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是以一種什麼樣的心態面對死亡?

我知道,人呢,總會死的,不管貧窮還是富貴,終歸一抔黃土。但是死亡便意味著失去包括生命在內的一切一切。平常丟了一樣東西還要找半天呢。不害怕是不可能的。害怕又是沒有用的。那麼我們得怎樣去面對這麼一個問題呢?


在臨終關懷醫院做義工時,其實我感觸最大的是,很多人怕受病痛折磨的苦頭,遠遠勝過怕死。人在病床久了,病情難好,所求不過是一個相對有尊嚴的平靜離開。古語說,人有五福,其中最大的不是錢不是名,而是善終。

怎麼達到善終?一半是人力的自我監督(比如飲食規律、作息自然等),一半是老天隨機給的福氣。

面對死的威脅,面對衰老的一天天逼近,接受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

有的時候,你可能感覺很平靜。有的時候,又感到焦慮不安,心情崩潰。

個人經歷是通過跟不同身份、不同年齡層的人打交道,然後取長補短,反照內心,打磨自己的接納力和平常心。

小孩子多半自帶陽光光環,對死的態度更接近一種樂觀的態度,他們更在意的是當下,死對他們來說,更像一扇窗口。

中年人容易怕死,這種怕不一定是心理上的,而是身份上有這樣的客觀壓力,上有老、下有下,牽一髮而動全身,出現了大的病痛,他們更容易抗爭,更加不甘心。需要花很多的時間,重新構建自己的內心平衡。

老人,因為過往六十年左右的經歷,生老病死都或多或少見過一些,困惑期七七八八都過去了,他們相對容易接受死亡到來的事實。他們認為人生有兩道門,一道生門,是嬰兒呱呱墜地,一道是死門,門開了,陽間的人就沒了。這兩道門,舍不捨得,看不看開,都是必經之路。

通過和不同年齡不同階段的人互動、談聊。你會擴展自己對死亡的認識。如果有機會能陪伴到一些態度很敞開的老人家,進行深度談聊,涉及個人的生活順逆經歷、親友離去等事,可能啟發更大。

在這之外,可以適當看一些生死觀的書籍、影視劇,感受更多人的際遇和應對方法,慢慢地,自己也能找出自己的生活節奏,自己的生活力量,能相對平靜地去應對了。此外,也有些人是通過找尋適合的宗教信仰,來消解自己對死亡、對死後有無「我」存在的恐懼。

適合觀看的生死觀影視劇,有助於提升對死亡、告別的理解、釋懷和承載力:

《入殮師》電影

《遺願清單》(電影)

《遺願清單》(書籍)

作者紀慈恩是資深的兒童福利院和臨終病房的社會工作者,體驗死亡工作坊創始人,烏托邦臨終莊園創始人,書是她本人十年2700小時臨終關懷經歷得來的觸動和成長,很值得閱讀。

《人間世》系列紀錄片

《我死前的最後一個夏天》系列紀錄片

《死亡醫生》(電影,有故事原型,關於安樂死的爭議和嘗試)

我的另一份回答也涉及到生死觀,當前過萬贊,主要是通過具體的個人經歷,以及在臨終關懷醫院、老人院所見所聞,真真實實地表達怎麼獲取自己的前行力量。也可以抽空看一下。

既然人都會死去,那為什麼還要活著呢??

www.zhihu.com圖標遺願清單 10年2700個小時臨終關懷觸動京東去購買?


怕死是很正常的,首先我們得知道死亡意味著什麼,其實很簡單,意味著你現在擁有和喜歡的一切對你而言都將不存在,其實本質上是你不捨得離開現在的世界,你不舍的原因是因為你骨子裡對這個世界或者對活著本身還是有所眷戀的,反應出來的問題是你沒有活夠,你需要活夠了,自然就不會對活著有那麼迷戀,假設你已經活了五百多年,就有一種可能,你已經活膩了,想結束這一切,就像一個人不僅吃飽了甚至已經吃撐了有些反胃了。

所以對死亡應該包有什麼態度取決於你活的是否足夠充實,充實到你已經覺得隨時死掉也不會有什麼遺憾。一句話總結,你活的質量決定了你會對死亡包有什麼樣的態度。


幸福的人帶著不甘與不舍;

不幸的人帶著平靜與解脫。


絕症患者的心理活動有五個發展階段,即否認期、憤怒期、協議期、憂鬱期及接受期。

(一)否認期

當病人間接或直接聽自己可能會死亡時,他第一個反應就是否認:「不可能」、「他們一定是搞錯了」,否認病情惡化的事實,希望出現奇蹟。有的病人到臨終前一刻仍樂觀的談論未來的計劃及病癒後的設想。

(二)憤怒期

當病人經過短暫的否認而確定無望時,一種憤怒、妒忌、怨恨的情緒油然而起「為什麼是我?這太不公平了」,於是把不滿情緒發泄在接近他的醫護人員及親屬身上。

(三)協議期

承認死亡的來臨,為了延長生命,病人會提出種種「協議性」的要求,希望能緩解癥狀。「求求你,再給我一點時間吧,我什麼都願意做」。有些病人認為許願或做善事能扭轉死亡的命運;有些病人則對所做過的錯事表示悔恨。

(四)憂鬱期

儘管採取多方努力,但病情日益惡化,病人已充分認識到自己接近死亡,心情極度傷感,抑鬱寡歡。此時病人可能很關心死後家人的生活,同時急於交待後事。

(五)接受期

經歷一段憂鬱後,病人的心情得到了抒發,面臨死亡已有準備,極度疲勞衰弱,常處於嗜睡狀態,表情淡漠,卻很平靜。

這是學者總結出的,人們面臨死亡的典型反應。

有一首歌唱的好,「我還想再活五百年」。有多少人真的能達到第五步,能夠心懷坦然地接受死亡呢?很多人或許不是釋然,只是不得不放手才對。

在過年的時候,我的奶奶躺在床上一個人。平時會有大姑和其他親人來看她,可是因為疫情,各處都封鎖了。過年我在家的時候,我奶奶總是念叨為什麼沒人來看她。她的身體看起來還是老樣子,雖然接近半癱瘓狀態,但還是能正常生活的。

事後我媽媽才告訴我,3月初的時候我奶奶走了。聽到的時候第一反應不是悲傷,而是驚訝。明明當時那麼健康的樣子,怎麼沒到兩個月就離開了?

無論多麼後悔,無論多麼不甘,無論多麼留戀,我們還是只能接受事實。死亡並不會因為你不喜歡就不來到你的身邊。

希望所有人,能夠在死亡來臨之前,能夠說出這句話:「我此生無悔」。帶著沒有遺憾的人生離開這個世界。


這個由於我伺候過家裡老人的離開,所以有些體驗。如果你去小公園偷聽老人們的談話你會發現老人們的話題很多都和死亡有關。一點也不像年輕人的話題愛情,工作,孩子或者學生的話題「我將來要。。。。。。」。當我們到了一定年紀以後,人生對於我們就沒多大希望了。這也是挺可悲的事,因為無人能避免,就算比爾蓋茨,馬雲爸爸也逃離不了。

老人們在談論死亡時大多也都表示看的很開,就像題主說的那樣人總會死。大家已經都接受。其實沒人能接受死亡,之所以看得開是因為死亡還沒靠近你,死神離你越近你就越恐懼。當你躺在病床上醫生,家屬傳遞給你的種種信息是你已經沒救了(雖然大家都不說但是躺在床上的病人自己就能感覺的到那種氣氛),現在的日子對你來說多活一天算一天,那時你是絕望的,並且非常孤獨。

如果你人緣不錯,會有很多朋友,家人,同事過來看望你。不過當你看著他們生龍活虎,甚至在病房外愉快的聊著各種生活瑣事(這很正常,因為你還沒死而且他們之間聊他們之間的事沒必要帶著哭腔)。你會意識到你已經被他們排除在外了,你將孤獨的離開這個世界,哪怕周圍圍滿了親人朋友。如果你有機會伺候老人離開你可以注意觀察他們的神態。

在現在這個時代你也不用怎麼準備面對死亡,你無論準備什麼都沒有用。到時你該崩潰還是會崩潰,該心如死灰還是心如死灰。不過我現在倒是期望一個技術的誕生,如果這個技術在我有生之年誕生了,我到那個時候就不用絕望,孤獨的躺在病床上等死,而是興高采烈的和家人,醫生談論如何轉生,以及憧憬來生的生活了。一切只要睡一個特殊的覺就行了。


推薦閱讀:

TAG:死亡 | 生死觀 | 面對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