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古代畫家為何不追求「畫得像」?

本人對於繪畫純外行。但一直有個疑問,中國古代畫家為何不追求「畫得像」?冷軍的超寫實畫作幾乎可以跟照片以假亂真,這種技術,中國古代畫家能否做到?也許有人會說,這種畫作對顏料有較高的要求,在古代,沒有這種顏料,那麼,我們常見的街邊專門速畫肖像的藝人,僅僅用碳筆就能畫出還原度極高的肖像,古人應該也能用毛筆做到。據我所知,西方的古代畫家,就會追求畫得像,他們甚至先用小孔成像,照著影像來描摹,這樣出來的作品會非常逼真。中國古代,哪個朝代都知道需要史官來記錄當朝的一些事迹,那麼應當也會想到用畫師來畫人物、城市等等,作為留給後世的資料。可是,我們看到的不管是風物畫作如「清明上河圖」,人物圖如帝王肖像,實在是感覺很粗略,還原度極低。請問是不是因為他們水平實在有限?


中國古代繪畫到宋代(960-1279)已至巔峰。此後,中國繪畫的工具、技法、表達方式便再無重大發展與變革。

宋代繪畫與同時代的西方繪畫相比,寫實水平還是相當不俗的。先看徽宗皇帝的畫:

聽琴圖 局部 趙佶(1082.6.7-1135.6.4)絹本設色 全畫橫147.2厘米,縱51.3厘米

還有人像:

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館的趙佶坐像

再看大致在同時代的西方繪畫,也是出自名家之手:

聖母與聖子 杜喬,Rucellai Madonna,作於1285-1286年,木板蛋彩畫 290 x 450cm

我們看到的寫實水平較高的西方繪畫都是文藝復興時代及之後的作品了。大致對應中國的明清朝。畫的「非常像」,僅依靠畫家在畫紙上積累的經驗是做不到的。這需要透視學、解剖學、光影、色彩各方面的專業知識。這些專門學問在我們的傳統文明中沒有得到發展。

中國傳統時代,畫家的地位始終不高,很多畫家都有一個更重要的身份——文人,繪畫理論也被文人主導。

傳統的理論中,繪畫作品最重修身、養性、教化的功用。繪畫技法表達上則總往寫文章、作書法那一路上靠。

《林泉高致》中說:「世之篤論,謂山水(註:自然之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畫(註:山水畫)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為得,何者?觀今山川,地佔數百里,可游、可居之處十無三四,而必取可居、可游之品。君子之所以渴慕林泉者,正謂此佳處故也。故畫者當以此意造,而鑒者又當以此意窮之,此之謂不失其本意 。」

「氣韻」總是放在「象形」之先。畫要有畫外之意,宗炳《畫山水序》中說:「豎劃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尺,體百里之迥。」清代畫家惲壽平說:「山林畏隹,大木百圍,可圖也。萬竅怒呺,激誥叱吸,叫號宎咬,調調刁刁,則不可圖也。於不可圖而圖之,唯隱几而聞天籟。」說的玄而又玄,其意思大概就是要用恰到好處的筆墨描繪出事物的本質吧(偏向主觀感受的「本質」)。

著名的說法還有蘇軾在《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二首其一》詩中寫的:「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賦詩必此詩,定非知詩人。」

明清的文人畫,幾乎放棄了描摹真實的山水、人物,其筆墨似書法,表達方式全是程式化的套路,畫中的山水、田園、人物等題材近於符號。

但世俗繪畫、宮廷繪畫還是有不少寫實作品的。很多畫師積極汲取西洋繪畫技法。但對繪畫界的主流並沒有什麼影響。下圖是一幅清代油畫:

男人肖像 清代油畫

宮廷繪畫中有很多西來傳教士及中國畫師合作的寫實作品,融合中西之長,多用於記錄王朝統治者的功勛,或者為皇室人員畫肖像。比如:

平定準噶爾回部得勝圖,郎世寧、王致誠、艾啟蒙、安得義等繪於清乾隆三十年至三十九年(1765—1774)法國銅版印本

這些畫的「非常像」的作品,只是對實物的寫照,與士大夫們追求的筆墨氣韻、淡泊寧靜、含蓄風雅南轅北轍。


不是不追求,而是技術層面上不行。

蒙娜麗莎為什麼是名畫,為什麼有那麼高的地位?

其實原因很簡單,靠著「漸影法」,這是第一次畫像上的人像真的像人了。

倒不是中國古代的工筆不精細,而是不管畫的多精細,看畫的的人也一眼看得出是張畫。至於寫意畫,本身就不追求形似了。

出現「一眼看出是幅畫」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現實中的人們看到的輪廓其實並沒有像工筆畫中那乾乾淨淨的分界線。

至於西方畫中那種「畫的像」,建立的前提則是另外一套現實的技術,比如解剖學。你能想像古代中國畫的某一位開宗立派的大師會半夜偷屍體去解剖嗎?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真有這麼干過的。比如《大宮女》那幅畫,作者為了讓畫上的女性背部更漂亮修長,多畫了兩節脊椎。

至於透視一類的問題,更是古代中國畫的弱項。更糟糕的是缺乏繞過這問題的手段。早期西方畫家繞開這個問題的辦法是拿一面大鏡子,畫家照著鏡子里的樣子畫。而玻璃在中國古代一直很稀罕。能拿去做鏡子的玻璃更稀罕。

這些問題堆一起,雖然想畫的像,技術層面上真不現實。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嘍


你看這些畫的像不像,我認為造成中國古代畫家不追求畫的像的像是因為在宋代以後文人畫是主流,追求的是氣韻生動,得意可以忘象,追求意境,而形似是較低級的追求。到了明清,人物肖像畫其實寫實技藝很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波臣畫派。明清肖像畫技藝很高畫的很像,但是作者大多是畫匠,地位不高,作品也不如文人畫出名。我也是外行,具體可以讀讀中國美學史大綱,中國美術的歷史很長,追求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這個問題有點偏頗


因為是兩個體系的繪畫藝術。中國古代的思想潮流與西方的是不一樣的。

同樣針對人物的畫作,國外的會講究透視,結構具象的技法,國內則講究形神寫照追求一種神似得狀態。

另一方面宋代以來山水畫也更加趨向於精神上的追求,而同時你又能在西方的印象畫派中找到他們不像的畫作(這就相當於西方到了印象派時期,才反映了畫家個人的情感與主觀意識)最後到了近現代都是疏途同歸,注重表現個人的情感態度。此時你又會發現出現了很多不像的西方畫作,例如大家都知道的梵高,畢加索,莫奈這些人

說白了咱們老祖宗千百年前就已經到達了的境界追求,西方到了近代才趕上(求不噴,吹個牛逼)

其實古代的中國因為受到現實生活,宗教,以及統治者的影響導向也就使得很多畫家趨向於對精神的追求。不是畫不像,而是沒有人願意去畫像

這是中國傳統文化,同樣中國戲劇與國外歌曲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推薦閱讀:

老子是否是中國古代最有智慧的人?
假設你能穿越回古代,你身上的什麼特質可以保障你在古代混的如魚得水?
古代人的智慧究竟有多高?
說起古代智能家居,他們還在笑,然而當我開始講起……
哪一刻你被古代先賢的智慧所震撼?

TAG:畫家 | 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