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入手MacBook Air2020需要+500升級成i5嗎?


保險起見還是買i5比較好,畢竟雙核到四核性能有質的飛躍。我現在使用的就是i5升級版Air,日常使用開瀏覽器+終端+VSCode的情況下是感受不到卡頓的,打開Pycharm初始化工程的時候體感也不比我手上的老舊四核XPS15(i7-6700HQ)慢——短時間高負載運行的話這個i5是可以發揮出四核處理器正常的水平的(當然代價是風扇轟鳴),對於我手上的設備,再想比它更強就只能是拯救者R7000用的那個R5-4600H了。如果你沒有長期高負載需求的話,它比相同存儲(8+256)的MBP13低配便宜1500塊,續航還明顯更長,優勢顯著。

另外還有一點,i5用的G7核顯,i3用的G4,對於macOS來說核顯性能越高越好

然後在此基礎上,京東有個定製SKU,就是官網的低配升級CPU到i5,價格比官網定製還便宜100快,有現貨,發貨速度比官網還快(京東自營第二天送到),還能薅12期免息券。基本上你就沒什麼理由再買官網7999的低配了……

注意選下面的官方定製版京東去購買?


作為學生黨,只看PDF、做word文檔、看ppt、刷刷網頁的話根本沒有必要無腦升級

作為一個曾升了i5又退回i3的用戶表示,i5發熱更為嚴重,開兩三個軟體風扇莫名其妙就開始呼呼呼呼得狂轉,賊媽響離我四五個桌子的人都在瞅我!而降回i3後問題都解決掉了。

如果你的工作學習本不需要那麼高的配置,建議不要跟風那些「參數分析者」無腦吹i3有多麼辣雞、升級i5有多麼划算,最重要的是你的需求和實際體驗

另外,Air系列本就定位辦公長續航,i3+8G+256G最起碼對於很多辦公需求者來說,足夠了。


看了看這麼多回答,不知道有幾個是真的上手過macbook的,真就看看參數雲分析唄?

買MacBook 128G的一定不能選,系統就佔了30G了,這剩下的存儲容量比手機都還要低不少了,用個十天半個月的就滿了。所以至少都是256起步macbook。

至於i5升不升這個問題,這一代的雙核i3性能上其實比之前的雙核i5還要強的,作為一個沒有熱管被動散熱的上網辦公本,基本上還是夠用的。我自己用的就是i5版本,平時使用碼字談生意還行,但是一旦介入比如在線直播之類的,彈幕稍微多一點就燙的不行,蘋果的散熱設計著實有點問題,為了安靜基本上是放棄了溫控了。

但是講回來了,在這個桌面i3都已經4核的時代,現如今蘋果的可供選擇的配置單里的這個雙核i3著實還是有點不夠看,即使是說他可能在溫度上會更好控制,在一些場景下發熱不會那麼嚴重但畢竟這麼多錢都花了,500塊錢就能翻倍的cpu也是那麼多升級選項里最具有性價比的選擇,我覺得還是可以弄一個的。


提醒:Air 2020 一定不要選 i3 版。

其他隨意。


歐洲這邊升i5隻需要400rmb,但我還是選了i3最低配,原因如下:

  1. i5定製需要等三個星期配貨,不想等
  2. 定位很明確,我買來是當論文機,除了寫文檔看pdf看電影不做其他事情。也不存在幾年後不夠用的事情,五年後我還是寫文檔看pdf看電影。
  3. 對我來說問題不在於「散熱」,而在於「安靜」。電腦燙我無所謂,風扇一轉我就煩躁。i3理論上可以讓風扇轉的頻率低一些。到手後下軟體裝軟體寫文檔看pdf看Netflix,風扇至今似乎沒聽它響過(可能響了但我沒聽到)。這就是我想要的。
  4. Safari從不關,onenote從不關的情況下,使用非常流暢,並不比我手上一個i7的win本感覺慢。目前沒後悔。
  5. 看了下後台,8g內存佔用了6g。解決辦法是,剋制自己查看監視器的習慣。有效解決你的焦慮。
  6. 未來有購買大硬碟容量遊戲本放家裡用來備份數據和打遊戲的計劃,所以性能方面不著急。
  7. 網上回答的都是程序員思維和電腦城推銷員思維,說到底要清楚自己的定位。
  8. 以上都是在預算有限的前提下談的,預算無止境的話,往貴了買總是沒錯,多買幾台,換著用。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 MacBook Air 2018?
macbook air選擇,主要用於CAD?
一般買 Mac 後還須買哪些軟體?
macbook pro 2017還是macbook air 2018?
請問MAcBook,12寸的那個怎麼樣?

TAG:MacBook | Mac | MacBookAir | macOS | MacBookAir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