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人才能被稱作「外向」?
外向一定是「愛交際」嗎?我們對真正的「外向」會不會有一些誤會?
沒見過真正外向的人
只見過各種被動外向的人。
比如工作了,辦公室你總不能正太板著個臉,你要外向,和同事交流,和上司笑臉相迎,你裝作很外向的樣子,和大家有說有笑。於是大家說,你性格不錯,很外向。
比如生活中,你準備追求一個女孩子,不可能整天不聞不問,你要努力的找話題,你要約她看電影,你要找吃飯的地方,你還要講笑話逗她笑。於是她說,你性格很好啊,很外向。
比如家庭裡面,逢年過節,走親訪友,你要笑對每一個親戚的問題,對於結婚了沒,漲工資了沒的問題你要一筆帶過,還要笑著說。組個牌局你要上,年紀小的弟弟妹妹或者晚輩,你要笑著和他們打招呼,哪怕是沒見過面的人,你也要笑著說道你來了。於是他們說你外向。
但是外向與否,你關上門,一個人思考的時候心知肚明。
真正每天像個小太陽的人,未必就是真的外向。
真正的外向,我認為是性格上的外向,喜歡與人交流,但也不是什麼人都交流。只是能接受更好的陌生朋友,給陌生朋友變成好友的機會。樂於交流,一天不和朋友說話就受不了。
而現在的外向更多是工作原因,迫不得已。比如推銷員做久了,心理要是不強大,就會很抑鬱。
郭德綱便是外人看來的外向,其實生活上不喜歡說話。
總之,過猶不及!適度為好,過於外向或內向都不好。要有外向有內向的時候。為人處事最好成熟。境界就像余秋雨在《蘇東坡突圍》讚賞蘇東坡的話: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逆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可以停止向周圍申訴求苦的大氣;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需伸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個人認為外向內向,是在行為驅動有不同,在接受和輸出上有很大不同的。
外向的人,行事都相當主動,對實踐行為上充滿了積極。要理解外向本身並不難,從字面上理解即可。外向,就是大多向外。在接受和輸出上,更選擇輸出。意思就是,外向的人具有更多的能,並且具有擴散能的能力。換一句話,便是說外向的人更願意去表達。
內向的人,行事一般較為被動,需要從外界接受到信息,才會做出反應,並且產生反饋。同樣也從字面理解。內向,大多向內。從別人的輸出中不斷地接受,接受利,也接受弊。內向的人具有很少的能,而往往會更能接受能。內向的人更習慣去感受,而並不是去表達。
所謂的能,有很多含義。可以表示能量;也可以表示一種活力,一種動力;還可以表示一種情緒,一種色彩;同時也表示一種信息;更可以表示行為的影響。
外向的人不一定愛交際,但是一定會交際、敢交際、願意交際。相反,儘管內向的人會交際,但是不一定願意,更不一定敢去做。甚至有些人也不善於人際交往。
至於某某所述的沒見過真正外向的人,想來是被社會所迫。真正外向的人,也許在某些方面上大大咧咧,輕輕快快,更為單純而天真(當然,不一定是如此),而社會對個人的影響,致使一個人逐漸變得成熟和複雜,而不會停留在單純。被動外嚮應該是一種更為複雜的外向,這種外向是有目的性的,同時也是順應人內心本質的性格特徵。與其說這是一種外向,還不如說這是一種特殊的態度。
以上僅代表個人看法。
區分內外向主要看獲取能量的途徑。外向的人從社交中獲得能量,而內向的人則在社交中消耗能量,需要通過獨處來恢復精力。
不是話多話少的問題,而是與外界交換意見的意願問題
推薦閱讀:
※如何處理社會上的人情世故?
※學生被群毆了,性格變化怎麼辦?
※一個人性格重要,還是成績重要?
※如何讓自己由內向變成外向啊,求方法?
※自己是個敏感內向的人,嘴也有點笨,有的時候被別人懟了,不知道該如何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