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所有古籍,比如四大名著,論語,春秋等等都採用了簡化字,就算文言文也是簡化字,這會對理解有偏差嗎?

我讀水滸,三國演義,西遊記,呂氏春秋這些古籍的時候,一開始不太懂,是參考著一些人的理解和注釋去讀的,讀完之後眼界也會很開闊,信念也會更堅定。

水滸里,三國里的很多方言像是今天的河南方言,但都用簡體字寫的。呂氏春秋之類的先秦著作也是用簡體字寫的。雖然是簡體字寫的但是還是不能理解表達的意思,但注釋給了我們解釋,但是這個解釋是解釋的簡體字的解釋,真正的古文的意思會不會有所偏離呢?

例如呂氏春秋中:

「始生之者,天也;養成之者,人也。能養天之所生勿攖之謂天子。」

翻譯就是:

最初創造生命的是天,養育生命使之成長的是人。能養上天創造的生命而不摧殘的,是天子。

我覺得這兩段話翻譯的沒有問題,可是只是簡體翻譯簡體字,真正的先秦的思想表達的意思會不會和這種不一樣呢?而這些書已經被人為的修改成了簡體字會不會詞不達意呢?真正的原著在哪裡?誰修改的這些書使之變為簡體文言文的?這些修改的大師們的理解能力真的達到了先秦思想?偏差怎麼消除?現在看到這些書有些害怕了,怕偏離軌道。想讀又害怕不是原文原意。


一、不同層次閱讀需求讀物推薦

閱讀是分層次的。普及閱讀和深入研究對文本要求不同,文學研究和文字學研究對文本的要求又不一樣(研究古籍用字的學者幾乎只能使用影印本[1])。下面我就針對不同閱讀需求,推薦一些書籍。

1、需要研究用字,或者和提問者一樣,擔心後人整理本曲解作者原意,推薦使用影印古籍

這種一般價格較高,也有便宜的,印刷質量就比較堪憂。我推薦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國學基本典籍叢刊系列」。這套書定價適中(趕上促銷相當低廉),有「小再造」的美名。灰度印刷,大部分清晰度不錯。能夠在這個價位保持最大的還原度。如果想買原色印刷的,就要考慮「中華再造善本」,但那價格不是一般人能負擔得起的。不過影印古籍不意味著就能代表作者原意,這就需要更多文獻、版本的知識了。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宋本孟子集注》書影

《國學基本典籍叢刊》總目錄?

www.sohu.com圖標

2、用於文本研究,或者希望通過一本書對內容有較深層次的理解。

可以參看中華書局、上海古籍出版社等整理的古籍,校勘精良,注釋到位,頗受美譽。當然,即使文本研究,也是不能脫離影印古籍。或者說,只要從事相關工作,即使有再高級的古籍資料庫,也不能脫離古籍原本。但對於普通閱讀者來說,中華上古這種整理本著作是相當實用的。

中華書局《張說集校注》書影

中華書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哪些值得收藏的書??

www.zhihu.com圖標

3、不能掌握繁體字(或者認為「繁體字看著累」),又有閱讀古籍意願。

可以閱讀簡化字整理的古籍普及類讀物。但這裡面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普及讀物太好出了,什麼出版社都敢出。你想買一本《論語》,會發現市面上五花八門,什麼出版社的都有。這就難免魚目混珠,泥沙俱下。說一下我的經歷,我個人喜歡《山海經》,先後買了十幾個版本都不稱意,發現各種各樣問題(甚至買不到完整版)。直到買了袁珂校注的繁體版才遂願,自此之後就很少閱讀簡化字古籍。因為就連我信賴的出版社,也會出版質量極差的普及出版物。比如某書局的「中華經典藏書」系列,名字取的特別好,內容卻是刪減的,而且除非翻開前言,你很可能意識不到有刪減(例見下圖)。

可見,購買簡化字整理的古籍真的需要眼光和運氣。下面是我認為質量相對較好的簡化字整理的古籍。

中華書局:「中華經典普及文庫」「中華國學文庫」「中華經典小說注釋系列」「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

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國史學要籍叢刊」「歷代筆記小說大觀」「中國古典小說名著叢書」

嶽麓書社:「古典名著白文本」「中國古典小說普及文庫」

針對本題的題干及描述,如果始終對簡化字整理的古籍持疑惑甚至恐懼態度。可以選擇上面推薦的影印版和繁體版,但這就需要題主有更深的文字修養,勤查字典,會有很大進步。至於古典小說部分,中國大陸很少出繁體的小說,而港台出版的小說由於各種原因也談不上還原作者原意。如里仁書局版《金瓶梅詞話》號稱足本,卻隨意篡改原文,幾乎成了「改寫本」。


二、古籍用字的複雜程度遠超我們的想像

現代人存在一個知識誤區,以為漢字只分為繁體字和簡化字。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人們的用字標準從未統一過,古籍中各種花樣繁複的別字、錯字,遠超人們想像。下面我將舉幾個小例子。

1、「竹里館」的繁體怎麼寫?

如果沒有讀過王維的詩,看見「竹里館」三個字會怎麼想?是在竹間建造一個處所?還是蓋一座名為「竹子之里」的房子?從簡化字的邏輯上看,兩種說法都可能。那麼我們去看看繁體版,如果我們能找到「竹裏館」,那麼前者正確;找到「竹里館」,後者正確。好像還挺簡單。

左「竹裏館」,右「竹里館」

然而我們翻開古籍,發現「竹里館」、「竹裏館」兩個寫法都存在。實際上古人就經常把「裏」寫成「里」。看見古籍中的「里」不能光想著鄉里、鄰里……也要考慮「裏外」。

2、《篋中詞》整理心得

看現代人整理的《篋中詞》,整理者直接把「秋色集颿檣」轉寫成「秋色集帆檣」,認為「颿」是「帆」的異體字,沒必要保留。於是動了自己重新整理《篋中詞》的念頭,希望用字能遵循光緒刻本。但真正整理起來發現,完全不是一回事。

刻本用字漫無標準,同一頁上出現的人名寫法也不一樣。編者譚獻字復堂,結果書中一會兒寫成「復堂」,一會兒寫成「復堂」。其他人名更是混亂,同一頁中「擇庵」一會兒寫成「擇菴」,一會兒寫成「擇[?奄]」。也是同一頁,同時出現「蟋蟀」和「蟋[?帥蟲]」。整本書鑪爐,鶯鸎、艸草大量混用……我原本想,是不是原作者寫成這樣?找來其他的本子,花樣更多了,真是怎麼寫的都有。

同一頁內不同寫法的「蟋蟀」

很多字形很難輸入,一般字體無法顯示。更多的根本沒有被編碼,無法輸入,我總不能截圖插圖吧?窮則思變,我想知道有豐富古籍整理經驗的老先生們怎麼看,於是購買了曾為中華書局點校多部古籍的許逸民先生的《古籍整理釋例》。不得不說,有點失望,我最關心的用字標準部分令我難以接受,依照《新華字典》,凡是異體字,無論結構差別多大,全部依照《新華字典》改成規範字。

也就是說,我們看到的整理本的古籍,絕大部分都是被《新華字典》或其他類似現代規範性質的文件(現在一般用《通用規範漢字表》)規範過的。大陸的如此,港台的也是如此,甚至更甚。

中華書局《花間集校注》前言說:古人很注重校書,但校書不校異體字。只要意思一樣,你怎麼寫都可以。所以讀古書多了,你會發現李清照可以寫成李清炤,歐陽脩可以寫成歐陽修,陳後山可以寫成陳後山,辛棄疾寫成辛棄疾,就連我們最熟悉的大師兄孫悟空,也可以寫成孫悞空……古人對待人名也沒有我們想像的那樣絕對。用的亂不代表亂著用沒問題,歐陽脩本人就對「歐陽修」這個名字很不滿。


三、什麼樣的古籍才是真的古籍

實際上,中國歷代都缺不了改書者,他們出於有意無意篡改古籍原文,即段玉裁所謂「淺人妄改」。段玉裁本人校改《說文解字》,嚴密考證,有理有據,堪稱經典。隨著越來越多的材料出土,我們發現段玉裁的很多推論極具前瞻性,具有超越時代的價值,但有些推論就很遺憾,和出土事實不符。

段玉裁尚不能避免,歷代妄人對古書的篡改更是嚴重。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李白的《靜夜思》,已經積非成是改無可改了。如果哪個專家教授提議改回原貌,估計會被輿論罵死,理由我都想好了,直接套用《大軍師司馬懿》中吳秀波那套說辭就行。

畢竟去古太久,類似司馬光《資治通鑒》手稿這種東西我們能發現多少呢?如果按照嚴格標準,我們讀到的大部分明清以前的古籍都是「假的」。

舉個例子,《老子》大家都不陌生。戰國楚簡三個寫法,馬王堆帛書兩個寫法,北大漢簡一個寫法,敦煌寫卷幾十種寫法,歷代的各種版本更是多如牛毛。連字數都不統一,你說那種是真古籍?是不是戰國楚簡一出,其他版本都不用讀了?歷朝歷代基於《老子》的思考和內化是不是也毫無意義呢?

所以古籍研究者,就要比較這些版本,通過內證和外證分析出這些版本的關係,找到演化的規律。而我們這些普通閱讀者,要學習利用研究者的成果。那怎麼利用呢?最好的辦法自然是查論文期刊,但這似乎有點太不近人情了。我們可以閱讀吸收了學術研究成果的古籍整理本,而中華書局、上海古籍出版社一般是這些成果出版問世的主要陣地。(其他陣地還有各大古籍出版社、各著名大學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各種以書社、書局命名的大型出版社等。)所以,閱讀我在第一部分第二條提到的古籍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聽我說這麼多,不如擴大閱讀視野。信息時代,很多圖書館公布了館藏,我們能更容易接觸原版古籍(參見 @設定控 有哪些比較全的在線古籍查找網站?)。各種繁體整理版、簡體整理版也很容易得到。歡迎對照閱讀,感受其中用字的微妙差異,觸碰文字背後那些有趣的靈魂。

參考

  1. ^《明清小說俗字研究》中的這兩段論述,體現了研究之不易:我們再從明清小說的整理和出版情況看,為適應通俗小說閱讀和研究的需要,出版界陸續點校出版了大量的明清小說作品。對於通俗小說的文字整理,我們一般都是採用將俗字、別字徑改的辦法,且一般不出校勘記;古籍整理時徑改文字隨意性大。對於一些看起來不合現代漢語文字「規範」的字詞,不少整理者採用「以今律古」的方式,「規範」成現代漢語的用字方式了,如「鬪引」改為「逗引」,「理採」改為「理睬」等。實際上,理睬義較早寫「採」字,後來纔逐漸俗寫「睬」作為分化字。《古本小說集成》清刊本《說唐演義全傳》第二十四回:「早被咬金一把扯住,道:『咄!瞎眼的勢利小人,為甚的不採我?』」(423頁)明清通俗小說俗字俗語充斥,現在回過頭來看,我們對小說中俗字的解讀和處理,很多做法甚不可取,還有許多不足,對於俗字還需要深入研究。還有許多俗寫,有的被誤改,有的還沒有得到正確解讀,在今天看來,依據俗字學原理,通過古籍原始文獻的比較互證和構形比較,是可以得到正確解讀的。從這個角度說,對俗字的研究還很迫切。 我們這裹對明清小說的俗字研究,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古本小說集成》(以下簡稱《集成》)作為主要研究材料。此叢書是國家教育委員會全國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重點項目,收錄以通俗小說為主,明代和清初小說基本全收,清乾、嘉小說選取精品,兼顧稀見,晚清小說則選其影響較大者;多有孤本,如《三教開迷歸正演義》《二度梅全傳》《五鼠鬧東京》等,《壺中天》《跨天虹》等則為個人庋藏秘笈。《集成》實際上「為學術界提供一部搜羅完整、版本優良、保持原貌、考核精審的大型古代小說文庫,為公私藏書家提供宏富完整之古代小說總匯,為學術界提供真實詳備的研究資料」。我們這次的研究選取其中三百餘種小說,基本上能反映明清時期的文字使用情況,並以中華書局的《古本小說叢刊》和其他版本作為參考。旨在從明清通俗小說的善本入手,對原始古籍中的大量俗字的構形和特點,加以歸納總結,深入研究,發現新的規則,破解疑難俗字。明清通俗小說的俗字研究不僅能幫助我們更好地閱讀古籍,總結俗字規律,有利於為古籍整理服務,還可為現在的異體字規範提供借鑒;而且在研究俗字中追根溯源,探討文字結構,可能會讓我們發現一些原先單從正字發現不了的規律,有利於文字學的發展和文字學體系的完善。 曾良《明清小說俗字研究》(商務印書館)3-4頁


致提問者:

您提問的問題太多也太大了,根本不可能在一篇回答內回答並解決,我挑幾個給您隨便說說吧。

首先,您說現在所有古籍都是簡體字。的確,中華書局、上海古籍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等都相應出版了橫排簡體的古籍叢書,例如我買到的《文史通義》。

但是請注意,現在豎排繁體的古籍也是照樣的影印出版,甚至像國圖(國家圖書館)的基本典籍叢刊系列是直接影印宋版書。例如北宋的《范文正公集》:

也有直接以線裝書形式影印出版的,這種比精裝本而言就是好看但是昂貴著。

所以您不能在沒有了解古籍出版情況就說,所有古籍都是簡體字,上面的回答似乎也沒人從古籍出版情況加以回答,真是無力吐槽。

其次,您提出的問題是證明了您對古籍版本很感興趣,對文學作品的流變也想弄清,但又無從下手?

那麼我建議您直接買一本杜澤遜老師的《文獻學概要》讀一下,相信對古書的由來,怎麼流傳的?有哪些形式?古籍雕版用什麼字體?都會有所了解,不必聽一些外行瞎說,也不用在那裡瞎猜。

如果您買得到黃永年先生已經絕版的《古籍版本學》、王欣夫《文獻學講義》,還有餘嘉錫、姚名達等先生的書,都可以補充閱讀解惑,勝過費時費事空猜疑。

我可以簡略地回答您一下您的疑問:古籍上的文字會隨著文字的發展而改變,但一般古籍的內容是不會發生大的改變的,因為古人就已經很重視經文的篡改問題,例如蔡邕熹平石經的出現,就是要定五經之正文,不讓別人隨意修改。

而且從出土的文獻來看,漢隸已經很趨近現在的楷書,到了唐朝又有「隸古定」,其實大部分就是將「旾」改為春,也就是除字形外其他都同的字,改成統一的形式。(顧廷龍先生通由抄敦煌殘捲髮現)

最早較為完善的雕版書籍是從宋朝開始的,唐以前的只有殘卷,且多為佛經,所以很多流傳久遠的古籍都以宋版為始版。例如南宋時期刻的《史記》就是現在流傳的史記最早的完善的版本。至少到現在一千多年都是用的楷體(宋版一般是歐楷),不存在什麼繁簡、小篆大篆的問題。

那些跟你扯古文字問題的都沒學過文獻學的,在這方面可以說是想到哪說到哪,他們哪裡知道幾千年的古籍,後來基本上是宋朝傳下來的?他們哪裡知道中國古書流傳至今,大的劫難至少有17次之多,就算是宋版書都是國家一級藏品,還渴望隨處可見漢朝人用的簡帛?挖幾個漢墓全國轟動呀,可是出來的也大多是殘編斷簡,只能補充使用,並不能完全替代現在從宋朝流傳下來的古書,你說不看楷體看什麼?

至於繁簡字問題也沒關係,假如您是專業的研究者,您會受到專業的學術訓練,包括讀哪些書用哪些版本(例如引用古籍時《四庫全書》本基本上就不要直接引用了),您不必、也不會跑到知乎上來提這種問題,問老師就好。

如果是愛好者,那麼您就老老實實讀好的出版社例如中華書局出的簡體橫排的古籍版本就行了,再感興趣就買繁體豎排相關的好的版本來看。

例如周祖謨先生的《洛陽伽藍記校釋》就絕對是本高水平的書,因為名家們已經對比過好的版本了,而且是他們能力能及的所有版本,不需要您來操這份心。您只要老老實實讀就可以了,要研究的話以一個愛好者身份是不夠格的,門檻很高,謝絕民科。

可是怎麼知道哪些書有哪些好的版本呢?這就需要你有文獻學的知識了,不是這個回答可以包涵的,杜澤遜老師的書(《文獻學概要》)有給一份簡略書單,可幫助您入門。

再接下來您提到了辨偽問題。這更複雜了,是一門大學問。您知道嗎?現傳的《春秋左傳》,不少人懷疑是劉歆根據先秦史料編造的,而現存《史記》也有很多不出於太史公(參看《史記探源》崔適、梁啟超《讀書指南》)。

但是古書辨偽也需要很專門的學問,而且要很充分的證據,這個也有人在專門研究啦,不要害怕。

如果您讀書時實在不放心,可以查一查《偽書通考》以及《續偽書通考》看看哪些是哪個朝代的偽書,這樣大概也可以避免將東晉的書當先秦的書看了。

總之,您讀書能發現並提出問題,這是很好的~但是請相信一些專家學者的學術能力,認準好的出版社,就不會出現徒勞無功的情況。

還有,有餘錢的情況下也盡量可以買一些影印的豎排繁體的線裝古籍閱讀,例如《中華再造善本》叢書。

更複雜的情況就不再說了,比如異體字、避諱字的問題。


其實會有的,四大名著里我看過三個,除了水滸傳以外基本上都看過兩遍以上,目前來看極少有因為繁簡字的問題導致意思理解偏差的,不過唯一一處是《紅樓夢》里,但是這並不是造成理解障礙,反而是「成人之美」,我之前的答案里寫過這一點:

賈迎春的判詞是這樣的: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粱。

一般人都認為第一句話中「子系中山狼」是一句雙關,可以翻譯成「子是中山狼」,因為系有「是」的意思,而子可以是敬稱,又「子」和「系」和起來是「孫(孫)」暗指迎春的丈夫孫紹祖。

但是,在繁體字語境里,當「系」表示「是」這個意思的時候,應該寫作「係」。事實上,我手邊的紅樓夢的抄本里包括程甲本,均寫作「子係中山狼」,只有甲戌和蒙古王府本寫作「子系中山狼」。

甲戌本幾乎是所有抄本里質量最高最接近原意的抄本,所以可能是後來的抄手覺得「子系中山狼」兩個字不通,直接改成了「子係」。

所以曹雪芹寫作的時候是否想到了這個雙關無法驗證,有可能是只想用拆字法把「子系」拼成「孫」字,但是可以說明的是這個雙關略微有些牽強。


不過你要非要說「凡鳥偏從末世回來」,因為簡化字影響了凡+鳥=鳳,我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1、你覺得文字簡化只發生了這一次?

論語、春秋產生的年代應該是大篆,呂氏春秋應該已經是小篆了,再往後隸書普及,再到魏晉的時候出現楷書?再是刻板的宋體,仿宋……

按照這種說法,不是大篆小篆的出土文物你敢信?再問一句,你看得懂大篆?

2、你以為古人用字有今人規範?

印刷術和造紙術發明之前,複印文獻全靠手工抄寫,不說抄錯看走眼,避諱改字。就異體字,俗體字也層出不窮。在那個沒有新華字典的時代你怎麼知道用字比現在規範,不說遠的,就魯迅的時代茴字還有四種寫法,其餘可想而知?

3、你認為你能復原古代文獻?

這是考古學的問題,不要以為讀兩本古籍就能理解孔子的精神,老子的思想。論語不是孔子寫的,子曰就是老師說,甚至都不是老師寫,教材寫。就算不考慮學生故意瞎編個東西說是老師說的。那學生記錯了,聽錯了也很有可能,甚至老師說了那麼多,你只記得你喜歡的那一部分也很正常。再加上歷朝歷代的儒學發展,鬼才知道最初是個啥。

考慮到這些問題,為了能讓你看懂把古籍翻譯成簡體字算個啥?

所以說,如果你不是做歷史和考古研究的,讀什麼版本的並沒有太大的關係,至於做歷史和考古研究的,他們壓根兒就不用讀你現在讀的這些通俗本,他們的工作是給這些通俗本旁邊寫注的人提供依據……

最後,如果你真的有心想要去看什麼所謂的原始文獻,維基基金會下面有一個項目叫做維基文庫,志願者們會把搜集到的原始文獻傳到這個上面:

譬如說論語:論語 -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道德經:道德經 -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然後道德經就有N個版本,其中馬王堆的帛書看起來就是這樣的: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恆無欲也以觀其眇∠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噭兩者同出異名同胃玄之有玄眾眇之□

道可道也□□□□□□□□恆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恆無欲也□□□□恆又欲也以觀亓所噭兩者同出異名同胃玄之又玄眾眇之門

你問為什麼裡面這麼多亂七八糟的符號?因為帛書版TM本來就長這樣:

當然,維基文庫的資料整理也是來自於志願者,並不代表真正的原始文檔內容,要想搞清楚原始的文檔到底是什麼樣子,什麼含義,這已經是考古學的研究範圍……


有偏差。

簡化後的漢字把幾個不同且不能通用的字混為一談,導致理解有偏差。

簡單一點的,《千字文》是由一千個不同的漢字組成,用簡化字之後,剩了不足一千個,共有七例:雲(雲、雲)、巨(巨、鉅)、昆(昆、崑)、潔(絜、潔)、戚(戚、慼)、並(併、並)、發(發、髮)。這幾個字在古漢語中並不通用。

2013年河南省六市聯考高三第一次考試(一模),語文文言文部分,有這樣一道題:翻譯「秦帝增阿房之飾,漢後罷露台之費」。參考答案把後半句翻譯為「漢朝以後取消了露台的費用」。稍有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這是關於漢文帝的一個歷史典故,應當翻譯成「漢朝的君主」,而不是「漢朝以後」,也與「秦帝」對仗。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低級的錯誤呢?因為經過簡化,「後、後」兩字都寫作「後」,這兩個字意義絕不相同,是不能通用的。本人專門找到繁體字版的《舊唐書·薛收傳》,這一句即寫作「後」,與皇天后土之意相同。答案錯了,遺憾的是,學生們都錯撞錯,得分了。

再有,蘇軾的名篇《赤壁賦》中有一句「馮虛御風」,高中語文教材的注釋中只說「馮」與「憑」通假。通得莫名其妙!碰到不知道繁體字的老師,學生們只能死記硬背。繁體字中「憑」寫作「憑」,是「馮」與「憑」互通,簡化後,馮就通憑了……搞得好像蘇東坡是個大舌頭一樣,féng、píng不分。


推薦閱讀:

被人擺臉色是什麼體驗,你的內心是怎樣的?

TAG:文言文 | 四大名著 | 論語書籍 | 古籍 | 如何理解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