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不好學一門外語有兩個原因,一個是「這玩意我母語里沒有」導致理解不了,一個是「這玩意我母語里有個特別像但不一樣的存在」導致混淆。
漢語相對英語呢,漢字是完全不同的書寫體系,有個漢語拼音幫忙標讀音吧,一樣的字母還不是一個音,還有個搞不懂的聲調。
幾個例子吧。
我大學的時候給英國留學生補課,六級衝刺。每次要拿出十分鐘來就干一件事,我念一個成語他寫聲調。別說還真有用,正確率逐漸上漲的。但是這哥們bp的對立每次必糾,下次接著錯。漢字我都不想說什麼,要考六級的人了寫個小作文還帶一堆拼音,我說你這個不行,哥們邪魅一笑說我報的機考。我……我說那行吧……
現在我在英國留學,空閑時間在學校語言中心做志願者,口語陪練。這種雙方自願的陪練,會來申請的都是那種學得很認真的同學,一般口頭說話的時候會覺得他們的水平相對學習時間都是不錯的。但是他們的筆記本一翻開,漢字寫得跟我小學時候日記本上似的:複雜一點的結構寫不進一行里去、部首結構非常神奇。但其實我在志願陪練的時候見到的已經不錯了,大學的時候教學實習判作文那才是折磨,凡是方塊全給你畫圈、走之旁全是毫無起伏的一筆畫,基本只有日本同學的卷子能拯救我的眼睛。
還有我在英國這邊零基礎學西語,結果上課直接起飛,我開始倆禮拜甚至聽不出來老師說的是英語還是西語。我後來扛不住了就挺想放棄的,又有點不甘心,就給我老師發郵件。我老師給我說了一句班裡同學說過的話:你連中文都會,西語沒問題的!於是我十分感動並下定了放棄的決心(因為老師嘴裡說出這段子來讓我覺得她真的不夠專業)但可以看出來在老師(西班牙人)同學(國籍構成比較複雜)眼裡中文比西語英語都難多了。
總之在英國(乃至西歐)這片地方大家都是比較贊同漢語很難學這件事的。當然再難學,要真是下功夫學一門語言,一年半載日常對話基本沒問題的。
關於上台說兩句有沒有掌聲這件事吧,我覺得分場合。在華留學生在畢業典禮上的發言掌聲不會給他的漢語水平,因為他在中國學習了這麼長時間漢語好理所應當的;同理,在英美的亞裔留學生在學校說英語也不會得到掌聲,這是應該的。要是演講者是某個領域的大佬,本來不會受眾的這門外語,特意學了一句「大家好,非常高興見到大家」,那大多數人都得給面子鼓個掌,要不有點不識抬舉了。至於比較私人的交流,那就是聽得懂就是「你中文/英語說得挺好」了,畢竟大多數情況下語言就是個工具,目的達到了就完了。
「漢字美在哪裡?」--專訪法國知名漢學家白樂桑-新華網?
www.xinhuanet.com
法國漢學家白樂桑:始於燕園的五十年漢語之路-北京大學國際合作部留學生辦公室?
www.isd.pku.edu.cn
法國漢學家白樂桑:說中文難的都是你們中國人
「我經常聽到中文難這樣的說法,很奇怪,說這話的都是你們中國人。」白樂桑說,漢字是門藝術,一看到它,他就被吸引了,有揮之不去的情懷。在法國朋友圈裡,他的綽號叫「中國人」,聽到朋友們對他說,「『中國人』,我們一起吃飯去」,他總感到很開心。「你不知道,那時,當我從一份中文報紙上找到剛剛學到的幾個漢字時有多麼欣喜,錯過了地鐵站是常有的事。」「在漢語教學法方面,我很早出過一本教材,它明顯跟中國大陸的漢語教材路子不同。大陸的漢語教學西化了,忽略了漢語本身的獨特性。作為學習者,我從一開始就意識到,漢語的外語教學,本質就和西文教學不同。簡單的說,從學習者角度看,語和文有一種相對的分區狀態。比如,中文句子你能說出來,但看見對應的漢字時,可能認不出來。而西方語言正好相反,你可以讀出一個句子,但可能不知道每個字詞是什麼意思。因此我說,西方語言是透明的,漢語則不是。因此漢語到底有多少教學單位?我認為有兩個,詞之外,還應該有字,這是與西方語言十分不同的地方。因此我提出漢語教學的「字本位」或說「二元論」。你問一個中國語言學家,字是什麼,他會說是表意單位。你問我貴姓,我會說白樂桑,快樂的樂,桑樹的桑,這就是字的組合規律,這就是表意單位。但你看中國的漢語教材,都是直接到了詞的層級,這是太大的矛盾。最近幾年我總說,全世界所有學科,唯有對外漢語的教材把這個學科本質的、最核心的問題歪曲了。本來字的問題是最不必爭論的問題,我的觀點在語言教學界里,支持者還只佔少數。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第一是「五四運動」。五四運動中,漢字受到攻擊。我不認為上世紀50年代開始推進對外漢語教學的那些北京學者是有意聯想到「五四運動」,他們可能是無意識的把漢字當作「包袱」。第二是西方語言學。過去中國沒有語言學,只有關於漢字的研究,很早就有《說文解字》《爾雅》等,一直等到19世紀末,上海人馬建中去法國留學,才把「格朗瑪」(語法)的概念帶回中國。20世紀初,中國又引進了西方語言學,因此更不知道字這個概念是什麼,這麼有造詣的方面卻被中國學者忽略了。第三,我覺得中國在這方面有一種典型的文化自謙。中國人對字的態度很矛盾,一方面為自己擁有漢字而驕傲,但另一方面又過於自省,尤其是現在。每次我參加學術會議,無論主題是什麼,都有中國學者會說,「漢語難學」「漢字難學」。我認為這是一種封閉心態。突出漢語難,好像意味著法語好學,俄語好學,數學好學,音樂好學,但顯然不是。我在法國從小學到大學學過那麼多科目,如果有人問我,我會說,最難的是數學、物理、化學和體育,我真的不會想到是漢語。」
「談到漢語教學,白教授堅定地認為應堅持字本位。「這本來是最不必爭論的。一個很直接的證據,為什麼你家有《現代漢語字典》《現代漢語詞典》?英文、法文哪有兩種dictionary?英文、法文最小的只有一個單位,詞。一個詞最起碼的定義,是兩個空白之間,而中文兩個空白之間有什麼?字。」
白教授用組合詞「厭食症」來舉例,「一個達到一定水平的學習者,一看就能看懂,因為這個詞是三個表意單位組合而成的。如果你第一次拿法文里表示厭食症的詞來看,不會無師自通地知道它的意思,只能去翻字典。這就是因為漢字是表意單位,而法文字母不是。」提到當今主流對外漢語教育者仍堅持的詞本位,白教授嚴肅地表示:「這是漢語教育歷史上最反常的現象,甚至嚴重影響著漢語教育的發展,正如一位先生所說,是我們把漢語教難了。」提到「漢語難學」這一普遍認可的說法,白教授給出了不同的看法:「漢語是有獨特性的語言,它遠距、與西方語言不同,但不同是不同,難是難。我學習漢語是因為遠距,因為不一樣才產生興趣。如果讓我比較數學和漢語的難度,我會說數學比漢語難學多了。我從來不覺得漢語是最難學的,說它難只是因為刻板印象。」「從拼音字母到方塊字的學習,進入漢學王國對於我們來說,的確是一個思維的挑戰,也是一次記憶力的艱苦訓練。」白樂桑認為,學習漢語對大多數外國人而言是一次語言學習的重大轉型,但簡單地歸納為「漢語難學」並不正確。「俄語容易學嗎?德語容易學嗎?學任何一種語言,都要進行聽、說、讀、寫各方面技能的訓練。」白樂桑認為,由於長期以來所謂「漢語難學」的說法,致使不少想學漢語的人望而卻步,這對推廣漢語起到了負面作用。「其實這種說法我在中國聽得最多,在國外倒並沒有多少人經常這樣議論。」他認為只要能營造合適的環境,多派一些合格的漢語教師出去,多讓一些漢語學習者來華學習,這樣請進來、走出去,就能帶動更多的人學習漢語。
漢語的學習,比較難的地方,很大部分在於語法方面,下面是一些總結的日常現象,可以從中感受中文語法的魅力~
雖然我從 2005 年開始,從未間斷地撰寫以數學為主題的博客,但我大學時學的其實是中文。在中文系學習語言學的過程中,我收集了很多有意思的漢語現象,也由此引出了一大堆智力趣題,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 通常動詞前面都不能加「很」,例如我們從來不說「很吃飯」、「很睡覺」。想一個動詞,它的前面可以加「很」。
答案:很喜歡、很討厭、很希望、很嫉妒、很羨慕……幾乎所有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前面都可以加「很」。
2. 我們可以說,「我想吃這一個蘋果」、「我想吃那一個蘋果」。在「我想吃 ____ 一個蘋果」的空格中還可以填入哪些修飾「一個」的字或詞?你能想出 5 個嗎?你能想出 10 個嗎?
答案:這、那、哪、某、每、任、另、上、下、前、後、頭、同、其中、唯一。在現代漢語中,這些詞叫做指示詞。
3. 並不是只有名詞才能兒化。比方說,代詞也能兒化,如「這兒」、「那兒」。很多量詞也能兒化,如「份兒」、「片兒」。你能想出動詞、形容詞和副詞兒化的例子嗎?
答案:動詞有「玩兒」,形容詞有「蔫兒」,副詞則有「倍兒」。
漢語的兒化現象非常有趣,哪些詞能兒化哪些詞不能兒化完全沒有任何規律可循。「筆記本」的「本」可以說成「本兒」,但「鉛筆」的「筆」就偏偏不能說「筆兒」。有人會說,這恐怕是因為韻母「i」本身就不能兒化吧!不對,比如「雞」的韻母也是「i」,但我們就能說「小雞兒」。或許有人會立即改口說,那一定是整個聲母加韻母再加聲調決定了這個字能否兒化吧!也不是——「小雞」能說成是「小雞兒」,但「手機」就不能說成是「手機兒」。有時甚至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一個詞既可以兒化也可以不兒化,兒化時表達一種意思,不兒化時表達另一種意思。例如,「頭」指的是腦袋,「頭兒」指的則是上司。想想看,我們學英語要背不規則動詞表,老外學漢語要背能兒化的字表!
漢語中的詞語還有很多獨特的屬性,哪些詞擁有哪些屬性也都完全沒有規律。看看下面這個問題,你就知道了。
4. 下面的每一組詞中,前五個詞都具有某種共同的性質,這種性質是後面五個詞都不具有的。你能猜出每組詞所對應的那個性質嗎?
(1) 反覆、高興、磨蹭、說笑、許多 | 地震、動靜、金黃、巨大、雕刻
(2) 魚、路、船、裙子、簡訊 | 山、劍、傘、文章、螃蟹
(3. 鎖、畫、掛鉤、標誌、愛好 | 鍾、鞋、密碼、學問、照片
(4) 車、地、桌子、屁股、筷子 | 水、胃、位置、大陸、晚餐
答案:(1) 可以 AABB 式重疊; (2) 量詞是「條」 ;(3) 可兼類作動詞 ;(4) 可以在前面加「一」作臨時量詞。
很多朋友可能一時沒有反應過來:「掛鉤」怎麼能做動詞了?當然可以,比如「競賽和高考掛鉤」。
接下來,讓我們看一些和句子有關的問題吧。
5. 下面四句話中,哪一句話的結構和其他三句不一樣?
A. 我和他都去
B. 我和他一起去
C. 我和他不用去
D. 我和他必須去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電子書
浴缸里的驚嘆:256 道讓你恍然大悟的趣題
顧森
圖靈出版社
¥18.00 會員免費
全世界最難學的是哪門語言?流傳於中文網路多年,據稱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世界上最難學的十大語言排行》給出了答案——漢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