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傳上座部佛教如何看待「空性」?


(佛使尊者關於空的解釋,是「空」,不是「空性」。作為參考吧。)

節選自:抵達「涅槃流」· 何為四惡道 | 佛使尊者答問 (44)

現在愚蠢和迷惑的人一聽到寺院講堂提到「空」(su??ata)這個字,就解釋成「虛空」或「什麼都沒有」,那是某些團體以唯物論的觀點所作的錯誤詮釋。佛陀所說的「空」是:我們執著為永久實體或「自我」的一切都不存在,雖然,每件事物都仍完整地存在著,如果我們執著,就苦;如果不執著,就不苦了。

世間是「空」的,因為沒有什麼可以執取,我們必須以無執無著的心應對這「空」的世界。如果我們想要些什麼,須以無執無著的心追求,這樣我們會得到想要的東西,而不會使它成為痛苦的來源。

光是誤解「空」這個字,就是個大迷信(戒禁取結),它不但會中斷人的思考,而且是抵達涅槃流的大障礙。所以讓我們正確地、徹底地了解「空」義和其他佛陀所用的字,因為沒有任何東西可被當成「自我」,所以他說世間是「空」。佛陀曾回答莫伽(Mogha)國王的問題說:「時常觀察世間為『空』,時常觀察世間所包含的一切為『空』。」觀一切為「空」,心會自動放下執著,而不再生起貪、瞋、痴,若能成功地止息貪、瞋、痴,就能成為阿羅漢,如果未達成,必須繼續嘗試,雖然仍是一般凡夫,將只剩下一點點痛苦。只要有「空心」就不會產生痛苦,雖然失去正念時又會痛苦,但如果我們能好好守護心,持續地增長、擴充內心的「空」,就能體悟涅槃流,進入佛教的核心。


南傳經藏中沒有「空性」這個概念。

世尊教導法義,常用的概念有描述身心的「五蘊」,描述五蘊的集起與滅去的「緣起」等。

五蘊、緣起都是可以如實正觀的。

在《中部》「大空經」和「小空經」中,「空」是作為一種禪修業處。

在《相應部》「世間是空經」中,以我或我所是空。

「空性」這個概念,按照大乘經文是「不生不滅」(很吸引人的詞),但「不生不滅」只能用來描述概念,所以」空性「是描述概念的概念,無法如實正觀,是畫蛇添足的概念。

有點類似於這個悖論,「世界上沒有絕對的東西」,「你的話絕對正確」。


有一法可得,有空性可證。


在佛教中,空就是在現觀緣起時知道五蘊非我非我所,所以空和緣起、無我實際上是含義相同,但是側重點不同而叫法不同。在巴利經藏中世尊很少用空這個詞,一般用無我和緣起。

在佛教中,一切都是十二處。通俗的說,一切都是感官領域,六種感官領域的堆疊,有了諸如我、人、眾生、筆記本電腦、宇宙、時空、世間等等概念。在這個基礎上,通過對感官現象的形成過程進行觀察,發現感官現象都是因條件具足而產生,並沒有一個「我」在主導;且當感官現象滅去時,在錯誤認知下建立的「我」並沒有隨之滅去。因此修行者會當下的了知,感官現象不是我或者真我,也不是我的,我也不在感官領域中,這被稱為空(SN.35.85);專註在這種狀態下,就是空定,或者空解脫門。

佛教中只有空,而且這個空的概念並不需要嘗試理解,只要你正確的觀察到緣起法,你自然就明白了空。而空性和性空,這兩個佛教中沒有的概念,在後世引出很大一坨幺蛾子。不過這並不是因為「空」,而是因為「性」。自從性這個概念被建立,緣起法也就正式開始跑偏了。

佛教是沒有性這個概念的,因性引發出的相、體、用等等概念自然也沒有。因為本質上佛教是方法,這個方法追求的目的是活著心不苦,死後不再生。通過觀察到緣起現象,可以斷除我見,實現斷念,達到實現不受後有的目的。所以,引入一個性的概念,本質上並沒有任何作用和意義。

空的第一次跑偏,是「性空」、「空性」概念的提出;

在這個基礎上,空的第二次跑偏,是把空性定性成「不生不滅」;

隨後第三次跑偏,是瑜伽行提出的「三自性」概念;

第四次的跑偏,是基於「自性」概念建立的如來藏理論。

從佛教的角度看,這些跑偏不僅沒有意義,而且最終拋棄了世尊「一切是十二處」的止觀體系的基礎:從一開始的「性空」,到最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不僅否定無我、無常,而且還搞出來所謂人無我、法無我的觀點來質疑聲聞阿羅漢,這些都是不如法,不能達到的解脫的。


單純講緣起性空任何一個佛教流派都不會反對,但是大乘佛教對空性延展出來的理論就難以得到共識。在阿含經中,佛曾經用過一個比喻來解釋出家人乞食時的心態,他用自己的手在空中揮舞了幾下然後跟比丘們說,你們看到我的手在空中揮舞的時候有沒有任何障礙?比丘們說沒有,佛陀講,比丘們向人乞食的時候內心也應該像我的手處在虛空一樣,沒任何束縛和掛礙,不要被貪慾所束縛。因此這種沒有障礙的空性是每一個佛教流派的共識,但是,大乘佛教對空性的延展就不一樣了,因此題主應該先弄明白自己問的空性到底是什麼。

如前所說,佛陀用虛空做比喻,說虛空的無礙性應該是佛弟子們處事時候的心態,心就應該是無障礙狀態的,因此這種無礙性就是空性,而大乘佛教提出兩種空性,一種是人空,一種是法空,其中的人空,就是阿含經中所揭示的心無掛礙的無礙性,而法空是指於世間萬法毫無障礙,什麼意思?大乘佛教認為佛陀或者十地菩薩,通達世間一切萬法,於諸法中毫無障礙,這就是大乘佛教的法空思想,比如,阿羅漢雖然心無掛礙,解脫了,斷盡一切煩惱,但是阿羅漢懂不懂怎麼開飛機?阿羅漢會不會製造坦克大炮?阿羅漢會不會通達世界上所有的語言?阿羅漢如果於任何一個方面沒有通達無礙,就沒有證得法空,這便是大乘佛教所謂的法我執,法我執一旦斷盡,就會於諸法中毫無障礙,證得法空,也叫一切種智,此一切種智,唯獨佛有,或者十地菩薩近似成就一切種智,只差最後一品無明未斷,言外之意,成就法空,就會成為一個無所不知大神。

所以不言而喻了,空性本質上就是指無礙性,也可以叫無我性,原本是指心無掛礙,但是大乘佛教最終演義成於諸法無礙的法空思想,這個觀點只有大眾部佛教有可能認同,而上座部佛教是絕對不可能認同的,本質上就是一種對佛陀的神話,而且誰也不可能成就大乘佛教所謂的法無我或者法空


真是張口就來 尤其是孫某人和齊某人

我來回答什麼是空

題目是「南傳上座部佛教如何看待「空性」?」那就從上座部角度回答

被稱為涅槃

依不同的方面 涅槃有三種 即:、無相、無願

被稱為空是因為它毫無貪嗔痴,也因為它毫無一切有為法

空性

佛陀關於空性的教導 主要以三種突出的方式定義空性:

(1)作為一種禪定方式

(2)作為六根與六塵(六種官感及其對象)的一種屬性

(3)作為一種定境

儘管這幾種空性形式定義各異 它們終歸於同一條滅苦之道 空性作為禪定方式 專註的是擾動與張力的問題 空性作為屬性 專註的是我與非我的問題 作為禪定方式的空性起始於止 作為屬性的空性起始於觀

依據《中部·小空經》《中部·大空經》《小部·無礙解道》《中部·有明大經》

根據巴利文經典,個人只不過是一個複雜的五蘊統一體,每一蘊均有無常、苦與無我這三種烙印(基本特性)。任何有關此類瞬息萬變、依賴因緣的五蘊現象所假設出來的「我」,都會被視為「身見」,此「身見」正是系縛眾生於生死輪迴中的最根本的「結」。佛教認為,獲得解脫不能通過實現一個「真我」或「絕對的我」,而是通過消除對五蘊有關的最微細的自我意識,消除所有製造「我」、「我所」等想法、潛在的「我慢」傾向等。

大乘各派雖有很大的分歧,但都同意要堅持一個論點,那就是聲稱:生死輪迴與涅槃、污染與清凈、煩惱與智慧、迷與悟等等,從根本上來說是沒有分別的。[6]但從上座部佛教的角度來看,這是荒誕不經的。對大乘來說,實現佛教修道所要達至的覺悟,正是要喚醒此不二論的觀點。大乘否決傳統的、對立的二元論,因為一切現象的本質是「空」。由於缺乏任何內在的實質或本質,因此在共性之「空」中,所有主流佛教所安立之各式各樣明顯相反的現象終於不謀而合:「諸法(現象)皆有一性,那就是『空性』或『無性』。」

在巴利文的藏經中,並無發現佛陀的教導有贊成過任何形式的不二論,也沒有發現不二論的觀點被含藏於佛語之中,也沒有巴利文的經典提出過二元論,安立一個形而上學的二元論假設,供給知識分子們去認同。佛陀的教導特色,本質上是務實的,不是思辯的。

雖然如此,這種務實主義也非全無哲學根據,而是以佛陀所覺悟到的、洞悉到的諸法實相為根據。相對於不二論系統,佛陀不是要發現隱藏於世間經驗背後或下面的一個統一原則,相反地,它採用具體的現實生活經驗,以當中混亂一片的差異與緊張為它的出發點與框架,從中試圖診斷出人類生存的核心問題,並提供解決方法。因此,佛教修道的指導原則不是最終的統一,而是滅絕苦痛,俾能從根本上解決存在的困境。

當我們如實地審查當下的經驗時,我們會發現,它貫穿著許多極為重要的二元性,對靈修的追求上有深刻的含義。佛陀在巴利文經藏中教導我們,堅定不移地專註著這些相對現象,並且確認它們,才是忠實地尋找解脫智慧所必須的。正是這些對立(善與惡、苦與樂、智與痴)的存在,使追求覺悟與解脫成為那麼一個極其重要的關注。

問題:空性是佛說法的核心,為什麼某些小乘行者聽聞空性後,會瘋掉? - 釋迦摩尼佛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25998842


以下文字來自南傳佛教阿姜查尊者:

「 阿姜 查聽到他的一位弟子在誦心經,當他結束後,阿姜 查說:「無空亦無菩薩。」他於是問:「那經從何來?」弟子回答:「據說是佛陀說的。」阿姜 查說:「可是沒有佛陀啊!」後來他說:「心經是在談甚深的智慧,超越一切的世俗。沒有了它們(世俗),我們哪還能教導他人呢?對事物而言,我們必須給它名字,不是嗎?」

——《蓮花中的珍寶》

問∶你看過六祖惠能《壇經》嗎?

  答∶惠能的智慧是很敏銳的,初學者不容易體會得到。不過你若遵照我們這裡的方法耐心修習,練習不執著,終究會了解的。以前我有一位徒弟,住在茅蓬里用功。當時適逢雨季,而且雨下得特別多,某日颳起一陣強風,吹掉半邊的屋頂,他也不理不睬,讓雨水打進來。過了幾天,我經過他的住處,看到開了天窗的屋頂,就問他是怎麼一回事。他回答說是在修習不執著。這是沒有智慧的不執著,其安靜的程度就像水牛一般。你若遵守戒律,生活簡樸,不自私自利,終有一天會領悟惠能的智慧。

——阿姜查在巴蓬寺回答人們有關修行問題的摘要。

我曾讀過一本關於禪宗的書。如你所知,禪宗強調不立文字。例如,若有個比丘坐禪時昏沉,就會受到禪杖警策,他們會拍打他的背部。當昏沉的學生被打時,他會對監香者合掌稱謝。禪宗的修行,教導人們對一切有助於心靈提升的事,都要心存感恩。

 有天一群比丘在集會,禪堂外有一面幡在風中飄動。有兩位比丘爭執幡動的原因,一個說是風動,另一個說是幡動,他們各執己見,如此即使吵到死,也無法獲得共識。此時,老師介入說:「你們兩個都不對,正確的看法是:既無幡,也無風。 」

 這才是修行:放下一切,既無幡,也無風。若有幡,就有風;若有風,就有幡。你應徹底思惟與反省這點,直到如實了知,若能如理思惟,就不會執著任何東西。一切皆空——本性空寂,幡是空的,風也是空的。在大空性中,無旗也無風,無生、老、病、死。我們世俗對幡與風的理解都只是概念,事實上一切皆無,如此而已!除了空的假相外,什麼都沒有。

若以此方式修行,我們就會徹底了解,一切問題都能迎刃而解。在大空性中,死神將永遠找不到你,老、病、死也無法跟隨你。當我們依據實相——正見,去看見與了解時,將只有這個大空性,再也完全沒有「我們」、「他們」和「自我」。

——阿姜查

在阿姜查的晚年,他的弟子們替他讀報或者黃檗禪師的教法,他對這些很感興趣。偶爾他會解釋它們的意思,同時叫他們錄音下來。有時,他們也拿佛使比丘開示的錄音帶給他聽。

——《蓮花中的珍寶》


空的範疇內有個詞叫"不生不滅"吧?我用我僅有的漢傳佛教的知識(《心經》和《金剛經》)說說我的理解,大家交流交流。在巴利三藏里介紹了一個我個人以為很重要的概念叫"十二因緣",主要內容是這樣的: "無明緣(導致了)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 在這十二因緣法的框架里,如果沒有生,就不會有老死; 換句話說,就是"生",才是導致了老病死輪迴之苦的原因。

所以我理解"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描述的就是"空"這樣一個概念,對應的巴利藏中的表述可能是這樣:

迦旃延!『一切實有』,這是第一種極端;『一切虛無』,這是第二種極端,迦旃延!不往這兩個極端,如來處在中間說法:『以無明為緣而有行;以行為緣而有識;……(中略)這樣是這整個苦蘊的集。但就以那無明的無餘褪去與滅而行滅;以行滅而識滅;……(中略)這樣是這整個苦蘊的滅。』」

在這當中,"實有"就是指"不生不滅"當中的"生",是把"我"認為是恆常狀態的這樣一種誤解(常見),比如追求生生不息,"虛無"就是指的"滅",是指"我死以後就會什麼都不剩(魂飛魄散)了"的另一種誤解(斷滅見)。這兩種誤解,就都會引發苦。

"緣起性空"的意思就是在說,由於十二緣起法的存在,世界上就沒有一個恆常,不變的存在,同時也並不說什麼都沒有,而是我們每一個念頭每一種意向,都是先天後天自然人文方面成長環境影響出來的結果,而這些結果,又會被養成所謂的習慣,供給我們這樣過那樣的自我認同感-_-||而一切意義上的自我認同感,其實就都是錯覺(現在叫人設),而只要是人設,就會崩,伴隨在這過程當中的只能是無盡的煩惱。源頭都是無明,因為緣起,因為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我理解的這四個字就是在說緣起=空。至於"空性",我也不知道是什麼。想要破除無明,就需要學佛,證悟四聖諦十二因緣。


最簡單的解釋如下

上座部與大乘佛教的教理都是對於「空性」的發揮,只是前者著重於「我空觀」(自我的非實體性),而後者除了我空觀以外更兼具「法空觀」(事物的非實體性)。」

上座部的觀點基本上和唯物主義差不多 認為物質實有 而且無法無限微分 存在最小單位

大乘佛法認為根本就不存在任何物質 極微物質既然可以再分 那就沒有極微 存在的只不過是一種未覺悟的人的幻覺



推薦閱讀:

蓮花生:沒有任何現象真正地存在(圖)—道德真源
女孩被壞老頭下咒總做淫夢,痛苦中得佛法拯救
苦樂之因
農曆四月初一到十五,功德增加十萬倍
佛陀:色實非我(圖)—道德真源

TAG:佛教 | 上座部佛教 | 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