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是百家之源嗎?


說儒家是百家之源可能會有爭議,儒家若不是,卻又沒有一家影響力大過儒家。

在春秋戰國,儒家綜合來看也是最具影響力的,這種強大影響力並不只是在獨尊儒術之後才形成的。

如何判斷影響力,顯學很能說明。有說儒道為顯學,有說儒墨為顯學,有說儒法為顯學,可以說都對,因為不同時期影響力各不同,這隻能說明不同時期道墨法有力爭儒家之勢,莊家只有一個,那就是儒家。儒家影響力一直屬於諸子百家不同尋常的存在。

儒字,人需為儒,從巫、史、祝、卜中分化出來。歷史脈絡從部落文明到先秦,一脈相承。儒最開始的巫祝概念,是掌管部落文明的帶領人,文化話語權,部落精神象徵,未來發展動向規劃者,上通神,下通人,所謂天人感應不外如是。

儒本就先孔子而存,春秋時孔子又賦予儒新的含義,變成了現在所認知的儒,他沒有選別的概念來代替儒,本身就說明意在承上啟下,代表源頭。百家之祖的周文王,即儒家最為推崇的傳承者之一,上承三代,下啟孔子。

從時間上來看,諸子百家必有先後。先出現的,在傳承上,在話語權上佔有先機。

儒家和道家出現是最早的,二者又是手心和手背的關係,這兩出來時其他大多未成形。而儒家又是涵蓋最為廣泛的,可說是集文化之大成,先秦重要文獻,儒家部頭是最大的,文化傳承最能直接體現的是歷史,對歷史的重視態度諸子百家儒家當為第一。儒家可算史家鼻祖,《春秋》魯國官史,孔子述而不作。《尚書》先秦政治歷史散文集。

眾經之源易經也是孔子作翼才飛起來的。韓愈的道統論,大禹謨中心傳十六字,黃帝傳堯舜禹,傳文王,傳孔子。這是跟道統歷史綁定了,大有源頭在我的意思。深入人心的三代之治,上古聖王堯舜禹,文武王,這些概念形象大多從儒家這來的。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

 孔子說:「夏朝的禮,我能說出來,(但是它的後代)杞國不足以證明我的話;殷朝的禮,我能說出來,(但它的後代)宋國不足以證明我的話。這都是由於文字資料和熟悉夏禮和殷禮的人不足的緣故。如果足夠的話,我就可以得到證明了。」

這段話表明孔子在傳承方面已做到在他那個時代所能做到的極限,夏商周是重要三個朝代,但是夏和商文字資料的缺失,傳承斷代,直接傳承的杞國和宋國竟然都沒有孔子了解的多,並且已不能為孔子提供證明了。孔子在魯國顯露頭角,為人所知,就是以博學和聞禮之多而出名,鼎盛時期,魯國無一人能及的上他,以至於魯國找不到可以再問的人,而只好去周王室藏書館了解更多文獻。

如果儒家不能代表,那麼諸子百家沒有一個能代表,如果非要找一個出來代表,從各方面綜合那隻能是儒家。


這個「源」要怎麼講?

孔子在春秋時期,禮崩樂壞。什麼是禮崩樂壞呢?就是社會大混亂大洗牌,新的階層崛起,舊的貴族階層不斷消亡。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春秋時代包括之前,平民是沒有受教育權利,中華文明上古傳下來的這些知識文化,掌握在舊低貴族精英手裡。而當時可沒有低成本的紙張,也沒有印刷術,知識主要是口耳相傳,記在大腦裡面。但隨著社會大洗牌,這些舊貴族階層走向滅亡的時候,他們掌握的上古積累下的知識傳承也跟著消失。比如老子的歸隱,多少知識隨之消亡?幸好被關老爺子死皮賴臉逼著寫下的一部道德經。實際到孔子的時候,很多上古知識在迅速的消失,很多東西已經沒人能搞懂了。就在上古知識面臨消亡的時候,孔子四處問道求學於賢者,整理古籍文獻,自覺或者不自覺的擔負起了上古知識的整理與傳承工作,起了一個存亡繼絕的作用。

孔子又把整理的知識通過開私學的方式,有教無類,傳給廣大弟子,這些弟子四散開來,再傳弟子……,儒家就等同一所綜合性大學,把知識散播開來,推動了文化興起,這才有後面諸子百家崛起,諸子不管認不認同儒家的意識形態,多是直接師從儒家學者——這是沒辦法啊,因為知識掌握在人家手裡,要開宗立派,獨樹一幟,也要先跟人家學知識。如果沒有這種知識傳承與傳播,後面就不會百家爭鳴,你總不能指望一群文盲,突然就無師自通,掌握各種知識,超越前代吧?


儒家真不是。

百家思想,往大了說能上溯三皇五帝,但是比較靠譜的說法是百家源自周朝政府的官學,後來周朝周天子逐漸失勢,各個諸侯國也各種互相吞併輪番消亡,過去政府里的吃鐵飯碗那批人流落民間混飯吃,於是知識從官學下降到民間。

是因為最早百家差不多都是一個部門混飯吃的,所以百家很多東西都是同源的,例如儒法道很多說的東西都有共同點,只是在具體觀點的闡述上有所不同。

而儒家做的比較厲害的就是出了一個孔夫子,他做最大能力上整理出來周朝的正宗思想,是謂孔子修詩書禮樂。怎麼說呢,就相當於到了孔子那個時代,正宗的周禮失散的差不多快丟光了,孔子重新把這些整理出來恢復到基本連貫完整的樣子了,所以孔子一直被人稱為天不生仲尼就是萬古長夜。


你好,這個問題要看「源」怎麼理解。

包括儒家在內的諸子百家,其根源並不是這個問題下面某個答案說的「道家」,而是上古先王之道,是《尚書正義?序》中所記載的「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太上丈人是東周的守藏吏(用現代話說就是東周國家圖書館的館長),博覽上古三代典籍,所作的《道德經》,乃是述墳典之精義。道家去名就實,所以有的人別硬給人家安個源頭的名聲。既然這些學問早在孔夫子之前就存在,那麼從這個角度來看,儒家自然不是諸子百家之源。

然而平民是沒有資格去東周國家圖書館學習的。魯國是周公的封國,對於周禮的保存是最完善的,世人稱「周禮盡在魯矣」。《史記·魯周公世家》有言:「魯有天子禮樂者,以褒周公之德也。」《禮記·明堂位》亦記載曰:「凡四代之器、服、官,魯兼用之。是故,魯,王禮也,天下傳之久矣。」而孔夫子生在魯國這個得天獨厚的國家,又是貴族之後,是有機會學習到先王之道的;再加上夫子勤學好問、訪賢求能,方才真正繼承了先王之學。此後夫子開私學,有教無類,將這些學問不分階層地進行傳播,後面的諸子爭鳴才有可能,從這個角度來看,說儒學是諸子之源,也未嘗不可。

夫子開私學之先,百家由此興也;很多上古先王之道的遺文殘篇有賴於夫子之德才能流傳於世,時至今日還在恩澤我輩之人。(下面典籍片段,細細品之,可見當時典籍散佚的程度、文明斷代的嚴重,由此方能一窺夫子傳續華夏文明的不易與艱辛)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 ---《論語·八佾》

孔子曰:我欲觀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時焉。我欲觀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坤乾之義,夏時之等,吾以是觀之。 ---《禮記·禮運》

子曰:吾說夏禮,杞不足征也。吾舉殷禮,有宋存焉。吾學周禮,今用之,吾從周。 ---《禮記·中庸》

而中華民族對「教育」、「教學」刻在骨子裡的重視更是得益於夫子的傳續之功,所以夫子才會被稱為「萬世師表」,所以朱子才有「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的感嘆。可惜現在很多人數典忘祖、甚至經典都不讀了,自大自是自彰,肆意扭曲摸黑謾罵古聖先賢,真是可惡至極。

儒學乃是人道之極,人事盡才有天道可言。《道德經》有言:「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高下貴賤之分,是同一序列的不同層次,相輔相成。好高騖遠,看不起賤下之本,沒有紮實的根基,不去由低到高一步步地修身踐行,真的以為自己可以摸到道家的門檻嗎?《尚書?大禹謨》:「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自滿狂妄、愚蠢無知,連人都做不好,還想進軍天道,還想參贊天地之造化?做夢吧!


不是。

三代官學為百家之源。

關於百家與三代官學的關係在漢書藝文志上面的說法是:

儒家出於司徒之官,道家出於史官,名家出於禮官,墨家出於清廟之守,法家出於理官,陰陽家出於羲和之官,縱橫家出於行人之官,雜家出於議官,農家出於農稷之官,小說家出於稗官。


推薦閱讀:

TAG:儒學 | 儒家文化 | 儒家 | 儒家思想 | 現代新儒學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