空間有限。

從今天看,確實目光非常遠大,直接看到了今天珠海市政府的發展方向。但,當時確確實實拖慢了珠海的市區建設,在當時,建立機場的費用簡直就是天價。缺少了成功的招商引資和其他配套設施的支持,機場建立後,似乎只有兩年一度的航展稍微能吸引些目光,年年虧損,航班量少得可憐,甚至至今仍然落後於澳門。最後,不得不在2007年01月08日讓香港資本入股,在香港資本入股後總算扭虧為盈,航班量飛快增長了幾倍,才有今天建立金灣航空城的底氣。

2.板樟山隧道,1984-1990

大家車都買不起的時候,我們已經想到要鑿山洞了

當時珠海市區被分成南北兩邊,非常不方便。當時珠海市政府決定花巨資開鑿隧道,這是我認為花的最值的「巨資」了。不過那時候也有許多人反對,特別是雙向4車道,對當時的珠海人來說簡直是不可理喻。「車都不多一輛,還搞4車道,明顯是撈錢啦「,這是一些珠海人當時的想法,但,現在,從2017年,珠海市政府不得不對這條隧道進行拓寬工程,2020年要變成雙向8車道~

3.情侶路

「每當我看到那長長的蜿蜒的燈光線時,我就知道,我到家了「 --珠海人外地歸來

90年代,一條長28公里,從澳門關閘到珠海唐家的公路修建完畢。當時,因其美麗和綿長成為了珠海最具代表性的名片。

據傳言,當時要給這條路起名字,正在珠海視察的李P同志佇伶仃洋之邊,拂伶仃洋之風,一時間竟有忘卻歲月之感,不禁感慨:「真像是又回到青春年少戀愛時」。梁廣大接道:「不如就將此路命名 「情侶路「 吧。

傳言並不可信,但是這條路,經過了當年珠海市最繁華的三個區,拱北,吉大,香洲。不僅大大方便了市區的交通,也盤活了唐家灣的發展。如今,這三個區仍然是珠海的中心地段,唐家灣更建立起了珠海的軟體基地,和大學城,成為了珠海新的發展點。

也不知是伶仃洋濕軟溫暖的海風,還是「情侶」這詞過於直白,亦或是這優美的海岸線。總之「浪漫」這個詞從路建成起,跟珠海有了不解之緣。悠然而平和,隱約卻又確切地逐漸成為珠海人的一種情懷~

4.伶仃洋大橋

梁廣大 又叫「梁大膽」!

1980年,改革開放一年有餘,珠海成為了全國第一批經濟特區。迎來了史無前例的發展機遇,這讓梁大膽同志心中萌生一個大膽的想法。

當時,香港的經濟發展讓我們閉塞了多年的大陸人驚嘆不已,港資成為了珠海最為渴望引入的資本。奈何隔著伶仃洋,珠海的貨運要運到香港,要經過中山、順德、南海、廣州、增城、東莞、深圳,可謂穿州過省。即使後來有了九洲港碼頭,巨額的運輸成本,也使得珠海錯過了大量的發展的機會。要知道,當時的澳門可沒有現在風光。珠海和深圳的差距,有很大程度上源自於此。

於是,建一座從唐家灣連接淇澳島,內伶仃島,和香港屯門的超級大橋的計劃,在1983年提出。1984年的時候,鄧公南巡來到珠海。「梁大膽」興奮地向鄧公描述了自己的建設計劃。然而鄧公既沒有首肯,也並不否定。到了鄧公離別珠海之際,這位中國近代改革開放最具影響力的偉人送了珠海7個字:「珠海經濟特區好」。

30年過去,當年的伶仃洋大橋雖未建起,但一座更加宏偉的港珠澳大橋已然屹立在伶仃洋海上,成為了世界的焦點,稱之為珠海乃至全國的世紀工程也亦不為過。

無數的文人揮毫不吝讚美,我不必累述。我們不能忘記,建大橋者絕非僅有我們這輩,港珠澳大橋也許在工程上堪稱奇蹟,但30年風風雨雨,是無數智慧和勤勞的珠海人,默默付出,是整個國家的財力支持,這一步一步的腳印,是實實在在的!

5.「梁大膽」的時代結束

1998年,當珠海賽車場的轟鳴開始在唐家迴響,第二屆航展正籌劃當中時。梁廣大,這位珠海最有名的市長忽然卸任。轟動全城,一時坊間流言四起,自此,雖然珠海人的生活並被未打斷,但珠海市大刀闊斧似的發展戛然而止。

如何評價這位市長,一直是珠海人具有爭議的話題。首先,我們承認,他的目光非常遠大,許多對珠海的發展方針,至今我們一直沿用,比如說,主張主打發展高端製造業,輔以旅遊業,房地產,農業。比如,不顧在當時思想上對資本主義嚴加防範的大環境,毅然使用借貸方式開發珠海的各種公路,橋樑,機場等基建。你可以看到,國內其他地方的基建,隨著經濟發展很快又要重新建設,市區重新規劃,然而在珠海,有許多規劃在20,30年前就已經定下,並且沿用至今,珠海的城市定位和特點一直都未曾有太大的改變。

另一方面,我們又不大讚同這種,政府包攬似的開發模式。我們知道十二五規劃的時候,我國政界,知識界都一致認同,中國必須政治上,經濟上,都要改革,走民主路線。市場本身的特質,決定了,它比行政手段更加高效且符合需求。我們如果什麼都是規劃,不留給市場自己的決定權,結果必然得不到市場的肯定,金灣機場就是最好的例子。

2017年,珠海2年內換了4位市長,原因,大家感興趣可以查查。力排眾議,大搞建設的有,但有梁的遠見的,目前,嗯,目前還不好下定論。

總結就是,簡政放權,把更多的決定權留給市場,跟著黨的十二五規劃前進,在我看來是珠海一條開明的道路。

二.珠海大學城 --珠海活力之源

「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忠信篤敬」;「學為人師 行為世范「;「德以明理、學以精工「;「求實創新勵志圖強. 創建時間「。

中大 和 北師珠:

珠海有個非常好的優點,就是重視教育。我幾乎可以說,廣東省內,穩重點說前五,驕傲些爭前三。各位可以看看歷年高考的重本率,升學率,看看珠海教育局的投資,打聽下老師的工資水平跟收入,三個字「妥妥的」。

這裡重點說大學,珠海對大學的投資的積極性,說一件事大家就明白了,珠海這些大學所有地,都是免費的!從一座大學沒有,到如今有了中山大學分校,暨南大學分校,珠海北京師範分校,北京理工珠海學院,吉林大學珠海學院等,通通都是珠海市招攏過來的。今天日月貝那個地方,原本還是中央音樂大學的珠海分校,地談攏了,一分不要,結果聽說音樂學院居然連教學樓都要珠海政府出資,市府覺得這。。。,然後才沒有然後的。

中山大,暨大來的比較早,中大2000年建好的,當時給了一大塊地,以當時來講是給了最好的教學環境了。暨大稍微小點,但勝在就在市區內,環境還可以。這兩個學校都是跟廣州總部的招生,只是部分專業調配到珠海,大一大二在珠海,大三大四回廣州,這樣,算是比較早的模式。

北師珠,北理工,吉林大,就不一樣了。自己招生。這裡面北師珠跟其又有不一樣。北師珠比較特殊,它算北師大總部的分部,跟中大珠海一樣,只是可以自己招生,有自己的分數線,管理也是自己的。感覺有點北師大控股子屬有限大學的意思。有些專業特別是人文社科方面:哲學,歷史,馬列,社會學什麼的,經常有本部的大師過來授課,非常受珠海學子的歡迎,隔壁的北理工很多同學還會騎單車過來旁聽。

北理工離北師珠很近,跟吉林大是一個概念,屬於「學院」不屬於「分校」。都比較偏向理工類。理工類,北理是挺強的,比如是電子,軟體之類的,獲獎無數。跟北師大是剛好互補。所以兩邊都有些課程是兩邊的學生可以互相報課。籃球,足球什麼的友誼賽經常搞搞,北師珠的食堂可以說也算北理工的半個食堂,但反過來就不成立,不知道改善了沒有...

環境篇:現在好恰逢高考,多啰嗦一些。如果你考得上中大,暨南,直接去就是了。如果你糾結北師珠,北理,吉林大的環境問題,那還是可以看看。

結論是:北師大&>北理~=吉林。沒辦法,北師大地理首先就好,具體看上圖,三面環山,又有的是資金,請最好的設計團隊,建立以後一直有「亞洲最美大學」之稱。當然我覺得稱號水分挺多的,但是就廣東的大學來說,第一之位絕對可以爭爭。

食堂什麼的也非常好,中大,暨大,北理,食堂我都去過,無論菜式,種類,味道,北師NO.1,推薦三食堂(靠近麗澤樓)的二樓。

宿舍環境這個要分,海華,儀華,粵華什麼的,設施都一樣,新舊不同, 房間人數也不一樣。

北理就比較像傳統的大學,規劃非常方正,宿舍歸宿舍和教學樓區分開,像是畫方塊,沒什麼可說的。條件還不錯,操場很大。

吉林大,地理位置不錯,靠山望海邊,晚上可以出去吹吹海風。不過珠海這種半江半海的,味道稍重。記得17年颱風天鴿那時候,海水倒灌,三個大學的同學們在宿舍門口就能看見魚,不過其他兩個看的是鯉魚跟烏龜,吉林大可以看到海魚,也是有趣。學校非常大,綠化少了點,在逐步改善。

總體上差不多說這些,同學們按照分數線報,如果是珠海本地的,作為第一志願,這些學校都是可以減分錄取的,一般減20之多,算是學校對政府的合作。

大學的意義毋庸置疑,希望你們能喜歡珠海並且留下

三.房價

「大陸土豪買澳門,澳門人買珠海,珠海人買房變成中山人」

2015-2017年,估計是全國人民財富分化的幾年,珠海因為諸多利好,毫無意外的,甚至超常發揮地擠到了升幅速度的前五。更是2016年底以2w/平均價在一段時間內趕超省會廣洲。一夜之間彷彿珠海馬上要脫胎換骨成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這一定位讓無數投資客,公/私募基金,認定珠海的房價還在價格窪地。

可惜我沒有這方面敏銳的目光,我還在讀書的時候,只知道4萬億,是穩經濟,不知道拱北這麼多爛尾樓不久就會改頭換面。再過幾年聽說深圳已經開始飆了,深圳的舍友家裡每個月收租就能拿2w了,還要繼續買。最牛的是,13年,當時有位同學,把他爸給他買的車抵押到銀行。在拱北夏灣小區門口買車庫,15w/個,一買買了幾個,然後全家還貸。當時我們頗為不解。結果,那些車庫改做了小商店,月租超月供,升值到30w/個 僅僅兩年時間。

當然啦,我也毫無意外地錯過15年的牛市,比特幣。所以講道理,我是沒有資格談2018珠海房價的走勢的。所以,我們只能從一些權威那裡稍稍了解一下。

經濟學家張五常,油管上看的,認為粵澳灣區是未來亞洲經濟核心,深圳必然還會繼續騰飛,而深圳騰飛的背後是東莞的製造業支撐。香港有很完善的制度,有先進的經濟體制,法律和相關人才,地區化學反應值得期待。

整個灣區計劃要在2030年經濟總量超過東京灣,人口達到6700萬。政策上稱為「特區中的特區「。目前珠海橫琴這塊地已經聚集了粵港澳台4地的商團,包括李嘉誠,和記,中石油,中船等等...

總體來說,這個區域前途無量就是了~

但,珠海是否提前透支了這些利好?

這些事情我們知道,香港澳門大陸投資客當然更加知道,一早就炒起來了。雖然沒有辦法拿到真是可靠的數據,但是一些橫琴中介跟我說過,三分之一是香港人,三分之一是澳門人,還有三分一北方人(廣東以北)。

澳門人買珠海是由來已久的,199x年的時候,澳門平均工資已經超過1w/mop/月以,許多澳門人在拱北大量買房包二房,三房(澳門法律允許多妻)。你去問澳門的許多開的士的司機就知道了,他們月收入大概是2w-3w葡幣這樣,哪個在珠海沒有兩三套以上,不過很多人喜歡賭,輸光了罷。澳門的房價據說是10年13倍,而且住的不比香港寬敞多少。珠海可謂是物優價廉。其實澳門挺多事情值得八卦一下,它屬於悶聲發大財,雖說幸福感很強,但是大眾也有很多怨言,有空再說,比較有意思。

香港人其實差不多,就是深圳房價已經太高了,高到有的香港人算過一筆賬,加上來回通關等消費。香港還更加划算。於是,大橋一開,珠海成了目標。買定等退休。我對香港人的印象是,他們對賺錢的熱情和迫切感,廣東省內只有深圳人能與之一拼。當年,是香港人最先投資中山,惠州,「一台電腦的錢,收套樓」,是使得到現在香港人還津津樂道的事情。不論你對香港人有怎樣的評價,不得不說,一個地區的發展高度會很大程度上影響那裡的人的投資眼光,論炒房,香港人是我們師傅。

北方人投資珠海也有一段時間了,這方面我不是很了解。只是從90年代經濟特區開始發展,身邊說普通話有兒化音的同學越來越多,廣普越來越少。至今,許多父母講廣東話的家庭,孩子都只說普通話了,廣東話會聽不會說,不禁讓人唏噓。北方投資客開始一般是度假目的,後來變成了長住,後來變成純投資。最近,風聞,北方投資客要抽身珠海房地產,轉移別處。也不知道真假。

。。。

未完,但我提前給出我的見解,市區&>金灣,斗門&>橫琴。因為市區絕對是最穩的,有最好的醫療教育,二手房普遍2w-3w。金灣斗門,風險比較大,但是根據珠海十三五規劃,未來珠海人口,市區:金灣,斗門要接近 1:1,至於你信不信,反正目前的設想是這樣。金灣,斗門新樓盤是主力,2w出頭。橫琴目前5w-8w左右,不管未來升多少,就目前看,近幾年升值幅度不如市區。當然,你也可以說橫琴規劃為住地的只有1/10,屬於稀缺資源。但珠海市畫餅的事情太多了,動則5w起步的價格,我只能說貧窮限制我的想像吧~

。。。


2007年舉家搬遷過來珠海,十年有餘,我盡自己的努力回答這個問題。珠海的變化:

1、商品房擴建:前陣子的「人才引進」大家應該有所耳聞,有沒有人想過政府這樣做真正的目的呢?說的不好聽就是找接盤俠。

珠海的樓盤在周邊都在擴散,很多在珠海工作的朋友們都會在坦洲或者三鄉買房,因為珠海的房價實在……

2、房價飆升:珠海的房價,超出工資水平。在這邊的平均工資,我們這一代,靠自己的經濟能力,真的支撐不起這個房價啊。

至於房價飆升的原因,一來是珠三角+大灣區的概念,投資的人踴躍到不行。

二來還是我們最大的優勢,靠近澳門和香港。

三來,港珠澳大橋即將開通以及橫琴自貿區,畢竟是中央划下來的管轄區,所以它的房價可以去到6w+。

3、語言環境:南腔北調,現在基本上大街上,都是聽到普通話更多了,這個應該大家是有共識的。人口的遷徙帶來語言環境的變化。

4、中高端專賣店的增加:其實不只是珠海,廣州以及中山,都有很多中高端牌子入駐。比如:HM ,優衣庫,悅詩風吟…詳情了解請去華髮商都和揚名廣場這些地方逛一下哈哈。

5、人口增多:之前在珠海電視台工作的時候做過一個統計,2007年的時候大概145w左右,到2017年已經達到170w+。大概這些細節,都是中國在慢慢變化的縮影吧,不僅僅是珠海這樣,城市與鄉村都在發生著量到質的變化。

哦是了,我們在做香洲港這個號,那天特意去碼頭了解了些情況。一位漁民和我說的一句話,到今天都覺得意猶未盡。

「老香洲和以前變化很大,可是碼頭沒有變化,碼頭就是我們的家啊。」


我今年26 地道珠海人 所以應該有資格回答問題

太高深的我也不懂 就從所見所聞來說說

珠海這個地方 總給人一種不溫不火的感覺

就像是溫水煮青蛙 熟不熟另說 心裡煎熬那是一定的

20年前 我們一家還居住在南香里 那時候婦幼保健院只有現在佔地面積的一半大 就是大家經常看到的紅白色兩層磚樓

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去新香洲的一個學校住校 依稀記得那時候新香洲還沒有萬家 只有一個破破爛爛的廣富市場 梅華路也還是泥巴路

小時候父母在南屏工作 那時候珠海大道還不是現在的主道+輔道 就是直耿耿的一條大路

後面四五六年級校區搬遷去灣仔 那時候灣仔就是個無人區

後來大學畢業回珠海 看到了商都 看到了日月貝 去過了橫琴 進到了會展中心 也在喜來登吃過自助餐(不是一般的坑)

20年前 梁先生提議大手一揮力排眾議鋪出珠海大道 其高瞻遠矚 不可不服

才疏學淺 歡迎討論


現在回頭看二十年前的政策,當初黃市長,梁市長大力推動九州大道的拓寬和沿海情侶路建設真是一個很有遠見的決定,當年很多人都質疑為啥九州大道要拓寬成雙向四車道,直到現在,珠海車輛數量飆升到60萬(不知道有沒有記錯),道路通行能力接近飽和,吉大的通行還在吃這條路的老本。

建築和景點其實不需要講了,畢竟這些都是實打實可以看得到摸得著的東西,十三五規劃之後,珠海的交通網會更加的完善,金琴快線和興業快線的建設和開通會縮減唐家金鼎與市區之間的通勤時間,通往西區的香海大橋和其他道路建設也會縮減西區與市區之間通勤的時間。

說下老本行,珠海10年前地方環境法的設立算是走在了全國的前列,高於國家和省的環境要求,也的確給珠海的環境保護起到了一定影響,當然啦這也是一把雙刃劍,畢竟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這兩噴水,是不太可能徹底端平的。


我是2005年第一次來的珠海,那時候我還只是四年級,那時候沒有華髮商都、富華里,平常逛超市不是新香洲萬家、一加一(旺角百貨)和前山萬家,最遠也是家樂福和揚名廣場,對了揚名廣場的永旺那時候還叫吉之島。

當年吃夜宵的時候喜歡到888街那一帶吃。現在也是,感覺還是差不多,只是現在選擇的地方多了很多。

我住在中山坦洲十四村(就在嘉園附近,勉強能算得上十年前的珠海吧?),那時候的十四村還能在巷子里看到交易毒品,雖然現在的治安不怎麼樣但是感覺比那時候好很多了。十幾年了十四村房租價格還是沒多大變化,但是房價卻翻了幾番,從那時候貴的離譜的仁恆星園七八千到現在均價兩萬起。

人民西路、梅華路還沒有開始改造,珠海大道和明珠路是那一年封閉闊寬的。記得珠江台《今日關注》有一天播了一個新聞有說到珠海私家車數量16萬,遠遠沒有現在交通875說的60萬那麼多。

喜歡在野狸島玩,那時候還沒有聽說會建大貝殼。海邊沒有現在那麼多沙灘,感覺市區唯一的沙灘就是海濱泳場。我那時候的樂趣就是常常騎著一台小單車從十四村騎到拱北,或者坐著黃色的沒空調的1路、8路車從翠微坐到拱北,還記得有台1路公交車車牌是「粵C08080」。還記得第一次到拱北,自己不懂路只知道情侶路是靠海,就走到了情侶路。那時候的情侶路沒有現在那麼多公交站,我沿著情侶路從拱北走路一直往北走,走到累了才發現沒有公交車站,然後又餓又累的走到了情侶南路北公交站坐上了23路車才回到家。對了,情侶路靠近拱北那段那時候還能看到澳門機場的飛機起降呢。

十幾年前我還只是小學生,可能感知的不是很多,希望能回答到題主想要的答案。


推薦閱讀:

七月,遇見珠海的碧海藍天
KOC·EBA珠海賽區決賽火熱,本土化賽事催動電競產業
安排開關插座位置應注意哪些問題
對不起,我要去珠海了,別再找我了!

TAG:珠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