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憑什麼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可恨之人又憑什麼必有可憐之處?


對一個人,全方位全面,所以當你對一個人很了解,你就知道為什麼他會成為這樣的人?為什麼他會有這樣的事?一切的事物都是有因有果的。

就跟我們在網上看新聞一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產生不同的評論。

例如,有一個母親她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正常,小兒子智力發育遲緩。今年這個小兒子已經30歲了這位母親對他的照顧無微不至,丈夫因為工作原因有十年的時間,夫妻分隔兩地。她帶著兩個兒子與公公婆婆住在一起,期間承擔起房子的建設裝修,照顧老小。這個母親你怎麼看?如果你看到了這些信息你覺得這個母親可憐嗎?辛苦嗎?

再多了解一些,她的大兒子研究生畢業,在一所大學就職,他的小兒子一直呆在母親身邊,學歷小學。大兒子結婚生子,小兒子呢?這位母親說「我在哪小兒子就跟去哪」。

生了小兒子後,幾乎對大兒子沒有過多的關注,全家人都關注小兒子。孩子兩歲還不會說話,家裡人說是天才,像愛因斯坦,和很多天才一樣。五歲只會說一些單字,家裡人覺得是中邪,那孩子的衣物問仙,驅邪。說這孩子命好,將來一定是讀清華北大。比哥哥強多了。八歲才帶去醫院檢查,至今問起只含含糊糊說是智力發育遲緩,醫生說沒什麼辦法,就好好對他就行了。就這樣從小就沒受過一點苦,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身體壯壯生活無憂,毫無自理能力。這位母親說叫他做,我自己做還快一點,他不鬧我就行了。

……


舉個例子,一個老太被撞下來了,可憐吧,有人把她扶起來,訛的人家傾家蕩產,可恨吧。

再反著舉個例子,有些男的出軌,拋棄糟糠,可恨吧,平時女的對男的一點都不關心,心情不好了數落挖苦兩下,家裡活都是男的做,可憐吧。


我認為可能是因為不管是「可憐」還是「可恨「都是旁人的主觀感覺,而不同的人的觀念不同,因此對於同一事件的解讀也會發生偏差,比如《活著》中的福貴,在旁人看來他的生活全是苦難,但是當他敘述自己的過往的時候,卻是充滿歡樂的。換個角度,如果他曾經做過不一樣的選擇,那麼是不是會生活得更好呢?很多旁人都會這麼認為。然而他是不會做別的選擇的,哪怕讓他的整個人生重來一次,他還是會和書中描寫的一樣。因為我們才看到另一個人的苦難時,會認為他「可憐「,而他所經歷的都和他自己有一定的關係,所以我們會認為他「可恨」。就這樣,人們得出了一個結論「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然而它的漏洞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旁觀者並沒有深入當事人的生活,因此他無法知道當事人是否可憐,也不好判斷當事人在他自己的價值體系中是否可恨。所以這句話並不能隨便應用,得看具體情境。


我曾經看過一篇短篇小說。裡面的女主是個醫者,她在發瘟疫的時候去救人,她救了一個很落後的村子的人。但是她的夢想是做一個游醫,在忙忙碌碌終於救治好了全村人以後,那些村民卻不讓她走了。他們想啊,他們村這麼落後,這個醫生走了,他們再生病了誰來治啊,起初女主不答應,那些村民就把女主綁起來關在屋子裡。後來人人都來落井下石,人人都來欺辱她。最後的結局就是女主被活生生流血過多而亡。

在發瘟疫的時候,你看那些村民多麼可憐啊,但他們後面的舉動又是那麼的可恨。

人是有劣根性的。只不過你只看到他可憐的一面,卻沒看見他可恨的一面罷了。

這並不指全部,的確是有「無辜」的人。


因為一個人可憐肯定是有原因的,比如被欺負或者被看不起,被拋棄,肯定是有一定他自身的原因不會空穴來風


凡事皆有因果。


因為可憐所有可恨,真可憐還是裝可憐


以我目前的閱歷來說,是真的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其實一個人被集體,被宿舍孤立是有原因的,並不是空穴來風,我覺得生而為人,總應該反思,為何當下這樣,雖然我很討厭這樣大規模的孤立,但我也是其中一員,就好像我們明明知道垃圾食品不好,結果你還是忍不住去吃,去嘗試,人性經不起體驗這句話,也是真的。我不算是個好人,至於壞不壞的,用你們的心和能接受的底線去感受吧!


推薦閱讀:

為什麼進入社會以後發現很多人冷漠無情又自私還喜歡說謊?
什麼時候才是讓人最舒服的時刻?
為什麼我對任何事情都沒有太多激動的想法,就是能很冷靜的看待所有事情 ?
張世英:做一個有詩意的自由人
人們對未知是恐懼多一些還是好奇期盼多一些?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