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寶洋研究員在發送給《科學家》雜誌的電子郵件中寫道,「最大的挑戰是我們並不知道雙父本繁殖(bipaternal reproduction, 也稱雙父親繁殖,孤雄繁殖)在小鼠中是否是可行的。」
他補充道,「雙母本繁殖(bimaternal reproduction, 也稱雙母親繁殖,孤雌繁殖),在自然界的脊椎動物中是很常見的,比如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和魚類。"
很顯然,他們的選擇是正確的。由此產生的雙母親小鼠後代正常地生長,而且在行為測試中與對照小鼠沒有差別。為了解決雙父親胚胎的問題,這些研究人員回到了他們在2012年完成的那項研究(Nature, 18 October 2012, doi:10.1038/nature11435)。
在那項研究中,他們通過將精子注射到沒有細胞核的卵子中而構建出孤雄單倍體胚胎幹細胞(androgenetic haploid embryonic stem cell, ahESC)。
但這些胚胎在第8天左右停止生長,此後不久胎盤也停止生長。因此,這些研究人員轉向了一種稱為四倍體胚胎互補(tetraploid complementation)的技術,這種技術促進由胚胎幹細胞產生的胚胎中的胎盤發育。
他們從雙父親胚胎中獲得二倍體胚胎幹細胞,在讓這些二倍體胚胎幹細胞長成胚泡(blastocyst)後,他們將另一個孤雄單倍體胚胎幹細胞注入胚泡中。 即使採取了額外的步驟,這些研究人員也必須剔除7個之前已經證實影響胚胎髮育的印記基因組區域,才能成功培育出雙父親小鼠幼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