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能克服晚睡?
晚睡在一定程度上=熬夜。
主要在於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是要查找原因所在,然後對症治療。可查找一下自己的生活是否有規律。應當多一些體育鍛煉和室外活動,如在每晚睡前散散步、聽聽音樂,可使內心寧靜,情緒穩定。
其次,要改變那些不利於睡眠的生活習慣。如「飲酒、飲咖啡、喝濃茶的習慣,給大家推薦一個小妙招,睡前喝一杯枸杞芽茶,因茶中不含茶鹼令人興奮的物質,且富含大量的硒,能很好的改善睡眠質量,這也是枸杞芽茶與普通茶的主要區別之一。避免睡前過度興奮,減少內心的憂慮與不安。 再次,注意睡眠環境的改善。盡量避免在吵鬧、髒亂、強光的環境中睡覺。同時,也要避免過度疲勞,及時治療身體上的種種不適。
最後,要正確對待晚睡。一個人的睡眠好壞,關鍵在於生活質量,而不在於睡眠時間的長短,不要過分計較睡眠時間的長短,以順其自然的態度去對待睡眠,堅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會克服晚睡的困惑。
熬夜與晚睡的概念略有不同。熬夜包括晚睡,還包括睡眠時間不足,甚至通宵不睡。
到底何時睡才算晚睡?
怎麼不睡才算熬夜並無標準定義。
我國最早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早有記載:
子時(23;00~1;00):膽經當令(值班),心腎相交、陽氣生髮,"凡十一臟(腑)皆取於膽」即指膽氣生髮起來,全身氣血才能隨之而起。此時不睡則"陰虛陽亢"。
丑時(1;00~3;00):肝經當令,養肝排毒的時刻。丑字就像是手被勒住了,意指陽氣雖然生髮起來,但一定要有所收斂,有所控制,此時不睡則"易動肝火"。
寅時(3;00~5;00):肺經當令。是人體氣血由靜轉動的時刻,需要通過深度睡眠來完成。
綜上可見23:00之前入睡是最好的,若晚於23;00入睡就算晚睡;在23:00~5:00期間刻意保持覺醒的狀態,使總的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就算熬夜了。由於個體差異很大,這裡只說一般人群。
熬夜危害,罄竹難書
熬夜導致次日頭暈腦脹、精力不濟、注意力不集中、易犯錯誤、易發脾氣、易起衝突等等,相信是我們每個人都曾體驗過的。長期熬夜的危害已遠不限於眼肌疲勞、皮膚老化、大腦衰老、損傷免疫力及性功能,還易患心腦血管病、胃腸道疾病、肥胖、糖尿病、阿爾茲海默病(老年性痴呆),增加患癌(腫瘤)風險,特別是大腸癌與乳腺癌。對於有潛在心腦血管病的人更是大大增加猝死的風險。
即使是短期的熬夜也可能引發嚴重事故,比如疲勞駕駛造成的車禍,甚至連美國挑戰者號發射失敗和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的事故調查都提示與當時工作人員工作連軸轉,睡眠嚴重不足而導致的決策(操作)失誤有關。
2011年復旦大學32歲的海歸博士于娟病逝,令許多人扼腕嘆息,于娟生前的博客記錄了她患癌之後深刻的感悟:「長期熬夜等於慢性自殺」。
所以說熬夜熬的是命啊!我們必須警鐘長鳴,勿存僥倖。
分析原因,去除「心魔」
失眠的人是想睡睡不著,「晚睡強迫症」的人是拖著自己不睡。儘管他們熟知熬夜的危害,白天的承諾到了夜間便形同虛設,難以自持,造成「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被動局面,可以說是「心魔」作祟,因此必須分析原因,找到「心魔」予以清剿:
1、過高的心理期望:認為睡眠就是浪費時間,對睡眠有一種莫名的罪惡感,通過壓縮睡眠時間來延長壽命,以期做更多的事情;
2、不良的心理暗示:認為白天人多事雜,沒有靈感,只有夜深人靜才能專心致志,靈感迸發;
3、對白天的救贖心理:因為白天做事拖拉,臨睡前才迫不得已加快行動,以期補償白天所失,有人又稱之為「晚睡拖延症」;
4、享受臨時抱佛腳的成就感:在最後一刻完成工作會令人感到如釋重負,沾沾自喜,反而加重之後的拖延程度;
5、可能有睡眠節律障礙:有些人晚上不困、早上難醒、白天犯困,需要到睡眠門診排除一下「睡眠覺醒時相延遲障礙」。這也是一種病,多見於青少年,患病率約3.3%-16.0%。病人睡眠潛伏期延長,睡眠時間不足,造成早上難以覺醒,白天嗜睡。
6、家族遺傳、生活習慣或職業特點使然:晚睡或熬夜往往有家族聚集傾向,可能與遺傳、家庭環境、生活方式有關,當然總上夜班或「三班倒」的工作也會使人睡眠節律紊亂,人與人之間還會互相影響。
※大學如何逼自己早起?
※宿舍早睡早起影響別人怎麼辦?
※三大狠招,助你擁有自律的開掛人生
※從事一份不規律作息的工作,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
※堅持早睡困難還是堅持早起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