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如果當了皇帝,會有李世民的成就嗎?


不會。李建成當皇帝,唐詩就是這樣的調性:

攝於杭州岳王廟


李世民的文治武功我就不介紹了,這裡單單說一下他的馭人之術,講三個人。

一、契苾何力

契苾何力是鐵勒人,突厥的一支,契苾何力是他們部族的可汗。說是可汗,其實一共也就管著幾千人。起初因其部落因與吐谷渾衝突失利,舉族歸降唐朝,李世民將他們安置在今天的甘肅一帶。貞觀十六年十月,李世民派契苾何力回涼州省親,並且順道安撫其部落。當時鐵勒族的另一個部落薛延陀勢力逐漸強大,在今天的蒙古一帶很有影響力,所以,在甘肅的契苾何力部落中很多人都想歸附薛延陀,畢竟是同族嘛。

他們想拉契苾何力下水,契苾何力說:「上於爾有大恩,且遇我厚,何遽反?」契苾何力部落的人說:「可敦、都督去矣,尚何顧?」意思是他弟弟、他媽都回歸本族了,你還猶豫啥?契苾何力說:「弟往侍足矣,我義許國,不可行。」

部落的人一看他不肯就範,就將其捆綁起來,送給了薛延陀真珠可汗。契苾何力伸直雙腿,拔出佩刀向東面大聲喊道:「有唐烈士受辱賊延邪?天地日月,臨鑒吾志。」於是將左耳割掉,以表示絕不叛唐的決心。

上面就是一個外族將領在面對本族人遊說時的反映,是不是有點震驚呢?其實更我讓吃驚的是李世民的反應。

剛剛聽說契苾何力叛逃這個事的時候,李世民不信,堅持認為不是契苾何力本意。身邊的近臣說:「人心各樂其土,何力今入延陀,猶魚之得水也。」李世民說:「不然,此人心如鐵石,必不背我。」恰巧有使者從薛延陀那裡回來,詳悉講述真情,李世民聽完就哭了,對身邊的人說:「契苾何力竟如何?」意思就是,你們看看,我說什麼來著,契苾何力是什麼樣的人啊!當即派人去找薛延陀,表示可以嫁給真珠可汗唐朝公主,以換回契苾何力。

後來,因唐朝答應許諾和親,契苾何力得以回國,第一件事就是上奏李世民取消和親。李世民很為難,作為一個皇帝,出爾反爾還行?契苾何力出主意,「臣非欲陛下遽絕之也,願且遷延其事。臣聞古有親迎之禮,若敕夷男使親迎,雖不至京師,亦應至靈州;彼必不敢來,則絕之有名矣。夷男性剛戾,既不成昏,其下復攜貳,不過一二年必病死,二爭立,則可以坐制之矣!」意思就是讓真珠可汗到唐朝境內來迎親,他肯定不敢來。於是,這樣就不是唐朝毀約,二是他自己不敢娶了。李世民採納了他的建議,果然沒有賠女兒。

二、黨仁弘

黨仁弘原是隋朝的一名武將,李淵起兵反隋後,他率兩千多人投唐,跟著李世民南征北戰,算是李世民的嫡系。唐朝建立後,他在廣州任都督,後來有人舉報他貪污,貪的還不少,李世民把他找來,他自己也承認了,按照唐朝律法,這就是死罪。

這下李二就犯難了,李二對待功臣、特別是自己嫡系跟別的皇帝相比還是很不一樣的。按照別的皇帝,趁你出事,正好殺了,省的以後麻煩。李二很不想殺黨仁弘,不想到什麼程度呢?連飯都吃不下去。

隨後,李世民在朝上幹了一件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事,向百官求情。他說:"國家的大法,是作人君的從上天那裡接受的,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不可以看作私有之物任情決斷而失信於天下。現在我偏愛黨仁弘而想赦免他的死罪,是破壞國家法律的行為,上負於天。我想在南郊鋪草而跪,每天只吃一餐素食,向上天謝罪三日。"就是他自己受罰,換黨仁弘一條人命。當然,往下就是大臣們哭求,最後李世民也就就坡下驢,只罰了自己一天。但是黨仁弘死罪可免、活罪難逃,貶為庶人,流放欽州。

三、李靖

當然,李世民也非完人,他也有自己忌憚的臣下,其中的代表就是李靖。

單以軍功而論,唐初所有的將領中,李靖是毫無爭議的第一位,其攻滅東突厥的戰功堪與衛霍相比,然而李靖這個人卻非李世民的嫡系。

李靖來到李淵這邊的經歷也比較奇特,他一開始是忠於隋朝的,而且察覺到了李淵企圖造反,所以他把自己偽裝成囚犯,讓人把他送到江都去告發李淵。

然而尷尬的是,當他走到長安時,李淵已經佔了長安,混亂中李靖就被當做真的囚犯送給了李淵,李淵不假思索的要殺他,然而李世民很欣賞他,保了下來。在李世民看來,這是李靖欠了他一個人情。所以,後來玄武門事變之前,李世民去找李靖,讓他幫忙。但是李靖的態度出乎李世民意料,李靖表示中立。史書上說李世民對這種態度很欽佩,然而我是不信的。欠了我的人情不還,叫你幫忙你不幫,坐山觀虎鬥,李世民要是沒有意見,那就不是大度不大度的問題了,而是根本就是個弱智。

然而,即使這樣,李世民還是委派李靖為行軍大總管,出征東突厥。其實李世民一開始也沒想到,這次戰役竟然能夠滅了東突厥。本打算趁突厥饑荒且內亂,教訓他們一下。如果一開始就是滅國之戰的思路,沒準他會自己挂帥出征。誰承想李靖藝高人膽大,千里行軍突襲惡陽嶺,竟然使突厥內部大亂,一舉而殲之。這點著實出乎李世民的意料,所以在李靖攻滅東突厥後,御史大夫蕭瑀劾隨即彈劾李靖治軍無方,在襲破頡利可汗牙帳時,一些珍寶文物,都被兵士搶掠一空。打了超級大勝仗,御史隨即彈劾主帥,要是這個御史背後沒有人撐腰,真是活見鬼了。按說比起滅東突厥這個事,搶點東西實在算不上大事,可是到了李世民這就算了。他這麼說的,「隋朝的將領史萬歲打敗了達頭可汗,可是隋朝不予獎賞,因此導致滅亡。朕就不是這樣,應當赦免你治軍無方的罪,記錄你擊敗突厥的功勛。」這段話什麼意思呢?翻譯過來就是我知道你打了勝仗,但是搶東西是不對的。我本來應該治你的罪的,人家隋朝皇帝就是這麼乾的。然而我聖明英武,所以我不治了,還有給你賞賜,你就不要謝我了。真是恩威並施啊。然後呢,下詔加封李靖為左光祿大夫,賜絹千匹,增加封地連同以前的達到五百戶。比起當年衛霍的封賞,這個賞賜著實不算豐厚。

貞觀十八年,李世民準備親征高句麗,這時候李靖已經73歲了,李二還是把他叫來,想讓他隨行。李靖表示雖然我很想去,但是年邁體衰,真的去不了了啊。李世民拍著他的背說,「勉之,昔司馬仲達非不老病,竟能自強,立勛魏室。」意思就是當年司馬懿雖然看起來病歪歪的,然而他卻很能自強,在魏國建立了功勛,你要向他學習啊。熟悉歷史的朋友們應當都知道司馬懿晚年在魏國建立了什麼樣的功勛。李靖一聽,嚇得立刻表示願意隨行,果不其然,行至半路,李靖因病再也無法隨軍前行,停在了相州。

上面三件事,一個外國人,一個自己的嫡系,一個非嫡系功臣。李世民作為一個帝王,對外族將領推心置腹,甚至不惜用女兒去換;對自己的嫡系,甘心以身相代,代其受罰;對非嫡系功臣,前有首鼠兩端之意,後有功高震主之嫌,依然待之以高位,恩威並施,不加刑傷,終能善終。能做到以上三點的人,歷朝歷代一個都沒有。

而李建成籠絡尉遲敬德,雖稱布衣之交,然而卻是以金銀賄賂之,手段平常。而他死之後,他的嫡系原班人馬像薛萬徹、馮立、王珪、魏徵個個投誠,立馬成了李世民的幹將,沒有一個有啥義憤之舉。所以,在我看來,建成太子或許是個好人,但是單以能力而言,跟李二相比差太遠了。


李世民剛當政時,大唐不過三百萬戶,人口一千餘萬,常年混戰,滿目瘡痍。國力貧弱,突厥來犯,只能給金銀求和,但只僅僅三年勵精圖治,竟然剿滅東突厥一雪前恥,有生之年,四夷臣服,萬國來朝,經濟繁榮,文化昌明,百姓安居樂業,大唐立於世界之巔。此後,再也沒有一個王朝,像大唐那樣,給後人留下無限的遐想。

接手的是一個千瘡百孔、滿目瘡痍的天下,留給李治的是一個制度先進、甲兵富足、內政賢明、對外強悍的帝國。

李世民最大的貢獻是樹立了大唐開放,包容與大氣的精神,而這種格局是李建成所不具備的。

李建成繼位的話可能是提前上演的宋朝,畢竟武德年間突厥南下的時候,喊著要遷都的就有李建成。

推薦電視劇《貞觀之治》。張學友那首《理想國》一直都是我喜歡的歌之一。

如評論區所說:

聽著這首歌感覺自己就是李世民,有著豪情壯志,從諫如流,有自己溫善一面,有著自己的雄心,也有自己的無奈。

貞觀長歌不錯,但是貞觀之治更好。煌煌歷史正劇,已經不多了。這首主題曲,初聽可能感覺其中的樂器與歷史正劇不太符,但是仔細聽聽歌詞,會有一種莫名的感動。

如果說強漢鑄造了中華民族的脊樑,那麼盛唐就是為這根脊樑鑄了一層厚厚的鐵。

李世民:君依於國,國依於民,刻民以奉君,猶割肉以充腹,腹飽而身斃,君富而國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來,常由身出。夫欲盛則費廣,費廣則賦重,賦重則民愁,民愁則國危,國危則君喪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縱慾也!


?我迷惑了。

如果真有此問,假設提出的依據是什麼呢?

李建成在長安當了九年安穩太子,在君父和重臣的支持下都能被李世民在玄武門一個早晨解決,迅速清除相關勢力,並且沒有留後患,他的心腹,得力部下並不少,但是李建成死後的影響力如何?拋去政治因素,單純被他人格魅力折服而懷念他的有多少?不如竇建德的水平。

既然是一個比較的問題,那我們來比較一下:論帝王才能,

李建成比的上李淵嗎?那您認同玄武門實際上是李世民與李淵的較量的說法嗎?

李淵比的上李世民嗎?這倆不用假設,是真的當過皇帝的。作為開國皇帝被親兒子翻盤的水平。

所以從哪個角度看能讓您認為,李建成有資格假設和李世民比較帝王作為的?

粉圈有句話叫「仗透行雷」,仗著自己是沒有實績的小透明,不會被大多數人了解實際水平,就狂吹逼格,發雷言做雷事,把自己的偶像假設成為世人皆醉我獨醒,被埋沒了一千多年的第一悲情太子。

最後,瞎吹實績先不說,為什麼要吹李建成的長相?

不認同中華上下五千年帝王都長成唐國強那樣的同學,為什麼要被電視劇洗腦說李建成是美男子?


為什麼軍事家李世民比李建成更適合當皇帝?

有人認為,會打仗的軍事家不適合當皇帝。

我認為,擅長用兵打仗,對治國理政來說是加分項。

用兵打仗和治國理政是兩個領域,擅長用兵打仗的不一定擅長治國理政,擅長治國理政的不一定擅長用兵打仗。

但是,擅長用兵打仗,對治國理政來說是加分項。能夠節節勝利的軍事家,必然擁有或者培養出了一些素質,這些素質對治國理政很有幫助。

1、李世民是功臣團隊的代表,只有他,才能壓住一眾開國功臣。如果沒有多少開國功勞的李建成登基,開國功臣怎麼會服他呢?

2、大唐開國不久,內憂外患,突厥等勢力虎視眈眈,一個不懂得軍事的君主,怎麼能安定內外呢?

3、作為統帥,最重要的就是資源整合、調度能力。李世民節節勝利,說明他的資源整合、調度能力強,這也是治國所需要的。

4、用兵打仗,需要上下團結一心。李世民能夠讓秦王團隊上下一心,說明他有非常厲害的領導本領,也是治國所需要的。事實證明,李世民領導下的貞觀團隊,和他的秦王團隊一樣團結。

5、李世民在征戰期間,必然了解了各地區的地理、經濟等實際情況,為以後治國提供了很好的參考。

6、用兵打仗,需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匯總各路情報。李世民顯然具有這個技能。治國理政也需要搜集各種信息,從而分析解決問題。

7、用兵打仗,要激發士兵士氣。治國理政,要意識形態指揮。這點也是相通的。

8、用兵打仗,大浪淘沙,李世民手下的團隊經歷戰火洗禮,經歷了能力、品行、忠誠的重重考驗,脫穎而出的都是精英,組成了一支無比優秀的團隊。

李世民對打天下的貢獻到底有多大??

www.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如果李世民死後不是李治上位而是李恪或李泰會怎麼樣大唐會有什麼不同樣?
為什麼李靖沒有參加玄武門之變?
看完明史,為什麼我覺得明朝比唐朝強大!?
唐朝節度使制度招致亡國,明清總督制度為何沒有?
唐朝人如何看待李世民篡位?

TAG:歷史 | 唐朝李唐 | 李世民唐太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