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每天總愛胡思亂想怎麼辦?

P>

羨慕那些忘性大的、鈍感度高的、每天樂呵呵不知愁的人。

反觀自己:極其敏感,各種多疑,一件芝麻大的事兒就能在頭腦中展開小劇場,過分「未雨綢繆」,幾近病態地焦慮尚未發生的事情。

身邊沒人理解你,他們只會詫異地愕然:「你怎麼整天想那麼多啊?累不累啊?」

你坐在那裡,看似平靜似水,實則每時每刻都對自己展開奪命連環問:

「為什麼同齡人已經有車有房,我卻還是個小職員,我是不是真的很差啊?」

「為什麼沒人義無反顧的選擇我呢?一定是我不值得被愛。」

「他今天為什麼話這麼少,是不想理我了嗎?一定是我哪裡做的不好了,到底是哪裡呢…」

「同事今天看起來好冷漠,是不是我哪裡惹到她了啊?」

諸如此類的問題,每天在你腦海中放映無數遍:

你先拋給自己一個本就假設有誤的問題,然後再按照錯誤思維進行剖析,最終一定會得到一個「對自己不利」的結果,隨後心情一落千丈,痛苦萬分。

一、 「胡思亂想」的本質是什麼?

你會發現,所有能令你產生困擾的問題,從一開始提出時,在潛意識中就已經註定了歸因於自己。

正常人的思維是:問題出現——剖析問題——找到原因——解決問題;

而每天胡思亂想的你,腦海中的思維是:問題出現——歸因自己——扭曲事實——尋找證據——證實想法。

由此來說,你的胡思亂想本質上是一種慢性剝削自己的方式,胡思亂想更是一種「過度的分析」。

隨著你不斷的「分析」,你會產生自我懷疑、自我貶低,在悄無聲息中擊垮你的自信,影響你的判斷,從而令你變成一個膽小怯懦、瞻前顧後、思維偏執的人。

二、 容易胡思亂想的人,都有哪些性格特點?

並不是所有人都會每天胡思亂想,那些對於任何事都想得太多的人,我們更傾向於認為是個性導致。

你的性格決定了你的思維,你的思維導致了你的想法,而你的想法又會反過來影響你的性格。你像困在自己的迷宮裡,周而復始,惡性循環。

通過我的研究和調查:容易胡思亂想的人,一定逃不出以下幾個性格類型:

1、 原生家庭導致的自卑:童年時期導致的自卑,會讓你產生自己樣樣不如人的判斷。當你有了這種判斷,任何負面問題都會被歸因於自身實力不足,由此產生自我攻擊。

2、 不懂人際交往,知心朋友少:內向寡言,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坐擁無數屬於自己的「小秘密」,卻從不想著跟誰分享。這種性格的人,只能習慣「自問自答」,但自己的想法終究是局限性的,甚至極端偏執。

3、 高敏感人格:比常人更敏感,對待事物的洞察力更高,所能提出的矛盾點也更多。

4、 具備批判性思維,懷疑主義者:更加多疑,具有常人不具備的批判思維,善於質疑常識,不太願意隨大流循規蹈矩。

5、 同理心強,情緒化:感性思維較重,很容易陷入到負面情緒中難以自拔。

6、 討好型人格,過度考慮他人感受:先人後己,不敢輕易對他人說「不」。習慣討好他人,善於站在他人角思考問題,思慮過多,唯恐自己照顧不周。

7、 目的性不夠強:你通常沒有很強的目的性,即便給自己樹立了一個目標,也很容易在中途被其他事物吸引了目光。

8、 個性脆弱:很容易感動,也很容易被煽動。淚點較低,心理防線較弱,比較脆弱,容易崩潰。

總結來看,容易胡思亂想的人,是因為自我世界過於豐富,且自成一套對待世界的理論系統。之所以能「自問自答」,所以才無限「胡思亂想」。

但也正因為這種自給自足,才讓他們常常陷入死胡同里出不來。

三、 如何才能擺脫胡思亂想的魔咒?

在這裡給你幾條科學的小建議,助你快速形成健康的思維模式:

1、 適當尋找外界因素

說白了,就是讓你給自己找借口。

對於容易自我攻擊的人來說,處理問題的過程中往往少了「尋找外界原因」這一環節。他們將所有錯誤都歸因於人,歸因於自己。

所以,一旦你再胡思亂想,先別急著找自己身上哪裡不對,而是找找導致現狀的客觀原因,減輕自責,並告訴自己客觀因素是無法控制的,這不怪你。

2、 找到人生支點,別讓自己閑下來

很多時候,你之所以有胡思亂想的時間,很可能是因為在那段時間裡你沒有一個讓你可以全神貫注去做的事情,缺少一個生活的寄託和支點。

你的大腦屬於漫無目的的狀態,自由發揮,才會胡思亂想。而當它有了一個指令,比如:看電影,看書,玩遊戲,工作,什麼都行,它就會用有限的空間去處理指令,放棄「自由發揮」的焦慮。

這也是我認為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將空餘時間填滿,找到生活的新支點。

比如,給自己設置一個簡單可執行的目標:我要考下一個XXX證書,我要學會一個XXX技能,我要完成更好的工作挑戰等等,然後用空閑的時間全神貫注去執行。

3、 把自己的苦惱說給親密的人聽

心理療法,也是解決胡思亂想的有效方式。

但對象一定要選對,這裡比較推薦親密的人、不會對你的敏感神經冷嘲熱諷的人——首選父母、知己、伴侶,或者是專業的心理諮詢師。

傾訴的時候,要提前說好自己的苦惱,扮演「求助者」的身份,再去尋求幫助。

這樣會讓對方認真對待的同時,更加懂得以什麼樣的角度去安慰你。

4、讓自己更自信,找到安全感的依託

喜歡胡思亂想的人,本質都是缺乏安全感的人,是偏向焦慮的性格。

比如,缺乏安全感的人在戀愛中每天都在想什麼:

1. 在「他必須愛我」和「我不值得愛「之間無限循環。前者帶來的是無休止的作鬧以博關注,後者帶來的則是愈加惡化的自怨自艾。

2. 導致內心缺乏安全基礎,進而形成「迷戀型、恐懼型、迴避型」等不安全依戀的內在依戀系統,沒法用正常的距離模式與對方相處。

3. 不自覺討好對方。並渴望用這種討好來構成對方施捨你安全感的理由。

4. 一旦有了伴侶,不可自控地有一種強烈的「依附感」和「便攜感。」即渴望自己做什麼都有對方陪伴,對方做什麼都帶著自己。

5. 神經質。只要對方不呈現出近乎誇張的愛意表達,就覺得對方對自己的愛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流逝。

6. 自卑。只要對方身邊出現了別的異性,就會覺得對方比自己的吸引力更大,繼而腦補自己不知何時就會被慘遭背棄的畫面。

7. 容易使用不恰當的方式來表達愛意。例如通過作鬧、賣慘、威脅等方式試圖引起對方關注,如果對方沒有做出相應回應,這些方式就會愈演愈烈,最終危及感情。

8. 很多人缺乏安全感的根本原因源於從小缺愛,在生理上可能會表現為「肌膚饑渴症。」即因為來自對安全感和親密依戀關係的渴望,會忽然在某一瞬間極度渴望與他人(不一定是伴侶)有肢體接觸,比如渴望被抱抱,或者忽然想摟住身旁的人等。

如果去做EPQ人格測試,神經質分數一定很高

深刻如此:挽回前任分手篇(一),你為什麼被分手?毀滅性人格特質?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所以,你要調整你的心態,多去認可自己,提升自己的自信,找到安全感的依託,而不是一直患得患失。

沒有安全感的人,就好像無根的樹,隨著一點點風吹草動可能都會搖擺不停。

5、學會放鬆訓練或者冥想

在我的諮詢中,我會讓大家去做一些放鬆訓練和冥想的練習(如何去做,就不在這裡詳細說明,一般需要在老師的引導下),這會幫助我們更好的集中注意力,降低自己的壓力,從而降低焦慮感。

而且冥想也對失眠有比較好的幫助。

6、學會和焦慮情緒和諧共處

有焦慮,我們不要去意味的壓抑,而是要清楚焦慮是正常的,它的存在是為了提醒我們注意潛在的危機,遠古的人類有焦慮才會讓我們更好的適應環境和躲避天敵。

所以,要接納自己的焦慮和胡思亂想,不要過分的因此而否定自己和情緒,所有你的情緒都是有意義的存在,你要學會和情緒和平共處,而不是壓抑它

胡思亂想來了,你可以嘗試告訴自己:「我知道胡思亂想和焦慮是為了提醒我躲避災難,警示危險,但請放心,我現在很安全,所以請不要過分擔心我,我會照顧好自己 ,如果我需要你,我會告訴你。」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或多或少幫到你,能早日戰勝自己焦慮,從每天纏著你的胡思亂想中跳出來。你們的朋友,深刻如此

深刻如此:教你挽回愛情,如何挽回前任?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我是深刻,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書籍《非暴力溝通 · 兩性篇》譯者,大連市心理協會會員,34歲,已婚已育,願意分享我的態度。


這真是一個可愛的問題,實際上會胡思亂想是很正常的現象,這是你好奇心的體現。只要不影響日常生活,就不需要擔心。

但是!如果你覺得你的胡思亂想影響到了你日常的生活,那麼就很有可能是因為你的生活廣度,超過了你的認知閾限,從而產生了嚴重的心理空缺。

如果你想改善這種情況,那麼以下幾個方法你不妨嘗試一下。

1.拓展自己的信息面

會胡思亂想,其實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你接收到的信息,沒有滿足你的認知需求。進而產生了心理上的安全感缺失和憂患意識。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你不會對你非常了解的事情胡思亂想的。比如說,你絕對不會擔憂自己出門左右鞋子穿錯。你也不會胡思亂想,自己早上起來多長了一個手怎麼辦。

因為這些問題,只要你低頭看一眼鞋子,伸手摸一下自己的肩膀,就能立刻知道有沒有發生。符合你認知規律,和心理常識的事物,是不會引起你的胡思亂想的。

只有當你面對不了解的事物,你才會產生胡思亂想的心理。因此拓展自己的信息面,加深對事物的了解,能夠很大程度上緩解胡思亂想的現象。

2.樹立穩固的自我認知

除開因為缺乏了解,而產生的胡思亂想,沒有穩固的自我認知,也很容易面臨這種困擾。

如果你是那種,很容易受別人觀念誤導的人,那麼你就容易在接受外部信息時,被他人的觀念而左右。進而因為別人的一些,帶有煽動性和誘導性的言論,產生胡思亂想的情緒。

當今社會,我們每天接受的信息量,遠超以前。如果你沒有穩固的自我認知,也沒有明確的三觀導向。那麼就很容易受得外部信息的干擾,進而產生胡思亂想。

因此你要學會如何去分辨,那些不同渠道接收到的信息。如果缺乏穩固的自我認知,輕易的就被外部信息干擾,那麼會經常胡思亂想,也就不奇怪了。

所以如果你經常會因為別人的話而胡思亂想,那麼就要注意這一點了,學會獨立思考會給你提供很大的幫助。

3.不要羞於和他人交流

當然也有些人,多是對自己周圍的人際關係,產生不必要的胡思亂想。

如果你是因為,會亂想自己和周圍人之間的關係,而產生擔憂心理的人。那麼很明顯,你的問題出現在哪裡?就出現在你和周圍的人,缺乏應有的互動和交流。

看到幾個人在看了自己一眼之後,聚在一起偷偷聊天。你就聯想到她們是不是在嘲笑你,接著想到是不是說你壞話,甚至開始擔憂她們是不是要針對你。

可是實際上,她們可能就是在聊一些普通的話題,只是很偶然的看了你一眼而已。

產生這種胡思亂想,解決的方法自然也很簡單,多和周圍人交流。其實還是回到開頭,如何讓自己的認知閾限,跟上你的生活廣度。

隨著你和周圍人交流的加深,你自然能夠很清楚,周圍人對你是一個怎樣的評價,也就不會因為這些不起眼的小事,而開始胡思亂想了。

4.培養強大的自信心

前面我們說的,讓自己的認知閾限提升,能夠消除胡思亂想這種現象。但也許你會說,我就是不敢去和別人交流,去開拓自己的認知呀,那該怎麼辦?

  1. 這種現象當然也是存在的,歸根結底來說,這就是因為你的不自信。
  2. 因為不自信,所以不敢去了解外部世界,不敢和他人交流,不敢有屬於自己的想法。
  3. 而你這些不敢,又會進一步滋生你胡思亂想的行為,而你越是胡思亂想,就越會缺乏自信。

看到了嗎?三者成為了一個閉合的惡性循環,讓你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想要脫離這個循環,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培養自信,只有當你擁有了強大的自信,才能跨出打破循環的第一步。

只要你有了自信,自然能夠快速的加深對外部世界的了解,和與他他人之間的溝通,那麼擺脫胡思亂想的魔咒就不是問題了。

5.情感上的擔憂來源於信任缺失

提到胡思亂想,不得不說的就是。在情感問題中,這是個尤為常見和突發這類問題的,重災區!

也許你平時,並不是個會疑神疑鬼的人,可是當面對感情問題是,很多人就突然之間,喪失了自信和從容。陷入疑神疑鬼的境地中,整日胡思亂想無法自拔。

  • 他和異性說話了,是不是移情別戀了?
  • 他不接我電話了,是不是出軌了?
  • 他今天總是心不在焉,是不是在想別人了?

感情問題,一旦陷入這種漩渦中,往往就難以自拔。對方不解釋你會胡思亂想,對方解釋你有會擔心是在騙自己。最後在猜忌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而會產生這類問題,往往是因為你們之間不夠信任,你要學會信任對方,坦誠交流。這樣才能杜絕胡思亂想的發生。

6.學會去做而不是去想

其實,解決胡思亂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做少想。

每當你冒出一個念頭的時候,就去實踐它,驗證它。我們常說實踐是檢驗一切的真理,想法停留在腦海中,永遠是想法。唯有實踐,才能給你答疑解惑。

心理學上有一個很著名的「墨菲定律」,好的結果會連續積累,壞的消息也是一樣。因此當你擔憂某件事,它恰好又發生了。你就會不斷地陷入亂想,然後受傷的過程。

反過來,你主動去驗證,自己的胡思亂想是不必要的。這一認知也會不斷地驗證和行成,最終幫助你認識到,胡思亂想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只需要幾次成功的實踐,你就會丟掉胡思亂想的負累,重新拾起信心和勇氣。

最後要說的事,無論你是受困於感情上的矛盾,還是日常生活中遭遇了問題,都不要擔心。你要明白鬍思亂想,並不能解決問題。堅定自我,重拾信心,勇敢的踏出改變的第一步,你就會發現,世界永遠比你想像中簡單得多。

希望這篇回答能夠幫助到,陷入苦惱的你,如果有什麼問題和困擾,也歡迎大家討論,我會一一為大家解答。


十愛九悲:如何挽回前男友?詳解分手挽回的斷聯?

zhuanlan.zhihu.com圖標


腦子總會胡思亂想,各種敏感,這是屬於情緒管理沒有做好的原因。


胡思亂想的背後藏著影響你情緒管理的各種問題。


當問題沒有被解決,你的情緒就會一直不停地提醒你,這時情緒也會變得越來越強烈,你的焦慮、不安、憤怒就會變得越來越難以抑制。


那該如何找到問題,管理情緒呢?


你首先要了解情緒管理的本質:在理解和完全接納自己情緒的前提下,能夠用理性去思考和控制自己的行動。


談到情緒管理時,人們往往有兩個很深的誤解。


第一,情緒管理基本只是「負面」情緒的管理。


人們只有在產生焦慮,憤怒,躁狂等情緒時才會想到需要管理自己的情緒。


實際上歡欣和憤怒是情緒的一體兩面,因此你要管理的是你自身情緒這一整體系統。也就是說,你如果控制不了自己的狂喜,那你同樣也控制不了自己的狂怒。


第二,情緒管理就等同於情緒「壓制」。


有不少的人將情緒管理理解為怎樣將自己的情緒給「壓」住。


有不在少數的人找我諮詢情緒問題時,希望我能夠告訴他們:當他們憤怒的時候怎樣才能不憤怒,當他們悲傷的時候怎樣才能不悲傷,當他們焦慮的時候怎樣才能不焦慮。


他們想要得到的是一種外在的、可以將他們自身情緒「打敗」的力量。


或是希望能夠有一種方法將他們的情緒消除。


但實際上情緒管理即如同治水,水非無根,自然不可能憑空消失;水不可堵,愈堵愈生災禍。你無法壓制它,你也不可能「堵」住它。


一旦你壓制情緒,所有被你拒絕、逃避、壓抑的情緒最終都會在到達你情緒抑制的閾值時,以更加猛烈和具有破壞性的方式爆發出來。


所以我在一開始就說:情緒管理的本質其實是在理解和完全接納自己情緒的前提下,依舊能夠用理性去思考和控制自己的行動。


例子:譬如你給下屬布置了一個任務,但他完全領會錯了你的意思,遲遲無法將工作完成,這時你本能的會感到憤怒。


你真正需要做的,既不是任由自己為情緒所操控,把下屬叫來大罵一頓;


也不是要壓抑自己的情緒、去要求自己和顏悅色、輕聲細語地和下屬再講一遍工作,因為這樣會破壞你的領導權;


而是讓自己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清楚,你的目的是什麼


你的目的必然是希望下屬能夠儘快按照你的要求將工作完成,這是你接下來行動的根本出發點。


那麼當你此時的認知方式以你的根本目的為出發點時,你的情緒就能夠被「整合」到你的目標中,情緒本身不再是一個你需要特殊去對待的「問題」,只是一個你的自動化反應、甚至可以是你的一個「工具」。


所以意識到「根本目的究竟是什麼」之後,你的行為就會變成:先對下屬釋放一點情緒,表達出你對他的不滿,然後再心平氣和地給他再講一遍工作如何展開,這時候的效果是最好的。


在這種情況下,情緒和你的理性二者是「並存」的,不一定非要東風壓倒西風,而是令二者都可以為你所用。


所以,情緒不會消失,也無法被壓制,你必須理解和接納它。


同時你要意識到:不管你有多麼大的情緒,感性層面上多麼激動,你都依然要用理智去思考和應對問題。


注意,在這個情況里,不是你用理性「壓制」了情緒,而是當你意識到「我必須用理智去思考和應對問題」時,最根本層面上的情緒就已經無法影響你的決斷和選擇了。這等同於切斷了你的「情緒系統」對你的思考和選擇的影響許可權


由此我們才能夠達成做情緒管理的根本目的:不讓情緒影響到決策。


這句話同時也意味著:學習情緒管理不是為了讓你逃避自己的情緒和感受,也不是讓你在「覺得不應該產生情緒的場合與情境中」不再產生情緒。


但我相信對於不少人來說,管理自己情緒的初衷其實是想逃避情緒和感受。


所以在這裡我們需要澄清這一點:無論你產生了多麼「糟糕」的情緒,情緒本身都不是問題。


因為情緒系統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它們只是你自身各種內在反應的一個信號。


所以真正困擾你的、令你覺得糟糕的不是你的「情緒」,而是情緒帶給你的感受,和你對情緒負面的理解。


基於以上對「情緒」的認識,我們才能繼續討論如何管理你的情緒。

第一,面對和感受你的情緒


絕大多數的「情緒問題」之所以會是個「問題」,其最根本原因就在於人們對於自身情緒的阻抗。


假設說,你是一個國王,傳令官過來彙報:黑熊精把王后給搶走了,你感覺很心煩。


那麼令你心煩的是什麼?


是黑熊精搶走了王后這個具體的事件,而不是「傳令官告訴了你這件事」,對不對?


同樣對於我們的情緒而言,情緒就相當於那個傳令官,它的作用就是「提醒」。


情緒的提醒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個是對外界異常的提醒,一個是對內在異常的提醒。


比如當老闆拿著他的三星手機試圖炸死你的時候,你會感到對危險的恐懼情緒;


這是對外界異常的提醒。


當你在看一篇文章說到:「屌絲不配有女朋友」時,你感到憤怒;


這是對你內在異常的提醒,因為你的憤怒可能反映了你內在將自己認定為了一個「屌絲」,或者你在戀愛方面應該有不少受挫經驗。雖然這篇文章說的不一定是你,但它卻挑起了你內在的、潛意識中的一些創傷或者不合理的認知。


而情緒之所以難以管理的根本原因就在於這裡:我們的內在感受會與外在的現實世界相互交叉,基本上當我們產生情緒的時候,往往都是外界和內在的失衡,讓兩者摻雜在了一起。


所以我們往往會在情緒的複雜性前變得毫無頭緒,尤其是倘若一些情景引起了我們的內在創傷,我們就絕對不會承認那些創傷,同時為了逃避面對自己,我們會讓自己被情緒控制。


比如說有一個男生十分強烈地鼓吹應該禁止婚前性行為,實際上這可能是他內心對於自己沒有能力和異性發生性關係的憤怒的投射。


而他自己會很難才能意識到這一點,即便是他意識到了,也一定會羞於承認。


接下來思考,情緒提醒你的目的是什麼?


情緒提醒你是為了讓你能解決產生失衡的問題,而不是令你糾結於情緒本身。


而「阻抗」就好比傳令官告訴你黑熊精把王后抓走了,你不去捉拿黑熊精,卻不停地懲罰傳令官,或是你強迫傳令官告訴你王后沒被抓走一樣荒唐。


我們不願意麵對現實,不願意承擔自己的責任,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於是情緒就成了一個用來逃避真正問題的借口。


我們可以認為:情緒管理能力很差的人,基本上都是自我接納程度很低的人。


因為阻抗導致你沒有去面對真正的問題,所以問題就遲遲不能被解決。


而當問題沒有被解決,你的情緒就會一直不停地提醒你,這時情緒也會變得越來越強烈,你的焦慮、不安、憤怒就會變得越來越難以抑制。


你要意識到情緒並不是你的敵人,你的痛苦不是情緒帶給你的,而是基於你的認知系統、思維習慣,以及你久而久之形成的對於外部事件的自動化反應。


所以首先你要面對自己的情緒,沒錯,你的確是在憤怒,你的確是在悲傷,你的確很不安。


接下來就到了最重要的一步: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鹽選專欄查看完整 20 篇內容

鹽選專欄

職人覺醒計劃:在轉變中精進

風墟 等 微信公眾號:煉己者(fengxuwake)

¥39.00 會員免費


最近遇見了一位老友,吃了幾次飯,我發現她總容易陷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擔憂:

比如吃飯時忽然擔心明天自己被老闆責罵,看到明星八卦忽然擔心自己再也找不到男朋友。

有時候情緒上來,她還會不斷抱怨:

  • 我為什麼比別人差那麼多?
  • 我做的工作,為什麼總是沒有好結果?
  • 我剛接受的下一個項目,怎麼想都做不好啊!
  • 為什麼從來沒人愛我?
  • 別人生活都那麼美好,怎麼偏偏我就過得這麼糟?

雖然在我看來,這些糟糕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極低,可她卻相信這些事情肯定會發生。

許多當代年輕人生活的關鍵詞之一,就是「負面幻想」:總擔心所有事情都會向最壞的方向發展。

陷入負面腦洞是一件非常折磨的事情。一方面,我們被大量的恐懼和焦慮所淹沒,另一方面心理又總會響起許多的自我指責:「為什麼你不能積極點自信呢?」「為什麼你總是這麼懦弱呢?」 焦慮和壓力消耗了我們大量的能量與精力,而僅剩的一部分能量還被我們拿來進行自我譴責,結果就導致極度疲憊。

而為了擺脫這種狀態,很多時候我們的第一反應,往往就是強制讓自己不要這樣想——「你TM能不能別瞎想了!」——但越是這樣,往往越可能適得其反。

心理學中有個諷刺進程理論(Ironic Process Theory),就在講「當我們越是想壓抑某個念頭的時候,這個念頭越可能冒出來」。

舉個例子,你現在嘗試一下,從現在開始千萬不要讓腦海里出現一隻白色小貓咪,就是那種毛軟軟的,肉呼呼的那種,千萬不要有——

喵喵喵??

嗯,現在很多人的腦海里都有一隻揮之不去的小白貓了吧...... 所以說,我們越是壓抑某個負面想法,越容易進入一種惡性循環:負面想法—&>壓抑—&>負面想法揮之不去—&>大力壓抑—&>負面想法更加揮之不去。

這個循環不但讓我們無法擺脫這些負面的念頭,更會讓我們產生出深深的挫敗感,讓我們覺得自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負能量的人。

所以,刻意壓抑自己的想法,試圖通過自我批評來減少負面幻想,往往是不可靠的。 有時放棄治療反而是獲得改變的開始。畢竟,只有我們減少消耗在自我否認中的能量,我們才有力量獲得真正的改變。

認識到這一點,下面我們再為你介紹兩個思維策略,也許可以幫助你遠離負面幻想。 1.不管你在想什麼,提醒自己「我可能又開始瞎想了」

有時,僅僅小聲嘟囔一句「我又開始瞎想了」,便可以很好的緩解負面幻想。 當我們不再聚焦於自己想法的具體內容,而是簡單的把所有的這些想法貼上「瞎想」的標籤時,問題便會得到緩解。

這時,我們終於從負責而繁雜的各種想法中脫離出來,開始思考「我到底在想什麼」,開始對思考的方式、產生這種思考的原因有所反思。

在這個過程,我們就能從被負面想法壓迫的奴隸,搖身一變,變成了可以對它指指點點的上司。我們或許會從中發現自己不斷產生負面幻想的深層次原因,因此對自己產生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2.區分感受和事實

「領導肯定覺得我的方案爛透了,不僅如此,他還會覺得我是個沒想法也不努力的人......我肯定在這家公司待不下去了,是不是要準備回家了?爸媽會覺得非常丟人的,天啊,讓爸媽傷心的話我就太不孝順了……」

當我們陷入負面幻想的時候,可能發生的「壞事情」會一件件不斷出現,讓我們越發焦慮和惶恐。我們擔心事情發展導致的一連串後果,擔心別人對我們的評價和看法。

但這個時候我們卻很難意識到一件事情:所有這一切都只是自己的想法,是猜測,而並非事實。 如果此時我們拿出紙筆,認真的列出來事情可能發生的證據,和事情不會發生的證據,我們會發現對於結果的恐慌讓自己高估了事情發生的可能性,而這種過高的估計又引發了更多的恐慌。

能夠正確的區分「感受」和「事實」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心理學上有一種思維模式被稱為「情緒化推理」,指的就是這種直接把感受等同於事實的思維模式。在這種思維模式下,我們會忽略理性的規律,用不斷變化的情緒來認知這個世界,這會阻礙我們客觀而真實地看待問題。

看到這裡,有些朋友又說了,上面這些道理我都懂,可就是做不到,怎麼辦?

別急,再試試下面這2個小技巧:

1.漸進性肌肉放鬆法

許多人在陷入到負面腦洞的時候,會處在一種極端的恐懼和焦慮中,甚至身體都在緊繃的狀態里。這時我們並沒有任何能力來進行反思和改變,讓自己放鬆下來才是最為迫切的事情。

「漸進性肌肉放鬆法」是一套可以讓人迅速放鬆下來的放鬆方式。它指的是在一個安靜的空間去逐步放鬆自己的肌肉群的訓練方式。

首先你需要選擇一個特定的肌肉群,一般我們會從頭到腳依次選取。讓這個肌肉群(比如從臉部開始)緊張起來,持續五秒。然後,在五秒鐘後迅速地放鬆該肌肉群,在緩慢呼氣的同時去體會剛剛緊張和放鬆的不同感受。

在保持這种放松狀態15秒之後,轉移到下一個肌肉群(比如換肩膀試試),去重複「緊張-放鬆」的循環。等你用這樣的方式放鬆了所有的肌肉群之後,你便會感到一種非常鬆弛的放鬆感。這种放松感,可以從身體延伸到情緒。 2.寫下屬於自己的「Happy Ending」清單

經常擁有負面腦洞的人總會習慣在事情發生前想像出所有最壞的可能,這將有助於他們做好萬全的準備,不過,有時這也意味著他們承擔著更多的壓力和擔憂。想要改變這種思維方式並不容易,此時一份「Happy Ending」清單或許可以用來提醒自己:世界經常比想像的要溫柔許多。 你可以找一個本子,記下那些結果遠比你當時的預期要好得多的事情。譬如:

「我去年一直沒買票,以為自己要回不了家了,沒想到在過年的前一天搶到了票。」

「我上次本來以為無論如何都趕不完報告的,沒想到最後幾天小宇宙爆發,甚至還提前了半天完成。」

親筆寫下這些故事,會讓你慢慢相信一件事情:即使我們看到了各種可能發生的最壞情境,也不需要過分煩惱,因為很有可能它們並不會發生。

經常擁有負面幻想並不是一件壞事,有些時候它會幫助我們想到所有最壞的可能,從而做好萬全的打算,由此避開很多人生大坑。 只是,有時負面腦洞引發的焦慮感會讓我們沉浸在可怕的情緒中,從而難以很好的面對生活中的問題——這就是一種折磨了。

此時採用一些小方法,讓自己意識到事情並不會像我們想得那麼糟糕,就可以了。 要相信,世界比我們想像中要溫柔。

悠悠+酒鬼 ? 撰文
簡單心理內容實驗室出品


【簡單心理Uni】 心理諮詢師的終身成長學院,匯聚海內外名師,針對不同階段的心理諮詢學習者,提供40+種培訓課程,專業針對性強,體系化程度高,直播/錄播、音頻/視頻、線上/線下形式多樣,目前已有20萬+人參與學習。

更有20+門免費課程等你來開啟喲,課程學習戳 →「http://jdxinli.cn/q199xq」


「我的腦袋就像個開關壞掉的小馬達一樣轉個不停,各種想法和畫面在我腦中自動輪播,一直到我精疲力竭,無力再思考。」

我見過很多愛胡思亂想的人,他們無一不羨慕那些豁達、瀟洒的人,似乎從來不需要經受思想鬥爭的折磨,也不必因為懊悔而反覆責備自己。

他們反觀自己,總是愛鑽牛角尖,因為一些細節和小概率事件而不斷折磨自己,自動腦補出慘烈的悲情劇,無數次在安靜的夜裡上演顱內翻騰,輾轉反側,直到腦細胞燒完了才能入睡。

這麼熱鬧,他們在想什麼呢:

我剛才在發言的時候,動作是不是不自然,有個字口誤了好尷尬,他們是不是都在嘲笑我?

他到底愛不愛我,不愛我為什麼難過的時候安慰我,愛我為什麼總回復表情包?

他為什麼不說話,一定是生我的氣了,憑什麼,我都沒生過氣,有事情不能好好商量嗎?

所有胡思亂想的背後,其實都是思維功能的失調。

換言之,就是大腦出現bug了,不可控制地抓住一些消極的信息,然後無視邏輯推理的規律,開始無中生有、憑空想像,結果就是搞得一天天的心裡很難受,折磨自己又折磨他人。

不信?拆開腦子來看看。

正常的思維過程是這樣的:

做菜的時候,油鍋達到了沸點,著火了:它為什麼著火了呢→鍋燒紅了→那如何能把火滅掉呢→倒水可以嗎→不行,會飛濺→關火、蓋上鍋蓋可以嗎→可以。

所以,正常的思維實際上是一套尋找原因、解決問題的思維。

而功能失調的思維過程則不然:

男朋友今天一天都很沉默:他為什麼不說話→是不是因為上次的事在生我氣(妄下定論)→他憑什麼生氣,有事不能好好商量嗎(責備)→上次他....我都還沒...呢(翻舊賬)→吵架→為什麼他每次都總讓我難受(消極過濾)→我真是遇人不淑(貼標籤)→我不懂和伴侶相處(過度概括)→我不配得到愛情(責備自己)

可以看到,功能失調的思維過程則有趣多了,有千千萬萬種方法讓自己陷入消極的扭曲想法里,讓自己心情難受,懷疑人生。

一旦開始了胡思亂想,輕則浪費時間、影響心情,重則生活工作不能自理、節律紊亂,還有可能對你的親密關係造成破壞。想想你一次次的糾纏、解釋、追問、歇斯底里,對方是不是已經開始煩你了。

怎麼辦呢?給你支個招,請務必仔細閱讀,認真參透。

1.迴避刺激源

很簡單,反思一下,找出你主要焦慮的內容,然後避開生活中的刺激。如果你主要擔心的是疫情的問題,怕自己會被感染,就少關注這些負面新聞;如果你懷疑伴侶出軌或冷暴力,就少去看一些助長你疑神疑鬼的短視頻和文章;如果你剛剛失戀,睹物思人,就把你們的回憶都清理乾淨,和戀愛相關的信息也暫時別刷。我建議你養成一個習慣:依靠主動的搜索去獲取信息,而不是漫無目的地刷抖音、知乎等,既浪費時間又引發情緒。

2.打斷思緒,讓自己忙起來

有些壓力源是迴避不了的,比如伴侶的冷淡就在那裡,你躲不掉,那至少,請在自己的腦子裡躲開他。空閑是焦慮者的大敵,只要你的腦子和手腳不去主動地動起來,腦子就會不間斷地被動運轉,所以,當你發現你躺在床上或坐在桌子上陷入空想,趕緊打斷,去做一些同時佔用頭腦和手腳的事情,如寫文章、打遊戲、交談、打球。

3.樂觀歸因,停止自我攻擊

你發現了嗎,愛胡思亂想的人總有一千種方法攻擊自己,讓自己不開心。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指出,悲觀者和樂觀者有著不同的歸因風格,悲觀者傾向於認為事情的發生是出於自己,問題是長期、普遍存在的;而樂觀者認為事情的發生是客觀原因導致的、問題是暫時的、特殊的。

如:

他不理我肯定是因為我惹他生氣了(內部歸因),遇到啥事情他都這個樣子(普遍性),我們以後在一起他一直這樣怎麼辦(永久性)? -- 悲觀者

看來狗狗是攤上一些不高興的事兒了(外部歸因),他很快就會好(暫時性),需要靜靜,我得給他一些空間,狗狗平時還是挺樂觀的(特殊性),我相信他能挺過來。 -- 樂觀者

4.做有效的事情,讓情況好起來

當你反覆地去琢磨一件事的時候,實際上你已經陷入了無意義的空想,胡思亂想並不能避免你擔心的事情發生,有效的行動才能改變局面。當你擔心會被感染的時候,刷負面新聞不會讓你變得更安全,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門卻可以;當你擔心對方不愛你的時候,反覆的猜疑和祈禱不能讓他多回你兩句話,責備和控訴也不能讓對方「良心發現」(對方也沒犯錯,對嗎),那倒不如坦誠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寶寶,我有些難過,想要你的抱抱」。

如果你還是不清楚什麼是「有效的事情」,就來諮詢我們吧。

有了這份秘籍,希望你能做到擰上小馬達的開關,願你很快也能有個安詳的夜晚。

以上,希望能幫到你。

我是宏桑,一個心理諮詢師。

同名公眾號:宏桑(hongsang1989),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為什麼人願意沉浸在負面情緒中?
比智商更重要的「專註力」,該如何培養?
你真的會高效說話么?
美少女戰士人物盤點Royal House篇 (女主角卷 一)
被理解的意義

TAG:心理學 | 心理調節 | 心理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