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來批量裝原版Windows系統,從兼容性的角度來說什麼U盤好?


批量安裝Windows的話, 實際上不建議使用U盤安裝.

最好的方式應該是準備一台性能比較好的機器安裝Win Server, 然後配置一個Windows部署服務

而後其他機器通過網路進行啟動和部署.

如果這一批機器硬體都是統一的話, 還可以在鏡像里添加驅動, 而後下發你自己打包的鏡像.


贊同樓上說的Windows部署服務的方案,適合企業用,尤其是有一批硬體配置相同的機器的情況。這種情況,用dism.exe(Windows自帶),NTLite(第三方軟體)、DISM++(第三方軟體)可以把驅動,甚至部分軟體集成進去,裝好系統不需要再給硬體單獨裝驅動了。Sysprep.exe你也可以了解一下。

如果不搭設Windows部署服務的話,建議了解一下微軟的DISM命令

買個硬碟盒,SATA轉USB的硬碟盒幾十塊,M.2 (NGFF)轉USB的也幾十塊錢,M.2 (NVMe)轉USB的大約兩三百塊。

寫個腳本調用diskpart.exe和dism.exe對指定硬碟分區並將系統刷到指定分區里。

把待裝系統的機器的硬碟放入硬碟盒裡,插到別的電腦上,用腳本把系統寫進去,拔掉硬碟,硬碟盒裡換下一個硬碟,繼續執行腳本……

其次可以看看DISM++這個第三方軟體適不適合你。


回答一下評論區的問題:

windows批量部署,ghost,還有dism,優缺點分別是什麼呢?還請指點。個人覺得windows部署比較適合50+機器,10-20台的,ghost並不慢,而且常用軟體都可以集成。還想請教一個問題,如果硬體不同呢?windows部署就不能下發驅動吧?有的單位50台電腦能有8種不同時期的品牌和配置,這種怎麼處理好呢?

這個問題分兩部分:

  1. 系統鏡像的選擇與修改/製作
  2. 系統鏡像的部署

備註:可以先看2.2,再回頭從1開始看。

分開來說:

1. 系統鏡像

評論里問的問題,提到了集成不同配置的硬體,所以不討論原版鏡像了。直接討論基於原版鏡像的修改。

1.1 驅動程序

不同機器的驅動,一般來說,如果不衝突的話,是可以集成到一個安裝盤裡的。比如原版安裝盤也集成了一大堆不同廠商的各種驅動。

集成這些驅動,可以用DISM.exe(Win8/8.1/10自帶,Win7帶了個功能不全的)、NTLite(第三方)、DISM++(第三方),上述三個工具還可以集成WindowsUpdate補丁,或者設置AutoUnattend.xml。

1.2 軟體

上述工具只能集成驅動集成軟體,如果你批量裝完系統,需要運行相同的軟體,可以考慮SysPrep,把軟體裝好之後,抓取一個鏡像,製作成安裝盤,這個安裝盤,也是可以再來一次1.1步驟,集成其它驅動的。

1.3 鏡像的體積

一般來說,如果用U盤裝系統,UEFI要求U盤格式化為FAT32格式,意味著單個文件不能超過4GB。其實iso超過4GB沒關係,因為要解壓縮,只要ISO裡面沒有單個的大於4GB的文件就行了。但是集成了一堆東西的鏡像,裡面的install.wim很容易超過4GB。Win8時代微軟搞過一個SWM的鏡像拆分格式,可以把一個install.wim拆成若干個小的install.swm。但是不知為何Win10好像把它deprecate了。但是1.1里的工具還是可以製作swm的。

如果不想拆SWM,又想用U盤,建議U盤分兩個區,分區1用FAT32,搞個UEFI的WinPE上去。分區2用NTFS,多大的鏡像隨便往上放。

不用U盤的話,貌似可以把鏡像搞得很大。

1.4 Ghost鏡像

首先,不建議用網上的Ghost鏡像。但你可以自己製作Ghost鏡像

其次,不建議用網上的Ghost鏡像。但因為我沒製作過批量用途的Ghost鏡像,所以我不確定驅動程序該在什麼步驟的時候集成。

再次,不建議用網上的Ghost鏡像。但是我建議你自己製作鏡像的時候,也考慮在抓取鏡像的時候來個SysPrep.exe。

最後,不建議用網上的Ghost鏡像。同時要注意自己製作Ghost鏡像的時候,也要盡量用UEFI/GPT模式,不要用BIOS/MBR模式,而且只抓系統分區的鏡像。

2. 部署

2.0 DISM.exe

DISM.exe可以改鏡像,也可以部署鏡像。DISM++我沒用過,不確定是否支持部署。

但是評論里問的問題比較偏向於「批量」這個問題。所以就不討論「一台一台的搞」這種情況了。

2.1 Ghost網路部署

你需要把一大堆機器連在一個區域網里,可以以廣播的形式部署。傳一次鏡像,幾十台機器接收。準備時間可能稍長,一台一台都要啟動並打開Ghost,連上GhostServer。但是部署時間很短,跟一台機器差不多。我們搞過,大約二三十台,都連到同一個交換機,Ghost恢復。

但是,如果是UEFI,不建議製作鏡像的時候抓取ESP分區並一起恢復到目標機器上。

建議你先用GPT分區表,分區(ESP分區、系統分區,如果需要,其它分區),Ghost恢復,恢復之後用bcdboot命令在ESP分區創建引導。

總結:這種方式適合集中給一堆機器裝系統。推薦給別人批量裝系統使用(不需要長期維護的那種)

2.2 WDS(Windows部署服務)

其實如果用WDS的話,貌似可以用原版鏡像。

因為(見截圖)WDS貌似可以外掛驅動程序。而且可以給驅動程序分組。

WDS貌似也能批量廣播方式傳輸鏡像,而且支持分快中慢三個通道,避免某台機器慢,拖慢整個一批機器。但是我沒試過批量搞。

WDS還有一個好處是可以在Server端添加不通系統的鏡像,Win7/8/8.1/10/Server2012/2012R2/2016/2019。裝的時候自己選。

總結:這種方式適合集中給一批機器裝系統,並且如果後期日常使用的時候如果也用網線,之後誰想重裝系統了,可以自助通過WDS重裝。推薦企業IT部門使用。

3. UEFI/GPT與BIOS/MBR

3.1 Ghost方案

Ghost方案其實與UEFI/GPT也是兼容的,並且可以同一個鏡像同時支持UEFI和BIOS。

但是這要求將啟動分區與系統分區分開。並且恢復完鏡像之後,手動處理一下引導問題。

3.2 WDS

這個方案很輕鬆的支持UEFI與BIOS模式,甚至32位/64位不同的架構也能通過添加不同的系統鏡像來兼容。WDS服務,設計之初,甚至ARM/ARM64也可以那個啥。。。但是我有SurfaceRT,也沒有ARM的鏡像,沒法嘗試。


正品SanDisk比較好一些。建議使用CZ48。寫入30MB/S,讀取150MB/S,價格還不貴,32GB的不到40。

自己用的雷克沙32GB就有點蛋疼,經常遇到機器BIOS不識別的情況。。。所以做系統盤我現在只用SanDisk了


想起來10年前給網吧一摸一樣的機子用GHOST對刻,做好一個盤然後用GHOST對刻了,現在肯定有更方便的辦法了。


從兼容性來講,還是usb2.0的最好,部分機器不識別USB3.0,速度上不去不說,還沒法用。


U盤沒什麼太大關係,容量夠就行。

軟體嘛~~如果不用樓上幾位提到的部署方式,

那……EaseUS Todo Backup了解一下?

裝好一台機器,把軟體什麼的全都弄好,掛上一堆硬碟(一次掛多少取決於你機器的SATA口有多少),win狀態下打開EaseUS Todo Backup,一一複製磁碟分區,把這台機器的系統複製到一堆硬碟里~~~

全程直接桌面點滑鼠,U盤都不用……


推薦閱讀:

Win10還有哪些可以改進的地方?
有哪些你用得很爽的Windows軟體?
win10系統有什麼好用的dock軟體嗎?
windows系統的升級,做成自動升級的必要性在哪裡,為什麼沒有做成插件式升級?
win10無法升級周年版14393,錯誤 0x8007007e,如何解決?

TAG:MicrosoftWindows | 操作系統 | U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