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優秀的人到後來怎麼變平庸了?
我認識的一個人,小時候特別優秀,幾乎什麼都行,長大後漸漸平庸了,為什麼?
因為小時候的眼界太窄了,長大後才發現世界太大了。優秀的人太多了,自然也就平庸了。
謝邀。小時候優秀的標準是能力,長大後優秀的標準是名利。小時候優秀的比較樣本是同校同學,長大後優秀的比較樣本是全國人民……
如果優秀的標準是名利,就不僅要有業務能力(比如學習好,才藝佳),還需要家族資源,時勢,人脈,性格(比如思維,情商,格局,韌性,魄力,執行力,決斷力,耐性等等)……
平凡是絕大多數人唯一的答案。
那說明之前別人對他的定義是錯的。真正優秀的人,只會越來越優秀
一直就不優秀
當步入社會了,面對生存壓力,哪裡顧得上去優秀,精緻,氣質,而且也發現自己特別普通渺小。
那些後來大多數看起來優秀的人,應該是有經濟條件的吧。而一開始優秀的可能是還沒有完全融入社會,還有人支撐著他去發展自己的特長。
讓我想到了學過的一篇文章《傷仲永》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
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
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
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
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
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
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
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
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譯文:
金溪有個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田為業。仲永長到五歲時,不曾認識書寫工具。忽然有一天仲永哭著索要這些東西。他的父親對此感到詫異,就向鄰居那裡把那些東西借來給他。仲永立刻寫下了四句,並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這首詩以贍養父母和團結同宗族的人為主旨, 給全鄉的秀才觀賞。從此,指定事物讓他作詩,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並且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同縣的人們對此都感到非常驚奇,漸漸地都以賓客之禮對待他的父親,有的人花錢求取仲永的詩。方仲永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就每天帶領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我聽到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間,我跟隨先父回到家鄉,在舅舅家見到方仲永,他已經十二三歲了。我叫他作詩,寫出來的詩已經不能與從前的名聲相稱。又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再次到舅舅家去,問起方仲永的情況,回答說:「他的才能消失了,和普通人沒有什麼區別了。」
王安石說:方仲永的通達聰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賦,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優秀得多;但最終成為一個平凡的人,是因為他後天所受的教育還沒有達到要求。他得到的天資是那樣的好,沒有受到正常的後天教育,尚且成為平凡的人;那麼,現在那些本來就不天生聰明,本來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後天的教育,難道成為普通人就為止了嗎?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後天父親不讓他學習和被父親當作造錢工具而淪落到一個普通人的故事。
個人認為這篇故事很像題主提到的那位天資聰穎的小孩,大概就是後天沒有好好重視教育和培養。
這篇文章大概是初中的時候學的吧,當時就感受到了教育的重要,父母要善於發現自己孩子的天賦,特長,不僅是父母,自己也要發現自己擅長什麼,把自己略為擅長的東西,在經過系統的學習讓它成為自己的特長、優點。
我一直感覺有特長的人是有魅力的,不會像一條鹹魚無所事事,感覺特長像內在的美,是一種內涵。讓人接觸後發現是一個驚喜。
所以優秀的人大概不明白這種優秀的價值,所以荒廢了。
其實大多數人都是平庸的,史鐵生寫作前只是個普通殘疾人,愛因斯坦搞研究前只是個普通郵遞員。李白說了,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的才就是詩歌,他的政治能力可不敢恭維。所謂一開始優秀的人,只不過在你需要時出現的有這樣閃光點的人,而平庸,只是在你需要其他東西時他身上沒有。
推薦閱讀:
※教你一招,用一場野餐,打敗生活的平凡
※不甘平凡,有很無能的人到底改怎樣生活?
※致敬伟人——白方礼老人生平简介
※你是什麼時候意識到自己將要平凡得過完一生的呢?
※用平凡創造偉大,這個同性戀用垃圾在藝術史上拼出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