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特斯拉 model 3 是否值得購買?


任何人都無法保證絕對的客觀。

但我能保證的是文章中所有的觀點,都有一定事實去支撐,給你們參考。


本篇買車指南您可能會看到:

  1. 直觀明了的特斯拉不同版本在配置上的區別
  2. 特斯拉model 3各車型配置上的對比分析,明確重點
  3. 對於特斯拉一些必要的前置科普
  4. 3月28日更新內容:特斯拉model 3整體分析,快速抓住買車分析要點(小白向)
  5. 3月29日更新:特斯拉model 3 VS 寶馬3系比較
  6. 4月1日更新:特斯拉model 3VS 奧迪4AL的比較(採納部分知友建議調整了比較內容)
  7. 4月4日更新:特斯拉model 3VS 賓士C級的比較(完)

先簡單聊一聊特斯拉model 3近況:

首先國產的價格目前是¥323,800,加上補貼¥24,750後,實際價格為¥ 299,050,這也是買一台國產model 3最低程度需要準備的預算。

這預算意味著很多個性化的東西都要加錢:比如說油漆model 3目前默認只有純黑色車漆,選其他顏色,哪怕是白色這種常見顏色,也統統要加錢,按馬斯克的說法這可以極大提高生產效率——1913年福特引進流水線生產汽車時,他也是這麼乾的。

車漆可以加錢選別的,而內飾目前只有黑色的選項,很顯然這一階段的國產特斯拉model 3所需要的是提升產能儘快交付,所以豐富配置這種事兒就被放到了後面。

正文:

那是不是意味著model 3的配置不行呢?

這個問題要看和誰比——和自己比以及和對手比。今天先說說和自己比的情況:

為了儘可能一目了然看懂特斯拉model 3,我專門製作了這款車的配置價格階梯:

這個圖中基本上把特斯拉官網上不同車型的配置變化囊括進去了,你可以看出來總共3款車型,價格逐次升高的同時,都分別增加了哪些配置。

事實上對於特斯拉來說,由於它本身的理念不同,也就導致了在配置策略上和傳統車企是完全不同的路線。

  • 標準續航升級版:以標準續航升級版為例,作為model 3的低配車型,的確起到了拉低入門價格,吸引大家去店裡諮詢的作用,但是和一般車企以中配車型作為銷售主力不同的是,國產的標準續航升級版才是特斯拉在國內的銷售主力。

這個版本的配置其實也就是特斯拉給出的「基礎配置」,當然有一點需要提一下就是特斯拉並沒有傳統車企那樣的配置單,基礎配置也只是特斯拉所認為的「基礎配置」。事實上這個入門級的標準續航升級版配置,和BBA比較一點都不低甚至高了不少(這個之後會有專題解讀)。

標準續航的配置都是屬於缺少也不覺得有啥,但有了對體驗有很大提升的。例如座椅加熱、中控儲物台,摺疊加熱後視鏡以及路人皆知的Autopilot。

  • 長續航全驅版:按照傳統的認知,這大概算是「中配車型」,參數方面續航提高145km,提速升級4.6秒,升級四驅,後排座椅加熱、高級音響、一年高級移動服務(包含衛星視圖和實時路況顯示的車載地圖、車載網路音樂和多媒體功能、可通過移動蜂窩網路更頻繁地進行OTA軟體升級、互聯網瀏覽器)、LED霧燈這些配置相比14萬的溢價來說……似乎並不那麼具備性價比。

對於音樂愛好者來說音響的提升很不錯,加速從5.6秒提升到4.6秒對於普通用戶來講,實際體驗不會天壤之別。四驅在市區用途非常有限,移動連接服務只免費1年,霧燈應該不會有太多人在意是否LED的,內飾地墊就更不用說了。

也就後排座椅加熱還有看點,但是這樣算下來,作為中配車型的長續航版本需要加14萬元,換來主要是145km續航、四驅、音響、後排加熱的提升實際上不但支撐不起來這個溢價。也無法完成銷量。這款車型在中國的定位,預計會被未來的長續航後驅型替代,價格也會進一步下沉。

  • 作為model 3的高配車型performance,參數方面7萬的差價換來了5km的續航提升、3.4秒的百公里加速、19寸輪轂、高級卡鉗等等,這些提升需要7萬的溢價,其中輪轂本身價值6000,那麼剩餘的62000元的溢價對於性能車來說其實是非常划算的,因為零百加速從4.6秒提升到3.4秒,這意味著model 3的加速度已經不輸給很多超跑了。因此performance車型抬高售價區間,提升產品形象的作用倒還是在的。

事實上特斯拉作為一個新的車企,它的產品的確沒有合理價格配置階梯。

但這樣並不意味著不好——對於想買特斯拉model 3的人來說,要做的選擇也明確很多,預算有限選擇標準續航升級版,需要高續航、四驅模式就選擇長續航版本,需要性能就選擇performance版本,簡單粗暴。

另外需要說明一點是,這個表裡沒有56000元的FSD,這個配置的選取與否會直接改變model 3的定位。在我看來買特斯拉最大的意義就在於AP和FSD,因此這兩項其實是必選的。(當然也有人選擇不安裝,那麼這時候特斯拉除了品牌價值之外,在其他方面的產品力就會削弱很多。

所以就有了另一張加上FSD後的價格配置階梯表:

表上的內容沒啥變化,唯一變化的是三台車都加裝了FSD,價格區間也從原來的30-50萬變成了35-56萬。

根據我打聽到的消息,目前特斯拉FSD選配的比例大概只有不到10%。一方面是大部分人仍然認為FSD價格太貴,另一方面是有無FSD的體驗差異就目前來說還不是有那麼顯著的差異。

但需要特別注意一點是,雖然FSD可以後期加裝,但是漲價是免不了的——按馬斯克的計劃,FSD將來會隨著功能完善持續漲價。這個事情是可以預見的,因為2019年5月,特斯拉已經對其FSD系統進行了一次提價,從5000美元漲至6000美元,隨後又從6000美元漲價到7000美元,在國內定價56000元。

鑒於56000元也不是誰都能隨便拿出來的,所以FSD都提供了哪些功能還是需要說明一下:

  1. 自動變道功能:在開啟Autopilot的時候打轉向燈,可以向對應車道自動變道的功能。
  2. 自動泊車,僅限兩輛車(或障礙物)中間,側方和入庫這兩種方式都可以。
  3. 智能召喚(Smart Summon):可以從停車場讓你的車自動開到你身邊,主要場景是超市購物後手提著一大堆東西不方便走動的時候,可以在門口等候你的特斯拉自己過來。
  4. NOA功能:NOA有兩個作用,一個是可以按照車機導航的路線自動駕駛將車開過去(需要在特定道路,例如高速),另一個是結合高精度地圖後,特斯拉可以在高速上自己開自己超車自己駛入駛出匝道。

目前FSD實現的功能就以上四項,基本上都是屬於非常有「科技感」的功能,如果你想體驗「科技感」那麼FSD是必須加裝的,但如果你更相信自己手握方向盤的感覺,那麼FSD確實沒有必要購買。

解決了基礎問題之後,對於比較懶的人來說,可以等後面我會給大家將特斯拉model 3 和目前國內的豪華品牌對標車型做個對比,方便參考購買。


3月28日更新:

知道小白買車遇到什麼情況最可怕嗎? ——最可怕的就是,你拿著幾年的收入,看了一些充值/無腦吹噓視頻後,買了一台和自己實際需求完全不相符的車。

這時候你該怎麼辦呢?賣掉一下至少幾個月的收入就沒了,不賣就得將就用一台並不適合自己的車好幾年。然而推薦車的某些所謂KOL們,卻不會因此而受到什麼損失,錢照樣收車照樣吹,一切都和你無關……


所以對於目前最火的特斯拉model3,在準備掏錢之前,除了確認配置是否符合你的需求以外,還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知道如果能拿出購買特斯拉model 3的現金,同樣可以去看的車型有哪些。

畢竟你自己的錢,選擇權應該屬於你自己,而不是看幾個大V視頻就興沖衝去下單......

前邊和大家簡單分析了特斯拉model 3現在銷售3款車型的配置後,你可能會同樣嘗試用其他品牌的車型對比model 3,但是面對眼花繚亂的配置和價格,如何能知道大致上哪款車比較好呢?這就是接下來需要科普一個概念——價格重心。

我們知道通常情況下,一個車型會根據不同的配置,分成幾款甚至幾十款,買高配車型就多花錢,買低配車型就少花錢,而部分品牌的高低配車型價格差往往能差出十萬,這時候如果能知道大多數人願意為這台車花多少錢,那就是一個很有參考價值的數據。這個東西就是價格重心。

那麼就目前(3月)而言,大多數人平均下來願意為特斯拉model 3花多少錢呢?

價格銷量氣泡圖是個很好的參考:

銷量的比例是問了幾個特斯拉銷售後的出來的,從圖中可以看到特斯拉model 3的絕大多數銷量就是國產的標準續航升級版。

這張圖表是我專門針對電動車製作的,除了常規的縱軸代表價格以外,橫軸我選擇了用目前大家最關注的的續航里程而不是傳統車的軸距來使用。

從圖上可以發現,特斯拉model 3目前的產品配置是有問題的——國產標準續航升級版佔了絕大多數的同時,長續航和performance版本銷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表面上看似乎體現了國產特斯拉的統治力和吸引力,但從長遠講其實很有問題——目前近乎90%的銷量集中在一款車型的情況下,也就意味著極其容易被對手針對。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對於極星、小鵬P7、比亞迪漢來說,只要做到配置、性能好於國產model 3的同時,價格再低一些,那麼就會對特斯拉產生一定威脅。

而特斯拉應對起來就會比較被動,因為30-40萬的價位上,model 3出現了一個極大的空缺——這也是為什麼最近又消息說要推出國產後驅長續航版的原因。目前沒有第二款走量高配車型可以下放的它,被各大品牌針對性「圍攻」銷量最高的車型,肯定會很難受。

不過這對於正在考慮是否購買特斯拉的人而言,要考慮的就很簡單了:

目前國內的特斯拉model 3基本等同於只有一款車型,這款車和其他豪華品牌比起來怎麼樣?

關於國產model 3 和對應豪華品牌車型大致上價格重心的對比,我也幫大家統計好了:

關於數據的來源,之後每台車會詳細解說

實際上可以發現,國產特斯拉model 3定位卡的十分精準:

  1. 軸距方面,它是超過BBA里的兩個B和雷克薩斯的,輸給的奧迪和凱迪拉克價格重心遠遠低於model 3.
  2. BBA實際上都有優惠,指導價和成交價相差的很遠,而特斯拉是統一的指導價格,所以是不能拿指導價格比較的,通過價格重心,即實際大家願意為這款車付多少錢來看,買一台特斯拉model 3 人們普遍要比買BBA的同級車願意花更多的錢。那麼買model 3放棄BBA的是傻嗎?顯然不是,而是有必然存在的理由。
  3. 實際銷量上model 3在中國由於上海工廠剛剛產能爬坡,所以還不是很高。但就2月份直接制霸新能源車榜單的銷量來看,很有可能會複製在美國壓制BBA的情況:

所以對於特斯拉model 3值不值得買的問題,因為我們已經知道了兩個事實:

  1. 特斯拉model 3在美國早已霸榜,對手是BBA的燃油車
  2. 國內剛開始國產,2月就已經在新能源榜單霸榜(對手不是國產新能源)

所以對於一個非科技愛好者來說,買特斯拉model 3到底值不值的問題,其實可以轉換成特斯拉model 3相對於其他豪華品牌的車來說究竟如何。

如果你經常看BBA的車型並對此胸有成竹的話,相信此刻買不買特斯拉你已經心裡有數了。如果你對豪華品牌了解不多也沒關係,因為隨後我就要針對傳統豪華品牌的車型,和特斯拉model 3逐個對比分析一下。

可以提前說的是,這個分析結果,連我都沒預料到......


3月29日更新:

本篇買車指南您可能會看到:

  1. 特斯拉model 3和寶馬3系配置上的詳細對比和分析
  2. 目前特斯拉和寶馬的政策
  3. 解讀model 3和寶馬3系的差異點
  4. 選擇購買建議
  5. 太長長只想看結論:有大量長途出行需求請直接選寶馬3系,如果大部分時間只考慮市區代步,那麼可能特斯拉model 3要更適合一些。

寫在前面的話:

特斯拉model 3是這家車企第一台賴以走量的車型,能不能活下去全靠model 3的表現。而寶馬3系則是寶馬的標杆車型,有句話說的有意思:對於賓士來說它只有一款車,那就是賓士S,所謂的C級不過是小號S;而對於寶馬來說其實只有一款車3系,所謂的7系不過是大號的3系。

所以當我們在model 3和寶馬3系之間考慮的時候,事情就變得很有趣了,因為這是雙方事實上最強的車型,並且都兼具十足運動性,這種硬碰硬是難得一見。

你以為我接下來會開始和你們洋洋洒洒描述寶馬3系和特斯拉model 3的運動體驗,說一些類似於————「它的懸架更軟和了,但又不失韌勁。化解如減速帶這般較大的衝擊更為得心應手,基本都是一次壓縮回彈到位,沒有多餘動作。你還是能清楚的感知車輛和路面的回饋。」這樣的話?

不,哪些很多「媒體老師」吹噓的東西實際上95%的用戶根本感覺不出來。這種東西我的建議是比對完其他項目後,親自試駕就好。

畢竟將來幾年十幾年開這台車的是你,而不是哪些「媒體老師」,你不需要為他們的感受定義買單。

那麼在決定要不要試駕前,我們可以做的是更加理性對比這兩台車,從多個方面:作為家裡油車+電車都有的人,我已經儘可能幫大家考慮到了各種客觀角度用車體驗的因素:

看這個表是不是太長了?沒關係我會把疑問可能比較多的項解答一下:

註:表格對比的是兩款車配置的差異項,即如果一個配置兩車都有,那麼便不會在表中出現。(除非兩者差異很大)

  • 首先是對比車型方面並不是簡單的用指導價相近的車型對比,因為前面我也說過傳統車企新車推出一段時間有多少會有優惠,而特斯拉是直營店統一價格,因此需要找到目前成交價格和國產model 3接近的車型對比。成交價格方面我參考的是 @孫少軍 老師推薦的車行168,再配合上老司機和懂車帝裡面的真是提車內容,儘可能去接近真實情況。(當然各地具體價格還是會有所不同,這個是沒法避免的)而寶馬這個目前有兩款車型的成交價格和model 3接近:325i M運動耀夜套裝 和 325Li 首發版。
  • 市區通勤補能:對於市區通勤來講,如果有家用充電樁的情況下,基本每天你的車電量都是90%(不充滿),完全沒有任何補能的煩惱。如果有家充兩台車在方便程度上其實旗鼓相當。即便沒有家用充電樁,那麼也可以利用購物的機會,每周選擇一些有超充站的地方進行購物,雖然目前特斯拉超充站經常「車滿為患」,但購物頻率一周一次大多數人也可以接受,本來想給旗鼓相當,但是這裡姑且給不足吧。
  • 造型方面考慮的並不是審美,而是有無特殊的外觀,例如運動套件。這個算是給寶馬送分了。
  • 空間方面,因為每個人身高體重不同所以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比較軸距,以及後排座椅是否可以放倒(空間安排是否靈活)。在這點上model 3後排座椅可以放倒,而我在汽車之家上查到的寶馬3系後排座椅是不可放倒的,再加上軸距也是model 3長一些,所以這裡model 3勝出應該沒什麼問題。
  • 內飾:特斯拉的內飾走極簡風格,對於99%的普通人來說,基本上對任何豪華品牌都是完敗。
  • 行車安全配置方面,雖然官網上並沒有提,但實際上model 3的功能非常全:併線輔助、車道偏離預警、主動剎車、自適應遠近光、胎壓監測都是比寶馬3系多出的功能。而寶馬3系比model 3多出的行車安全功能就只有防爆輪胎、主動剎車、駕駛疲勞提示和胎壓監測——毫無疑問雖然都有主動剎車,但是model 3的應該要更好用,那麼剩餘的行車安全配置中,可能對於經驗豐富的老司機講似乎寶馬的防爆胎更有用一些,但開車的更多還是普通人,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講特斯拉model 3的配置多更實用一些。本來想給特斯拉優秀,但怕是會被大群老司機噴,所以姑且還是給個旗鼓相當吧。
  • 多媒體配置這塊,實際上除非音樂愛好者,否則對於大多數人來說,15寸大屏更實用。不過耀夜版這裡是個賣點,因此就讓兩者旗鼓相當好了。
  • 污染防護這塊兒,model 3隻有普通濾網,不能加裝HEPA是個遺憾,這裡寶馬勝出。
  • 售前/售後:直營店價格固定,不用和銷售鬥智斗勇的體驗其實非常好,售後這塊特斯拉目前做的的確不好,所以這項暫時兩者平手好了。

總結:可能會有讀者覺得我有意突出model 3的優點,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因為就單純比較配置的數量上來說,實際上國產model 3的配置確實要比寶馬3系豐富的多。這也是比較之後讓我感到很意外的一點——顯然model 3國內2月上榜不是沒有原因的,畢竟「懂車」的是少數,而佔大多數的普通人會考慮更全面一些不對么?

而特斯拉也並非我們想的那樣小氣、「什麼都不給」。


哦對了,還有個長軸距的版本我也進行了比較:

和上一張表的區別主要在於:

  • 對於同價位長軸距車型來說,model 3的空間從「完勝」變成了不足,畢竟後排放倒功能用的少,更多還是比拼軸距。
  • 但是多媒體配置上,因為長軸距車型沒有哈曼卡頓,所以特斯拉model 3就由「優秀」變成了「完勝」

實際上如果不經常長途出行的話,我們對這兩台車的各個項目進行逐一比較、打分,匯總後的結果上來看,特斯拉model 3確實勝出了,這也多少能說明了為什麼在美國市場上特斯拉model 3已經吊打BBA同級車了。

實際上這個比較我是在「拉偏架"的,例如市區出行這一項里,其實有家用充電樁意味著無需考慮補能,而寶馬還得定期去加油站,但我就按照沒有充電樁打分了,可以說寶馬佔便宜了,還有幾個項目也是如此。

最後的總結:

有大量長途出行需求請直接選寶馬3系,如果大部分時間只考慮市區代步,那麼可能特斯拉model 3要更適合一些。至於說那個車操控更好、底盤更好,還請自行試駕體驗,並給出分數在做最終的抉擇。

如果寶馬3系的優惠更大一些,那麼兩者才可能達到相差無幾的情況。


4月1日更新:

本篇買車指南您可能會看到:

  1. 特斯拉model 3和奧迪A4L多方面對比分析
  2. 對比內容的增加與權重調整,更符合實際情況
  3. 目前特斯拉和奧迪的情況
  4. 解讀特斯拉和奧迪A4L的差異點
  5. 選擇購買建議

寫在前面的話:

大家好,我又來了,續上次特斯拉和寶馬3系的對比之後,得到了很多知友的寶貴建議(盡量採用啦)今天繼續講特斯拉和BBA之間的購車參考,之前是寶馬,這次是奧迪。

奧迪和特斯拉的共同點?大概是科技?

不過奧迪的天賦大概全點到燈上去了,而特斯拉,點的是自動駕駛。

在我的印象中,奧迪一般優惠幅度應該是BBA里比較大的,這點對於普通人來說有很大的吸引力(可能都是30萬的車,一個優惠5萬一個優惠10萬,那麼很多人都會覺得買優惠10萬的更值得,這沒有對錯之分,是人性的選擇)。

而特斯拉是統一指導價,從表面來看似乎特斯拉在「第一感覺」上就吃虧了,但其實不然。

因為奧迪優惠大的同時,對選裝加配的要求可能也會更高一些。(不然4S賺不到錢會賣你車?)如果不會談價格,那別人買奧迪便宜,到你這裡可真未必是這樣。而特斯拉這種走直營體系的好處就是至少不用那麼勾心鬥角。

所以說來說去這個優惠多少那個優惠多少,不如實實在在詳細對比一下大部分人關注的配置方面,看看在價格差不多的情況下,特斯拉model 3和奧迪A4L的產品力究竟如何?

成交價格上依然以 @孫少軍老師推薦的車行168為主,和國產特斯拉model 3接近的奧迪A4L有兩款,分別是2019款 40 TFSI 運動型 國VI 和 2019款 45 TFSI quattro 個性運動版 國VI。(這裡多分享個題外話,就是奧迪A4L的最低配35進取是沒有車的,即屬於真真正正的「功能車」的類別,最低配的唯一作用就是吸引你進店,你甚至無法預訂到這款車)。

第一台車(40 TFSI運動型)的對比:

參考了部分知友 @冰封山麓 @Johnson @張鮮森 等人的意見後,我對打分的項目內機制進行了如下調整:

  1. 續航水平和長途補能項目,如果相差比較大,那麼獲勝一方獲得的分數權重為原來的2倍。因為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說,沒有隨處可見的加油站確實要會讓他們增加好幾分顧慮。
  2. 與此對應的,增加使用成本的詳細說明,其中油價按最低計算,電價按商業高價計算,雖然對特斯拉不太公平,但這樣更能體現油價和電價本質上的差距。
  3. 增加維修保養費用這一項,以6年總費用為準。
  4. 增加收納空間這一項,特斯拉的前備箱空間,以及因為沒有變速箱省下來的車內空間是很多人在比較中都忽略了的。
  5. 為什麼不增加保值率和考慮電池衰減:保值率是賣車的時候才會考慮的事情,而通常普通家庭一台車往往要開6-8年,這時候保值率區別不大。而電池衰減,特斯拉平均每年0.5%,以目前特斯拉車主的反饋來看,買了之後很少有人在意這麼點兒衰減。(臉黑衰減過高,按規定讓特斯拉換就是了)

特斯拉model 3 VS 奧迪A4L 進一步解讀:

  • 給2倍權重的續航水平應該說更符合絕大多數普通人的要求,這裡特斯拉輸了真沒什麼可爭議的,直接輸4分已經很大程度上削減了特斯拉在普通人眼裡的優勢。
  • 市區補能這塊兒我的新建議是,如果你有條件安裝家充,那麼這裡應該是優秀,但考慮到大多數城市車位非常緊張,有私人車位的畢竟還是少數人,所以採取了按照無家充的計算方式。
  • 空間方面說實話每個人身高體重都不同,所以一些細節上的比如前後排對比起來是高還是矮的問題完全可以在實際體驗的時候解決,去看車之前,唯一能客觀比較的就是軸距。
  • 收納空間這個指標之前我確實忽略了,實際上由於電動車沒有變速箱的原因就已經在中控台下方節省出了大量的空間,而特斯拉更是進一步挖掘了前機艙的空間。

  • 基本安全配置方面,奧迪A4L比特斯拉model 3多了後排側氣囊,雖然兩者其他氣囊完全一樣,但奧迪多出來的氣囊終究能給後片乘客帶來更多的保障。
  • 電子配置方面雖然奧迪本身在BBA行列中以科技感見長,但對上特斯拉後,發現很多配置真的沒有特斯拉完善......
  • 售前售後這塊前邊已經說了,雖然奧迪確實優惠高,但價格需要你自己砍,並且可能還要額外加裝,而特斯拉雖然沒有優惠,但也沒有響應的麻煩。
  • 使用成本這部分中,給特斯拉按照2元/kwh算是比較貴的商業充電樁了,其實目前大多數公共充電樁收費都在1.5元/kwh左右,加到2元/kwh還考慮了充電所需的停車費。但實際上如果用家充成本可能不到1元/kwh。油價這部分目前按國內40美元為底部區間計算,將來油價再升高到70、100美元時也會進行相應的調整。不過你會發現,在油價最低的時刻,依然是電價更便宜,所以出行成本這一塊特斯拉確實有它的優勢。
  • 維修保養費用我專門找了特斯拉銷售確認,一個比較靠譜值得參考的特斯拉model 3維修需求如下。
  1. 空調濾:每年一換,官方配件價格258元,工時含稅124.3元。
  2. 剎車油:每兩年或40000km更換一次,以先到為準,官方配件價格132元,工時含稅621.5元。
  3. 冷卻液:冷卻液,每四年或80000km更換一次,以先到為準,官方配件價格352元,工時含稅62.2元。
  4. 空調乾燥劑:每六年或120000km更換一次,以先到為準,官方配件價格450元,工時含稅497元。
  5. 定期檢查,建議每兩年前往服務中心進行一次全車檢查,以確保車輛狀態良好,工時含稅621.5元。

以上項目,按3年6萬公里算總共需要花費:1146.9+753.5+621.5=2521.9元,對比奧迪A4L的約11645元明顯節省不少。

加上在續航里程和長途補能增加的權重之後,國產model 3 VS 奧迪A4L 40TFSI運動型的最終比分為20:16,特斯拉的產品力仍然勝出一些。

那麼另一款奧迪(45 TFSI quattro個性運動版)又如何呢?

兩張表中,四驅版本奧迪A4L在和特斯拉model 3對比時,與兩驅版對比的主要的差異在於氣囊是數量,這裡四驅版和特斯拉model 3是一致的,並沒有取得優勢。

四驅的優勢讓A4L的加速能力從7.9秒提升到了6.5秒,但和兩驅版特斯拉依然相差了5.6秒。以目前國內的道路情況來看,其實大多數時間都用不到四驅的功能。所以這裡依然是特斯拉勝出。如果有需要用得四驅功能的朋友,參考時把四驅的分數加上即可。

總結:將對比內容調整更詳細,並增加了續航和長途補能權重後,國產特斯拉model 3從對比上的產品力依然勝於奧迪A4L,事實上如果是一個不在意續航和長途補能人,那麼選特斯拉model 3的體驗,應該會好於奧迪A4L。

最後還有特斯拉model 3和賓士C級的對比,整理好後就為大家放出來。

說實話,特斯拉model 3和賓士C級的比較,確實也比較讓人出乎意料......


2020年4月4日更新:

本篇買車指南您可能會看到:

  1. 特斯拉model 3和賓士C級多方面對比分析
  2. 對比內容的增加與權重調整,更符合實際情況
  3. 目前特斯拉和賓士的概況
  4. 解讀特斯拉和賓士C級的主要差異點
  5. 選擇購買建議

寫在前面的話:

大家好,我又來了,這次特斯拉對比BBA終於進入到最後階段啦,最後幫大家對比下國產特斯拉model 3和賓士C級。

和寶馬以3係為核心不同,賓士剛好相反——很多人的說法是,賓士C級是小號的賓士S。所以對於考慮買賓士的人來說,動力、操控這兩項基本不用考慮和奧迪、寶馬比較了,但是在內飾和豪華感上,賓士基本能贏,對小白來說,這是比較容易理解的賓士的基本定位。

目前在售的賓士C級,應該是2014年的第四代C級,代號W205,到2020年也有6年了。當然,幾代幾代其實不重要,聊這個的原因是賓士C級在2018-2019年的改款中,少有的在還沒有換代的情況下,就提前引入了48V輕混系統。

按照通常的規定,動力總成的改變屬於大改款,一般到這時候距離更新換代就很接近了。而目前的第四代C級也有6年的時間了,參考一般合資品牌6-7年的產品壽命來說,賓士C級可能即將迎來下一代車型,通常上下兩代車型在各方面都會有很大的差別,買車的時候需要考慮這一點。(目前第五代賓士C級的照片也開始曝光了,估計不遠了)

但並不意味著現階段的賓士C級就一定不值得買,畢竟在去年(2019年)國內賓士C級的銷量是154614台,對應的寶馬3系和奧迪A4L的銷量分別是109161輛和168189輛,作為一個即將走到末期的產品而言,賓士C級的產品力從銷量上看並不差。

那麼賓士C級對上特斯拉model 3會如何呢?

成交價格上依然以@孫少軍老師推薦的車行168為主,跟國產特斯拉model 3比較接近的也就C 260L車型,所以這次僅用一款C級和特斯拉model 3作對比:

你以為特斯拉對BBA會全面勝利?不,實際上這次賓士C級贏了。

對比部分項目解讀:

  • 本次對比項目、內容和奧迪A4L完全一致,因此不存在給賓士打廣告的操作空間(事實上如果不是因為聽取部分知友建議大幅調高續航和長途補能的權重,賓士C級會略輸給特斯拉model 3)
  • 續航水平和長途補能2倍權重還是有必要再強調一次,畢竟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講,購買純電動車最大的顧慮就來自這兩方面,所以給賓士C級多加了一倍的分數。
  • 收納空間方面,雖然賓士C級的後備箱容量比model 3多了大約55L,但由於model 3還有個前備箱,所以整體上收納空間仍然是碾壓賓士C級的存在。我問了下特斯拉的銷售,目前對前備箱的容量似乎沒有一個準確的數值,後續我會調查清楚的。
  • 基本安全配置方面,C 260L比model 3多了膝部氣囊,舒適性配置方面,兩台車基本相差無幾的情況下,顯然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講,C260 L的後排獨立空調要比model 3的方向盤電動調節更實用。不考慮續航和補能帶來的優勢情況下,這兩項是賓士C級能戰勝model 3的關鍵配置。
  • 實用成本方面前面已經說過了,特斯拉電費往高了估算,賓士油費目前正處於階段低點,但電費依然有優勢。
  • 維修保養費用方面,C260 L明顯要比奧迪A4L貴的多,對比特斯拉就顯得更沒有優勢了。

特斯拉model 3 VS 賓士C級 總結:

總車次對比中可以看出,如果和特斯拉model 3對比,從普通人的視角來看,BBA中最有產品力的是賓士C級。雖然在電子配置方面仍然不足以和特斯拉model 3對抗,但是在基本的安全配置和舒適配置方面,C260 L略佔優勢。

很多人都問到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沒有諸如座椅舒適、坐姿高低、操控性這樣的對比,原因就是這些項目均是十分主觀的內容,我做的對比是基於儘可能客觀的情況下,在你看車之前先進行一輪的對比,對各個車型的優劣做到心裡有數,之後去4S試駕在親自感受自己的「主觀體驗」。

這也是我認為選購汽車最好的方法。

還是那句話,你不需要,也不應該為車評人老師的個體感受買單。

經過BBA三台車和目前的「當紅炸子雞」特斯拉model 3對比下來,可以發現國產「最低配」特斯拉model 3的產品力並沒有一些人想的那麼差勁,至少在客觀配置上比奧迪、寶馬同價位車型要有優勢的多,而僅僅略次於賓士C級。

這也或多或少說明了,為什麼目前在海外市場,特斯拉model 3已經貢獻了BBA的陣地:

別以為買車的老外都是傻子,雖然國內外BBA配置會有所出入,但是產品力方面大體上是相同的,特斯拉能有這個銷量,那麼必然有比肩BBA的產品力。

就是看你需要不需要它的優勢而已。

最終總結:

單純以對比特斯拉model 3的產品力來看,如果沒有充電問題困擾,那麼選擇特斯拉是個不錯的選擇,如果仍然擔心充電問題,可以先看看賓士C級。

不過賓士C級的保養費用挺貴的......

至於上海免費車牌這種地域性的問題,也還請自己思考後放入對比中,比如有車牌可以給特斯拉加4分之類的......

更主觀一些的舒適問題,就需要親自去店裡試駕體驗啦,畢竟我1米7,不能代表1米6的小姑娘,也吧能代表1米8的壯漢,你說對吧?

你們想看哪些其他車型之間對比,可以給我留言,留言比較多的車型,我就幫大家進行一下對比。少一個人被所謂「媒體老師」坑,也是蠻好的。


從一個汽車行業多年從業者和購車者的角度來看,非常值得。

1 未來新能源車牌指標肉眼可見地在各地縮減。建議如有手上有車牌指標能用趕緊用掉,非常後悔多年前沒有持續納稅早日去報名新能源車牌,由於北京規定每年僅有5.4萬個新能源指標配置給個人,按照目前指標分配規則測算,目前北京的新能源車牌已經或將等待9年才能獲得指標,也就是需要等到2028年。聽上海的朋友們說,非上海戶口目前是納稅一年後符合一些條件,能獲得車牌,而其他一線城市目前相對限制還比較少。但隨著市場新能源車輛的日漸飽和和市場的成熟,相信大家都能預見到未來相關政策只會更嚴格。

2 環保。霧霾尾氣的事兒就不提了,我個人是對石油儲備很焦慮的,畢竟是不可再生能源,關係著國防大計,電能源的使用還是能安心不少。為了不偏題,扣緊2020年這個時間閾值,適用於任何年份的那些用車成本低之類的電動車好處我就不多說了。不知道未來如何,2020年國家電網的夜間時段還是一個用電的低峰期,這麼多的電發都發了,給車沖一下,環節一下夜間電能浪費,心裡踏實不少。有人會質疑電池這個巨大配件的處理其實也是一件耗能的事情,但隨著市場的日漸成熟,我相信整個行業的大問題,未來肯定會被很好解決。

3 技術相對成熟。從10幾年前大家不相信Elon Musk能造電動車,到他造出百公里加速至今是里程碑的Roadster,到十年前的Model S,再到Model Y,再到Model 3,特斯拉這十年基本是只專註於造電動車這件事情。去年傳統車企推出的最強車型應該是保時捷的Taycan了吧?萬眾矚目下閃耀登場,這麼高的定價,結果很多數值還沒有拼過10年就出道的Model S。可以說特斯拉電動車的在經歷內部這幾個幾個車型的多年研發的基礎上,又經過了Model 3不同國家不同批次的更迭和改善,現款的Model 3已經是特斯拉相對技術比較成熟的一款產品。如果要說電動車誰造的好?放眼所有廠商毫無爭議是特斯拉,要說特斯拉品牌下哪款車最成熟最新?也毫無疑問是Model 3。

4 絕對競爭力的OTA(空中升級)系統。OTA作為特斯拉最具競爭力的產品點,其實對所有汽車廠商來說都是非常顛覆行的一項革命技術,有點類似十幾年前Iphone上市,帶來IOS系統一樣震撼。除了構建一個生態系統,每次升級都能帶來新的功能點,很大的優勢,是收集了大量的用戶數據。十年內Model S、Model X和Model 3車主的用車數據,讓特斯拉不斷在後台做改進。這也像我第3點裡提到的,市面上應該也沒有任何一家公司有特斯拉累計了更長年份的後台軟體數據,導致這套系統目前也是市面上相對最成熟的。而且隨著時間的更迭,它只會越來越完善。

5 早買早享受。進階上一點的OTA,Model 3其實外觀和硬體上其實比較簡單,都是一些基本的車輛組成部分,為了降低成本,還喜歡搞幾個零件變成一個零件那一套,比如兩個充電埠集中在一邊,或者幾個操控鍵變一個。所以硬體上,我相信和Model S一樣,再過幾年並不會跟傳統汽車那樣,會該款換代來做變化。所以真的要變化,也就軟體,那不就是交給升級的事情了嘛。每次一升級,就是一台妥妥的新車。甚至你想提高一下車輛性能,升級一下OTA,百公里加速都能給你減少幾秒。

6 價格已經相對平穩。如果說5月之前還有等等黨的價格鼓勵的話,5月1號以後基本不用擔心這個了。市面上不少聲音都說特斯拉愛降價,其實真正意義上Model 3的降價只有2次。一次是去年年底,宣布Model 3國產化,直接把它從40萬級別降到了30多萬的級別,這部分的價格空間,來自於進口關稅。汽車的進口關稅大家都懂的,真不是小數目。第二次是今年的5月1日,因為4月份的時候,有關BUMEN宣布了新的新能源車輛補貼政策,把更多的補貼空間落實到了30萬以下的車輛上。畢竟經濟不好,宏觀刺激廠家做讓步唄。為了保留住市場競爭力,特斯拉不得不做出選擇,提前把大概需要一兩年才能騰出來的國產化利潤空間提前透支,在5月1日宣布Model 3標準續航的價格僅為29萬多,補貼後的最終價格是27萬多。

  面對不少老車主以及等等黨的質疑,還在前不久官方宣布了哪怕7月22日緩坡期結束後也不會再降價了。我覺得這個聲明是可信的,但即使降價,車子會變差嗎?不會,通常只會更好。這是大多數工業產品的共性,生產效率提升了,品牌沒有把它作為利潤,反倒直接返回給消費者,這不是所有品牌都能做的。也許以往Model S和Model X的車主並不在乎這麼一兩萬,因為他們更多買車不是為了保值,是買一個很酷的科技產品,但Model 3面對的,是真正把車作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用品的消費者,所以面對這些價格敏感型客戶,特斯拉需還敢於做價格變動,是非常需要勇氣的。而且退一萬步來說,我覺得特斯拉還是很良心的,其他有4S店的汽車品牌,在價格上玩的套路不要太多了,上市加價、改款加價、換代加價、金融費。。。。。除了五花八門的價格玩法,還很聰明地線下解決一切,從來不大張旗鼓地說。特斯拉吃虧就吃虧在,用了直營店模式,價格非常透明,馬斯克這套誠信體制,讓一些微小的變動也推到一個檯面上無限被放大。

7 既然說到馬斯克,不得不說的一點是,真是個有情懷的人。行業里的人都知道,特斯拉是沒有任何廣告和公關費用的,窮是其中一個原因吧,更本質地是馬斯克認為特斯拉不需要廣告,把錢都投到了研發上了,一門心思搞產品。以特斯拉目前的產品力,有的是經銷商或者電商平台可以花樣賣車,但人家還是選擇了透明公開來保證車主利益,因為他的宏圖大志是幫助世界像可持續能源轉變,不是賺錢啊,不然搞搞股票財富值遠遠不是現在的程度。或者花點錢搞營銷,也不至於在很多平台上被黑那麼慘,還有人說特斯拉有水軍有黑公關,真是太看得起他們了,馬斯克對營銷團隊的要求是,讓每台車的營銷成本不超過1美金,這在汽車行業也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何況特斯拉在各個平台真想控評,大可以跟其他平台一樣不允許評論,或者篩選露出小部分評論,或者直接刪除拉黑負面評論不就好了。評論區連個「博主XX天內拉黑XX人」的提示都沒有,基本就是原地不動任你喜愛或打罵模式啊,不要太乖哦。

大道理我也不懂,一些客觀的想法不代表任何品牌或平台,個人言論,僅供參考。一時間也沒想起來太多其他的,有哪些大家覺得我說的不對的,也歡迎提出,有時間來補充。


Model3 進口標續一萬公里使用感受

首先祝賀等等黨!看到國產長續航的價格,不得不說真香,也不得不說自己手賤早提車……

開了一萬多公里,也OTA升級了幾次,首先說下這個車的3個缺點吧。(僅限於進口標準續航車型。)

1.舒適度不夠好。(之前是覺得不好)

首先是噪音,無框車門,開起來速度上80左右,風噪比較大。其次胎噪大,米其林pilot運動胎加上不怎麼樣的隔音。

然後懸架偏硬。剛提車的時候,感覺像一根巨大的筷子撐住後車身,過任何井蓋,坑窪路面,減速帶,都是緊繃的感覺,非常的生澀。但是某一次OTA更新之後,這種感覺好了一些,我也問過論壇網友,大家覺得沒有,但是我是因為同一天升級前後,開了同一條爛路,感覺截然不同。詢問特斯拉客服,客服也說M3不是空氣懸架,OTA應該不會升級,因為同次更新,具備空氣懸架的X更新了自適應。

因為職業和駕駛經驗的原因,自己對懸架的調教比較敏感,所以應該不是錯覺。最近一次OTA後,後懸的感覺又略有不同,低速過減速帶的彈跳抑製得更好了點。

總而言之,目前的懸架感受,仍然是運動型轎車。

2.沒有電動尾門。

沒有電尾門這點很不方便,加裝的話大概3000左右。一般車友群里都會有相關資源,質保問題做的好的廠家可以規避。

3.語音系統還不夠智能

比起國內友商,特斯拉的語音控制基本等於小學生水平,不過通過OTA功能,不斷完善中。

以上是我認為比較明顯的三個缺點,像做工不夠好,內飾簡單這些就不提了,既然你考慮特斯拉,這些自然是要容忍的。下面說說明顯的三個優點吧。

1.續航里程其實也足夠

坐標成都。我購買的是進口標準續航,NEDC是480,實際平時開起來能380左右,每次開到剩幾十公里再去超沖,衝到90%,每次用車續航能在300,基本滿足成都上下班,周末回父母家。

出行最遠的一次去過茂縣太子嶺滑雪場,在茂縣,用雲快充小程序補一次電,體驗不錯。第二天上山滑雪,下午下山最後回成都也是足夠,剩餘19%。

其實續航主要看自己怎麼開,腳腳大馬力大剎車,肯定能耗高,續航自然短。標準續航還有個優勢,就是車輕,少了電池也少了重量。市區大概我的能耗在120,高速ap基本上就100,車多的情況會更低,跟著前車排行,不太堵的話,我一般不隨意變道。

2.AP

特斯拉贈送的的AP,足夠平時使用了。車道保持,全速自適應巡航,當你開高速和封閉道路的時候,非常節省精力。

但是我不推薦大家不握方向盤,畢竟AP只是輔助工具,節省精力而已,關鍵突發情況還是需要我們充分監控並且採取措施。

至於全自動駕駛,看大家需求了,自己覺得除了酷炫之外暫時沒有更多意義,法律層面的通過,道德問題的認同才讓全自動駕駛有可能實現,否則只是一套酷炫技術而已。

3.操控

M3操控的優點,很多車主和車評人說過了,大家可以網上直接看,我也不多提了。我平時方向盤設定運動模式,是最沉的手感。然後制動力回收選擇的是標準。精準的指向加上絲滑的加速質感,松電門制動力回收等於剎車效果,確實開起來很爽。

重心低,坐姿低,正常轉彎變道基本上沒什麼側傾。之前懸架的缺點在操控方面加了很多分。超車爽,加速雖然是5秒,實際體驗類似油車的四秒,一腳下去就是滿功率。

另外,OTA升級要說一下,我坐在車裡升級過一次,很奇特,感覺有工人在你的車裡敲打,電池組,底盤,空調,電控,都會在升級過程中變化,產生各種機械聲音,感覺是一台transformer.

最近一次ota升級了後視鏡,左右攝像頭也可以長時間開啟,檢測兩側的情況。

以上就是我的一萬公里用車感受。總而言之,M3超出預期,有小缺憾,總體滿意。另外,由於疫情原因,超沖疫情期間免費,直到三月底才取消,所以目前所有的里程數是0成本。

另外,如果大家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大家用我的引薦碼下單,立刻獲贈免費1500公里超級充電額度。http://ts.la/82541 打開鏈接直接下單就可以,謝謝~

有用車問題私信必回。

2020.4月


短續航不值得買,尤其是6月份之前。

6準確說是第二季度末,也就是6月底,等好消息吧

內因 :

特斯拉每個季度為了財報更好看,都會選擇每個季度的最後一個月舉行促銷活動(方式包括不限於:降價、車型更新、免息貸款、送FSD、送充電樁)

隨著國產化率、產能的穩步提高,降價促銷量是很正常的選擇。

外因:

6月份按計劃是百花齊放,但是不知道會不會受到疫情影響。PoleStar2、EQC、iX3、P7、漢、EC6等有力的對手都針鋒相對的面世。

為什麼以前model3銷量這麼好啊?為什麼能在美國吊打BBA?因為用戶沒得選,用戶需要一個高性能、長續航的純電轎車(SUV)的時候。美國的消費者除了特斯拉還有誰?LEAF?Bolt?根本不夠看,但是中國今非昔比了,消費者的選擇面將在6月份大大擴充 。特斯拉的做法就是降價、並國產化更多車型。

國產毛豆3長續航版本什麼時候出? - 符捷的回答 - 知乎

國產毛豆3長續航版本什麼時候出??

www.zhihu.com圖標

特斯拉上海工廠只能製造model3嗎,未來有沒有可能製造別的型號? - 符捷的回答 - 知乎

特斯拉上海工廠只能製造model3嗎,未來有沒有可能製造別的型號??

www.zhihu.com圖標


這個車兩個月之前剛訂了一台,因為我本人比較科技迷。。大學期間就想買一台特斯拉開一下,等了好久疫情過去,今天終於可以試駕了~不過一圈下來真的是好失望,本人175,坐在後排感覺無比難受,頭一動就會磕到頂,前排比後排好一點,不過也是動一動會磕頭,全景天窗完全沒有卵用阿喂。再是舒適度非常之差,後排座位不知道是因為下面塞了太多電池還是座椅設計問題,腿部無法得到有效支撐,感覺像坐矮板凳一樣,而且後排座位是無法調節的。。內飾就不用說了,非常簡陋,不過這個缺陷一開始就知道,所以不太在意。上路的時候另一個非常難忍受的點是噪音,這車噪音純粹是胎噪,我們在城市時速大概50碼,後排噪音簡直無法忍受,試駕員解釋說因為為了美觀採用了無框玻璃所以隔音會有問題,開音樂的話就會好很多,這……這方法真的不會讓人越聽越惱火嘛……中間一塊巨大屏幕用來娛樂倒是不錯,不過總感覺這個路上會帶來危險(畢竟點來點去分散視線,相當於開車的時候倒騰手機了,不如實體按鈕操作來舒服)。自動駕駛試駕員居然解釋說只方便在跑長途(高速)的時候用,城市駕駛無法自動轉彎。可是跑長途的話續航又撐不住,而且不知道車內會產生多大的噪音(光噪音一點就判了跑高速死刑了吧,至少我是忍受不了)。另外,下地下車庫的時候居然颳了底盤……這……底盤也太低了吧!幸虧沒讓我賠償,畢竟簽試駕協議的時候仔細看了下,我是負全責的……

試駕完臉上笑嘻嘻,心裡……emmm,退訂,再見

然後跑去了賓士和寶馬4s店,一對比才發現特斯拉是真的……被全面吊打,舒適感吊打,空間吊打,隔音也爆炸,價格和特斯拉相差無幾。。。另外比較吃驚的是寶馬新款3系加速居然也五點幾秒?而且電子化程度也非常高,中間那個小中控用起來還挺好,完全沒有老式汽車那種小霸王中控的感覺阿!後來去看寶馬5系混電,覺得這個最合適,電力能跑95公里,可以日常城市跑跑用電,遠途用油。。但是好像太高端了。。不適合我年齡,而且感覺沒有3系酷(3系藍色簡直帥炸)。。賓士c級比起來3系空間小一點不太舒服,果斷選3系

雖然說電動車妥妥的未來趨勢,可是感覺特斯拉和bba叫板真的還是嫩了點……和傳統車企叫板之類的說法,名聲這麼大可能只是宣傳做的比較好吧……特斯拉可能吃准了自己的市場在不怕噪音,不怕不舒服,喜歡新奇玩意手裡又有閑錢的年輕人。。。雖然我也喜歡新奇玩意,但是這舒適度真的是日了狗了……我這種佛系精神小伙根本頂不住,汽油車至少還得個十幾年淘汰……等到電動車徹底能把傳統車幹掉的那天我再換電車好了(不過那時候bba應該都不知道進化成什麼樣了)。建議想買車的可以去試駕一下再做決斷,我根據自身情況不推薦這個車(另外銷售和試駕態度差這個傳說是真的……和寶馬銷售的感覺像是充了迅雷白金會員)

希望特斯拉下一代能把這些毛病都給改了……目前這車真的是不敢恭維,我脫粉了


推薦閱讀:

汽車需要大屏幕嗎?
為什麼很多人推崇特斯拉?

TAG:特斯拉汽車TeslaMotors | TeslaModelS | TeslaModel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