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家庭溫暖的小孩越大越容易孤獨嗎?

小學時樓主父母離婚,和爺爺奶奶在一起住了兩年,因為那時候年齡小,而且每個星期都能去媽媽那邊,爺爺奶奶對我也很好,我有一個姑媽,更是拿我當女兒一樣,所以那時候沒有覺得父母離異對自己造成了什麼影響。

後來上了初中,家裡人為了能給我一個好的成長學習環境,父母復婚了,單純的是為了我而湊合在一起過日子。復婚後的時間裡,也總吵架,更多的是冷戰,兩個人在我不在家的時候基本不說話,沒有互動,我其實都看在眼裡。在樓主高考結束以後,兩個人就又分開了。我本來覺得這沒什麼,因為兩個人在一起不幸福,還不如分開,我都長大了,沒必要為了我湊合在一起,互相都是折磨。

可是我與家裡的聯繫也不多,父親很少主動聯繫我,除非是當下有事,但父親真的很疼我,只要我說什麼他就會儘可能滿足,父親是這樣的一個人,他覺得女兒和父親之間有很多話不好說,所以他絕大部分只在意我物質上有沒有滿足,很少關心我的內心,所以我就習慣了不和父親聊心事

和母親也一樣,很少過問我的內心事,除非是我自己想和她聊聊心事,讓她明白我的心理狀態,不然她也不會主動問,我想應該是母親覺得我是一個獨立的小孩,能自己解決一些事情,怕過問得多了我會煩或者怕打擾到我。

還有一個要說的,在父母復婚的那段時間內,他們兩人的感情是不好的,同一屋檐下一家人無話可說都是經常事,所以我那段時間裡很拘束,在自己的家裡竟然活的這麼拘束,現在想起來真的心酸,因為我怕多說些什麼會引得兩個人為我吵架。

越長大越發覺這段經歷對我的影響很大,我平時開朗活潑,和同學朋友都能玩的很嗨,因為我不想讓自己越來越封閉,我想做一個陽光,積極的人,不想因為這種家庭狀況讓我形成陰暗,消極的性格。所以常常在人面前我很樂觀,很積極,但當我一個人的時候,就很消極,會很悲傷,很孤獨,我現在大三,這種孤獨感越來越強烈,常常覺得沒有人能說話,沒人懂我,但我又不想告訴父母我感覺很孤獨,怕他們把原因怪在自己身上,怪自己離婚造成的,怕他們擔心我一個人在學校里過得不好。

我在大學裡談過一次戀愛,在戀愛中我是很容易依賴對方的一個人,因為我很喜歡很在意對方,戀愛的那段時間裡我一心一意的信任那個人,那段時間我很快樂,發自內心的快樂,因為覺得有人可以依賴,最後也是因為我的太過依賴,被分手了。分手很傷心,用了很久才走出來。之後就再沒談了,並且也沒有在大學裡戀愛的打算了,一切想等畢業了再說。

第一次說這些,這些話放在心裡很久了,我覺得自己確實是時候需要說出來,尋求外界的聲音來得到安慰,和開導。寫這些話的時候不自覺會流眼淚,可能是因為內心封閉的太久了,當親手寫下這些文字,真正面對自己內心的時候,很需要勇氣,有一股強烈的孤獨感。只敢匿名,帶著面具,在網路世界裡尋找傾聽者,尋找有相似經歷的朋友。


不孤獨 ,只會麻木的。因為缺乏溫暖,所以想要證明自己也可以得到溫暖,因為想要愛和溫暖所以很容易被騙 ,因為被騙被傷認清現實 ,所以覺得孤獨才是美好與安全。不知道誰能懂得我在說些什麼。


最近在學教育學,才知道家庭對一個人的性格培養是多麼的重要。

生長在一個經濟發達的小鎮上,自家爹媽拚命的賺錢,使我成了第一批出去到市裡上學的小孩,是去上幼兒園,那一年我三歲半,那個幼兒園超級好,還是帶英語教學的,一切都在爹媽看來都是為了我好,讓我享受先進教育。可是只有我自己知道那種自己一個人躲在被子里偷偷哭的感覺,那種別人爸媽來看孩子的時候的羨慕和心酸,那種周六爸媽來接完了的失望。就這樣,我就在城裡一路從幼兒園上到了大學,一共住了17年的校,從來沒有間斷過。

別人都來向爹媽請教,怎麼把女兒養的這麼乖,上學也這麼省心,爹媽都說我們家孩子可獨立了,啥都不用管。

這17年中,我從一個小豆芽度過了青春期成了一個可以負擔責任的成年人,陪伴在我身邊的是同學和老師,爸媽的付出在記憶中真的很少,我甚至都不知道怎麼跟他們相處,有一次爸爸生病,我都不知道如何表達我的關心,這是一個對父母關心的舉動,但是學校沒有教,我也始終不會。在學校,我也會時常羨慕那些可以有父母關心的小孩,哪怕這個小孩的家庭很貧困,但是每周那些小孩拿著媽媽做的飯回來的時候,都讓我羨慕的不行,這一些在我媽媽看來,因為我沒有開口要過,我是不需要這些的。

總是覺得自己是孤獨的,多疑的,跟別人的相處也是帶著厚厚的面具,總是害怕自己受委屈,因為自己受了委屈也沒有別人知道,自己的悲傷在爸媽看來也只是小女孩耍脾氣,青春期的矯情。有時候覺得自己真的很短缺家庭教育,不知道如何跟比自己大的人相處,不會誇別人,也不會對別人噓寒問暖,也不會對自己小的人付出關心,這別人看來,我只是不善言辭,性格怪異,是同學中的怪人

所以啊,家庭教育真的很重要,是一個人成長必需品


我覺得你說的是對的,缺少家庭溫暖的孩子可能是會比較孤獨。我應該也算是這樣的情況。

我的父母應該是愛我的,但是他們的方式很有問題,從小到大他們對我有不滿的地方便責罵或吵架,還有很多地方做的也很不好,我沒感受到多少家庭的溫暖,和他們也親近不起來。反而有時到朋友同學家玩看到他們和父母關係融洽其樂融融,會想到這才是家庭應該有的樣子吧,這些朋友同學們的性格也會開朗許多,很容易快樂,我是很羨慕的。

去年在家和我爸又吵了一架,今年寒假過年甚至沒有回家,開學前回了家幾天也沒有和我爸說什麼話。

可能是小時候家庭環境的原因,導致現在很難和人融洽地相處,普通的人際交往尚可忍受,也可以表現得很好相處的樣子,可是稍微深入交往就總是比較排斥,還是願意一個人待著。

鑒於這段時間問題的確比較多,正在學校的心理諮詢室和老師諮詢,感覺好一點點。

題主也可以和我交流交流啊。


想說家庭教育真的很重要。有句話是性格決定命運,而性格的形成一部分依賴家庭,另一部分依賴於後天所處的環境、接觸到的人、受到的教育等等等。前一部分我們無法控制,但後一部分是我們可以去選擇的,就比如現在你和我意識到這個問題並上網求教,是自我選擇的過程,看到好的方法後努力去實踐、從而改變自己也是一個選擇的過程。

我的父母屬於經人介紹、彼此合適所以在一起。小時候他們總是特別忙,幼兒園的時候每次放學我都是最後一個被接的小孩,有時候還是爸爸的同事來接。年齡那麼小的時候心裡總覺得是爸爸媽媽不要我了,也特別羨慕其他小孩。小學的時候就開始自己走路上下學了,偶爾有人來接都是特別的開心,覺得自己超幸福……還有他們倆總是吵架,甚至在我回答這個問題時他們仍然是冷戰狀態。一想到假期好不容易三個人都在家,家裡卻是這種情形,就忍不住的難過,所以才來搜索相關話題……最受不了的是他們倆吵架後還要在我耳邊相互詆毀對方,想像一下爸爸對孩子偷偷說著媽媽的壞話,所有形象直接崩塌……

總而言之就是小時候缺愛,而自己又沒意識到這個問題,導致長大以後總被甜言蜜語哄騙,也不懂得如何表達自己的感情,內心十分自卑,為維護獨一無二的自己又表現出十分傲慢的狀態。

後來了解了一些心理學知識,看了一些心靈雞湯,打算著手改變自己,學會去接受原生家庭帶來的「缺點」,更重要的是學會自己愛自己。

另外,孤獨是難免的,可以說每個人都是孤獨的,這與家庭無甚關係。要學會享受孤獨。


作者說得很對,我能體會。我92年的父母四十幾歲才生下我,他們就是因為沒有文化,當初只知道生,家裡很窮,從來不重視心理教育,我也算是從小在孤獨中長大吧


只是不會表達愛,看著活潑開朗,其實內心是敏感的。過度的依賴會給你周圍的人造成壓力,過分的對別人好,希望他們也對你好,來填補內心愛的缺失,會讓人覺得有壓力,畢竟有些人做不到你這樣。

你會因為,我對別人那麼好,而別人對我不好,而離開。

不斷的像周圍抗爭,換來只是疲憊的身影。

你需要找到你內心平靜的心!


可以說 越長大 對自我保護意識越強 從而內心不把任何人當朋友 因此 內心孤獨至極


我覺得作者說的很對,特別是第二個說父母但凡對孩子不滿就要發火以至於後面的境遇和我十分相似,作者說的每一條心聲都與我心中所想不差多遠,我內感同身受,


推薦閱讀:

我是性格比較孤僻的男生吧,但是其實很想跟別人相處好,怎麼辦?
為什麼越來越喜歡一個人生活?這樣會孤僻嗎?獨處的情況正常嗎?
你的成長環境給你塑造了什麼樣的性格?
別讓幼稚的思想成為你性格上的污點

TAG:家庭 | 孤獨 | 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