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該不該把自己的脆弱暴露給孩子?
為什麼不?家庭就是一個團隊,團隊每一個成員都是互相的支撐,孩子在這樣的情況下才能學會承擔責任和爭取權利等等社交技巧。
我不知道該不該,也許家長根本就沒有選擇權;
可能有人說不該,如果孩子的才智達到家長水平或者超過,即使家長不說,孩子就不知道嗎?
或者說,家長閉口不說,就可以加裝自己沒有暴露?
如果孩子才智比較弱,家長就有選擇權了嗎?好像是有了,家長有權利選擇給孩子說,或者不給孩子說;家長如果不說,孩子就不知道家長的脆弱,嗯,這個是對的。但是家長如果說了,孩子就能夠明白了?(注意前提條件。後果導致權力的無效);
歸納起來就是:
如果孩子強,孩子就會知道,家長說不說區別不大。家長沒有選擇權。
孩子上高中,家裡有沒有同學家有錢,孩子會不知道嗎?
如果孩子不強,家長說不說,孩子一樣不明白。家長的選擇權無效了。
二個幼兒園的小孩,家長住同一個小區相識的戶型,平日吃穿用度,衣食出行幾乎相仿,
但是一家是租房,一家是家長自己努力買的房(不含長輩資助),幼兒園孩子知道嗎?
我女兒當時就不知道,孩子玩伴玩的開心就好,她不想知道這個,我也不會特意說。
孩子在成長,在由弱變強,家長說不說,這個時候家長有選擇權了,
家長可以選擇讓孩子早幾年知道,或者晚幾年知道;
就這幾年有選擇權了,家長好好把握;
我個人觀點:
我不會刻意提前說,但是也不會迴避,如果話題轉到了這裡,就實事求是的說;
不亢奮,不自卑,不惋惜,不發怒,不迴避,平靜的說事實。
我自己是很想像巔峰時期的希特勒一樣,完美如天神,而最狂熱的粉絲是我家孩兒,那執行個期末復興計劃,還不是分分鐘的?...事實是連當家長的威信都瀕臨崩塌...今天孩兒期末考試,我不是不緊張...昨天晚上想起來的唯一鼓勵方式是「如果英語上140(滿分150的卷子),高一分100零花錢!...」然後語文和數學也一起簽訂了不平等條約...今天忽然想起,應該寫上若是不足,則需要在高出的另一科目里相應減錢才對!...
該不該暴露脆弱...能瞞得住嗎?...孩子又不傻。養孩子差不多就是個長期的不平等條約...我這個家長又「脆」又「弱」...
我這幾天在重溫《冰與火之歌》(權利遊戲)。打算在4月份第八季出來之前看一遍前七季。裡邊每個家族都有不同的特徵,不同的溝通教育方式,不同的為人處世,不同的「結局」。
前面的答案說一個家就是一個團隊,我挺同意的。是豬隊友,還是團結一心。主要看交流方式。
我覺得家長應該跟孩子盡量坦誠地交流,比脆弱更有害的是假裝。
另外即使瞞得了一時,孩子長大以後總有一天回想起來會明白得。哪個孩子沒有突然「看清」父母的那一天?或早或晚,與其他們自己明白,還不如一開始開誠布公地交流,不把他們當傻子。
而且因為「隱瞞」小孩子,而耽誤事的例子還不夠多嗎?「為了誰好」這樣的借口大多數時候都不明智。
最近剛好看到一個故事不太切題,但是這個家長算是並沒有把自己當作權威來跟小孩溝通,而是比較平等的方式。
有個小孩陪他媽媽逛商場,試衣間里等媽媽的時候小孩一直說想回家,越來越不耐煩,最終大吼起來。媽媽試圖安他,他根本就不聽,最後尖叫起來,「我討厭你,討厭你,我要回家!」周圍很多人緊張起來,準備好要聽訓斥了。沒想到他媽媽溫柔地說「我知道親愛的,你很生媽媽的氣,媽媽花太長時間了而你想回家。不怪你現在這麼生氣,現在這麼討厭媽媽。」媽媽的回答也許教會了這個小孩:
1.生氣是允許的
2.有人關心他的感受
3.人們有能力處理他們自己所造成的傷害
4.情緒是自然的可以接受的
5.當他媽媽解釋了他的情緒,他明白別人對他情緒的理解與他自己相同,不會造成對情緒的困惑
6.重複了「現在」這個詞強調了這個情緒並不是永久的
如果這個媽媽像別的父母一樣喊「閉嘴」「咋這麼沒耐心」「別跟個小娃娃似的」或者打他兩巴掌。他會學到他不能生氣,他的感受不重要,他媽媽可以生氣他不行,他的情緒會讓別人生氣從而給他帶來麻煩,他的情緒不正確,甚至是他不值得被愛。
這個例子雖然不是家長隱藏自己的脆弱。但是也算是平等又很有技巧的溝通方式。
雖然也許沒有必要故意暴露脆弱,(除了必要時刻有技巧的暴露,比如需要孩子自己成人努力的時候),大多數時候不知道如何溝通一件事的時候,我覺得還是真實真誠比較重要。
瀉藥 幾百年不更一次回復的我還是 一下吧 我個人覺得吧 事情都有兩面性 我覺得暴露缺點是有必要的 尤其是在孩子年齡小的時候 這是一個講道理的年紀 你要告訴他 爸爸媽媽也不是萬能的 比爸爸媽媽優秀的人還有很多 爸爸媽媽希望你可以向更優秀的人學習 已經告訴孩子 他不可能什麼事情你都可以解決 這種教育下的孩子 才會更理解父母 不會覺得對他的好都是理所應當的 而孩子長大了呢 我覺得就可以當做朋友來交往了 大家都是成年人 如果有什麼事情解決不了 適當的求助於兒女 兒女也會更理解父母 同時也是另一種方式的讓他們知道自己被需要吧 有時候硬撐著對自己是內耗 對別人來講 你的硬撐就代表不需要幫助 那你就自己撐著好了 累垮了才叫活該呢 借用一句話來比喻「撒嬌女人最好命」大概也是這個道理 示弱並不代表無能 恰恰是生而為人 人無完人 以及尋求更好更方便更有利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我覺得適量的暴露,讓孩子知道父母的人設不是上帝,引發孩子的焦慮和鬥志是一件好事,反正最終孩子都會意識到這一點,早一些不一定是壞事。
看你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了
孩子太小的時候最好還是要適當暴露,畢竟還無法獨自面對這個世界,家長几乎是他們全部的依靠。隨著年齡可以讓他們循序漸進的了解生活的不易,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對孩子成長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兒,畢竟他們最終都是要離開父母獨自生活的。
適當的脆弱吧,別太多負能量
推薦閱讀:
※缺乏家庭教育的孩子該怎麼彌補這方面的缺失?
※爸媽總是不尊重孩子的隱私權怎麼辦?
※如何看待男方父母認為真心相愛結婚就不該要什麼房子?
※父母反對大學異地戀,我該怎麼辦?
※為什麼越孝順的孩子,越不受待見?
TAG: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