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所有宗教都是讓人向善的?


不以勸人向善為前提,普通人的心防就打不開,想要皈依宗教的都是內心有弱點的人,自身思想百毒不侵又何須宗教。不把死亡看的太重,不把錢財看的太重,不把慾望看的太重,誰能拿你如何,宗教的強大在於,只要你內心有弱點與軟弱,宗教總能給你找到說服你的宗教解釋。而人是一個做任何事都需要理由的物種,也是一個內心脆弱的種族。


讓信教的人有道德優越感。


照世俗的角度說,人作為一個物種能存活至今,靠的是社會合作、一定程度的自我犧牲,因此如果一個宗教宣揚的不是善的,而是反面,那麼這個宗教一定會被自然選擇掉的。


誰說的,當然有勸人作惡的宗教, 他們有個別名叫邪教。


皇帝統治神權

敢宣傳zao fan 試試看,馬上被軍隊剿滅


說實話這個問題本身是有問題的。它是一個錯誤的前提。

事實上,任何宗教都不以善為目標。真正的宗教都是以「真」為目標的。


問這種問題的人,基本上心中都住著魔。


宗教其實是勸人做「對」的事情,只不過有些事情你覺得是跟你的「善」一樣罷了。


各位都說的很好,我來從另一個角度談談這個問題。

回答這個問題前,有必要搞清楚什麼是「善」的,這必然涉及道德判斷問題。個人認為道德判斷是道德的一種衍生品,道德的主要作用長期被世人忽視,那就是保持個體心態的統一和諧,在統一和諧的心態下,人才能成長,才能不偏不倚的認識自己和物質世界的關係。你看「道德」是否有,通往「大道」所需具備的「德性」的含義呢。

所以勸人向「善「的意義主要有兩點。一是維護道德。幫助別人必然比損傷別人更讓人能保持統一的心態,這點大家都有實際體驗,佛教里也講,萬物都具備佛性,本源一體,傷別人就是傷自己。二是遏制我欲。「利己不是惡,但過分的慾望的確是傷害自己傷害別人的煩惱源泉。善的行為,無不是多付出而少獲得,人在為善中克服了對自身的執著,從而降低慾望,還能體會到奉獻的快樂。

佛法是內明之學,看內而不看外,心變則世界變,因此佛說一切善法,皆是佛法。

而善惡」之分「存乎一心」,也不在別人如何看待我們。


覺得題主的問題是個偽問題。

我看不出來一個宣稱信則上天堂否則下地獄的宗教能佔領什麼道德高地。誰說宗教都是勸人向善的?


因為人的智慧是決勝掠奪佔有利用揮霍無度的技能統稱,人很容易痴迷智慧片面邏輯成就的過度歡樂,需要宗教來提醒自己


我認為題主所說的宗教應該是指目前傳播範圍較廣的,大眾的認同度較高的宗教。以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為代表的宗教。而宗教的發展必然伴隨著宗教的傳播。而容易被大眾所熟知的宗教所熟知的宗教傳播對象必然也是大眾(廢話...)。而在群眾中傳播的宗教有兩點基本的要求:1.被主流的價值觀所接受。2.被統治階級認可。

所以說我認為讓人向善的教義是最適合讓宗教發展的。


不是宗教都勸人向善,而是勸人向惡的宗教不符合統治者需要,不利於社會穩定的都淹沒在歷史長河裡了。


從實用主義來看,宗教一定要符合當時社會的文化,習俗,道德才能更快的傳播,如果不符合就要修改教義。原始宗教的善和中古提倡的善不一定是一致的,與現代的道德觀更是兩樣,例如伊斯蘭教義要求小偷剁手偷情砸死,現在看來能認同的也不多。更遠古一點的例子是食人族也有宗教,他們吃人就是宗教信仰(參考百度詞條食人族)。


因為人們管那些崇尚邪惡的宗教叫做邪教


人不是靠老虎吃斑馬狐狸吃兔子的這種法則生存的,人是社會性動物,想要生存就必須要合作。而合作就必須利他。這種利他的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善。所以向善不只是宗教的專屬物,其實是人類得以繁衍和持續生存的基本法則。

而宗教讓人們行善,一方面是順應天道,讓人們生活的更美好,另一方面也便於通過這種方式,讓人們更好得去理解宗教教義。

佛要眾生解脫,離苦得樂。可是怎麼離,怎麼得?首先要知道苦,知道人身難得,壽命無常,輪迴過患,因果不虛。造成苦的原因又是什麼?貪嗔痴慢疑,你的慾望。如何得樂?擺脫慾望,無我,利他。

人與人之間交流是很困難的,你無法真正理解任何一個人的世界。但是慈悲心,善心,會讓你更容易理解他人,更具同理心。

學佛不精,說錯的地方敬請指正。


並不是所有宗教都勸人向善。但所有宗教都宣揚「死後生命不滅論」(升天也好,輪迴也好)。


推薦閱讀:

佛經上講的都是真理嗎?
論阿彌陀佛的發音(下)
宗教的起源是什麼?聽聽宗教學家怎麼說
有哪些科學事實證明了上帝的存在?
怎樣深入了解基督教?

TAG:道德 | 信仰 | 宗教 | 宗教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