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你會報復性消費嗎?
我可能不會,應該會繼續現在的低耗能生活,好好存錢,讓現金更充沛些。
當然不會啦,相反我卻越來越崇尚極簡生活,疫情期問,三頓飯天天在家吃,竟然學會了蒸饅頭,蒸包子,做蔥油餅,炸肉丸子,甚至嘗試這做發糕,做蛋糕。而且樂此不疲。
每天素麵朝天,不化妝,不捲髮,也不做面膜,清湯掛麵的髮型,竟然也很有型,雖然隨著年齡的增長,臉上少了些許的膠原蛋白,但相對塗脂抹粉的慘白,竟然有了健康自然的蘋果紅。
每天穿著千篇一律的家居服,竟然感到無比的隨意舒適,原來工作裝,西服套裝,如此的呆板拘謹,令人窒息!各種洋裝,大衣,風衣統統束之高閣。
大道至簡,果然,無欲則剛,物質越簡單,精神越豐饒!
消費?狂潮?
你扯吧,房貸還拖著呢。工資在這麼下去都快壓成2100了。這房貸都要還不起了
報復性存錢倒是真的。
報復性消費可能不會了,一直也沒有過,不過準備花費一筆錢去做一個全身體檢,疫情期間好好思考了25歲之前的我和以後的我,不論怎麼樣,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疫情對經濟影響很大,身邊不少朋友都準備吃土。
我也準備吃土。
所以我們會報復性消費嗎?
不會。
反而會報復性節衣縮食。
疫情間有一個段子,說最怕老闆知道公司沒有自己卻沒有任何影響。
其實我覺得很多商家也害怕客戶們發現,原來不消費影響也不大。
從理性的角度出發,如何規劃自己的財富和確定自身的消費理念,是一個人在應對突發事件或是現實狀況時怎樣確定自身消費的關鍵。
首先,疫情給個人或家庭帶來的金錢上的影響可能有兩方面,一是因為受制於疫情影響在家,無法像平時那樣實現如旅遊、美食、電影等的消費,自己的花銷在減少;另一方面則可能是由於疫情導致工作受影響,收入減少。這收入與支出兩方面的因素是確定在疫情期間或是疫情結束後一段時間內個人如何消費的客觀條件。
其次,從個人的理財觀或是消費觀來看,不同的人對於消費所取得的效用的理解並不相同,或是要在疫情結束後放肆消費一把,或是踐行艱苦樸素的理念,理性消費。而每個人遇到的前述的客觀情況並不相同,因此每個人在疫情結束後的消費選擇自然是多種多樣。
最後,就我本人而言,長期以來的法律工作養成了一個法律人的理性觀念,無論是面對日常常見的各類糾紛,或是犯罪事件,抑或是諸如疫情之類的不可抗力,基本上都保持了比較客觀理性的態度來看待。疫情對訴訟律師的影響既有工作方式向在線辦公的方式轉變,也有業務數量的變化,但無論情況如何變化,在必要的消費之餘,只有不斷提升自己,把錢花費在提高自身價值的方面上,才能有底氣更好的應對未來的各種不確定性。
總結:在大家都經歷了這一黑天鵝事件之後,我想大家感受更多的是生命的寶貴和人民應對疫情作出的努力,無論疫情結束後,每個人都如何消費或是「報復性消費」都是基於自身情況作出的理性或不理性的選擇,但建議大家還是理性看待,盲目衝動的消費或是負債消費並不可取。
那些想著報復性消費的,應該都是錢袋比較飽滿的吧~
對於我來說,反正是想都不敢想,年前就辭職了,加上疫情,中間隔了4個多月沒上班,哪裡還敢想這些?之前存了點錢,本來就沒多少的金額,每天看著它變少,就心慌,心慌懂不?
疫情穩定得差不多了,趕緊出來找工作,結果找了半個多月,才找到一個比較合適的。上班了,也要先上兩個月的班,才能拿到工資…
現在的想法就是,穩定下來,好好工作,好好掙錢、存錢。現在自己年齡也不小了,該考慮考慮以後的生活了,想想就頭大!
這年頭自己沒點錢,又沒工作,實在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
不太會。
疫情過後真的是要好好存錢,好好理財。現金為王,共克時艱。
有多大的屁股,穿多大的褲衩。
報復性消費的前期:現在口袋有錢,未來沒有壓力。
90後的現狀,是什麼?買房、裝修、結婚、養孩子、生活的壓力繼續。
報復性消費的特點:單個人多頻次,大金額(高於你認知大金額)的消費行為。
而大多人選擇,
吃一頓想吃的火鍋、看幾場電影、來一次旅行,僅此而已。
而這些只不過,是往年我們的正常消費行為而已。
因為參與群體過多,儲蓄多的小夥伴,增加了消費頻次,使得行業呈現了報復性消費行為。
而大多數的我們,
只能擼起袖子繼續干,該碼字碼字,該寫幹嘛幹嘛,為他人的報復性消費行為做好基礎服務
工作。
不說啦, 老闆叫我改bug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