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民共治是儒家民本思想嗎?
不能贊成。
儒家思想強調民本,從尚書「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如保赤子」就一直在強調,孔子說「使民以時」,「使民如承大祭」,到孟子說「民為貴」,民本思想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民本也是仁政的基礎,孟子說仁政的時候,提到了很多理念,比如如保赤子,與民同樂,批評的率獸食人,以鄰為壑,其內在邏輯,我個人認為應該就是民本思想。
但是民本思想並不等於君民共治。我個人去理解民本的時候,喜歡用「如保赤子」去理解,也就是治理人民,就好像父母照料子女一樣。要保證他的衣食,要給他提供教育機會,要讓他有更好的發展空間。然而未成年的子女,在大事上當然要重點考慮父母的意見(這裡不討論極端的禽獸父母或者愚昧父母,只討論一般情況)。民本思想不是現在西方話語裡面忽悠人的「人人平等」概念。「人人平等」這個詞一說出來,就讓人本能地喜歡,然而仔細思考,這是個必須在一定前提下才能成立的概念。
空泛地談一個「平等」肯定不是儒家思想。空泛地談「平等」本身就是一種忽悠人的話術,平等只能在具體條件下去談相對的平等,比如人格平等、生命權的平等;而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平等是不存在也不正確的,比如上課的時候老師和學生怎麼可能平等?家庭裡面長輩和晚輩如果平等的話,怎麼對孩童進行教育,或者對老人進行贍養呢?疫情之下一個行外人和鍾南山平等的話,醫院該聽誰的?認真思考一下就可以明白,世界真正的運行,一定不是依靠一個空泛的「平等」的概念,而是各司其職、各盡其分,每個人要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而不要被一個美麗的概念「平等」、「自由」就忽悠了。西方話語經常是用這些概念忽悠人的。
既然如此,就該知道君民共治這種空泛的概念是很奇怪的了。都知道外行不能指導內行,都知道科學要由科學家做、手工要由工匠做,那麼也就該知道政治也是需要專業的。勞心者和勞力者自有分工,一戶人家內部的事情尚且不是所有的人都說了算的,何況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政治治理呢。
儒家的民本思想,是以愛護全體人民為根本思想方法和治國方法的理論。現在的人權理論就是民本思想而出。
而君民共治並不必然是民本的。比如君主鼓吹國家強大,鼓吹搶劫侵略他國封賞本國人民,很容易獲得本國人民的支持。然而這種君民共治,仍然是在作惡。
不是。儒家的民本思想是以民為資本,皇帝不是光桿司令啊,所以要有手下和財產奴隸。所以君與儒治天下(之民)。
:決不是唯一,只是奴役久了長達上千年,一般人己無法掙脫,包括你我。為此我心深受其責。無力改變它就亨受吧。
不是,民本思想嚴格來說就是一個廢話,除非管理者是個智障,不然誰不知道自己的權力來源於下層的認可?
民本的意思,說白了就是「人民是你享有特殊權力的資本」。
君民共治,儒家不是沒有,他們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個共治方法,開通一個特殊治理渠道,換成現代術語就是「支持實現路西法效應,並通過踢貓理論去緩和社會階層矛盾的特殊結構社會模型」。
共治這問題,其實任何的社會管理策略都離不開的,畢竟「每個人都是自由民,你所無法看見的地方必能看到對治的實現差異」,不然誰去舉報?要知道沒舉報在理論上就是「沒犯罪行為發生」,即便其存在,但也不存在。
但從職能上面,差異就大了,儒家不講求「罷免」,這是「怪力亂神」中的一部分。所以一旦出現「罷免」,那必然是流血革命,不然還搞個毛線的「克己復禮」。
說直白點,現在談共治的問題一直都是「下層對上層能有多少法定的反抗權力」以及其「生效程度」,而不是我在上面所述的同階層的權謀互斗,以及針對下層的處理辦法。
如果這麼界定,君民共治就不再是其民本思想了。畢竟,你治不了上層,你只能去勸、去跑路,結果成為了有名無實的「共治」,在春秋、戰國那會兒,跑路這模式的確很有用,但隨著秦統一之後,儒在民間影響力增加之後,這模式基本沒什麼用。
就像舉孝廉,你想有個好出路,麻煩先容忍你的撒比父母,否則你別想入仕。
至於搞得社會這麼壓抑,一上位就反彈(多年媳婦熬成婆模式),儒家說那些都不關他們的事,是個人行為。
這並不奇怪,因為它就是一個奴隸制思想而已。在分封模式的時候,各大諸侯想要更多的奴隸,所以給出優待,一切皆為利益使然。
這麼說吧,儒家先給老百姓規定了一堆義務。
先得臣臣、子子,然後修齊治平、內聖,都做到了才能當民。
這不叫民本,這叫儒本。
對於君父,儒家的限制內容是非常少的。
君不君,能怎麼辦?主賢明則悉心以奉之,不肖則弒而自立,那是陽虎。
父不父呢?小仗受大仗走,走也不是你要保命,而是怕你爸後悔。
往好了說,儒家也僅僅是一群秩序黨,推銷的秩序還非常可疑。
推薦閱讀:
※儒學到底是學什麼?
※如果我們一直以法家為推崇對象而不是儒家,會和現在有哪些可能的不同呢?
※如何看待儒家的好與壞?
※潘麟導師:朱熹對「格物致知」的錯解,致使心性之理晦暗不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