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總是讀不懂村上春樹的小說?


也許你需要一罐啤酒,或者清晨的一次跑步。


謝邀

作為村上的一枚「腦殘」粉吧,可以說我也只是粗淺的明白了最淺薄的一面。

說起來,我喜歡村上的什麼我也不知道,做讀書筆記的時候就喜歡摘抄關於主人公做飯的段落…還有喝酒的…讀起來特別讓我舒服!還有就是讀起他的小說能讓我內心平靜下來,是那種由內而外的。

不知道題主是因為什麼原因而讀的,如果是因為興趣的話,個人認為只要覺得讀起來舒服,沒有必要太深就其中的意義啥的。我覺得村上的作品是最能驗證那句話的

「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是的,有很多人覺得村上筆下的主人公就是自己,和自己很像。也有人覺得村上的某些句子觸動了自己所以喜歡。在不同人眼中,村上寫的故事可能有很多個看法,它的可喻性很強,往往一個小說不同的人讀起來感覺截然不同。

印象中以前我剛開始接觸《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這本書的時候,也曾經糾結類似的問題,看到過一句話「這本書的讀者,要麼就是頂喜歡,喜歡的不得了,要麼就是全然無感,一丁點也不感興趣」我屬於前者,這本書也是我最愛的書(幾乎可以說沒有之一)但是若是非要讓我說出,這個故事有什麼深意,是我人生起了什麼積極的作用,我恐怕還真沒法冠冕堂皇的列出123來論述。

在《世》的前言中,提到了一個同為文學界的人的話,具體記不清大概是:無法給日本這一代的青年起到巨大的作用。作為「腦殘」粉,我是堅決不同意的。作為一個可喻性很強的作品,你怎麼知道會不會有人從中得到些什麼啟示。況且讀書一定是為了得到什麼人生真諦嗎。我從不這麼認為。如果目的性太強,往往會失去讀書的樂趣,必然不能持久地保持閱讀。而只有單純的愛上閱讀,出發點只是從眾獲得舒緩身心也好緊張刺激也好的快樂,才能讓讀書成為愛好,才能保持下去。如此這般,也不會過多的在意獲得了什麼實質性的東西和所謂的人生真諦。

回歸到題主問題本身。「為什麼總讀不懂村上春樹的作品」其實在我看來,題主不用過多糾結這個問題啦,只要讀的時候能享受寧靜,快樂,心裡舒服就OK了,是在讀不懂,就換個作家,保不齊遇到更適合題主的作家呢。如果還是覺得想搞明白,也不放看知乎大佬的解析,沒準兒也能一下子就有所悟呢。

總而言之,讀書就是要從中汲取更多的樂趣。


首先,你說的讀不懂應該是覺得沒有感到應有的觸動。

對吧

還是根本看不懂故事的意思和寓意?

如果原因是前者,那麼可能是你閱讀的經驗不夠,也就是說沒有一種閱讀的思維,在村上的小說里,這種表達方式會有一種特殊的氛圍,當沉浸在這種氛圍里,你會感到一切事的發生都恰到好處,感到大多數描寫都有情緒,比如像《太陽以南,國境以北》,在結尾那個地方,我看到最後,準備合上書的時候,一種充盈的情緒就涌了出來,那個時候就不再考慮到底是不是理解了村上的書,我只是覺的,,哎呦,不錯哦。

村上,我懂了你要表達的意思。

如果是第二種,不如說是一種幸運,村上不是很單純,按照我的理解,村上生活的狀態,他想表達出來的陰霾,也不是那麼簡單。

好了,就這樣


他的風格在《海邊度假卡夫卡》中最能體現,在荒誕離奇中表現現實,人物塑造蒙著一層朦朧的外衣,富有美感。這本書寫了在荒誕中找尋真實的自己,和自己的價值。


讀不懂是很正常,一下一些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1.翻譯版本

像真對於這種外國文學,翻譯固然是很重要的,不然讀起來苦澀無趣,針對村上春樹的,當然是林少華!這是第一個因素。

2.其次應該了解他慣性寫作的風格

隱喻!隱喻!回想看過他的一本《海邊的卡夫卡》,看前面時就都還好,算是非常清楚故事情節,導火線…甚至有點斷定後面的結尾或發展,but,就是這裡大量的隱喻彷彿在告訴你「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你只管意會,你甚至不需要知道我寫的是什麼。」

3.與個人經歷或經驗相關

如果前面的原因都不相符,那麼一定就是這個了,書確實就像面鏡子,它所映照的可能並非此刻的現狀,但所帶來的體味一定是似曾像熟或是未來才可一一領會的。

建議閱讀他的一本《遇上百分之百的女孩》短篇小說。


讀了且聽風吟 挪威的森林 舞舞舞 尋羊冒險記 再讀下去就感覺吃力了 因為晦澀難懂 有的時候覺得莫名其妙 可能了解不夠吧 但是 個人覺得村上最吸引人的不是小說情節 而是那種優雅孤獨又絕望的心境


因為本來就足夠晦澀啊。

作為路人粉喜歡村上春樹淡淡而來的筆觸,雖然免不得有時候看著看著犯困,但很自然,讀起來也放鬆。

但是推介給朋友的時候,經常無疾而終,即便大家或多或少聽過村上的名字,草草幾頁也就不會再讀了。

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如果你讀的懂還很享受,你很幸運走進了村上的世界。就算不明白,也不需要困擾,順其自然就好啦。


首先,我們要了解村上春樹先生文章的風格。我近幾年讀過幾本,不敢說有什麼通透的了解,但是還是拿捏到一些模糊的脈絡。現在拿來和你分享一下。

村上式的小說隱喻性很強,就拿我現在讀的這本《1Q84》為例。天吾與青豆象徵著最遠的兩極,故事看似是一對戀人相互追尋的過程,可存在「小小人」這樣的隱喻。讓兩人以一種極其魔幻的方式走到一起。反觀《1984》,是極權主義對於人性的壓制。而本書中是現代社會中各類困頓導致了這種壓抑,在整本書的行文中會有多多少少的暗示。

我一直認為村上春樹的書是極富有魔幻主義色彩的。超乎常理的故事情節多存在也就在所難免。

當我在上高中時,讀的是《海邊的卡夫卡》,和你有著同樣的困惑,這到底講的是什麼故事?可我現在步入社會了,我才知道這本書將很多都映射給我了。一切的物慾橫流都時時刻刻逼近對於社會來說嶄新稚嫩的我。這和田村卡夫卡君很像。

總的來說,你再以後的閱讀過程中,肯定還會遇到很多「我看不懂」「我讀不懂」的情況。這很正常。不光是村上式的作品,還是其他。這和我們的閱歷,對於思考和看待問題的眼光不同有很大的關聯。所以這才要求我們對於讀過的文本,可以再拿起來讀一讀。

切不可求之過急,這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希望對你有幫助


有時候讀只是覺得美,覺得很有意境

有時候恰巧福至心靈,好像就有點懂


感覺他的小說里是他自己的世界,與讀者的世界觀不一定一樣,導致讀的時候會覺得作者不知所謂或者太矯情吧。那也不用勉強自己去讀他的小說,可以試試他的散文,村上春樹的散文還是挺輕鬆有趣的。


不請自來哈哈哈(說的是我的一些小經歷)

看到這個問題我特有同感,有的時候因為種種原因,一些作家想表達的東西我總是get不到。我把這種現象以我自身經歷列了幾種原因:1.沒靜下心來去理解。這種情況我在讀小說的時候特別多,記得我在讀活著時,就常常被余華老師一句無頭無尾的話弄昏了頭,但好在我是那種一定要弄懂的人,要不然就讀不下去,所以我常常腦子一抽,就get到那個點了,這種感覺蠻好的嘻嘻。2.作家大大的文字背後有其他意義。像我這種渣渣,好多典故和作家大大的一語雙關都看不懂,這種情況我在看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簡直了,所以我就下了個讀書軟體,裡面有問答,大家都很熱心,會幫忙解答,我提的問基本都被解答了。3.可能閱歷還沒達到。有些東西在某個年齡自然會明白,這種情況很好類比:以前我問麻麻尷尬是什麼意思,像這種雞肋的詞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但隨經驗的增加就明白了嗎。4.作家大大根本沒啥意思,嗯。作為一個學生黨,題目做多了,看喜羊羊與灰太狼都能想到背後的含義,主題的深化,側面這個人物,巴拉巴拉的。其實把不太明白的部分放過也無可厚非對吧,嘻嘻(?˙︶˙?)


迄今為止只讀過村上的那本《挪威的森林》,其他諸如《且聽風吟》、《我的職業是小說家》只是懵懵懂懂聽過人家講,對村上的認識可以說很狹窄了,下面的言論權且當我旱鴨子上架硬答吧。

這本小說是我初中讀的,裡面的文字已記不大清了,可是情節依舊在目,很多情感瞭然於心,可能我看小說向來喜歡從情節揣測小說背後的深意,這個故事我也有自己的理解。

我個人倒不覺得晦澀難懂,因為它有故事有情節,更準確說,是一種「情境」,時刻讓我有代入感,我之前閱讀的那些作品很少有給我這樣的感受,所以至今印象深刻。

(可能)相較於村上的其他作品,這部小說的情節抑或其隱藏的情感沒那麼抽象吧,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通篇的迷惘,可能是關於青春,也有可能關於是那個時代。村上是寫當代都市的,作品總帶著這種迷惘、反思的情緒,他大概是我迄今見過寫都市人性最深刻的作家吧,那時我不過是個中二少女,見識淺薄,常常為一些無關痛癢的悲傷流淚,可是我並不後悔看過它,我因看過而由衷感到幸運,依然無法忘記這本書帶給我的震撼,書中那些我不能明察的情緒,大概就是「深刻」吧。

閱讀本來就是很個人、很主觀的體驗,見仁見智,在我看來,就是講一個叫渡邊的少年在他迷惘的青春時代,同他生命中兩個重要的女子相知相遇。說二人正如張愛玲筆下的紅白玫瑰,總讓我感覺不恰當,畢竟直子不算是「白月光」,綠子也不能稱之為「硃砂痣」,雖然直子與渡邊發生過關係,雖然奔放的綠子與渡邊的曖昧僅停留在口頭上,這兩位女子於渡邊,一個是纏綿悱惻,一個大概是狂躁悸動吧。

此外,就是書中難以理解的部分了,是渡邊所見別人的故事,主人公的感受也很真實,當時無法理解書中人的做法,(或許是因為人性的本能,或許是因為不同年齡階段使然)比如愛而生倦,比如關於性的背叛,當時不解其中意,回頭已是過來人。

這大概就是村上作品的魅力吧,因為他挖掘人性足夠深刻,我們隨著他書中的人生一起成長,最終變成了那些我們曾經鄙視過的人。

還記得我看完書後久久不能釋懷,對於渡邊這個男主人公始終喜歡不起來,現在回想,可能是因為這個角色塑造得太真實了,那些缺點,讓我失望。

當時的我信仰的愛情,是「從一而終」,是「願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對於渡邊的靈肉出軌,我感到由衷的憤怒。我無法理解渡邊內心既然深愛著直子,為什麼還要頻頻與他人發生關係?為什麼還要和綠子曖昧不明?為什麼還要在直子死後轉而與綠子展開新的戀愛?

當時我把這本書安利給了一個早熟的同學,她看完後告訴我說,渡邊的做法很正常啊,雖然他最愛的人去世了,可是他也要好好活下去。重新來過不代表不愛,而是願逝者安息,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慰藉吧。

以上,說得有點雜了,總歸來說,村上的作品是具有年齡段的,就像我從前不能理解,現在深有同感一樣,我相信,伴隨著我們的成長,人生的閱歷會告訴我們答案。


很想讀懂的話…或許你可以去看看他的《我的職業是小說家》?


為什麼要邀請我,我也讀不懂 。。。

確實讀不懂日本文學哇,但是很喜歡動漫。


只能意會不能言傳


可能是日語翻譯過來本身帶來的晦澀感吧,許多外語作品都有這個特點,不過有時候看不懂的東西,反而會更美。

所以我從來都不喜歡高中時的閱讀理解,一定要總結出來,剖析出來,但喪失了文字之美。

以前特別喜歡一句詩「七八個星天外 兩三點雨山前」,覺得回味悠長,後來看了好幾個版本的翻譯,就沒有那麽愛這句詩了


推薦你看他的《當我談跑步時 我談些什麼》,看完也許會比較容易看他的其他作品。


因為你產生不了共鳴。也許你沒有經歷過,也許你經歷了,但沒有從中思考……


多看幾遍就好了,也可能是你不喜歡他的風格


也許是他寫的東西或他在小說中呈現的角度不為你所接受,書中存在著一些使你抗拒的東西,你心裡不願去看去思去懂。

強懂無益。。。。


推薦閱讀:

《渭翁雜談》第九談、談非淡泊不以明志
讀四大名著, 識典型人格——SP·藝術創作者
如果有機會,請千萬不要讀簡愛
網路小說和文學經典
《飛鳥集》最喜歡的

TAG:作家 | 文學 | 日本文學 | 日本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