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作家出版的文學作品大多深受歡迎,為何?
要知道那是一個社會動蕩、民不聊生時代,百姓能吃飽飯、活下去就已很知足,想像不出還有那麼多人願意掏錢買本小說、詩歌、散文來讀。
典型的倖存者偏差。
民國時期識字率不到百分之五,能閱讀文學作品的更是少之又少,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比比皆是。所謂喜歡讀書和買書的,基本上都是城市中產階級和農村地主階級的事情,佔總人口數量少的可憐,不知道你這結論哪來的。
其實民國是一個很好的時代,政治上沒有太多的管控,知識份子大都思想解放,敢說敢寫,才會產生不少優秀的作家文學家等人才,影響後人。
首先有一點必須肯定就是民國時期的確是一個戰亂連連的烽火年代,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看過《碟中諜6》其中有一句話叫做「苦難越深,和平越深」,其實於此處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因為當時的時代處在歷史的轉折點上,是文言文向白話文過度的關鍵階段,在語言上的表現形式就是語言多含蓄,而且還保留著些許文言文留下的唯美遺風,如《背影》中「我不禁笑起父親的迂了」之類,都是用一個字來表達幾個詞甚至是一句話的意思,既能使人們立刻心領神會其中的意思,又不至於向現代文那麼直白,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和心靈美的享受。
其次就是當時的時代締造出了一批非常優秀的革命作家,他們的文字所要表達出的思想多是批判當時就社會的專制體制和現狀,在如今身處和平年代的我們讀來,更像是營造出了另一個絢爛多彩的世界。帶給我們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和精神上的震撼,使我們也能夠身臨其境般的了解當時的人間百態,為我們窺見過去的歷史打開了全新的窗口。
最後不得不再提一句,這些民國時期創作的偉大作品之所以沒有被埋,其實也源於一代代這樣千千萬萬對經典滿懷熱誠的人們的堅守,我們才能有幸在閑暇之時,能隨手捧起一本經典細細品味。文末,影一句朱自清先生的話。
「我們都是門外漢,只是浹淪肌髄罷了」
這是一種誤解,其實,沒有證據支持你的觀點。民國時代大多數作品都很粗糙,當然也有很多不錯的。
讀書人的情懷不同,思想控制也寬鬆。
當時紙媒是新興的強勢媒體,就像現在的流媒體,文化娛樂又是大眾需求。這兩個碰到一塊,就造成了只要識點字,必然會讀文學作品這個局面。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忘了從哪裡看來的:那時候讀鴛鴦蝴蝶派的小說,和現在看青春偶像劇是一樣的。
謝邀
我認為有三點原因
1.民國的作家普遍素質高。眾所周知,有句話叫民國以後無大師,這句話雖然說的囂張,但不能否認其真實性。原因就是民國這群人自小就接受國學的熏陶,小小年級就掌握了基礎的國學書目,所以他們都「有東西」。肚子里有東西,寫出來的東西就不是空中樓閣。現在大多數人從小接受的其實是偏西方的教育,於文學一途的啟蒙也大都是一些暢銷書,所以寫出來的東西泛泛無味,讀也可,不讀也罷。
2.民國文學受眾廣泛。民國的人很少是看電影電視做消遣,更別提刷抖音玩遊戲。所以讀書是大多數知識階層精神娛樂的主要方式。這是技術的發展造成的,在技術發展到影視普及的時候,主要的精神娛樂方式已經由讀書變看影視劇了。而現在大多數人的休閑時間更是被遊戲和各種娛樂App佔據,至於讀書,恐怕一年也不見得兩本下肚。
3.理想加成。民國是個特別的時代,即封建又開放,說它封建是它有很多餘毒未清,說它開放是因為新思潮的傳播肆無忌憚。在這個特別的時代里,很多青年不甘於現實的束縛,渴望自由,而民國多數文學的屬性又彷彿都帶著光明,所以追求自由的青年以其為火炬。這情景就彷彿是現在文學青年把梁文道當精神導師,腦殘青年把快手當精神食糧一般。
前幾天看到有人問魯迅的文章好不好,我說好不好現在不敢評價,但是他的文章偉大。我知道哪裡都不乏杠精,他們也許會有一套看似嚴密的分析方法,然後得出民國文學不過爾爾的結論。我想說的是,拋開時代背景談成就的,都是傻逼!
中國歷史上有三個思想百花齊放的時代,春秋戰國百家爭鳴、魏晉南北朝以及民國時期。經濟、政治和思想層面的變革帶來的是思想的火花碰撞。而且民國時期的某些理念和現在社會相似,自由並包,民主進步等等。
有內涵有深度。而現在時代和平。對於文學創作的人來說,閱歷豐富寫出來的東西真的不一樣,同樣一件事情,有的人寫出來可能是經典,有的人寫出來大概就是無病呻吟。
首先買書和看書是有區別的,其次那個時期作家多在報刊發表文章,再者窮到樓主所說的那種程度的不是所有人,那種的也不是很多,至於現在深受歡迎是如今風氣所致,當時文盲還比較多,要考慮到是哪些人在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