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患有懶,自卑,焦慮,抑鬱,不自信,還有社交恐懼症的人還有沒有救?如果有救該怎麼救?


當然,上帝不會創造出真正沒用的人的。

第一,從拒絕懶惰開始。建議卸載垃圾遊戲,丟掉沒追完的韓劇,抵制每天躺屍。美好的一天是從現在開始的。那麼,從整理自己開始。注重個人衛生,注重自己的穿著,髮型,皮膚,身材。堅持早起(七點最佳),如果以前有鍛煉的習慣建議早起鍛煉,沒有的話也可以試著養成鍛煉的習慣。(習慣的養成需要21天所以一定要堅持,堅持)堅持早晚刷牙,用洗面奶洗臉,堅持每日簡單的護膚。(個人認為男生女生都應該要認真地護膚,如果不懂可以上網去查有關護膚的知識)

從整理房間打掃衛生開始,乾淨整潔的環境能夠讓人更加充滿活力。

既然社交恐懼那就不要強迫自己一定要出去和別人赴約了。可以自己在家一個人看看經典電影電視劇什麼的。強烈推薦看書,如果能靜下心來看看書那你真的做的太棒了。

關於一日三餐,可以點外賣。但建議自己動手去做,製作美食是能夠給自己帶來成就感和提升自信度的,哪怕是簡單的一道番茄炒蛋。

請不要再說自己太糟糕這樣的話,每個人都有一段這樣的時間。恰恰這樣的一段時間是提升自己和考驗自己的自律獨立生活能力的絕佳機會。不要抱怨自己差勁了,現在就應該立馬行動起來,去做自己還沒完成的事吧,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你其實一點都不需要自卑,因為你也一直很棒。人往往需要一段很長時間的墮落,才能從中成長,找出出路。每個人都會走出來。你也是。加油!努力生活吧,祝你好運!


我覺得十個人裡面有八個人有你的說的這些問題,還不需要用「患」,沒那麼嚴重。

受當下這個發展迅速、人口爆炸時代的環境影響,尤其是正在奮鬥的年輕人都還挺焦躁抑鬱的吧。人口那麼多想要出眾需要太優秀太優秀,家庭條件和天生的外貌也要不錯往往才能脫穎而出,所以不是我們太差勁了,我們只是平凡,不是差勁,生在這樣的年代不是我們能選擇的,不要無意識地被當代價值觀隨意裹挾,所以沒必要那麼看輕自己。這是心理認識上的。

另外,你當然也需要些行動來改變現狀。

我以前覺得就是要自律,試著減肥變美,早睡早起,讀書學習,來讓自己更好以增加自信。

但現在才發現,最終要的是你需要在短暫的一生里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東西,哪怕那件事有點難做,哪怕那件事在主流價值觀認定的好之外,哪怕你開始尋找和做這件事時已不再年少,哪怕這件事不能直接性養活你乃至於給你好的生活,但只要你找到了,只要你去儘可能花時間做,做好,你就能找到很大的價值感,那麼:

就不至於懶,因為興趣會給你莫大動力;

你就不容易焦慮、抑鬱,因為投入一件事的時候你會忘記其他;

你就不會再那麼自卑,因為熱愛的事通常能讓你投入,投入就會做出些成績,有成績你就有驕傲的資本......

治癒社交恐懼,我覺得未必要逼自己去解決,很多工作也不需要交際啊,人生很長,但其實需要的能留在身邊的人也不多,朋友在質不在量,有三五好友但都是真正的知己其實就夠了,交多了很可能只能是泛泛之交;說小了,人多的場合不會來事更不是事兒了,內向也是一種正常的性格,不是病,值得被尊重,不是非要「治」。你只需要做到基本的禮貌不失禮就好,不想交際的就溫和地禮貌地拒絕,這沒什麼。


找點自己喜歡的事情,堅持一下試一試。前提是真的是自己有興趣的~祝好運~我也曾焦慮驚恐過,現在也不實落,但是從最初的驚恐伴抑鬱,到現在輕輕地焦慮感,不抑鬱,原因,改變了過去工作至上的思維,變成只要我努力了,結果無所謂。然後回歸家庭,學習燒菜,努力讓自己家務活不焦慮,現在好太多了。祝你好運


中大獎,中個1個億,這些癥狀自解。


洛洛的故事

洛洛坐在我面前含胸駝背,雙手交叉置於胸前。她是在迴避和防禦我的。

「容安老師,我特別害怕在人群中被關注,但是內心我又是一個極其渴望被認可的女孩。我十分努力地工作,可以說我每天都是部門下班最晚的那一個。每個月的績效我都是第一名,可是,開會的時候我特別害怕領導在部門會議上表揚我。我默默祈禱,領導單獨找我談話就好,千萬不要讓我暴露在部門同事面前。」

「領導當眾表揚你,你會有什麼感覺呢?」引導來訪者回看感受是諮詢中常用的方法。

「我不敢抬頭看領導,更不敢迎接同事們的眼神。尷尬、害怕。我害怕同事審視我的工作,他們一定會挑出我的問題,不認可我。說不好還會嘲笑我…所以我寧可做個隱形人,藏在人群中,誰都不要看到我。」

「還有什麼情景讓你覺得自己希望隱形嗎?」

「超過3個人的場合我都希望不被人看見。其實我內心是孤獨的,只是相比於與人正面交往的尷尬、被懷疑、被審視、被拒絕,我寧願一個人靜靜地孤獨。

留我一人可好?

「社交隱形人」的背後

像洛洛這樣的社交隱形人不少。他們不一定完全符合DSM-5中對於社交焦慮障礙的診斷。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徵:與社會評價相關的焦慮(Social-evaluative anxity)。他們在社交情境里的焦慮、尷尬、恐慌等負面情緒體驗本質上都來自於他們對他人負面評價的恐懼,害怕失去社交性的肯定(Watson Friend, 1969)。

然而他們越是懼怕負面評價,越是對此有高警覺。於是他們希望通過迴避社交情境來降低自己的焦慮。而很多社交情境是無法避免的,比如洛洛所說的部門例會。所以他們就將自己蜷縮起來,含胸駝背,彷彿這樣縮小了自己的體積就可以不被旁人看到了。他們忍受著強烈的焦慮在堅持…

既然害怕負面評價,為什麼還會對此有高警覺呢?

大量研究發現,社交焦慮的人存在注意力分配偏差。這直接影響了他們對於外界刺激的反應和對行為決策的選擇。心理學家Macleod等人在「點探測任務」的實驗研究中發現,高社交焦慮的人對於類似「憤怒」這樣的威脅性信息會分配更多的注意,並且會長久的被這些威脅性信息吸引,難以轉移注意力

這也就是說,洛洛在一群人中接受表彰,大多數人都對她投以敬佩、羨慕的眼光,只有一個人略有質疑。在洛洛眼中,那個人的質疑就成了她的全世界,其他所有人的認可、欽佩都被忽略,那微不足道的質疑填滿了她所有的情緒空間,她開始由此聯想各種糟糕的結果,難以自拔。

而事實上,如果洛洛肯從自己的想像中走出來,去正面檢視質疑,加以解釋,也許一切都會煙消雲散。

而洛洛不敢。因為她會認為自己和那個人的關係並不和諧,甚至有些惡劣。

這也不奇怪,因為社交焦慮的人通常會低估自己與朋友之間的關係。他們會認為自己社交能力很差,沒有能力構建朋友關係,更沒有能力維護關係。事實上,他們的朋友並不這麼覺得。心理學家Thomas Rodebaugh通過心理學實驗研究證實了這一點。

社交焦慮的人對於關係十分敏感,傾向於用自己的行動利他,以期得到別人的肯定。他們會費力「迎合」、或說「討好」他人,身心俱疲。當有一天他們放棄了迎合、放棄了努力獲得他人肯定,就會變成社交隱形人。

社交焦慮的人不僅對關係敏感,他們也有著過高的「自我感知力」(self consciousness)。彷彿自己就站在舞台中心,一舉一動都被他人關注,被他人評價。這會帶來極大的壓力和焦慮,讓他們想要逃離。這社交情境下,他們被「別人的眼光」束縛著,無法做自己,不能接受哪怕是微許的、善意的負面評價。

而當他們隱藏在人群中就不一樣了。他進入了「去個體化」情境,降低了自我感知力,一切外在的評價不再是對他個人的評價,而是對群體的評價,即使負面也不再觸及自己的自尊,他們終於可以把寶貴的注意力資源從威脅性的信息上轉移開了,更多關注中立的、積極的信息,這意味著更多的自由和更少的束縛。

社交焦慮的人在職場中通常很難抓住機會,因為注意力分配模式影響了他們的行為決策。當機會降臨,他們會先搜集負面信息,然後高警覺於自我感知,體會著壓力、焦慮、恐慌,這太不舒服了,還是「隱形」或跑掉比較容易接受一些…

如果可以逃...

如何改善?

那麼社交隱形人們要如何幫助自己走出困境呢?

你至少可以做兩件事:

1、 建立可以信賴的社交支持網路,可以是父母、配偶、閨蜜、哥們兒,只要是你確定不會「拋棄」你的人就好。當你感受到焦慮來襲,向他們訴說你頭腦中的想法,尤其是跟社會評價相關的想法,讓他們給你反饋。對比自己的想法與反饋之間的差距,慢慢調整認知偏差,改變認知圖式。

2、 改變注意力自動分配模式。當你意識到自己的注意力聚焦在「威脅信號」上時,有意識的調整注意力方向,讓自己關注那些積極的、中立的信號。當你體會到積極關注帶來的美好感覺後,讓自己在這種感覺中停留一會兒,充分感受那種踏實與祥和,漸漸地將注意力更多地分配到積極信息中去。

社交焦慮是一種痛,一種如影隨性的痛,因為我們無法迴避社交情境。只有著意改變並付諸行動才能夠得以改善。

願世界對你溫柔以待。歡迎來「容安心理」坐坐,在「問容安」版塊聊聊你的心事,學習一些科學心理學知識

容安在這裡等你到來。


推薦閱讀:

一個很開朗的人慢慢變得不愛說話是什麼體驗,或者說一個自信的人慢慢變得自卑是什麼體驗?
一個自卑的人會同時自戀嗎?
本人男,明明已經有了很好工作長相較好,卻還是自卑,怕自己前途不好,不敢怕不能給自己喜歡的人好的生活?
自卑對一個人的外貌有影響嗎?
人丑,從220斤瘦到170還是丑,極度自卑,追過三個女生全被拒絕,更自卑了,怎麼辦,如何改善?

TAG:自卑 | 焦慮 | 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