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現在的歌手只靠飆高音?
謝邀。不是歌手只會飆高音,而是觀眾更認飆高音。
就拿我是歌手舉例嘛!第一季第二季哪個歌手不是飆來飆去的? 這種情況第三季因為李健才有所改變。所以,不是歌手喜歡飆高音,而是歌手飆了一個高音,觀眾就會覺得,哇他好厲害。所以其他歌手也開始飆,惡性循環。歌手也是藝術工作者,靠觀眾的喜好吃飯。所以,要想歌手改變飆高音的做法,先要改變觀眾對歌手實力的看法。
都沒技巧所以拼天賦的結果?
這個嘛,
能唱高音說明這個歌手音域比較寬廣,天賦好,能發揮的範圍比較大,自然能駕馭的歌曲就多。歌手寫歌創作時受到的限制也少。
而且,高音唱得好難道不是值得稱讚的能力嗎?拿繪畫來說,素描臨摹得和實物一模一樣是本事,抽象畫得和實物不同但讓人有聯想有思考也是本事。同理,唱歌中能用高音震撼感動觀眾是能力,不唱高音把歌詞娓娓道來也是能力,並沒有誰更好之分。
不過,高音在現場演唱時、競賽舞台中,非常震撼抓人,讓人心理上就有一種被壓制的臣服感和爽感。加上高音歌手音域寬廣,發揮餘地大,觀眾更容易聽的酣暢淋漓。
一百個人眼裡有一百個哈姆雷特。像我,就認為能唱好高音的歌手很優秀。要問為什麼現在的歌手只飆高音,我覺得是因為唱不高的歌手音域不夠,在一小方天地中曲調變幻難以打動觀眾,因此熱度不夠,他們的歌唱視頻音頻關注的人少,轉發推送少,讓你看不到。
我也認為很多不唱高音的歌手很優秀。這樣的人大多是原創型,曲調不必翻轉幾個八度也能悅耳動聽,加上歌詞寫得好,那麼唱功差點也就沒什麼了。如果一個歌手高音唱不了,不唱高音的原創做不出,那實在就沒什麼可說的了。
引用少林足球那句詞,球不是這麼踢滴,同樣歌不是這麼唱滴。需要飆高音的好歌,真沒那麼多。
因為對於普通的大眾來說是認識飈高音,別的什麼唱法基本都不懂
水平低,沒發展的歌手就喜歡這麼亂搞。
更何況現在很多專業的都這麼搞,瞎搞。
更何況,唱法的問題,練聲的問題,專業的後遺症等。
個人並不認為飆高音就是不好。
第一,高音在表演上更具震撼力,這種震撼力一定是不用多說的。
第二,高音是強烈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高音技術要求高,唱上高音需要用很大的力氣,這自然就是在幫助歌者表達情感,其實是一個幫助歌手用力的過程。
所以個人認為高音低音不代表什麼。至於像《我是歌手》這樣的節目,為什麼飆高音似乎更能夠取得好成績,原因也很簡單。如果所有歌手的感情表達都很不錯,對觀眾都能夠引起類似的共鳴,那麼觀眾自然會選擇在表演過程中更具震撼力的高音。畢竟高音是更加能夠在人心中留下印象,並將強烈的感情傳遞到位的。
大部分人覺得飈高音就是唱功好我為啥會被邀請…話說能會飆高音不是挺厲害的么,總比死活唱不上去好吧?
我倒是真的很想聽聽薛之謙,汪蘇瀧,毛不易,許嵩,李榮浩,趙雷等熱榜歌手們飆飆高音呢。從舞台效果而言,歌手選擇飆高音無可厚非,這樣能給觀眾較大的感官刺激。但並不代表歌手只會飆高音。一般而言,能唱高音的歌手,其聲帶機能和發聲技術都比較好,這是體現歌手功底的佐證,好比有一柄絕世兵器,大多數人肯定會多拿出來用用。衡量歌手可塑性和變化性的標準並不是能唱到多高,而是音域範圍有多寬,音域越廣,作曲編曲能玩的花樣也就越多,這才是歌手手裡最大的牌。用王晰打比方,他的高音相比於張傑華晨宇林俊傑蘇見信等男歌手並不是特別高,但他低的下去,所以也是一名很優秀的歌手。其實「歌手只會飆高音」的觀念的形成也受人生理機能的影響,因為就拓展音域而言,高音比低音更容易通過後天的技術練習來達成,於是很多歌手都選擇了練習高音來提升唱功和作品可塑性,才形成了這樣的誤解。
情感、高音、低音、換氣、理解、唱法、經驗等等都是唱功和技術,技術越來越精細,而高音是體現一個歌手天賦和努力最直觀的表象。
有可能是喜歡吧
你聽過現場,就知道了
當年一sb評委柯以敏裝逼教張靚穎飆高音,現在這筆倒退到連做人都得別人教
這種場景太噁心了,簡直是對藝術的侮辱
一群人在下面說什麼因為大眾覺得飆高音就是唱功好 我覺得呵呵了 所以你就懂什麼叫唱功好了?
我覺得飆高音只是一種表達歌曲感情的方式 到了那個點需要感情的釋放所以加高音
另外 拿我是歌手舉例 我覺得有失公允 畢竟我是歌手是競技的 不放大招要唱那種慢慢品味的歌就是不容易出彩 況且還要在那麼短的時間裡改編歌曲
推薦閱讀:
※有沒有唱功一般卻很火的當紅歌手?不討論其他因素,只討論唱功。?
※36歲張韶涵鹹魚翻身,靠的只是零毛孔的少女臉嗎?
※當外國人聽到中文歌里穿插英文的時候是什麼感受?而且中國歌手喜歡用英文跟歌迷打招呼和互動?
※左溢的人品到底有多好?
※如果手機里只能留下一位歌手的歌曲,你會選擇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