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糧液零售價格是怎麼一步一步落後於茅台的?

五糧液於上世紀九十年代至2007年左右,價格一直比茅台貴。但是2007左右終端零售價格被茅台超越,並一直持續至今,差距越來越大。為什麼?


五糧液的濃香型生產工藝,註定會落後於茅台,因為高端酒產量極端依賴窖池。

01 五糧液的配方

公元765年,53歲的杜甫乘船東下路過戎州(宜賓),戎州長官楊史君設宴東樓。杜甫對宴席上的「重碧酒」情有獨鍾,欣喜之餘不禁賦詩一首:「勝絕驚身老,情忘發興奇。座從歌妓密,樂任主人為。重碧拈春酒,輕紅擘荔枝。樓高欲愁思,橫笛未休吹。」

這首詩的大概是說:「喝著土特產的小酒,吃著新鮮的荔枝,左右美女如雲。雖然吃吃喝喝興緻高漲,可惜的是身體不再年輕,想浪也浪不動了。」

杜甫詩中的「重碧酒」,就是宜賓本地採用4種糧食釀造的春酒。

宋代,宜賓姚氏槽坊姚君玉改良了傳統釀造技藝,使用5種糧食釀造出「姚子雪曲」,被奉為上品,這也是五糧液的雛形。

明初,陳氏接手姚氏槽坊,改名「溫德豐」,陳氏是個好鑽研的傢伙,他在「姚子雪曲」的基礎上不斷實驗改進,終於釀出質量上乘的大麴酒。陳氏將總結出來的秘方視若珍寶,生怕秘方外傳,於是立下「傳子不傳女」的規矩。

一個故事,但凡有「傳子不傳女」說法,都會有轉折。「陳氏秘方」傳到第六代陳三時,遇到一個尷尬的問題,陳三無兒,絕後了。無奈之下,陳三把秘方傳給了他的弟子趙銘盛。

趙銘盛是個講究人,臨死沒有把秘方傳給兒子,而是傳給為他養老送終的徒弟鄧子均,故事到這已經是清朝末年。

作為陳氏秘方隔代傳人,鄧子均在1911年收購了陳氏的「溫德豐」糟坊,改名「利川永」。鄧子均雖出身貧苦,卻有一種百折不撓的精神。他繼承陳氏秘方之後,開始用高粱、大米、糯米、玉米、蕎子、大麥、黃豆、綠豆、胡豆9種糧食生產雜糧酒。

最初,鄧子均去掉含油質的黃豆和含鹼的胡豆,只保留高粱、大米、糯米、玉米,蕎子5種糧食。接下來的生產過程中,他發現蕎子放多酒尾苦澀,玉米放多酒性帶燥。最後在宜賓名醫孫我山的幫助下,根據醫藥配方原理增減配料,並結合時機以及葯曲定量,加以改進。

經過多年實驗,鄧子均終於釀出了比「陳氏秘方」質量更高的大麴酒。至此雜糧酒配方已和最初的「陳氏秘方」大不相同,而是更加接近如今的五糧液。

鄧子均的雜糧酒產量很小,但在宜賓城久負盛名,但凡大的宴飲,席間大多出自他的槽坊。一次晚清舉人楊惠泉在座,眾人對美酒讚不絕口之時,他開口問這酒叫什麼名字?

鄧子均回答說:此酒採用五穀雜糧釀造,一般人都叫「雜糧酒」,我覺得不好聽,就改成了「春花」。楊惠泉一聽,氣不打一處來:「這倆破名字,一個低賤、一個低俗。此酒汲取五穀精華而成瓊漿玉液,我覺只有「五糧液」才能襯托此酒之不凡!」

鄧子均聽從了楊惠泉的建議,1932年註冊五糧液商標,「利川永」糟坊的五糧液開始行銷海內外。

解放前,除了「利川永」,宜賓還有3家比較大的槽坊「長發升」、「德勝福」、「張萬和」:

1)「長發升」擁有明朝初年建造的老窖池,所產雜糧酒品質也非常高;

2)「德勝福」槽坊雖說與「溫德豐」建造年代相仿,規模也比較大,雖然是後世子孫不大給力,少數老窖所產「尖庄曲酒」最為有名,質量僅次於「利川永」和「長發升」。

3)「張萬和」窖池大多清中期所挖,勝在工人釀技精良,少數的幾口窖池中可以釀出上等雜糧酒,取名「元曲」,此酒曾代表中國參加1915年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並獲金獎(1915年的事,哪個酒廠都想搭上關係)。

解放後的1951年,政府組織「利川永」和「長發升」成立「宜賓市大麴聯營社」,開始釀造「五糧液」、「尖庄曲酒」,之後在聯營的基礎上逐漸接納了十餘家槽坊,最終組成「四川宜賓五糧液酒廠」,五糧液在各家槽坊的配方基礎上,對五種糧食的配比做了適當的調整:高粱24%,大米28%,糯米7%,蕎麥31%,玉米10%。

60年代開始,五糧液開始進行研究實驗。歷經化學分析、反覆驗證。在釀酒過程中發現高粱產酒香、玉米產酒甜、大米產酒凈、糯米產酒綿、小麥產酒躁。為解決酒中微帶苦味的問題,五糧液正式將配方中的蕎麥更換為小麥。

最後,五糧液將配方固定為:高粱36%,大米22%,糯米18%,小麥16%,玉米8%。

02 五糧液的窖池

老話說「千年老窖萬年糟,酒好全憑窖池老」。這句話吹的有點大,但也充分說明老窖池對濃香型白酒的重要性。哪怕60年代困難時期,國家也沒有停止五糧液和瀘州老窖的糧食供應,目的就是為了保持老窖池的菌落群。

五糧液的窖池採用黃泥黏土建造,新窖使用7、8個月後黃泥變烏,再過大約兩年,逐步變灰白色,泥質由綿軟變脆硬,酒質隨窖齡增長而提高。再過20餘年,泥質重新變軟,脆度進一步增強。泥色由烏白變為烏黑,並出現紅綠等彩色,開始產生一種濃郁的香味,初步形成「老窖」。百年以上老窖池的窖泥在陽光下顯斑斕色彩,產品質量也隨之顯著提高。

酒窖越用越老,窖香越來越濃,酒質越來越好。一般來說5年內的窖池不出優質酒,10年以上可能產國家級名酒1%-2%,30年以上20%,50年以上40%,100年以上窖齡出優質酒率達60%以上。陳年老窖對產品質量有決定性影響,可以說老窖就是濃香型白酒的命根子。

別人家的命根子都握在自己手裡,而五糧液命根子卻和「長發升」的尹氏家族一直糾纏不清。

1984年國家開始落實政策,宜賓市政府將錯改的18.17平米房屋和16口明代窖池的所有權,歸還給了尹氏家族。本來五糧液有機會用8萬將這16口古窖買斷,結果當年五糧液覺得16個破坑要8萬太貴。政府通過做工作,尹氏家族同意把價格降到5萬,五糧液還是貴賤不要。

五糧液心想憑本事占的地,為啥還要出錢買?再說挖個小坑哪用這麼多錢?於是拿著8萬塊錢,撅屁股吭哧吭哧的在邊上連挖好幾十個坑,這些坑後來成了五糧液的504車間。

面對油鹽不進的五糧液,市政府反覆協調督促。最終五糧液不情不願的每年象徵性付些租金。就在2009年,五糧液連TM租金都不打算給了。尹氏家族一氣之下把五糧液告上法庭,官司陸陸續續打了10來年。直到現在,這16口明代古窖所有權還沒有定論。

不得不說五糧液前領導挖坑確實專業,現在填都填不上了。

03 五糧液的酒

五糧液屬於濃香型白酒,從配料上看濃香有兩大流派:單糧和多糧。單糧濃香酒體窖香濃郁,香味協調,綿甜爽凈,以瀘州老窖為代表;多糧濃香酒體醇厚豐滿,幽雅細膩,以五糧液為代表。

五糧液酒廠成立之初,共有酒窖144口,年產36.8噸,其中五糧液只有2.6噸。剛開始工人對生產過程不能完全掌握,以至於生產受挫。1954年宜賓領導三番五次拜訪鄧子均,最終這個保守的老爺子終於答應出任酒廠技術指導。在鄧子均的指導下,五糧液生產終於走向正軌,產量大幅提升。

1952年的第一屆評酒會,五糧液忙著聯合整頓沒參加。1963年第二屆全國評酒會,五糧液被專家贊以「香氣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凈爽、各位協調、恰到好處」,在大麴酒中以酒味全面著稱。在這屆評酒會上,五糧液被評為第一名並榮獲中國名酒稱號(茅台酒只得了第五名)。之後的第三、四、五屆評酒會,五糧液一直蟬聯中國名酒稱號。

八十年代,為了保持五糧液的獨特風格,酒廠採用系統分析方法,形成了五糧液計算機勾兌專家系統,保持了五糧液產品質量的穩定。

濃香型白酒與醬香、清香不同,要想擴大生產就要建新窖池。即便採用「人工老窖」的方式,也會產出大量達不到五糧液品質的白酒。五糧液很早就開始多品牌戰略,最初比五糧液稍差的就是「尖庄曲酒」,再差就是「火爆」、「干一杯」等等。五糧液早期出品的「尖庄曲酒」,酒質上乘,老酒市場里的價格也逐年走高。

隨著產能的不斷釋放,五糧液除自身運營品牌,開始大規模做貼牌產品,高峰時期貼牌產品達到一千多個。這些貼牌雖然為五糧液帶來巨大的利潤,但也嚴重稀釋了五糧液的品牌價值。

普通裝五糧液,在和茅台的追逐中漸落下風。如今茅台價格一騎絕塵,五糧液在糾結中追隨趕著茅台的步伐。追的步子邁小了,怕落的太遠。邁的太大,又怕扯著蛋。在與茅台的競爭中,五糧液已經亂了陣腳。

由於五糧液的多品牌戰略,導致中低端產品混亂不堪,結果就是徹底摧毀了大眾對其中低端產品的信任感。市場上形形色色的五糧液股份公司產品,叫好又叫座的屈指可數,大部分都是包裝精美的垃圾貨色。

目前五糧液中端產品中,品質相對穩定的只剩下五糧春、五糧特曲、亞克力裝1995專賣店酒;原本盛典六和液還不錯,但改版後基本報廢;至於國五液、元曲、國賓酒之流,酒質極不穩定。

低端產品只有五糧頭曲、五糧醇、尖庄還可以,其它亂七八糟看都不用看。

早在2002年,五糧液就意識到貼牌問題的嚴重性,開始主動整頓清理,並出台了198工程(1個世界品牌,9個全國品牌,8個區域品牌)。

如今來看,這個198工程基本宣告失敗:世界的五糧液喊這麼多年,依然在國內轉圈圈;9個全國品牌除了五糧春、五糧醇,尖庄稍有名氣,其餘走的走,散的散;至於8個區域品牌,現在都不知道死到哪裡去了。

2018年底,五糧液以「長發升」16口古窖池為基礎,再加上其它100多口明清窖池,組成501車間。開始推出超高端新品:「明池釀造501」。

198工程早就不提了,1+5產品戰略也改成了1+3戰略,這個「明池釀造501」就是戰略新品,至於市場買不買賬還是未知。

據說現在五糧液又開始了瘦身運動,希望這次它能減肥成功......

追上茅台有點費勁。


看了一些人的回答,忍不住吐槽幾句!

1.茅台不能無限擴大產能,五糧液也一樣不可以!

2.國家打擊三公消費時,雖然茅台受影響是最小的,但也不代表在發展上沒有阻礙!

3.在仁懷市買不到一瓶五糧液?笑掉大牙

從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貴州茅台正逐步追趕五糧液。而2013年是一個重要年份,在這一年,貴州茅台在體量上超過五糧液,直到現在2019年,茅台市值已經破萬億,而五糧液僅有五千億左右,這中間的落差感受也只有曾經的白酒大哥——五糧液自己心裡才清楚。

五糧液是如何一步一步被貴州茅台超越的?

雖然茅台的名氣影響力逐漸比五糧液大,在舉辦的全國評酒會上,茅台多次蟬聯第一名酒。但是在早些年前,五糧液的體量比貴州茅台大得多:

在1998年,五糧液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都是貴州茅台的4倍以上;在2005年,儘管五糧液的體量是貴州茅台的2倍以上,但由於茅台極具歷史特殊性,「國酒」的優勢慢慢發揮出來,凈利潤已經大幅領先。

這種狀態持續多年,一直到2013年,主要針對高端白酒的行業調整讓五糧液開始了下坡狀態,然而貴州茅台幾乎不受影響,繼續保持高增長,一舉在營收規模上超越五糧液。等到五糧液花幾年走出調整期後,茅台酒已經遠甩五糧液好幾條街了!

除了五糧液調整高端白酒受到影響外,還有很多因素註定它要被茅台超越的,品牌混亂也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在早些年前,五糧液旗下幾百個產品系列,五糧液旗下的品牌以五糧液為主,交杯牌五糧液、五糧液1618、五糧液低度系列為輔,五個個性化品牌為補充,另外還有五糧液的諸多系列酒品牌。而貴州茅台的系列酒品種也不少,但對於五糧液來說,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正是因為品牌線太過混亂,五糧液和五糧液集團近些年也開始清理部分系列品牌。

因為品牌線太過混亂,五糧液和五糧液集團近些年也開始清理部分系列品牌。2016年,茅台至少清理了15個總經銷品牌,清理產品300多個,而五糧液清理的更多,但即使如此,五糧液旗下的品牌系列,仍然多得讓人眼花繚亂。

正是因為五糧液在產品線上的混亂,正好給了堅持高端定位的貴州茅台一個彎道超越的機會,在品牌、定位、產品和戰略等層面「不夠專註」,埋下了如今掉隊茅台的「禍根」,而茅台酒堅持1+3戰略,飛天茅台為核心,王子酒、迎賓酒和賴茅為重點系列,品牌戰略清晰。

另外,茅台主打高檔白酒,品牌溢價和終端售價高,這迎合了改革開放後經濟高速發展後的高層領導的需求:

在2015至2016年,五糧液高檔酒占白酒板塊業績的76%左右,中低檔酒佔24%左右;而貴州茅台,再2014至2016年茅台酒占公司營業收入的97%左右,系列酒只佔了僅僅3%。

有了品牌溢價和終端銷售,自然能獲得更高營收和利潤,茅台酒的毛利率超過90%,而五糧液為75%。

還有一點,不過是過去還是現在,白酒市場上任然是濃香型市場醬香酒市場份額低,五糧液作為濃香型白酒,自然是競爭壓力更大,處於諸侯爭霸的形式。反觀過來,醬香酒雖然市場份額低,但是茅台酒卻一家獨大,佔據了醬香型市場。

同時,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手上的空餘資金多,資金運轉操作已是一門學問,以前還可以通過炒房來投資理財,但只從國家嚴厲打擊炒房後,人們只能轉移目標,尋找代替品。而茅台因為釀造工藝特殊且越陳越香等特殊原因,在被賦予了收藏價值後,成為了很多人投資收藏的附載體。在這一點上,五糧液是無法比得過茅台的。

不管五糧液也好、茅台也好,這兩者不屬於同一種香型的白酒,也不存在誰好誰次的爭論,喜歡喝一個酒,我們也管不著也沒理由去管!

作為茅台人,我從事白酒行業多年,一直在宣傳科普一些白酒知識,希望對廣大酒友有所幫助。我一直秉持著做好人,做好酒的信念,致力於把白酒推向更多的懂酒之人。

酒廠

酒廠


確實,2000-2007年,出去應酬都是五糧液

我那時候還小還不懂,很納悶,茅台不是國酒么?

然後很多人給我科普,五糧液屬於濃香型,茅台屬於醬香型,醬香型白酒大多數人喝不慣,所以喝的人少

以後我也習慣了每次出去吃飯見到的都是五糧液

然後大概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大概就是07、08年之後,出去應酬又特么全都是茅台了

我又漸漸開始納悶了,茅台不是醬香型么?不是都說喝不慣么?

然後又很多人又開始,茅台是國酒……

差不多這20年,我特么現在終於明白了,你們喝的不是酒

你們喝得是瓶子和牌子


茅台的營銷比五糧液做得好太多。

時刻都掛著「國酒」「1915年巴拿馬金獎」這兩個頭銜,能喝得上它實在是榮幸,大家不是搶著來買嗎。而五糧液的宣傳則是,世界名酒,大國濃香。這兩個頭銜相比起「國酒」來說差太遠,茅台也是世界名酒,也是大國醬香,但是國酒只有一個。茅台為什麼稱自己為國酒,可以看看我以前寫的回答。

茅台為什麼敢稱國酒??

www.zhihu.com圖標

有的人說,因為工藝原因影響了五糧液的產能,優質的濃香酒受到窖池年齡影響,並且出品率低,那麼豈不是五糧液比茅台酒更供不應求?這麼說被賣到斷貨的應該是五糧液才對而不是茅台。

2018年五糧液的市場投放量為2萬噸,茅台酒的投放量為2.8萬噸,物以稀為貴很簡單的道理大家都懂,茅台酒的產量比五糧液高,但是茅台酒比五糧液賣得更貴,更多,這明顯就不是因為五糧液的產能導致五糧液價格落後於茅台的。

五糧液發展落後於茅台歸結於一下三個原因:

1、品牌塑造:

茅台酒一直重視塑造其品牌價值,不斷借用偉人、名人、重大歷史事件等來塑造提升其品牌價值,讓大家覺得茅台就是當之無愧的國酒,價格高也很正常,漲價大家也能接受。雖然茅台申請國酒商標以失敗告終,但是這麼多年來茅台在大家心目中的高端定位已經無人能動搖。品牌塑造這方面五糧液於落後茅台太多。

2、定位原因:

五糧液之前過度開發品牌,貼牌酒太多,子公司酒太多,系列酒太多,生產管理問題頻出,其中低端白酒充斥市場,品類也多,嚴重影響了其高端白酒的品牌辨識度;怎麼連幾十塊錢的酒看著都像五糧液,不是說五糧液很貴的嗎,老百姓們看著都糊塗了。雖然茅台酒也有同樣的煩惱,但是問題卻比五糧液要小得多。

2019年3月,五糧液正式發布戰略性超高端產品「501五糧液明池釀造」和「501五糧液清池釀造」,五糧液試圖重塑高端白酒價值體系。

3、資本炒作:

無論是普通商人,還是資本家,手上有大量閑置的資金不知道怎麼運作,看中了現在茅台產量有限,收藏價值高的品牌特性,大量地購入茅台酒囤起來,茅台酒一年的供應量是5年前就定下來的,因此造成了市面上的茅台酒一瓶難求,大大抬高了市場價。投資茅台,回報高,入手方便,出手也簡單,是投資品里的香餑餑。茅台也是順水推舟,基本每年都漲一次價,還推出各種各樣的紀念版茅台,賦予茅台酒更多價值,使它更具收藏屬性。


有更多不同觀點的,希望各位可以補充一下

碼字不易,如果各位看官覺得寫得有理的話希望可以給我點個贊!

關注我,與你分享更多關於白酒的點點滴滴,以酒會友,相遇便是緣。


個人認為:這是因為醬香型天生優勢帶來的。

先給大家說下濃香型白酒怎麼釀酒的。拿五糧液來說,有N個廠,N個窖池,N個批次。不同窖池、不同批次的酒釀造出來,品酒師根據基酒品質要打等級,進行分類。然後由勾兌師進行勾兌,通過勾兌師把不同等級的基酒按照比例勾兌在一起,就可以封裝了。當然,勾兌會加入部分老酒(俗稱調味酒),比例不大,百分之幾到十幾。

醬香工藝雖然複雜,但是優品率高,濃香工藝簡單,但是優品率低。一句話,茅台釀的基酒大部分都可以用作飛天茅台,五糧液釀的基酒,勾兌師發揮最大才能也只有不到20%用於水晶裝五糧液。帶來的後果就是做濃香的五糧液必須發展各種中低端品牌來消化大部分不能用於水晶裝五糧液的酒。

顯而易見,茅台就很容易做精主營品牌,五糧液就不行,他要同時推五糧液、五糧春、五糧醇等等各種系列酒的品牌,投入精力自然被分化掉,同時因為各種系列酒的出現,容易晃瞎消費者的眼睛,搞不懂你五糧液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

久而久之,茅台就成了高端的代言人,五糧液也高端,但是窮親戚太多了,讓我感覺再高端都要低茅台那麼丟丟,要喝就喝No.1。

這是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還有一些朋友些談的包括茅台是某某組織捧起來的喲,濃香更容易造假,假貨充斥喲,茅台飢餓營銷喲,我都覺得不是主要的。


推薦閱讀:

經典五糧液,如何打開「緣分」大市場
【荔枝妹看財報01】淺析五糧液
雙節將至,茅台漲至1900元,五糧液1099元,國窖960!
5大新品!茅台、五糧液、洋河等品牌集中推新,你怎麼看?

TAG:白酒 | 茅台酒 | 白酒行業 | 五糧液 | 茅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