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XT3是否值得從舊機型升級?

真機圖流出,九月六號發布。XT3是否值得擁有前代機型的用戶升級?


更新:

因為現在XT3在Lr還不能解出Raw文件,所以就直出和A7R3,EOS R試了下樣張

XT3

A7R3

EOS R

三張都是F4,iso 160,25s曝光,XT3么........我覺得換了cmos,這個iso虛標問題...……你們自己感受下。我是覺得索尼和佳能絕對沒有虛標…………富士還是虛標,可能標少了(滑稽臉)

------------------------------------------------------------------------------------------------------

我是一個富士愛好者。

我也是索尼用戶。

從以前XT2

從前的A7R2

亦或是

還是現在的A7R3

還是明天即將去提的XT3。

作為用戶我覺得我能說兩句。

有人說XT3被A7R3秒出翔。用你說么?長個人腦子,會認數字的都知道。

但是你能拿著24-70 GM掃街么?你好意思拿著大鏡頭往人臉上懟么?說你小鏡頭素質什麼樣,心裡沒數么?

別動不動張口閉口底大一級壓死人,這除了能暴露你是鍵盤老法以外,毫無用處。

一台相機好不好,最主要是什麼?就是適不適合你。喜歡旅遊的,要輕便的相機,殘幅就適合你。

開影樓吃飯,不是掃街不是人文,那麼5D更合適。

啥都不會拍的小白,就要拍人好看,OV適合你。

你又窮又閑,(不對,其中也有不窮的、有點虛名或者有幾個頭銜的所謂專業攝影們)主要是愛杠的,那相機說明書最適合你。尤其是索尼A7系列說明書。你只要每天看說明書你就吊打了全世界,靈魂肉體都得到滿足。

所以XT3是否值得升級?你覺得有你要的功能你就升級唄。別聽什麼狗屁虛標的老梗。虛標你白天就能拍成黑夜了?虛標你就找不到快門拍不了照了?真正的A7R系列用戶永遠不會站在高點鄙視別人,因為心裡知道這機子有啥缺點,有什麼比不過富士的地方。而真正索尼吊打黨們,我不好說你能都是鍵攝。但絕大多數是同時買不起富士索尼的貨。

所以,我A7R3用戶都更喜歡用富士,就說明這玩意能用,好用。這就是個取捨問題。畫質和體積不能兩得。相機,就是個牌子,沒必要弄的跟紅衛兵一樣。


開篇提醒:謝絕用屁股討論器材。

現在這個機器我已經入手,簡單感受了一下實用性方面的缺點……

第一,大小還行,握持沒有預想的那麼差,雖然也實在不能算好。機身手感非常塑料,完全沒有GFX那種厚實穩當的感覺,但便攜又不是很好(只能說「還行」)。

第二,曝光補償轉起來太硬,要兩個手指頭並用才能動。我覺得做到這個份上已經不能叫撥盤了,要叫Valve(請按方言讀作walou)。前後兩個撥盤是富士傳統可按的設計,但again按起來太硬,要用力往下使勁。

第三,沒有隨機提供任何接線保護裝置,也沒有任何可以擰保護裝置的地方(類似5D4那種),甚至連根USB-C線都不給帶,讓你自己去買。巨大差評。

第四,觸摸屏沒有任何進步,菜單設置不能用手選,拍攝期間純粹只能用來選擇對焦區域。加上某些菜單深到爆炸,此觸摸屏在當下應該屬於負分級別。甚至還不能翻轉。巨大差評 ×2。

第五,測光模式的撥桿一旦轉到最左側,需要用手指尖摳出來,這個操作在冬天戴手套的時候不可能完成。

第六,電池太小,雖然我可以把X-T100的電池塞進去直接用……

第七,機身下面的手柄介面蓋看上去非常容易丟,且密封程度堪憂。還有,富士這個擰上的小不點閃光燈介面蓋到底是哪個xx設計出來的?為什麼從X-T1,T2到T3再加上GFX全是這個樣子?不能理解。

第八,(微不足道的缺點)回放照片前竟然會先縮回power zoom的鏡頭,不縮回來不給你看照片……當然像我這種把15-45掛X-T3上的應該是極少數,多數人沒有機會體會這個缺點。

第九,【補充:飛思9月25更新了C1 11.3版本,開始支持富士幾個旗艦型號的聯機拍攝和實時取景,然而聯機拍攝體驗仍然是負分。】LR的聯機拍攝插件要錢($29),不要錢的X Acquire電腦上沒有任何畫面預覽,只能看相機屏幕;拍完也沒有任何圖片顯示,要自己去文件夾打開;這還沒完,試了用USB 2.0 to USB-C的線連,一按快門竟然會死機,要拔電池。巨大差評 x3。 usb-c/tb3 到 usb-c倒是沒問題。

最後補刀:

X-T3的極限高感看上去還不如X-T2好。


【以下是原答案部分】

看你幹啥吧,剛剛放棄6300,預訂了一台X-T3用來拍視頻的路過

拍照沒特別的意思,像素還是那麼多(長邊從6000變6240,根本是無感的提升),CMOS排列組合還是老一套,像素數量漲了但是實際參與成像的反而少了,操控也沒看出來有什麼進步(好像撥不到曝光補償所以還退步了),可能比較好用的部分屬於水平儀?

特別是LR還是一如既往解不好Raw,需要另買C1或者xtransformer,工作流程長了不少。

BSI提升主要在高感,低感畫質是不是有進步?我保守估計是沒有……這種事情要等各種解Raw的軟體更新之後才能說得清,而且C1這種更新慢炸的軟體,換了新機如果RP不好的話只想一口老血。

鏡頭沒有新花樣(220剛上市,超貴),電池還是那麼大點(雖然省電技術有進步),只有加手柄才有像樣續航,用這玩意拍體育總覺得哪裡不對 i.e. 腦殼出了問題。

單說靜態照片的畫質和實用性,可能會被7r3秒出一條街……儘管說價格只有r3一半、鏡頭像場小所以便宜很多,我也不會特地買它來拍照,畢竟16-55那個尺寸對於半幅機來說也不算小了,加上握持天生短板,用得久了會很疲勞。

不過我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另一個原因是已經有GFX了。各位或許有不同看法,我們可以理性討論下。


如果你拍視頻,手裡好多x卡口鏡頭,那AF-C大進步 Eterna加4k F-log內錄還不值得你升級?視頻機這就別說殘副叻,所有super 35電影機全都是殘的,沒見哪個說怵全幅微單視頻的。H. 265的10-bit內錄對我這種低端工作需求實在是太棒了。

至於電影頭太重這種事實在是不用擔心,因為大電影頭裝上導軌的話,卡口要負擔的撐死是機身重量。

gh5s:別說殘副,全幅我也照打不誤

xt3:不是我針對誰,我是說,在座的各位索尼,色彩全都是辣雞→_→


從外觀上看,X-T3與上一代產品非常相似,只是做了一些細節上改變,比如將曝光補償按鍵向內靠,但當中的X-Trans CMOS 4背照式感測器與X-Processor 4處理器帶來了質的提升。根據富士官方介紹,X-Trans CMOS 4背照式感測器有效像素為2610萬,但得益於背照以及其它方面技術改進,感測器原生感光度從X-T2的ISO 200降低至ISO 160,感光度範圍為ISO 160至ISO 12800,可擴展到ISO 80至ISO 51200,高感相比像素密度更低的X-T2沒有削弱,感測器上還有216萬像素用於相位差對焦,共有425個對焦點,100%覆蓋了成像區域。

X-Processor 4是一塊四核心處理器,相比現有機型處理器快3倍,再加上新感測器,X-T3電池續航張數增加了15%、達390張,最快AF速度達到了0.06秒,拍攝間隔僅為0.17秒,快門釋放延時為0.045秒,啟動時間僅為0.3秒,相比上一代產品(X-T2)相位差對焦成功率從81%提高至94%,低反差對焦成功率從60%提高至90%,高頻分布對焦成功率提高到96%,提升非常明顯。

不過X-T3最為驚人的提升應該算是連拍速度以及支持預攝,但據快門類型、畫幅大小不同,X-T3連拍速度、連續拍攝張數有著巨大差異,具體如下:

約30幅/秒[僅限電子快門,1.25倍裁切](JPEG: 60幅;無損壓縮RAW:35幅;未壓縮RAW:33幅)

約20幅/秒[僅限電子快門,1.25倍裁切](JPEG:114幅;無損壓縮 RAW:37幅;未壓縮 RAW:34幅)

約10幅/秒[僅限電子快門,1.25倍裁切](JPEG:500幅;無損壓縮RAW:48幅;未壓縮RAW:39幅)

約20幅/秒[僅限電子快門](JPEG:79幅;無損壓縮RAW:36幅;未壓縮RAW:34 幅)

約11幅/秒(JPEG:145幅;無損壓縮RAW:42幅;未壓縮RAW:36 幅)

約8.0幅/秒(JPEG:200幅;無損壓縮RAW:49幅;未壓縮RAW:39 幅)

約5.7幅/秒(JPEG:無限;無損壓縮RAW:62幅;未壓縮RAW:43幅)

預攝:約30幅/秒 [僅限電子快門,1.25倍裁切](半按時最多20幅,全按後最多20幅,總共最多可拍攝40幅)

預攝:約20幅/秒 [僅限電子快門,1.25倍裁切](半按時最多20幅,全按後最多37幅,總共最多可拍攝57幅)

預攝:約10幅/秒 [僅限電子快門,1.25倍裁切](半按時最多10幅,全按後最多300幅,總共最多可拍攝310幅)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使用1.25倍裁切模式拍攝時,感測器上所有像素是參與成像的,但只有中央區域1660萬像素以及該對焦點參與對焦、成像。為了適應1.25倍裁切模式,X-T3加入了「運動取景器模式」,在開啟該模式後,EVF或是液晶屏上會增加一個方框,告知用戶成像區域,周邊圖像則用於輔助構圖。

X-T3連拍速度如此之快,自然需要一個好的取景器,它採用了一個369萬像素、0.5英寸OLED取景器,放大率為0.75倍,眼點23mm,刷新速度高達100FPS,延遲低至0.005秒;液晶屏幕採用了X-H1同一結構,可三向翻轉。

在擁有高速感測器後,X-T3視頻也獲得了質的提升,它是第一台可同時機內錄製4K/60P 4:2:0 10 bit,HDMI輸出4K/60P 4:2:0 10 bit視頻的APS-C畫幅微單相機,在拍攝F-Log+DR400%視頻時,最低感光度已從ISO800降低到ISO640,同時果凍效果大為削弱。在年底更新固件後,將支持HLG格式的HDR視頻。

X-T3擁有更高像素,更高的連拍,價格卻更低,富士將同時上市銀、黑兩色機身,單機售價只要9790元,18-55套機售價更是低至11900元,看來尼康、佳能雙雙發布全副微單給富士壓力不少。


沒有過X-T系列之前的機型,老尼康用戶(尼康的視頻功能可以說是沒有),看在視頻功能上入了X-T3,用了個把星期都想把尼康滅門了,以下的優缺點是和我之前用的尼康D750進行對比得出:

優點:

1、對焦點能滿屏幕跑太爽了,之前用的D750隻有中間區域有對焦點,人眼跟焦用來拍我家小孩很好;

2、直出色彩,尤其是人像的膚色,比D750的要好很多;

3、視頻功能就不說了,哪一點都是欺負D750.

缺點:

1、寬容度不及全畫幅的D750,在拍攝一些高對比度的照片後期時會比較明顯;

2、目前還不能用Lr解Raw,需要連上富士自家的軟體,而且還要把相機和電腦連接起來才行,太麻煩。導致我現在不拍Raw了,直接配合膠片模擬拍JPG,等Lr能解了再說。

附上我的開箱視頻:

富士FUJIFILM X-T3 開箱上手!?

www.bilibili.com


更新:

最近出門拍了拍,感覺直出更加討喜了。

已上手xt3。可能是機身更小的緣故,比xh1手感更紮實。更加有拍攝慾望。

拍了拍小物件兒。

原答案:

我覺得值得。我已經把xh1賣掉了。

處理器方面的巨大提升可以充分利用未來的固件升級紅利。沒有ibis可以通過三軸穩定器彌補。bhphoto的學生折扣只要1399刀,特別爽。


修改:2019年9月26日

修改原因:gfx50r發布gfx100S信息公開(也算是預發布了)

本次修改與xt3無關,只是之前有小朋友說gfx系統的電池塞不進手柄,還說塞不下ibis我說量過尺寸可以塞的下,現在fuji果然出了這個-體積更小的gfx50r,電池輕鬆塞進機身

GFX100已經確認:

1.全球第一台帶有ibis機身防抖的中畫幅無反

2.全球第一台1億像素cmos無反

3.全球第一台4k視頻功能的中畫幅無反


修改:2019年9月18日

修改原因:實際上手體驗過X-T3真機後

一、主要提升方面

(一)新的CMOS和新的ADC晶元帶來的性能升級

1.相位對焦點徹底覆蓋CMOS100%區域,對焦點數增加;

2.廣域對焦,追焦性能顯著增強

3.最低源生ISO160,最低可拓展到ISO80

4.新的人眼追焦演算法,速度提升一倍,成功率大幅上升;

5.新的高感降噪演算法,提升200萬像素後可用ISO反而有所提升(約一檔);(有杠精在下面拿最高iso下噪點和可用iso來偷換概念有意思?iso3200和6400用下來感覺如何自己沒AC數么?XT3的ISO3200和ISO6400噪點吊打XT2沒啥壓力,當然極限擴展段的ISO被有散熱片的X-H1反殺)

6.顯著提升的連拍性能,30FPS的暴力連拍簡直喪心病狂;

7.弱光對焦性能顯著增強,-3EV照度可以使用相位對焦,凌晨、黃昏甚至夜景掃街出片效率大幅提升;有小朋友在下面說弱光環境拍攝無用...那這些片片怎麼辦

8.視頻對焦性能大幅提升;

9.4K視頻性能大幅提升,60FPS 10Bit 4-2-0內錄;

10.慢動作拍攝性能提升。

(二)外部硬體、介面提升

1.換用GFX,X-H1同款EFV,性能提升明顯;

2.採用X-H1相同設計的翻轉觸摸屏,實現各項觸控操作,新增四個觸摸屏快捷手勢

3.USB介面改為TYPE-C

4.可選亮騷銀色金屬漆機身價格與黑色一樣。

(三)電子性能、固件功能提升

1.不再需要增能手柄即可開啟全BOOST性能;

2.拍攝續航能力提升約20%;

3.三軸電子水平儀

4.整體系統響應速度提升;

5.全套最新膠片模擬,包括新電影膠片模擬。

二、遺憾與不足

1.IBIS缺失——大約是為了給X-H1留條活路?

2.卡口骨架——未採用X-H1的增強結構,難以長期負擔電影頭,這也算是給X-H1留條活路?

3.中國製造——未啟用日本仙台工廠,看來是要留給GFX50R和GFX100S了

4.LCD屏幕較差——雖然採用了X-H1的類似屏幕設計,但是顯示效果明顯不如X-H1的屏幕細膩,有偏色(好在現在可以通過機內調整偏色)

5.沒有肩屏——肩屏就是正義,只有傻X才吐槽肩屏沒用,自己去看GFX50S,X-H1,Z7,EOS-R……

三、鏡頭群成長迅速

(一)本廠鏡頭群進一步發力

目前已經有了26顆本廠和三顆蔡司副廠鏡頭的基礎上,2018年發布了200F2大白炮,2019年會發布XF33-F1.0,XF8-16F2.8和XF16F2.8,XF16-80,各焦段都有了性能優秀價格遠低於全畫幅鏡頭的可用原廠鏡

(二)X卡口副廠鏡頭有望

目前適馬已經達成了合作意向,之後推出三顆新設計的X卡口鏡頭可能性極大

(三)電子轉接環日趨成熟

隨著大量GF卡口電子轉接環的研發,X卡口也被順便破譯了,轉接佳能和尼康卡口能夠實現光圈控制和自動對焦的轉接環已經很多,X卡口可用鏡頭數量目前已經快要突破三位數了,當然還是希望原廠儘快更新XF23-F1.4,XF35-F1.4,XF16-55的升級版鏡頭,該加的光學防抖和線性馬達,鏡頭防水趕緊跟上。


以下是原答案:

對於XT2和XT1來說升級不可謂不大

在弱光對焦性能、人眼追焦性能和對焦速度方面都達到了索尼A7M3和A7R3的水平

再加上30FPS的暴力連拍和比肩GH5的4K60FPS10BIT 4-2-2的視頻性能,確實算是性能野獸了

梳理了一下主要是以下幾個升級

1.CMOS拿到了索尼旗艦機身同規格的性能——背照式、相位對焦點全覆蓋

2.換裝了更好的CPU和GPU,實現了更強的人眼追焦和視頻對焦性能

3.弱光對焦可以到-3EV

4.真正的旗艦4K視頻機攝錄性能(然而不給IBIS)

5.對焦輔助新增斑馬線幫助判定光圈值

此刻如鯁在喉的應該是我這樣的X-H1用戶

你說X-H1是視頻機吧?它的4K視頻只不過是夠用水平,4K30FPS 4-2-0 8BIT

說它是畫質機吧,現在畫質也被X-T3暴打

除了防抖之外,X-T3可以說是徹底把X-H1拍死在岸上,而X-H1才出來一年而已啊,心痛。。。

這樣看起來X-H1就像是個早產兒,各項功能都有,但是都發育不全(除了防抖確實給力)。CMOS你說當時還沒設計出來就算了,可4K視頻居然存在如此大的差距,這就解釋不過去了吧。FUJI你們就不能給X-H1的視頻功能做到和X-T3一樣的水平嗎?確實做不到可以理解,可現在這樣命名晚發布小半年就能做到偏偏要早產的情況就令人非常難受了。

可以預見到之後還會有一款帶防抖的X-H2,可X-H2如果只是一個加強了機身結構,加裝肩屏,給了防抖,增強散熱,使用懸浮快門的X-T3的話,那恐怕它真的就只能是一個視頻機了

看fuji在X-T3上實現的性能暴走來說,只能期待一下一億像素,帶防抖的GFX100S能否擁有這樣給力的對焦和追繳性能了。X-T3的銷量恐怕也不能把FUJI從口誅筆伐的泥潭裡拉出來,這種優秀到在APS-C畫幅里稱霸的機器居然一發布就被各種鍵攝大神雲吐槽。全畫幅是不可能了,那麼給fuji的選擇就是在APS-C上做到視頻性能超過GH5,在中畫幅上做到底大一級壓死人向下碾壓全畫幅。


發現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地方——居然開始有人吐槽fujinon鏡頭了

XF卡口七年內發布23顆,到2020年可以達到26顆

GF卡口兩年發布六顆,到2020年可能到8-9顆

每一款都堪稱是同價位同等效焦段光學素質最強的鏡頭群,真不知道哪來的「鏡頭不行被大法秒殺」,也不知道是誰的鏡頭群外面金屬漆裡面塑料件,價格一萬八,開發還非常慢。

更何況XF-EF卡口電子轉接環已經開發成熟的情況下,大把佳能和適馬的鏡頭都可以往富士機身上插,哪來的鏡頭問題,實在是想不明白。。。有的時候感覺在外面拍照遇到的攝友和在各大論壇平台上指點江山的鍵攝大神活在兩個世界裡

鏡頭馬達當前來說用LM還是USM只是對焦聲音的問題,對焦速度往往是受機身對焦性能的影響,比如更新了對焦演算法的X-H1上老鏡頭XF35-F1.4的對焦速度也是嗖嗖的快,就是吵得很


看到各大論壇對富士的評價,不得不說在中國,等級制度的惡俗還沒有消失殆盡。

在全幅遍地跑的時代,富士apsc的存在似乎顯得很另類,哪怕他們再怎麼用心做產品,一句「底大一級壓死人」就能讓各路法師鍵攝踩得沒法翻身。富士的思路很正確,apsc畫幅是畫質和重量最佳平衡點,富士的設計讓很多攝影愛好者都有了出街拍照的慾望。

作為富士的粉絲,在論壇中常常被索尼用戶嘲諷中傷,為什麼在中國,維護自己愛好的東西都那麼難呢?大概是因為這些索尼用戶,覺得自己花的錢多就是正確,自己的相機性能強勁就是正確,一切他們相機的客觀電子和光學上的優勢,讓他們覺得自己就是高你一級,就可以對你百般蹂躪,極力維護自己的面子,不能讓你們覺得他的選擇是錯的,而是你的選擇是錯的。這種畸形的觀念還會在中國的數碼圈存在很久,因為中國人就是活在一個等級森嚴壓抑的世界,他們極力渴求在自己的世界裡樹立權威,躲避現實的不滿。

還是喜歡YouTube上的相機評測博主們,他們在表達自己的不同意見時,最喜歡說「i love this camera badly,its awesome,but i prefer that one,because……」

民主的聲音真好聽。


該補的課補回來,當算正常升級。

xt2是16年的產品了,當時出來之後沒多久就落後。xt3要說值得還是值得的,畢竟價格還算好,視頻上有了422的10bit,對焦上有了-3ev對焦和滿屏相位對焦點。

畫質方面,暫時不清楚新的cmos到底怎麼樣,但富士出人意料地放棄了萬年iso200,這是好事。

一方面畫質上限更高。

另一方面,可能說明xt3在減了0.32ev的情況下還能達成同樣高光保留設定下同樣的效果(即菜單中名為「動態範圍」的選項),這側面說明感測器動態範圍可能有質變級的提升。——當然也可能只是開放了iso下限而已。

面對友商的全副微單們,它還是很怵的。

然鵝富士的問題是這個嘛?是鏡頭啊。機身再怎麼刺激,還是要被將出的索尼微單秒來秒去。


X-T3終於來了,不出意外的事情是外殼基本沒有變,出乎意料的是對焦性能與視頻性能迎來了大進化。

以下是觀眾老爺們關心的重要參數:

預售時間為2018年9月6日

X-T3機身+手柄套裝預售11150元(單購13160元)

X-T3機身+XF18-55mm鏡頭+手柄套裝預售13260元(單購15270元)

X-T3機身+XF18-55mm鏡頭套裝預售11190元(單購12950元)

發貨時間約2018年9月20日

在舊瓶中的酒有沒有亮點?

小編覺得還是有的,首先是官方定價:9790,要比當年X-T2首發官價更低一些。並且給了價格相對適中的套裝價格。相較於SONY APS-C旗艦A6500來說,價格穩定後的X-T3,憑藉參數,手感,操作邏輯似乎更吸引人一些。

很多同學期待著富士改良AF性能,X-H1到達了主流水準,X-T3升級了CPU之後則更進一步,不僅讓眼控對焦與追焦效能大幅提升,並且更多相位對焦像素的加入也讓高速對焦的範圍覆蓋了幾乎全畫面,而且吃到CPU與帶寬處理紅利的「預攝「模式也讓APSC機器有了M43旗艦的暴力感,這對於日常「寵物黨「「拍娃黨「,」拍妹黨「是很重要的,可以說XT3的出現直接對索尼與佳能旗艦APS-C速度機發起了挑戰!

我覺得最爽的還是30fps連拍下的無黑屏EVF,配合預攝模式簡直炸裂!

但針無兩頭尖,機身性能雄起了,但鏡頭卻差口氣,很多高畫質鏡頭例如35mmF1.4,23mm F1.4等依舊使用老舊的馬達,在富士鏡頭群里,無聲高速的線性馬達普及率並不高,這點著實可惜了…可以看到富士也一直致力於搭載LM馬達,但很多主流定焦還沒有吃到紅利,由於研發周期長,新品更新慢也讓很多富士用戶傷透了心。

隨後發布的XF200mm F2R(視角與虛化能力等效全畫幅300mm F3),XF8-16mm F2.8R(視角與虛化能力等效全畫幅12-24mm F4)都沒有公布價格,估計富士自己也怕被吐槽,心裡沒底……

能提神振氣的XF33mm F 1.0也要到2020年才發售,富士粉絲真的要變等等黨了,連直播時的UP主阿布都吐槽「開始畫大餅了……「

總的來說,機身確實不錯,雖然外表沒有新意,但內核與定價都顯示出了誠意(挑剔黨可以黑連拍緩存一下),其實拖累富士系統整體表現的還是鏡頭馬達,希望富士研發與發布的周期能短些,再短些…….

更多樣片:


機器已到手,真香,比xt2進步巨大,尤其是在對焦和視頻方面,不要跟a7m3比,那價格夠買倆xt3了,特別是那個套頭18-55,同時拍攝照片和視頻的利器。如果你是富士老用戶強烈建議購入


不知道為什麼S粉和F粉總喜歡撕逼。

相機跟表、車一樣,我喜歡真力時的超頻你非說不如勞力士耐造,我喜歡寶馬的操控你非說內飾不如賓士。

道不同不相為盟。

人總是喜歡通過證明別人的錯誤來證明自己的正確。

藤井樹說的現象客觀存在,但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可能更加深層複雜。

回到題目,XT3是台好機器,值不值得買因人而異。


XT3值得升級,目前暫時不傾向於買帶IBIS的機器,A7系列的IBIS出現了很多防抖機構故障,比如卡住,受衝擊歪掉無法複位,拍視頻中突然自身抖動,可以在google搜索A7 IBIS issue,並不是個例。這個一方面是IBIS技術的不足夠穩定成熟廠商急於推出,另一方面是這個電磁驅動浮動cmos防抖方案本身就是雙刃劍。與其追求全面但是降低可靠性,更想要一台性能穩定的拍照相機。如果未來浮動cmos的IBIS技術非常穩定成熟了當然沒有理由拒絕。個人反而認為純軟體處理的電子防抖有一天會超越並且徹底代替機械式的IBIS。

———————————————————


錢都準備好了,看了下購物車居然漲價了,果斷不買了


很多人蔘數都看不清,內錄是30p下all in 60p下是幀間 並且60p只能錄hevc,規格是10bit 420。外錄才有422。


xt2隻拍照,不拍視頻用戶不打算升級。另外吐槽下富士的鏡頭怎麼又漲價了?


總體來講還是值得升級的,第一次升級到X-Trans第四代CMOS 還是背照式,處理速度相比T2提升了3倍;

暗部對焦從-1ev升級到-3ev;

電子快門裁幅連拍最多每秒30張,不過這裡肯定有人會跳出來說,哎呀肯定有果凍效應的啦,不好意思果凍效應低於10msec;索尼多少你們知道么?

再看視頻,4k60p 400m碼流 H265 內錄420 10bit 。目前市面上能找到幾台這樣視頻參數的機器?

不提倡器材無用論,但是決定照片的是機器後面的腦袋,一台機器你只有真正拿起來去拍過才知道好不好用,T3樣機聽說這周五之前都能到店裡了,建議去試試。

還有那些叫囂著底大一級壓死人的,富士有中畫幅你怎麼不去買?知道肯定又會有鍵攝跳出來說價格,那要是中幅和全幅價格一樣了,你買么?

十月十二號北京見


最接近小A9稱號的APS-C機器,大底GH5,無反D500,目前來看想當D500的短板是富士鏡頭...


還是太大了 偷拍太有攻擊性。在我這個階段拍到比啥都重要。所以對我來說還是xe3合適


我說說我喜歡的apsc機的理想功能

cmos好,小底有小底的優勢,不用強行跟大畫幅比

機身便攜,連同鏡頭也要考慮便攜設計,最好有三防設計

必須有機身防抖,能協同鏡頭防抖一起工作

畫質方面,4k60幀得有,本身apsc機非常適合錄生活記錄

在保證了便攜的情況下續航盡量的好(手柄就是坑錢的設計,特別是對於apsc機來說)

最後,造型得好看,翻轉屏設計合理(參考佳能),觸屏設計

按這個標準說說xt3

機身性能強,CMOS好(算是apsc的最強),顏色很正,三防也有,鏡頭全,畫質有保證,造型好看。

缺點方面:沒有防抖,機身有點笨重,翻轉屏設計依然浮誇,一直宣傳說機身操縱感強,說實話,可能把觸摸屏優化做好比起那麼多撥盤更能節省空間,而且體驗上也差不了多少。特別是現在富士往專業上面發展,取消部對撥盤的執念,換來更好的續航,更簡便的設計,更小的機身,我覺得更好一些。

如果是xt20 或者xt2 用戶,不值得升級,繼續等下一代。


這次升級估計只是針對視頻那塊了,個人覺得不值得


推薦閱讀:

【柒攝影--品色】2017年第三屆IUP國際攝影家聯盟國際攝影展覽自然組獲獎作品公布
虎穴寺與五色經幡下的「不丹幸福」
在北加州的高原火山駐地攝影的兩周
他離開上海,搬到小鎮里拍下了這樣的照片

TAG:攝影 | 富士Fujifilm | 無反相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