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導致日本戰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是由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主要原因就是日本軍國主義把自己的成功寄托在別人身上,時髦語言就是想蹭迅速崛起的納粹德國的WIFI,撈一筆好處。

1941年的日本病急亂投醫,把建立霸權的基礎寄托在德國打敗蘇聯上,真的夢想蘇聯必敗,英美潰散,最後在印度和隆美爾的北非軍團會師。

日本的國策完全是假設蘇聯和英國都退出了戰爭,美國也只能退出戰爭偏安美洲一隅的,可惜歷史給日本人開了一個大玩笑,日本人竹籃打水一場空。

因為日本的所作所為,都是建立在假設上的。


國力的絕對碾壓。

美國在太平洋戰區對付日本僅投入了20%-25%的軍用品分配額。

具體來說,日本設計大和的時候考慮的就是1v2,即使按照日本最初的計劃造3艘,也就相當於6艘,可美國在現實中就造了10艘(不含已開工但停工的2艘),更不要說相當於大和的蒙大拿級準備造4艘。

也就是說,即使按照日本自己的最好預計能1:2,日本也才相當於美國一半的戰爭能力。


日本帝國失敗的直接原因是軍事,深層原因則是政治。政治失敗表現為軍事失敗,軍事冒險源於政治需要。究其根本原因,在於其政體違背了近現代政治鐵律,試圖建立半資本主義、半封建主義帝國。這是條死胡同。

18世紀法國大革命以後,世界政治的一條鐵律是:資本主義道路和專制政府只能二選一,選擇資本主義必須同時選擇民主制;選擇了專制政府,就別走資本主義道路。否則,政權必然會垮台,懸念僅在於用什麼方式垮、多久垮,是被國內的民眾推翻、被政敵推翻、還是被外敵入侵推翻。

因為法國大革命後,民主、自由、平等的資本主義普世價值,與資本主義頂層設計、社會基礎密不可分。平等價值觀天然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而資本主義需要民主、自由政治制度來保障其發展,資本主義經濟、政治實踐又必然促使平等的價值觀深入人心,成為宗教式的、不容置疑的「政治正確」。平等的意識形態、資本主義的經濟體系、民主自由的政治體制,三者密不可分。只要引入一個,其他兩者必然伴隨而來。

通常來說,意圖改革的權貴只想要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不想要民主政治和平等的意識形態。但政治民主化、思想平等化大潮的力量會隨著經濟發展與日俱增。要試圖抵抗這一內在鐵律,需要統治者引入其他的力量減緩其影響。在歷史上,被證明行之有效的有三種工具:1.用物質收買民心;2.用宗教修補統治意識形態合法性;3.用外部威脅轉移矛盾,並提供專制統治合法性,其中最有效的就是對外戰爭,戰爭時期,民眾天然願意服從強力領袖。

但這三個工具都只能用於短期,而不可持續,只能應對可預見的低烈度危機,而無法抵禦「黑天鵝」式的重大危機。使用這三種工具走資本主義,就像孩子在沙灘上堆的城堡,可以維持短暫的輝煌,但遲早會被海浪沖走,要麼是慢慢被小浪侵蝕,要麼是一個超級大浪襲來,化為一攤爛泥。

日本帝國是三種工具都使用了。然而物質和宗教工具先天不足,遇到1929—1933年全球性經濟危機這樣的「黑天鵝」事件,專制統治立刻撐不下去,必須依靠對外戰爭飲鴆止渴。在政權立即垮台、必定垮台,和晚點垮台、很可能垮台之間,統治者做出了冷靜、殘酷、理智的選擇。我們看看日本是如何一步步走上這條不歸路的。

在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建立了政治上半封建寡頭、半君主立憲的混合政治經濟體制。

1853年,黑船開國,隨後德川幕府被迫簽訂《日美親善條約》。賣國的德川幕府面臨和滿清末年相同的內外交困。對外,西夷船堅炮利,求戰等於找死。對內,幕府將軍的正式稱呼是「征夷大將軍」,卻被西夷騎門打臉,威信盡失。而不知天高地厚的基層武士們絲毫不體諒幕府的苦心,洶洶民意要求「攘夷」,並鼓動天皇發布攘夷敕令,於是群雄蜂起。群雄中最危險的,是對德川家族懷著深仇大恨的地方軍閥——「外樣大名」。這些260年前的戰敗者,受盡德川幕府壓制、削弱,一代代卧薪嘗膽,等待鹹魚翻身的機會,而機會終於到來!在長州藩的策動下,長州、薩摩、土佐、肥前四個外樣大名發起倒幕運動,被稱為西南四強藩。其中,長州、薩摩二藩,對日本政治影響深遠。

最重要的是桀驁不馴的長州藩。其藩創始人是被稱為日本戰國第一智將的毛利元就。毛利家族先後和織田信長、豐臣秀吉掰過手腕。在德川家康崛起的關原之戰中,毛利家主毛利輝元是西軍總大將,指揮大軍與德川家康的東軍總決戰。可謂是德川幕府眼中極端頑固的「反動頭子」,兩百餘年反跡不斷,藩眾世代仇視幕府統治。

在那個風雲際會的歷史關口,長州藩出了一位風格疑似穿越者的傳奇藩士——高杉晉作。高杉晉作在1861年赴中國上海一帶考察,見識了天平天國農民軍的勇猛善戰、淮軍的組織模式,又見識了西方近代化訓練軍隊鎮壓太平軍的恐怖戰鬥力。高杉晉作意識到,如果給日本海量的農民配上西式槍炮,並使用西式練兵法,就可以短期內建立強大軍隊。在1863年,「攘夷」戰爭中,長州藩慘遭英美軍隊蹂躪。高杉晉作臨危受命組織軍隊,終於有機會實踐自己的想法。一改以武士為主的日本封建軍隊組織模式,組建了武士為骨、農民為肉的「奇兵隊」,並整合了各類民兵組織「諸兵」,優點是成本低、數量足,可以在短期內爆出「火槍兵海」。其訓練快、兵員廣、補充快的優勢,已經具備近代化軍隊的特點,而火槍抵消了武士的勇武,令需要從小習武、人數少、成本高的武士軍隊進入歷史塵埃。奇兵隊在倒幕運動中擊敗入侵長州藩的幕府軍隊,挽救了長州藩。

高杉晉作

高杉晉作的軍隊組織方式和中國的湘軍很像,不是國家軍隊,而是私人軍隊。以忠誠於高杉晉作的武士為領導骨幹、以自行招募的農民火槍兵為主力。這樣的軍隊缺乏日本武士軍隊忠於藩主的傳統,很容易因為統帥的野心謀反。1865年,高杉晉作不滿藩主的妥協保守,悍然發動政變,推翻了毛利家族傳承三百餘年的統治,自任藩主。高杉晉作的叛逆行為,可謂冒天下之大不韙,嚴重破壞日本古典政治傳統,絕不會得到幕府的承認,而他也不可能像毛利家族那樣,具備貴族式家族統治的合法性。叛臣高杉晉作領導的新長州藩,除了打倒幕府,建立新日本秩序外,別無出路。

因此,不同於各懷鬼胎的其他地方軍閥,長州藩在倒幕中是破釜沉舟、拼盡全力的。出力多,自然權力大,由此也形成了長州藩對明治政府的主導權。而長州藩因為領導者均為叛臣,所以不像其他大名那樣熱愛封建傳統,其首領的最明智選擇是控制中央政府,「挾天子以令諸侯」,推動「撤藩置縣」,建立日本自古未有的中央集權體制。長州藩,可以說是推動日本明治維新的最核心力量。

而私兵「奇兵隊」,則直接轉為「天皇親軍」,隨後發展為日本陸軍。這支半封建、半近代化軍隊,成為出身長州藩的開國元老們控制明治政府的大棒。「奇兵隊」以忠於家主的武士為領導骨幹、以平民兵源為主力的組織模式,也奠定了日本陸軍半封建、半近代化的獨特體制。為日本陸軍影響政府,直至日本最終戰敗埋下伏筆。

可惜的是,倒幕還未勝利,高杉晉作便去世了,年僅28歲。高杉晉作的政變加早逝影響深遠,導致了內戰勝利者實際上不可能按照日本傳統建立新幕府,光明正大地行使正式權力。他的政治遺產被部下們繼承,但任何部下都不具備絕對領袖地位,只能採取寡頭制。從這些部下的名字,我們就可以知道高杉晉作對明治維新後日本政權的影響。他的部下包括:

伊藤博文,日本第1任首相,4次任首相。

伊藤博文

山縣有朋,日本陸軍之父,日軍參謀本部創始人,歷任陸軍卿、參謀本部長,兩次任首相。

山縣有朋

木戶孝允,「明治維新三傑」之一,明治政府總裁局顧問、內閣顧問。

木戶孝允

另一個重要的西南軍閥是薩摩藩。其在日本近代的作用類似中國的廣東省。因為地處偏遠的最南部,中央政府對其控制力度弱,而其地理位置天然適合發展海外貿易。特別是日本和清政府一樣採取閉關鎖國政策,通過海軍控制了琉球的薩摩藩獲得了類似清代廣州十三行的對外貿易特許地位,因此集聚了大量財富。正如在推翻清政府過程中,廣東是重要革命策源地一樣。薩摩藩「開眼看世界」的藩士們,對阻礙其發展的幕府極為不滿,成為倒幕的鐵杆。薩摩藩對日本的重要影響,可以從如下薩摩藩籍人物名單看出來。

西鄉隆盛,日本明治維新三傑之一,明治政府禁衛軍都督、陸軍元帥。

西鄉隆盛

大久保利通,日本明治維新三傑之一,歷任明治政府總裁局顧問、大藏卿(財政部長)、內務卿(內務部長)等要職。

大久保利通

山本權兵衛, 日本海軍之父,四次擔任海軍大臣,兩次擔任首相。

山本權兵衛

東鄉平八郎 ,被譽為東方的納爾遜,日本海軍軍魂。

東鄉平八郎

因為薩摩藩海軍的優勢,薩摩藩海軍順理成章成為日本海軍。在19世紀,薩摩藩籍武士幾乎壟斷了日本海軍的所有官職。而薩摩藩軍作為地方封建貴族軍隊的傳統,也被殘留下來:只認家主,不認國家。

在倒幕運動勝利後,薩摩藩與長州藩共掌日本中央權力。採用首相輪流坐、明年到我家的方式分享政治權力。

合作的基礎是雙方的共同利益,即名義上的「尊王攘夷」。然而,尊王是虛,攘夷也是虛,只不過為推翻幕府樹立合法性。號稱尊王,實質上是「挾天子以令諸侯」,雙方共同依靠軍隊架空天皇,掩蓋地方軍閥對日本全國「名不正、言不順」的專制統治。因為雙方都沒有壓倒性優勢,既無力擊敗對方,又無力獨自壓制全國,所以只能合作採取「寡頭」專制。因為有兩個「曹操」,互相牽制,因而無法效仿曹丕篡漢的把戲。號稱攘夷,而實際上雙方都很清楚西夷的可怕,短期內攘夷是不可能的,唯有下決心師夷長技以制夷。因此,在改革日本,實現近代化方面,二藩具有高度共識。而這種共識又與兩百多個地方封建大名存在根本矛盾,因此,雙方同仇敵愾,具有堅強的合作基礎。

這種模式,對日本自然自然演化而成的精妙政治傳統產生了巨大破壞。因為天皇和將軍在日本傳統上是合作關係,而不是將軍挾持天皇的關係。傳統上,將軍在江戶,負責人世間的管理。而天皇在距離江戶步行需要54天路程的京都,是半神,負責神明事務。天皇因為是神,不能犯錯,而只要參與塵世瑣事就一定會犯錯,影響神的可信度。所以,傳統政治設計是極為科學的,天皇沒有掌握政治權力的野心,政治權力實際上對天皇有害。而將軍也沒興趣把神仙的事情攬過來。二者相得益彰,誰也不需要控制誰。不會出現中國式的「挾天子以令諸侯」,也不會出現中國式的「狡兔死、走狗烹」。將軍號令諸侯的權力是合法的,天皇號令諸侯反而不合理。這種千年傳承的政治傳統,卻被短視而野心勃勃的長州、薩摩軍閥破壞。而天皇傳統本來天然有利於實行君主立憲,結果也因軍閥的自私而採用了普魯士的皇帝極權制。搞出了一個沒有成功先例的、需要高明的權術去操作的、陰暗的、不穩定的四不像政治體制。

挾天子以令諸侯

二藩的關係也很微妙。任何政權中,出現一山二虎都是危險的、不穩定的。長州、薩摩二藩軍閥既有共同利益,又有利益衝突。

軍事方面,雙方划出了明確的勢力範圍。薩摩藩在陸軍的代表西鄉隆盛憤然辭職、帶領大批部下出走後,薩摩藩失去了對陸軍的影響,專心於海軍。薩摩藩掌控帝國海軍,長州藩掌控帝國陸軍成為明治時期的基本政治格局。軍隊,是雙方大佬立足朝堂、挾持天皇、威懾諸侯的倚仗,也是雙方不被對方打成「反賊」的保命力量。因此雙方都絕不肯放鬆軍隊控制權,並全力擴大自己掌握的軍事力量。因為明治時期日本海陸軍都是實質上的私軍,不是正常的國家軍隊,類似民國時期掌握中央的直系和奉系軍閥。陸海軍在朝堂各有大佬領導,各自獨立發展,為日本海陸軍不和埋下伏筆,也為戰敗埋下伏筆。

政治方面,雙方在處理日本武士階層的問題上存在分歧。薩摩藩因為底子是島津家統治的封建貴族,從12世紀起就依靠武士統治,以西鄉隆盛為代表的薩摩領袖對武士傳統充滿感情。但其經濟又與西方接軌,以大久保利通為代表的薩摩精英是日本移風易俗的先鋒,其海軍高層的視野也更開闊,支持中央集權。因此,在處理武士階層的問題上,薩摩藩的海軍和陸軍分裂,底層武士和上層精英分裂。而不需要依靠武士軍隊、致力於強國的長州藩元老,則與薩摩藩上層精英、海軍一致,要堅決廢除武士階層。出台「廢藩置縣」令取消了大名割據,又頒布《廢刀令》,取消了武士的俸祿,用全民義務兵役制代替了武士階層,武士的尊嚴和特權一去不復返。

由此出現矛盾,結果就是「西南戰爭」。原陸軍元帥、薩摩藩精神領袖西鄉隆盛憤而辭職回鄉後,自建軍校積聚實力。1877年,西鄉隆盛帶領薩摩藩武士扯旗造反,掌握了薩摩藩,並匯聚了4萬人的武士大軍,意圖割據九州島。這場戰爭的意義堪比美國的南北戰爭,遵守傳統的保守派被改革派戰勝,國家避免了分裂。戰爭結果,也再次證明了長州藩的少量忠心武士骨幹+農民火槍兵海模式才是近代軍隊王道,武士階層的輝煌一去不復返。長州藩大佬山縣有朋迅速集結了6萬大軍,在薩摩海軍支持下,在敵後登陸,剿滅了薩摩藩武士軍隊,薩摩藩士族被專門裁判所嚴懲,2764人被判刑。

西南戰爭

但「西南戰爭」也讓明治政府面臨的迫切內部矛盾暴露無遺。自戰國時代以來,數百年歷史培養的日本武士階層,就像中國的儒生階層一樣,是傳統社會的脊樑,也是民族文化傳承的依託。武士們祖宗十八代都蔑視勞動,除了打仗,也不屑於干別的營生。養活武士階層,是政府無力承受的。而取消武士階層,此起彼伏的武士叛亂將令明治政府無法維持發展經濟的穩定環境。對解決這個難題,西鄉隆盛的意見是召集無業的武士,立即發起對朝鮮的戰爭,轉移矛盾和開疆拓土一石雙鳥,否則不知多少武士要死於政府鎮壓。而伊藤博文、大久保利通等則認為應該先發展經濟,緩一緩再進攻朝鮮。但雙方對採用對外戰爭轉移國內矛盾的主張是高度一致的。

除了轉移武士階層的矛盾,還有更深層次的國內矛盾要通過戰爭轉移。那就是陸、海軍,或者說長州、薩摩藩軍閥的潛在軍事衝突。雙方為了擴大權力,都天然需要不斷擴張自己掌握的軍隊。而和平時期,絕難有合適的借口爭取擴軍預算,必須主動尋找戰爭。兩支軍隊不斷擴張,如果不對外戰爭,勢必有一天自己要火併。所以,日本軍閥二元寡頭專制統治的結果,必然是發動戰爭。由此可見,日本用戰爭轉移國內矛盾的驅動力從明治維新一開始就確立了,而戰爭的僥倖成功,也讓軍閥寡頭政府產生了路徑依賴。從此,一遇到危機,對外戰爭工具就被啟用。

戰爭是風險很高的賭博。日本的好運氣實際上只有甲午戰爭這一次。從甲午戰爭以後,日本就沒有再真正獲得過對外戰爭的戰略性勝利。日俄戰爭不過是局部勝利,日本主動在不割地、不賠錢的前提下與俄國媾和,根本無力與俄國持續戰爭。全面侵華戰爭、太平洋戰爭更加不用提,都是賠本買賣,除了轉移國內矛盾,對日本的發展有害無益。

甲午戰爭

由此可見,「倒幕運動」後,因長州、薩摩地方軍閥控制中央需要而設計的半封建、半資本主義,半寡頭、半君主立憲政體,四不像的國家體制,已經為日本的失敗埋下禍根。一個不合法的統治階層,不能光明正大的行使權力,只能靠陰謀詭計和權術維持。一個靠謊言維持的政權,也不能承認矛盾,並光明正大地動員全國去面對,只能不斷發動戰爭逃避矛盾。

裕仁天皇

但軍閥寡頭最多是承擔一半責任,另一半責任,應該由裕仁天皇承擔。

在裕仁時期,寡頭統治實際上已經無以為繼了。裕仁天皇終於擺脫了祖祖輩輩沒有掌握實權的詛咒,成為日本歷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真正天皇。但或許因為日本天皇自古以來就缺乏帝王的雄才大略教育,裕仁的行事風格與陰差陽錯當上皇帝的崇禎如出一轍。崇禎沒有接受過正規帝王教育,從小接受的是未來當豬混吃等死的王爺教育,性格剛愎自用、獨斷多疑,且諉過於大臣,沒有勇氣承擔責任,在任17年換了19個內閣首輔。裕仁天皇自1926年登基至1945年戰敗,19年間走馬燈似的換了19任首相,跟崇禎可謂是哥倆好。其無能、缺乏責任心和貪權、好大喜功的弱點,讓日本錯過了撥亂反正的歷史性機會。

裕仁天皇的歷史機遇,源於長州、薩摩藩軍閥設計體系的無解缺陷。架空皇帝的權臣統治,中國自古有之。其要點在於一方面必須神話皇帝,集大權於皇帝一身,這樣才能借皇帝的名分號令天下。如此一來,皇帝就十分危險,比如崇禎皇帝殺魏忠賢的過程。所以,權臣最好的辦法是擁立小皇帝、傻皇帝、弱皇帝。

在德川末期,深刻理解日本傳統的孝明天皇支持公武合體,也就是希望天皇和幕府合併,歸政天皇,由幕府輔佐。此主張得到幕府的贊同,原本可以順利推行。但以長州、薩摩為首的「倒幕派」,號稱「尊王」,卻不肯聽從孝明天皇的旨意,堅決倒幕。而識破軍閥陰謀的孝明天皇堅決反對倒幕。1867年,倒幕接近勝利時,孝明天皇離奇死亡,年僅36歲。倒幕派擁立16歲的懦弱少年明治天皇登基,如此,長州、薩摩藩軍閥方可以當上「活曹操」。日本人死活不肯承認神一樣的天皇還有被謀害的。但對於熟讀歷史的中國人而言,孝明天皇死於倒幕派之手,恐怕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

孝明天皇

明治天皇是個性格懦弱的皇帝,比較安分,符合日本歷代天皇的傳統。長州藩的伊藤博文、山縣有朋,以及薩摩藩的黑田清隆擔任天皇的顧問,任免首相、軍隊高層等國家大事,明治天皇會虛心向顧問請教。顧問的建議,明治天皇從沒有否決過。明治天皇也是個悲慘的皇帝,生有5個兒子,4個夭折,只有一個活下來。活下來的那個,剛好是個傻子,是為大正天皇,動輒在公共場合精神錯亂出醜。於是,大正天皇更加需要顧問。伊藤博文、黑田清隆、山縣有朋,再加上陸續被吸納的 松方正義(薩摩藩),井上馨(長州藩)、西鄉從道(薩摩藩)、大山岩(薩摩藩)、桂太郎(長州藩)、西園寺公望(京都人,為長州藩伊藤博文的門生),共同擔任天皇的顧問,被稱為日本明治9元老。既然大正天皇是傻子,估計問不出什麼問題,9元老想必就自問自答了。

明治天皇

大正天皇

但是,大正天皇時期,日本的民主運動取得巨大成果。在明治維新的時候,倒幕派考察發現英美強國都有議會和憲法,感覺國會和憲法應該是強國的標配吧。所以,為了強國,糊裡糊塗也山寨了議會和憲法。但軍閥不喜歡英美憲法,所以山寨當時普魯士帝國憲法,制定了日本帝國憲法。該憲法只給1%的人口以選舉權,又在眾議院之上設立了由天皇直接任命(天皇聽從顧問的建議任命)的參議院,眾議院可謂被設計成橡皮圖章。但不論如何,有了議會,民主力量就有了鬥爭的舞台。隨著日本與西方交流的日益深入,國內民主力量要求政治自由、推翻藩閥統治的呼聲越來越高,力量越來越大。在1905-1918年間,東京發生9次要求推翻藩閥的暴動,暴動參與者最多的一次多達70萬人。

在大正時期,日本的民主政黨「政友會」(戰後日本自民黨的前身)已經穩穩掌握眾議院80%以上的議席,並成功推動選舉權擴大到5%的人口。政友會代表了廣大的民意,以至於元老組閣時必須考慮政友會的力量,多次與政友會聯合組閣。在1918年,政友會領袖原敬甚至成功獨立組閣一次,長達4年,但可惜在1921年被「天誅」了。民主力量從此再也沒有機會組閣,但仍然可以對元老們的寡頭統治形成輿論制約。因此,元老不能再為所欲為。

在1926年裕仁繼位的時候,日本的9元老里,有8個都壽終正寢了。只剩下西園寺公望一個,而他僅僅是伊藤博文的學生,不是長州藩領袖。元老既死,在新日本成長起來的一代軍人,又從小接受忠於天皇的洗腦,再也不會像曾經的長州、薩摩武士那樣忠於家主。因此,長州、薩摩軍閥的寡頭統治無以為繼。與此同時,軍閥為了當曹操而大力宣傳的「效忠天皇」思想深入人心。這時候,裕仁天皇可謂神器在手、大權獨攬。然而可悲的是,裕仁天皇既沒有9元老的權謀,又不肯接受西方民主真正搞君主立憲。這個從小被培養成合格傀儡的年輕人,手執神器卻無相應的雄才大略去有效作用它。其執政水平,遠遠不如9元老當顧問的時候。

裕仁天皇既然不肯搞真正的民主,那麼,他也必須面對專制統治者必須化解國內民主化壓力的鐵律。在收買國民方面,他試圖減租,鼓勵佃農,還增設了向佃農收購糧食的補貼,然而卻沒有勇氣進行真正能夠徹底贏得農民擁護的土改(諷刺的是,大快人心的日本土改,最終卻在美國佔領軍主持下完成了)。在利用宗教修補統治合法性方面,他給予全國的神社撥款,建立神道教組織體系,然而日本人的宗教熱情和中國人差不多。面對1929-1933年的全世界大蕭條的「黑天鵝」事件,這兩個工具顯然不夠。面對日本民主化、共產化兩大國內壓力,要維持極權統治,裕仁也擺脫不了路徑依賴,最終選擇依靠發動侵略戰爭轉移國內矛盾。

偷襲珍珠港

有些觀點認為日本軍隊「下克上」,天皇控制不了軍隊,這是不符合事實的。天皇在1945年一個毫無徵兆的廣播講話,海外370萬日軍立即放下武器投降,即使心有不甘者,也只能剖腹而不敢抗命。如此的執行力,何談失控。而1931年的9.18事變,表面上是石原莞兒大佐違反紀律冒進,但時任首相田中義一要求處分石原莞兒時,天皇卻對石原進行了保護,還把石原升為中將,進入參謀本部。結果導致田中義一辭職。可見,石原莞爾等中下層軍官的所謂「下克上」,跟可能得到天皇秘密授意。跟中國紅衛兵類似,看似無法無天,敢於造當權派的反,其實是非常忠誠的,只是忠誠的對象不是上司,而是最高領袖本人。1937年全面侵華,以及太平洋戰爭,那更是裕仁天皇親自參與決策了。偷襲珍珠港的方案,是天皇比較了陸軍和海軍的方案後作出的決定,絕不是軍隊的自行其是。全面侵華的同時,日本國內則實行了戰時經濟政策,動員了全國的資源用於戰爭,還藉機取消了政黨,如果裕仁不點頭,這是絕無可能的。

裕仁如果稍有帝王常識,便應知道文武相制的道理,應扶持被壓制的文官集團,平衡武將獨大的局面。如果稍有政治眼界,便應知道日本政體必須採用虛君制,要麼回歸傳統把政權交給武家,要麼順應大勢所趨的民主浪潮,讓君主立憲制真正落到實處,兩個選擇都比君主專制更適合日本。如果稍有愛民之心,便應知道要壓減高達財政收入四分之三的國防開支,增進國民福祉,而非變本加厲。如果稍有軍事常識,便應知道全面侵華根本不可能速勝,對美開戰跟送死沒什麼區別。如果稍有自知之明,便應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不管倚重文臣還是武將,哪怕聽石原莞爾這個狂人的,都比他自己決策強的多。

裕仁也不具備君王應有的責任心。在1945年,裕仁向美軍提出投降的唯一條件是保留天皇,也就是他本人,其他都可以答應。其缺乏君王榮譽和尊嚴的不知恥行為,在古今中外皇帝中可謂罕見。連崇禎都知道「君王死社稷」,國破後自殺謝罪,並自去冠冕、以發覆臉入土。而裕仁的表現則像個需要保護的巨嬰,絲毫沒有一國之君的氣度和擔當。在中國歷史上,能與之相比的,恐怕只有「樂不思蜀」的阿斗吧。

而美軍之所以保留裕仁做天皇,絕非因其深得日本人愛戴,恰恰證明了裕仁是個廢物。根據哈佛歷史系主任安德魯·戈登著作《現代日本史》中的記載。在保留裕仁和天皇的問題上,美國接受投降時並無決斷。但麥克阿瑟跟裕仁接觸,並在日本統治一段時間後,向杜魯門建議保留裕仁,因為保留裕仁有利於麥克阿瑟統治日本。從政治常理分析,麥克阿瑟應該是看透了裕仁的無能,既有助於幫助麥克阿瑟控制日本,又絲毫不會產生威脅。如果裕仁是個有道明君,美國人多半會廢掉他,或者安排個暴斃,讓12歲的眀仁太子登基以便於控制。可見裕仁之廢物程度,在麥克阿瑟眼中,連個小孩都不如。

裕仁的例子,也說明了民主製為何在長期競爭中能夠戰勝極權制。民主制下,很難選出偉大的領袖,但也很難選出愚蠢無能之輩。而極權制下,固然會出現雄才大略的領袖,帶領國家跨越式發展。但出現極端無能領袖的概率也很大,出現一個,前人的努力就付之東流,幾輩子緩不過來。民主制就像穩健型投資者,不會暴富,但也不會一夜破產,細水長流,勝在長久。極權制就像賭徒型投機者,運氣好的時候一夜暴富,然而總會遇到運氣差的時候,一次就會把以前所有賺的都賠進去,還欠一屁股債,從此一蹶不振。

綜上,如果深究日本戰敗的原因。其失敗之種子從倒幕派軍閥自私自利的制度安排時就已種下,而裕仁天皇本有機會改革,卻因為自私和無能而錯失。因此,在人類歷史上堪比石器時代進入金屬時代那樣重大的一次技術革命中,日本民族一度擁有領先優勢,拿了一手好牌,卻因為統治者的自私錯過了千年一遇的機會。到中國趕上技術差距後,除非再次發生史詩級技術革命而中國卻錯過。否則,日本未來將如過去數千年一樣,只能在中國的陰影下生存。

但日本戰敗,卻是日本人民獲得新生的開始。日本人民終於擺脫了軍閥和天皇的專制統治,君主立憲製得以真正實現。在軍管時期,美軍因為缺乏精通日語的官員,又不了解日本具體情況,實際上是日本民主派官員在治理國家。這些官員趁機推動了很多日本過去阻力重重的社會改革,其中影響最深遠的,就是日本土改。消滅了地主剝削,讓農民數百年來終於擁有了自己的土地。美國的軍管只持續了7年,1952年就歸政日本民選政府。日本人民獲得了普選權,戰前被壓制的政友會改為自由黨,與民主黨合併成為自由民主黨,成為左右日本政壇至今的重要力量。失去對外戰爭能力的日本,不但沒有如軍閥們曾經宣傳的那樣陷入苦難,反而實現了經濟騰飛,國民的富庶、幸福指數、平均壽命都位居世界前茅。日本強國夢破滅,富民夢卻實現了。

日本留給世人的深刻教訓就是:任何統治者都必須敬畏歷史規律,人類社會進化的歷史潮流不可阻擋,順之者昌,逆之者亡。而阻礙歷史的統治者被消滅,對人民而言並不可怕。舊時代的結束,是新時代的開始!


硬實力打不過美國,卻因為各種原因不得不大幅度對外擴張,然後跟美國打起來。。。


日本本身的國力過於捉急。除了眾所周知的資源缺乏,本身就缺乏和它挑戰的ABCD四國匹配的工業能力。1938年日本的GDP僅僅是義大利水平,就算是ABCD中最小的荷蘭都有日本的四分之一經濟實力。軍事力量並不能說明什麼,因為日本是搶跑的人。

實際上日本陸軍二戰生產的坦克在總量上只和英國的十字軍坦克的總數一樣,戰鬥機加起來還沒霍克颶風戰鬥機多;這樣的能力等之前犯規攢的家底耗盡就只能等死;海軍同理,而且日本人固守當年日俄戰爭的經驗造出一堆獵奇作品,白白消耗了資源。

至於為什麼日本看起來很不錯,因為對手太爛了。東南亞的盟軍連坦克都沒有,轟炸機要拿來兼職戰鬥機,中國連炮彈都不敢亂打;就算是某些地攤貨吹的牛逼哄哄的新加坡要塞連對空雷達都沒有,每次都是十幾架戰鬥機對一大堆日軍飛機,玩個球。後期美軍特意從半個地球外運來一堆自行反坦克炮,結果發現沒有必要......還有就是日本人不投降,沒底線的人一般戰鬥力都會上一檔次。

最後就是那幫人還真的相信精神力量能夠戰勝物質力量,然後動不動豬突猛進,最後弄得狼奔豕突(手動艾特牟田口廉也)為反法西斯事業作出重大貢獻。

先想到這些。

對了,大日本帝國陸軍和海軍互為宿敵也為反法西斯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陸軍造出了正兒八經的航母,因為海軍不給潛艇運輸自己造ss,還造了30多艘。重複購買外國飛機。

元首:日本陸海軍是敵人嗎?

還有陸軍繳獲了英軍的火控雷達不給海軍分享,海軍最後都沒有能夠實際用上。陸軍不鳥海軍結果人家自己造兩棲坦克;同時海軍的液冷發動機根本用不了,問題是隔壁陸軍6的不行。最後D4Y只能用回舊的發動機。

海軍有96,但是陸軍在航母上固執的使用陸軍自己的高射炮和艦載機??

這能夠打贏連天照大神都辦不到啊。


國力不足啊。就這麼個小島,本身實力天花板就那麼高。因為沒錢走上軍國主義道路擴張,又因為擴張變得更沒錢還惹了世界上排名第一和第二還有第三的頭號玩家。不失敗不可能的吧。


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你最好去學一些歷史,不要期待在這裡提提問就得到答案。日本戰敗的原因可以列舉出很多,但根本上來說,這是一場在開戰之前早就註定是要戰敗的戰爭。那麼明知如此,為什麼還會開戰?這就需要你自己去考考學習和思考了。


簡單來說,因為其國內矛盾尖銳,日本高層無法約束軍隊暴走,最終讓軍國主義勢力抬頭,日本被拖進了戰爭。

另一方面,日本國力在列強里吊車尾,不足以支撐其無盡的擴張慾望,所以就只能涼涼了唄


打美國,而且還解決不了中國


國力才是王道,日本這個靠賭博(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發家致富的賭徒想和別人能把整個賭場包下來的土豪(美帝)玩命,不死才是奇蹟


這問題問得有點討嫌了,討論的意義不大。侵略戰爭短期戰敗不一定,但是戰敗是必然的,只是時間問題而已。如果逼得別人活不下去,最終倒霉的一定不只是別人


本質上和德國的失敗基本一樣,都是在戰爭初期依託充足的戰爭準備快速取勝以實現以小博大,都是這種以小博大的重點就是時間,一旦時間長了,對象反應過來了,就變回了國力之間的對抗,仗打到了這個份上,大家都有經驗了,也不存在什麼出其不意,以小博大了(參考庫爾斯克,阿登反擊戰,萊特灣大海戰……)。所以同盟干敗了軸心,(除非地球變小十倍,否則閃電戰無法帶過軸心國勝利)


戰線太長,兵力分散,而後方資源不足,另外缺乏持久戰能力,海上補給線一被切斷就可以說失去了作戰能力了。


經濟太弱,盟軍都是自身很強然後造兵的,軸心國都是自己賊弱但是無腦暴兵的。


沒跟美國站一邊。

德國同理。


開始擴張的太晚,英國佔領印度的時候,日本還在德川幕府搞儒教禮樂分封,法國拿下安南日本還在尊王攘夷。等日本拿下台灣了,美國已經從東海岸一路擴張七八倍地盤,轉瞬就在太平洋拿下了更大的菲律賓和夏威夷。 開局動作太慢,想後期補救,結果就是嚴重外交懲罰,適得其反。


戰爭資源匱乏,不注重科技,戰線過長,兵源緊缺,海軍陸軍關係不好,喜歡內鬥,被國民黨德械師牽制,八路軍發展。


日本人在戰術層面上還是不錯的,比如偷襲珍珠港,幾乎每一個細節都做到完美了。但是戰略層面上是一塌糊塗。最大的問題,它的戰略目標和它的實力極度不匹配,它想通過先征服中國,進而成為東亞霸主,進而成為世界霸主,問題是因為英美等西方大國存在它的目標註定不可能實現,它之前的兩次賭國運實際上都是鑽了列強之間的空子(甲午是西方列強沒意識到中國的衰弱程度,日俄是利用了英俄,猶俄之間的矛盾),簡而言之西方大國不會坐視一個黃種人國家崛起為世界性大國,就和今天中國的處境差不多。即便是今天的中國,綜合實力和國際地位甩出當時的日本幾條街,對亞洲的影響力都美國壓制,得一步一步慢慢來,不敢過於冒進。

所以綜上所述,日本失敗的原因就是它想做成一件完全超出其實際能力的事。日本賭國運贏了兩次,以為自己能一直贏下去,結果一把把之前贏的全吐了還賠了點老本。

其實不光是日本,冷戰中蘇聯的失敗,一戰、二戰中德國的失敗都是一樣的原因,對於它們來說最正確的選擇是不要去打那場仗。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實力不行唄!

相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日本確實是個強大的國家,但相對於盟國,甚至是單個美國來說,它就顯得很弱小了!無論是工業生產能力,資源儲備,科技實力,經濟實力等方面。

至於戰略方向制定,就是日本跟美國開片,基本上也可以歸結於實力不足,就是因為它需要東南亞地區的龐大資源,石油,橡膠甚至是糧食等等。美國的菲律賓就像是一把刀子時時刻刻都在威脅著這條日本的生命線,另外買東西哪有搶東西爽啊!

像其他的問題比如說戰術問題那就是次要原因了,就算是日本不犯錯,沒有什麼海陸之爭,將軍們都個個牛逼,那估計也就是再打幾年,盟軍多付出一些傷亡罷了


1.國力。日本雖然工業化,還是輸不起。軍國主義綁架整個國家。國內經濟後期都崩潰了。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中途島之後,美國一年造九十艘航母,日本才造八艘。豆丁坦克打不過謝爾曼。

2.政治。軍國主義。軍人綁架國家。而且都是下克上的中二病。過於激進。侵略中國缺乏戰略。到處豬突猛進,被拖住。然後又去打美國。老百姓都是天皇的奴隸。文明程度跟美國沒法比。自己在亞洲首先工業化成功,沒有聯合黃種人對抗歐美,而是亞洲國家野蠻擴張。得不到國際的同情和支持。

3.戰術思想與心態。不重視人命。打法原始野蠻。老兵和有經驗的飛行員生存率低。中途島捨不得飛機導致第二波沒飛起來。決定命運的五分鐘。還是呢 沒有以航母為核心。後期還在造武藏大和。。。

總之就是,國力不足,決策衝動,情緒極端。遇到身強力壯的老流氓,自然是討不到便宜的。


推薦閱讀:

【推薦】虛構的立食師vs真實的戰後史 - 《立食師列傳》
日本經濟歷史連載1 丁敏 20180820
關於養老令公式令詔書式的簡介
一:感狀的成立
「倭」在東亞的存在

TAG:日本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日本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