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身體患病的人會受到大家同情,心理疾病的人卻常常被嫌棄?
心理疾病沒有像生理疾病一樣那麼容易得到彼此的共識,這個確實是的,就如同骨折在跨文化情境當中基本都被當做疾病,而心理問題卻並不一定這樣。文化層面尚且是這樣的狀況,何況作為個人。
但是我們可以不理解,這其實不能強求一個人脫離其所在的環境,一下子超越性地去理解。但是這裡提到的是「嫌棄」,是一種並不那麼中立客觀的,有著比較明顯負面態度的「嫌棄」,這個就又不太一樣了。你可以不理解嘛,但是嫌棄又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有時候會說,愛恨其實是相似的,即在沒有分化得那麼清晰的階段,都會引發某種類似的生理和主觀感受。深愛的那個對象是如此重要,以至於會對其產生恨,很什麼呢?就是ta這麼重要,這麼影響自身的價值,好像離開了這個深愛的對象自己就缺少了一塊一樣,必須要有ta自己才能完整,這種深度影響自己自體價值的感受,就是這種愛恨一體的深層感覺。
為什麼要說這個呢,意思就是引發我們強烈感受的,通常都是因為和我們自身相關。而如果這種強烈的感受我們自己還沒有意識到,比如你問ta你為啥這麼激動,為啥要這麼負面的態度呢,ta自己還沒有意識到,覺得沒有啊,我沒有負面啊,這不是很自然的反應嗎?那麼可能這種強烈的和自身相關的感受還是如同前面所說的,愛恨糾纏的,沒有分化得那麼清晰,又或者有一些壓抑的。
所以一個心理健康相對更健康的狀態,會是一個更開放、包容的狀態,會對他人的內心狀態保持一定的好奇,能夠有共情理解的空間。而愛恨糾纏的相對還沒有充分分化的狀態,一些自身內在被壓抑的狀態,這種空間就比較狹窄,就比較容易被外界激起一些自動化的反應。
因為大眾對於心理疾病的了解知之甚少,人們對於不知道的事情往往接受度不高。
身體患病的人會被病痛折磨的痛苦不堪,引起人們的同情;而心理疾病的痛苦又是受我們不會表露於臉上,有時候還必須假裝自己安然無恙的繼續生活。人們對於看不到的痛苦就認為是不存在的。所以會有一些人認為心理疾病就是自己矯情。
因為肢體的殘疾每個人都能看到,都能理解,所以同情。但是心理疾病大家看不到,只有被專業人員指出來,我們才會相信。
心理疾病大多是由於生活學習工作上遇到挫折不公平待遇或者個性原因導致情感處理障礙,而這些誘因大多數人都遇到過也處理的很好,所以不太能理解為什麼有人因為「這種小事」生病,所以會有不同程度的嫌棄他們。
我們的社會發展文明程度還不夠高,大家對於精神健康的重視程度不夠,大眾心理學知識普及率不理想。
身體患病的痛苦為大眾熟知,但精神疾病卻往往得不到科學的對待。所以我們要多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學會正確對待自己對待別人。當大家都重視了,社會環境就會好轉。
因為大家心理都有病 只是深淺不同 誰也不知道誰比誰更深
哈哈,沒被嫌棄過就不會問這樣的問題了。自己的問題自己來回答,也算經歷了一段時間想開了些。
其實並不需要別人的同情,也從不需要在意別人怎麼看,調整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他們畢竟沒經歷過,而且非親非故,不能感同身受很正常。。
當時讓自己最傷心的不是別人,而是家人的不理解,訓斥。不過靜下心來想一想,我的狀態讓他們擔心、不理解、無法可想…甚至我的受到不理解的時候不耐煩,憤怒,讓他們心寒,而不知所措……畢竟無論是戰勝身體上還是心理上的疾病,不僅需要醫生的引導,更需要靠的是自己啊,,
比起心理疾病困擾的自己,更不想讓家人生病擔心。不管他們生氣也好沉默也好,都是愛我的,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時候,人才是長大了。所以更要堅強起來呀,所以才要學會逐步跳出心裡的囚籠啊,哈哈~
要知道什麼病啊痛啊,它可不值得作為我生活的全部,它只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已,今後也必定只是人生中眾多經歷中的一個罷了。
作為一個身體心理雙疾病患者,我勸你有病趕緊看,不要拖,不要看知乎,百度等等。
身體患病的人也不一定都受大家同情心理疾病也不一定被嫌棄。看你提問像是個孩子。
因為心理所表現的癥狀比身體隱秘,而且還更不容易讓人理解,然後心理疾病會讓人認為這人腦子有病,發病會引發對別人的傷害。
神秘和未知性傷害會讓人主動遠離。
身體有病確確實實的看得見摸得著,心理有病成因多有不同,多數人只覺得你是矯情吧!出現軀體反應,也會覺得你是胡思亂想。
就像我,犯病了我都覺得是自己想太多哈哈哈,我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也不奢求別人相信。
推薦閱讀:
※怎麼讓孩子從小自信?
※心理閾值是什麼意思啊?
※見到某些人的時候就會膽怯,甚至都不敢直視對方的眼睛,你怎麼看這種現象?
※哪裡有心累失落的傷感語錄?
※愛一個人能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