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文化的核心是什麼?「仁」還是「禮」?
從儒家維護統治的作用上來看,似乎是「禮」;但從其教化的作用來看,又似乎是「仁」?
這個問題,涉及對儒家核心價值的認識。儒家價值觀最核心的東西有兩個:「仁」與「禮」。孰為重?不同學者、不同時代、不同流派有不同觀點。
一、孔子:仁重於禮
孔子推崇仁與禮,但仁在孔子眼裡應該是更本質一些。
禮,據說是周公所創的一系列制度規範。到孔子時代,禮崩樂壞,禮所規定的具體制度規範,已不可能再應用於社會實踐。人們開始尋求禮背後蘊含的精神實質,禮逐漸與儀脫離,而成為文明的象徵。
孔子明確把仁規定為禮的內在價值,強調外在的禮制必須以仁為內涵,否則只是形式而已:
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
仁與禮以外,孔子還提到過其它許多價值觀。如他曾以聖與仁並舉:
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論語?述而》)
實際上,這裡所說的聖才是孔子心目中的最高境界。子貢問他「博施於民而能濟眾」算不算仁的時候,他說:
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論語?雍也》)
可見,聖的境界是連堯、舜達到都有難度的,遑論普通人了。仁與禮則是普通人可以做到的(當然也很難),所以他談論的重點在仁與禮。他又曾以仁、智、勇並列,說「知(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以知(智)、仁、庄、禮並列 ;以孝、悌、謹、愛、信與仁並列 ,等等。但這些價值觀念在孔子那裡都遠不能和仁與禮的地位相比。
二、孟、荀之爭
孟子繼孔子之後,將仁發揮為仁政,作為他的政治主張;又大大提高了義的地位,以之與仁並舉,故有「孔仁孟義」之說。
孟子把仁、義、禮、智四者連用,並認為四者皆發源於人心: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孟子?公孫丑上》)
另一處,他明確指出,四德是人所固有的:
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爍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
他認為,統治者能夠不失其赤子之心,發揮人之善性,便可達致仁政。
荀子則於仁、義之外,特彆強調了禮:
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荀子?勸學》)
他認為,人們的思想、生活、交際、治國都要遵行禮:
凡用血氣、志意、知慮,由禮則治通,不由禮則勃亂提僈;食飲,衣服、居處、動靜,由禮則和節,不由禮則觸陷生疾;容貌、態度、進退、趨行,由禮則雅,不由禮則夷固、僻違、庸眾而野。故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荀子?修身》)
故他最為重視禮在治國中的重要作用。他又把仁、義、禮、樂作為一個貫通的價值體系,指出:
推恩而不理,不成仁;遂理而不敢,不成義;審節而不和,不成禮;和而不發,不成樂。故曰:仁、義、禮、樂,其致一也。君子處仁以義,然後仁也;行義以禮,然後義也;制禮反本成末,然後禮也。三者皆通,然後道也。(《荀子?大略》)
荀子認為,仁、義、禮是相互倚重的,但禮更為接近道。
董仲舒是漢代儒學復興最重要的思想家。他吸納了法、墨、陰陽各家的思想,對儒家價值觀念進行了系統的整理,提出「仁、誼(義)、禮、知(智)、信,五常之道」(《漢書?董仲舒傳》),「五常」的提法遂為後人廣泛接受,影響甚大。
王充也討論過五常之道,對五常之間的關係作了探討,認為:
五者各別,不相須而成。故有智人,有仁人者;有禮人,有義人者。人有信者未必智,智者未必仁,仁者未必禮,禮者未必義。(《論衡?問孔》)
他的結論是,五者之間並沒有必然的聯繫。
漢代以後,儒家在意識形態領域中的地位逐漸下降,釋、道則在此後幾百年的時間裡風頭超過儒家。直到宋代,儒學再次復興。復興的過程也是理論重建的過程,這其中必然要涉及到對儒家倫理體系的闡釋與整理。李覯與朱熹提出了兩種截然相反的思路,最具代表性。
三、宋代的爭論:李覯vs朱熹
1、北宋學者李覯以禮的概念整合了儒家倫理價值體系。他指出:
飲食、衣服、宮室、器皿,夫婦、父子、長幼、君臣、上下、師友、賓客,死喪,祭祀,禮之本也。曰樂、曰政、曰刑,禮之支也。而刑者,又政之屬矣。曰仁,曰義,曰智,曰信,禮之別名也。是七者,蓋皆禮矣。
可見,李覯所說的禮是一個龐大的體系,仁、義、智、信是其中的一個部分。
關於禮的來源,李覯從兩個方面加以解釋。一方面,李覯指出,禮產生於人類的自然需要:
夫禮之初,順人之性慾而為之節文者也。
李覯設想人類社會產生之初,人們完全依靠自然界來抵禦饑渴寒暑,但自然界不能提供足夠的物品滿足人們的需要。後來聖王出現,教會了人們種植農作物、飼養畜禽、烹制飲食、縫製衣服、製造器皿、建造房屋宮殿等,使人們擺脫了饑渴寒暑的威脅。
滿足溫飽之後,人們還需要過安定有序的社會生活,因為「夫婦不正,則男女無別;父子不親,則人無所本;長幼不分,則強弱相犯」,「君臣不辨,則事無統;上下不列,則群黨爭」,「人之心不學則懵」。於是聖王又教導人們結成夫婦,父子,長幼,君臣,上下,師友等社會關係,並為維護這些關係而規定了婚姻、孝悌、朝覲、庠序、賓客、死喪、祭祀等儀節。
這一套的禮制保證了人們安定有序的社會生活。而為保證人們遵行禮制,樂、政、刑等制約機制就成為了必要。樂是音樂,包括樂器和音律,其作用是引導人們遵守禮,「人之和必有發也,於是因其發而節之」。政即政府及其管理制度,其作用是督促、強制人們遵守禮。因為人們長久地處在「大和」的狀態下,必然會在守禮方面出現懈怠。聖人於是「出號令,立官府,制軍旅,聚食貨」,通過政府管理行為督促人們守禮。刑即刑罰,其作用是懲罰性的。如果人們不遵守禮,又不聽從政府的號令,那麼就要動用各種刑罰進行制裁,因而刑也可以看作政的延伸而從屬於政。樂、政、刑三者都是為維持禮的運轉而設,是「同出於禮而輔於禮者也」,因此李覯以樂、政、刑為禮之三支。這些可以說是禮得以產生的客觀方面的因素,或曰社會生活基礎。
舉凡構成一個文明社會的要素,包括物質生產、社會關係、國家機器、法律制度、道德原則等諸方面,都被李覯納入到了禮的名下。外延越廣,內涵越少,故李覯說:
禮者,虛稱也,法制之總名也。
李覯對禮的這種闡釋,被韋政通先生稱作「膨脹性發揮」。韋政通先生認為:
在中國思想史上,以禮作為建構思想的準據,並把禮的功能作膨脹性發揮的,先秦的儒家中有荀子,宋明新儒家中有李覯。李覯是儒學復興初期,第一個使禮佔一重要地位的人物。
李覯用經過「膨脹性發揮」的禮,把仁、義、智、信這些價值觀念統一起來;但它們在禮的框架中處於最高層,所以李覯又把它們作為與禮的同等層次的概念,稱其為「禮之別名」。
2、朱熹:仁、義、禮、智,「仁無不包」
朱熹對儒家核心價值體系的梳理,也是在一個大的體系中展開的。作為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以太極、理、氣等概念為核心,建立起了一個龐大而又精緻的理學體系,說明宇宙生成、社會發展、天地鬼神、心性情意、倫理道德等幾乎涉及人類文明所有方面的問題,其深度和廣度都遠超過李覯。
朱熹認為,太極是宇宙萬物的本源。所謂太極,並非是在萬物之先有個獨立的物,實際上太極就是天地萬物之理。由理生出氣,「有此理,便有此氣流行發育」。理和氣的關係,既相互區別:
氣雖是理之所生,然既生出,則理管他不得。
它們又互相依存:
天下未有無理之氣,亦未有無氣之理。
朱熹在論述儒家價值觀體系時,既用四德(仁、義、禮、智)說,也采五常(仁、義、禮、智、信)說。無論四德還是五常,朱熹都是以仁為最重要者,如他說:
以先後言之,則仁為先;以大小言之,則仁為大。
又說:
百行萬善摠於五常,五常又摠於仁。
朱熹寫過一篇《仁說》,專門解釋他對仁的看法。他認為:
天地以生物為心者也,而人物之生,又各得夫天地之心以為心者也。
人之心來源於天地之心,人之心是天地之心的反映,故兩者有相同的結構。天地之心為「坱然生物之心」,則人之心為「溫然愛人利物之心」。天地之心有四德,即元亨利貞,元統攝其它;天地之心四德的發揮,表現為春夏秋冬,而春之「生氣」貫通四季。相應地,人心有仁義禮智四德,仁包含其它;四德的發揮,就表現為愛、恭、宜、別之情,愛即惻隱之心包含其它。由此,仁、義、禮、智四者,「仁無不包」,可以用「仁」來直接描述人心,正如孟子說的「仁,人心也」,舉一仁而四德都包括在內了:
語心之德,雖其總攝貫通無所不備,然一言以蔽之,則曰仁而已矣。
可見,仁作為道,是貫通天地與人之心的。人得之於天地,先天具有,如果能夠體察之、保有之,則「則眾善之源、百行之本,莫不在是」。朱熹認為,這是孔門必使學者汲汲於求仁的原因。
四、仁、禮之間:社會治理思路的不同取向
今人看來,仁、義、禮、智、信(或者更多的傳統道德觀念)之間是否有著內在的聯繫,並無多大現實意義。筆者更多認同王充的看法:各種道德價值觀念之間並無實質的聯繫,畢竟價值觀念的判斷從根本上取決於主體。而且,兩人所用的方法主要都是類比論證。無論他們將價值體系歸於禮或仁,都經不起現代邏輯的認真推敲。但從他們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分析、辨疏,可以窺見儒家內部關於社會政治思想的不同理路、取向。
孔子重仁也重禮。禮代表的是外在的制度,仁則是內在的德性。不過仁的價值更為本質一些。
孟子發展了孔子重仁的一面,並把人性作為仁政的源頭,認為發揮人性之本善即可行仁政。
荀子則發展了孔子重禮的一面,強調了外在約束的重要,隆禮重法。他的弟子韓非和李斯都成為法家的代表,從學術思路上講,也是其來有自的。
到了宋代,在儒家思想內部繼承了荀子理路的,自然非李覯莫屬,正如朱熹接續了孟子的理路。
這兩派對儒家核心價值體系的不同歸納,體現的是儒家內部關於社會治理思想的兩種不同價值取向。
本文作者寫朝聞道寫作社群成員。
先說結論,儒家的核心是仁,而禮是達到仁的方法與過程。
儒家的儒是什麼意思?儒,人需也。這是有別於禽獸的人,所需要的學問。儒家在教我們如何做「人」。
作為一個「人」活在世上,幾乎無時無刻都得與他人來往,出生以來有父母長輩,學習以來有師長朋輩,工作以來有上司同事下屬,在不同環境面對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相處方式。舉個例子,對同輩會打鬧嬉笑,但相同的玩笑面對父母師長上司就不一定合適。我們有時候會提到別人說某某不會「做人」,講的就是這個人不會處理自己與他人的關係,不懂得如何去應對。而儒家作為一門學習如何做「人」的學問,自然也包括了人與人的相處之道。儒家提出最基礎的核心是「仁」,恰當地處理好與他人的關係,而不是所謂「博愛」,不分遠近親疏地對待他人,往往會給雙方都帶來困擾,比如那些明明有女朋友還對其他女生噓寒問暖的「中央空調」們,大多是這種啦,所以正確地處理與他人的關係是需要由近及遠的,先從與自己最親近的人做起,然後有區別地、恰當地推而廣之。
※趙無極都看上的中國傳統絲毯,手打1000萬個結組成一幅絲毯
※孫隆基《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
※樂見:如何挽救漸漸冷卻的戲曲?
※《弟子規》學習心得
※累世遺珍,傳世哥窯,吳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