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如何踐行儒家的禮?


有時候看到一些亂七八糟的回答就壓不住火……明明不是很有價值的問題,還是忍不住花時間說兩句。

簡單地說三點,先列提綱,正文部分慢慢再更。

第一點是老生常談了:說話要負責。有些人靠腦洞說話,靠情緒抹黑,這是對自己不負責,對讀者不負責,對自己的人格不負責。有沒有奴隸社會?什麼是跪舔蠻夷?這玩意和禮,和儒家有什麼關係?這些人一概不管,扣帽子就得了。真是省事啊!為什麼甘心對自己說的話如此不負責,自暴自棄,甘心墮落呢?

第二點是從考據的角度,看看三禮(《周禮》、《儀禮》、《禮記》)中儒家的禮到底是什麼,古人是怎麼對待的。古人沒那麼迂腐,明明不適用的東西還抱著不放。現代人比古人的知識多,這是不假;但若說現代人就更聰明,更懂得什麼是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恐怕難講。不管什麼時代,明白人和糊塗人都是有的。

第三點是從哲學的角度,讀書人應該怎麼對待「禮」。現在讀「禮」,何必要拘泥於從前的制度?禮者,理也。合乎道理才是核心,具體的表現形式並不重要。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方式方法,但是精神內核往往是一脈相承。

有空再更。


第一點沒什麼好說的。說到底,無非就是,人要自重,要對自己說的話負責。

第二點,因為個人原因,對古禮興趣不大,或許有說錯的地方,隨時指出,隨時改正。五經中,「禮」最初是「三禮」,即《周禮》、《儀禮》、《禮記》。其中,《周禮》和《儀禮》講了很多具體的規章制度,而《禮記》則是對前兩者的解讀,或作為學習材料、筆記心得而流傳。所以漢朝的時候,《周禮》、《儀禮》地位要高於《禮記》。但是現在,又有幾個人知道前兩部書呢?其中原因,大概是因為,具體的制度只適用於具體的時代和環境。所以隨著時代在發展,人們也會選擇符合時代的東西,而非膠柱鼓瑟地照搬前人的典章制度。而《禮記》中記錄的,很多內容是「禮」的精神,乃至於《大學》、《中庸》、《儒行》、《學記》、《禮運》等篇,具有很強的超越時代的精神。

隨手摘抄幾段吧。《大學》:「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勸諫學者進學、反思,而不要固執。《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今天作為很多高校校訓而廣為人知。《儒行》:「儒有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不祈土地,立義以為土地;不祈多積,多文以為富」,義在利先,修身為本。《學記》:提出「豫」(預防)、「時」(適時)、「遜」(漸進)、「摩」(觀摩)四種教學方法。《禮運》:「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講儒家理想國的美好願景。

這些是超越具體時代、具體環境的,所以,當《周禮》、《儀禮》慢慢遠離人們視線,《禮記》卻後來居上,因為不管什麼時代,這些精神和方法,都可以給人們以滋養。

這就是實事求是,也是與時俱進。順便批一下以荒木為代表的某些人,張口就是儒家沒發展。有些東西是不發展而發展,有些東西是發展而發展。不發展而發展的,包括形而上的很多哲學,涉及到人性、認知、本體的很多問題,是不存在「站在巨人肩膀上就比巨人更高」的問題的,我們只是從不同的角度和方向,不斷地回歸和接近古代聖賢的高度,古今中外都是如此。並非讀了道德經「常有欲以觀其徼,常無欲以觀其妙」,就明白了其中深意,更不是就可以自己做到。

不過這個道理,懂的人早就懂了,不懂的人,估計別人說了,他也不會聽。

第三點,其實是直接上承於第二點。我們學習儒家,並非學習古人怎麼穿衣吃飯,婚喪嫁娶。所以學者(即學習者,並非學術研究工作者)既要有嚴謹性,不可不懂裝懂;也要有超越性,不可拘泥於書本文字,而要古為今用。

所以,「禮」的具體表現形式並不重要,重要的在於其精神內核。合理的,就是合禮的。切不可以泥古不化,如果一定要亦步亦趨,那還不如不讀,腦子還少一些條條框框。王莽的一個問題,就是刻板照搬古書中的制度。

最後,借用《論語》中的三段話,簡單講一下我從儒家之「禮」中學到的東西。

1、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這段話講的其實是「禮樂」。「禮之用,和為貴」當中,「和」指的就是「樂」。禮主敬,樂主和。敬,是人和人之間要有恰當的界限和分寸,不可以因為親近而沒了尊重;但敬過了頭,人和人的距離就太遠,所以要有「樂」來拉進人的距離,協調人的關係。所以「禮之用,和為貴」,指的是,「敬」為主的時候,要有「和」來調節。而反過來,「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就是「和」為主的時候,如果沒有了原則沒有了界限,也是不可以的,所以也要有「敬」來調節。這段話當中,禮主要是一個「敬」字。

敬,同時有敬畏之意。敬畏不同於害怕。害怕,是對於具體的事物;敬畏,是不針對於具體事物的。敬畏是一種自己的修養和態度,是《中庸》中所說「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是慎獨。敬是程頤極其重視的一個字,是君子對事對人對己的一個重要態度。

2、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這段話很容易理解:與其關注禮的細枝末節,不如保留禮的精神。與其奢侈地遵循禮的規章制度,不如簡約樸素;與其刻意做出外在的樣子給人看,不如真誠一些地做好自己的情感。

3、顏淵問仁。子曰:「克已復禮為仁。一日克已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孔子用「克己復禮」來說「仁」,又用「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來解釋「克己復禮」,按照北大楊立華老師的解釋,目的在於,不可以空泛地談論「克己」,而要落在實處,要有著眼的方向和執行的尺度。僧人苦行也是克己,但與儒家的克己復禮,卻絕非同一件事。

雖說「禮」即「理」,但「理」更偏重形而上的道,「禮」更側重形而下的器。精神的形而上,最後執行時,還是要落到具體的層面上去。否則,就成了古人譏諷的「百無一用是書生」,「平時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不過是個自了漢罷了。

儒家的關切點,還是在具體的世道民生的,不是空談心性就夠了。所以,形而上的「仁」要有形而下的「禮」作為補充,才能篤實無虛。


禮就是社會規範。

法律,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社會主義八榮八恥,等等現在帖在牆上,寫在牆上,掛在牆上,寫在書里的都是。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行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顏淵問人生的正路在哪裡,孔子說:能夠自己做主實踐社會規範: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遵守社會主義八榮八恥等等,這樣天下人都會說你是走在人生的正路上,走在人生的正路上是要靠自己的,難道要靠別人嗎?

知乎上的提問,問的我都開始屏蔽了。這個問題是儒家的根本,強調自己的主動性,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所以回答下,供參考。


司馬光:「父之命子不敢逆,君之言臣不敢違。父曰前, 子不敢不前;父曰止,子不敢不止,臣之於君亦然。故違君之言,臣不順也;逆父之命,子不孝也。不順不孝者,人得而刑之。」

程頤:「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無所逃於天地之間。」

朱熹:「仁莫大於父子,義莫大於君臣,是謂三綱五常之本。人倫天理之至,無所逃於天地間。」

子云:「父母在,不敢有其身,不敢私其財,示民有上下也(這是教育民眾有上下尊卑的區別)。…父母在,饋獻不及車馬,示民不敢專也(這是教育民眾不能自作主張)。」

孔子曰:「身也者,親之枝也。」

曾子曰:「身也者,父母之遺體也。行父母之遺體,敢不敬乎?居處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蒞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戰陳無勇,非孝也。」

《禮記·內則》:父母有過,下氣怡色,聲以諫,諫若不入,起敬起孝,說(悅)則復諫,不說,與其得罪於鄉黨州閭,寧孰諫。父母怒不說(悅),而撻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

孔子曰: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

孔子曰:婦人,伏於人也,是故無專制之義,有三從之道。

《禮記》曰:「父命呼,唯而不諾,手執業則投之,食在口則吐之,走而不趨。」


你得有最終解釋權才行。

儒家的禮的核心就是薛定諤狀態,你要質疑禮,儒家的禮就會變成好東西讓你無從下手,你要遵從禮,禮就變成了儒家的工具讓你跪舔。

當然了儒家勢大禮就是要人們跪舔儒家,儒家式微就是儒家跪舔有勢力的人。


恢復奴隸制 ,廢除義務教育(想上學?先給私塾先生送十箱臘肉),不得反抗家暴(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父母死了每人守孝三年(三年內要辭職去墓前長跪,禁止聽歌玩遊戲追劇),老百姓禁止買車開車(因為德不配位),等等等等,其餘禁忌還有八千多條,請自己參照周禮


推薦閱讀:

「國學一本通」之:「仁聖」孔子
孔子困於陳蔡之論述
常識熱門考點——影響中國2000年的儒家思想
國學精髓 |國學十二道,道道是精髓!你知道多少,做到了多少呢
關於儒學的精華(方克立)

TAG:儒學 | 儒家文化 | 儒家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