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不嘗味道的情況下知道該下多少鹽?
同一道菜同樣分量多做幾次你就知道了
這就需要經驗了,就連老廚師都不敢保證自己做菜不用嘗謝邀。做菜多了就能把握到。
1.不同的菜加的鹽量不同
出水量多的菜鹽要稍微多加點,比如油菜、生菜、萵筍、白菜、白瓜、絲瓜等;
出水量少的菜鹽要稍微少加點,比如土豆,其他的暫時沒想到;
肉類加的鹽要更少點,但是其中淡水類水產正常加鹽,海水產加鹽要慎重,視情況而定。
2.不同的鹽鹹度也不同
顆粒不同大小的鹽在相同體積情況下質量不同,所以鹹度有所區別;
不同廠家不同產地的鹽配方不一樣所以鹹淡不一樣;
用習慣了一種鹽雖然方便但是不建議長期食用同一種鹽。
3.不同的烹飪方式加的鹽不同,需要注意的是:
在烹飪過程中是否要加入其他含鹽的調料、配料,比如醬油、醋、豆瓣、泡菜、蝦皮。含鹽量的多少,比如醬油是生抽還是老抽,是低鹽還是高鹽。需要提前腌制的是否已經入了鹽味,紅燒的菜有的加了老抽後甚至可以不加鹽。有的炒菜加了豆瓣之後也可以不加鹽,但是也要看個人口味;
菜品適合淡鹽還是高鹽,舉個栗子,湯的鹽要淡,下飯菜鹽要稍重。
菜是否容易入味,不太容易入味的菜可以早些加鹽,比如四季豆(切絲的四季豆除外),加遲了就是湯汁咸,菜沒味兒了;
但是建議少吃鹽。
4.做菜如何把握好鹽的份量?
建議固定使用同樣大小的調料勺。為什麼要用調料勺?因為調料勺比較小,多加一勺少加一勺不會淡得難以下咽或鹹得咽不下去,並且記住了味道之後下次就知道多加一勺或少加一勺了,或者就這樣剛剛好。
加鹽要按照最後裝在盤子里的份量來加,燉湯一般後加鹽,但是有的為了入味會早些加鹽,所以早加鹽的就要考慮到燉一兩個小時之後湯還有多少,並且湯忌中途加水,實在沒辦法要加水的話要加開水,倒水的時候要開大火倒,沸騰起來後再轉為之前的火力。炒之前一大堆,炒好之後一小盤的菜就更要按照炒熟後的量來加了,炒菜加鹽要一次加合適,才不影響口感。
要做好菜,就要嘗,當你熟能生巧之後就可以聞氣味便知鹹淡,棄調羹隨意揮散百味之首了。
我喜歡嘗菜,因為了解食材在烹飪過程中味道的遞進和升華是一種享受。
蟹妖你可以買個稱,嚴格按照美食菜譜的方法做,或者你多做菜就熟能生巧了還是給個建議,一般一人食的菜就一小勺就夠了
先放半勺,然後邊放邊嘗,直到把菜吃完佛系少女最重要的是什麼?
隨緣啊。
首先得看菜的分量;其次鹽也有顆粒大小不同 鹹淡之分。正常燒菜的話憑的都是經驗:可以先把鹽倒在鍋鏟上 這樣可以看出鹽的多少 即使倒多了也可以補救;或者使用勺子 每次記得做某道菜大概需要幾勺鹽 然後慢慢學會根據菜量調節鹽的量。當然有的菜吃鹽 有的菜不吃鹽。像鹽漬過的東西最好先用水浸泡,燒菜的時候少放或者不放鹽。有些不太容易進味的食材也可以事先淹漬一下。
推薦閱讀:
※如何用烤箱做烤雞?
※大滿足!火鍋底料的7種吃法
※這個冬天是吃香腸的季節,大家都喜歡吃什麼口味的香腸呢?
※老鐵們,吃火鍋是先涮肉還是先涮菜?
TAG: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