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應該先做自己再做父母的孩子,還是先做父母的孩子再做自己?


首先你要認清你的追求是什麼和你對幸福的定義。每個人的價值觀都不同,就好比,有人認為結婚成家就是幸福,有人認為自由自在就是幸福。那麼你覺得做你自己是你更想要的?還是做父母眼中的自己更重要?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二者必有權重之分。現在好好思考你到底想要的是什麼吧。


不衝突,關鍵是要有良知和愛心


不矛盾,產生矛盾的原因是沒有做好自己,更不懂如何做好父母


嗯……不衝突吧,在不同的年齡段也不一樣比如有名的青春期。這種問題我一般給的建議都是——不去想。你可以用一些其他的問題去代替這些問題的思考——我該做什麼,我能做什麼,我想做什麼。不是說逃避問題,而是順其自然。

當然如果你死鑽牛角尖了那我就告訴你答案,先做自己,——你自己該做什麼,能做什麼,想做什麼。有時間就慢慢想吧,我該去判作業了←_←


出生時,你是一個孩子,是父母的孩子。你在父母的教導、老師的教育以及你生活的圈子中,你學到了很多東西,你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的目標,有了自己想要追求的東西。這個時候你想要做自己,要去追求那些你認為是最好的東西。這個時候,你想過是什麼讓你成為了你嗎?

我們在做自己的時候,常常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父母的意見和想法。我們常常覺得父母不懂自己,因為年齡上有代溝,可能會覺得她的想法太過淺顯。可是往往他們的想法和意見才是最貼生活的。我們常常因為做自己而和父母起爭執,甚至不顧及父母的意見直接做出決定。可是我們有想過他們的出發點是為了什麼嗎?是為了我們,他們的一切想法都是建立在希望我們能夠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過得好罷了。

在父母眼裡,我們終究是孩子。所以這個問題,我認為它是兩者兼顧的,無論如何,我們永遠都逃不掉是父母的孩子這個身份。既然有了這層身份,我們就得擔起這份責任。在這份責任的基礎上去再做自己。在迫切的想要做自己時,不妨再想想我們的父母。

我也希望孩子與父母之間的相處都能夠知心知意和諧融洽。孩子多與父母溝通,父母多與孩子溝通,讓彼此更深入的了解對方,代溝的問題,那就不是事兒!


不讓你做自己只讓你做他們的孩子的父母,不值得你犧牲做自己來成全他們。

在一個正常的家庭關係中,這兩個根本就不是對立的啊


你要做你自己但你永遠不能忘了 你還是你父母的兒子 有些責任 並不是說要去做自己就可以去逃避的


這是家庭的次序問題,自己應該始終把自己擺在第一位,因為只有自己做得好,才能對身邊人有幫助。

對我而言一直是:自己,孩子,老公。 其實這是不對的, 正確的次序應該是:自己,老公,孩子。

老公才是陪伴一生的人,從全局看,只有夫妻關係幸福了,孩子才是幸福的。

一個家庭中的孩子,自然以自己為第一。


沒有先後,但需要你釐清兩者的界線。


每個人都是一個單獨的個體,感謝父母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養育之恩等。可是成家以後兩邊的父母都只能當最親的親戚對待。

只有自己好了,父母才會好,而且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子女好


推薦閱讀:

有個跟自己差不多大的姐姐或者妹妹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怎麼面對不喜歡自己的父母 和痛苦的家庭 很絕望?
生活在一個很壓抑的家庭是怎樣一種感覺?
男朋友的媽媽總是背地裡罵我,還罵得很難聽,聲音很大,而男友從來不幫我說話,這種家庭以後該不該嫁?
家庭壓力能把一個人逼到什麼地步?

TAG:生活 | 家庭 | 家庭教育 | 社會 | 社會現象 |