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家長教育得對,但為什麼孩子就是不聽家長的話?


石灰里就有鈣,為什麼不吃石灰補鈣?因為不吸收,還有害。

跟孩子講道理也是一樣,你再有理,也得用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去溝通,否則孩子就無法吸收。不能吸收的道理講得太多了,孩子就會抵觸、排斥,甚至直接切斷溝通途徑,一旦他們有能力,會躲得遠遠的,這就是害處。

這世上最難的兩件事,一個是把別人口袋裡的錢轉到自己口袋,另一個就是把自己的思想塞進別人的腦袋。想把思想灌進別人的腦袋是不可能的,唯一可行的方法是找到對方的頻率,然後把自己的思想也調整到這個頻率,才能引起對方的共鳴,進而有效傳遞信息。教育靠的不是講道理,而是影響力。如果你對孩子的影響力大,那麼不管你說的對不對,孩子都容易接受。親子關係越好,彼此之間的粘性就越大,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也越大,所以一切以犧牲親子關係為代價的教育方式,都是失敗的。控制,威脅,打罵,說教,是破壞親子關係的典型操作。最好的教育是被教育者沒有感覺到被教育,卻在不知不覺間發生了改變,這就是潤物細無聲。

中國式家長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只講道理,不講方式。我們的傳統觀念講究父為子綱,家長的話孩子必須無條件服從。家長只想著控制孩子,卻不願意去理解孩子。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改變孩子的行為,而是改變孩子的思想,而改變孩子思想的前提是了解他們的思想。人腦不是電腦,沒有格式化的功能,不可能把孩子的原有思想刪除後重新寫入,只能在已有的基礎上進行改良,你都不知道他們在想什麼,又如何改良?

最後就是「對不對」的問題,家長總覺得自己是過來人,有經驗,所以自己都是對的,孩子有不同想法就肯定錯了。但是,經驗是有保質期的,對錯也是有條件限制的。就算你真的對了,也不代表這是唯一正確的方法。不要輕易去否定孩子的行為,而要多去了解行為背後的思想。成長是個不斷試錯的過程,家長生過的病,不會在孩子身上產生免疫力。


聽不懂,沒什麼可操作性


朋友,這個世界有許多所謂對的東西,但是,在實際中不一定適用。所以,一是要少一些區別對與錯,有效則更好。二是孩子不聽話,一方面與青少年逆反這個生命規律有關,所以要能夠針對這個規律來對應孩子則最好。


「家長教育的對」,僅僅因為家長是這麼認為的


很多文章勸你不熬夜不刷手機上班好好工作下班好好學習,說得都對吧?你聽了嗎?


說教有多討厭,當了家長就忘了嗎?有本事來身教,要孩子做到什麼自己先做到。


推薦閱讀:

弟弟成績下滑 爸爸媽媽找了班主任談話後 他覺得在老師、同學面前很沒面子 現在自暴自棄 怎麼辦?
如何讓孩子不那麼任性?
馬上要做父母了,對於孩子的教育應該做怎樣的準備?
跟父母看接吻情節,尷尬不尷尬?
被父母拋棄的孩子,要如何才有活下去的勇氣?

TAG:教育 | 孩子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